位置:
首页 高中作文 高二作文 走过《边城》
走过《边城》
发布时间: 2024-05-16 10:24
阅读:

【篇一:走过《边城》】

慢慢地我走过这座城,走过这最好的年纪。

——题记

与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邂逅仿佛是十三四岁的年纪,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沉闷的午后,语文老师清澈的嗓音不轻不重地打破教室的寂静:“《边城》是一部很美的小说,值得一读。”由此,便记住了这个名字,边城。

青春躁动的雾气总是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笼罩在岁月的生活中,买回来的《边城》并未受到珍视,搁在了书架上染上了薄薄的一层灰。直到十六岁的暑假,才真正拿起这本书,按下心头的躁动,在床头细细品读。

读《边城》,总感觉置身于潇潇湘雨下的一座依河而建的城,抹不开的伤感,笼罩着碧绿的石阶,湿滑的桥面,甚至鲜红的灯笼,人家的笑颜。它像是触碰不到的,如同童年的失落,又如无法把握的世界。边城的雾气,漫延在这似水似火的年纪。初读时的故事,是一碗热烈的酒,一饮而下只知故事的浓郁;再读有如一盏茶,冲击减了几分,却品到了背后的清逸悠远。天保傩送的兄弟情谊,翠翠爷爷的祖孙深情……让人唏嘘不已,却又十分憧憬向往那个人情淳朴的湘西。

这样的世外桃源,即使是悲伤,也是美的。

是啊,哪怕梦一场,也是美的。

沈从文先生要建造一座“希腊小庙”,我以为,他笔下的边城便有几分似了。这里处处沉浸着湿润透明,沉淀着人情的温暖,沉寂着战乱纷扰。这里有时间的味道,清风的味道,山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边城,是一座湘西边境上的城,一鸡鸣三省,静谧得如无外人打扰;边城,是一座处于现实边际的城。那里有纯朴的民风,古朴的风俗,有脱离现实的惬意。那实在是一个堪比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世外桃源。我想,在湛蓝如璧的天空上方,一定有某个神灵在守护这座城。人们虔诚地劳作,虔诚地彼此爱护,风中没有细沙,水中没有污浊。这或许就是一块精神圣地吧,沈老先生用纯美诗意的语言描绘,呈现在世人眼前。深意所在,细细品味才是。

于是,我便向往这座城,向往先生生活过的故乡——凤凰。这年夏天,我终于如愿以偿踏上了湘西这块土地。走过了张家界,看过了土家园,却被凤凰拦在了门外。天公不作美,凤凰遇到百年不遇水灾,导致全城防疫不允许观光。看着眼前崎岖蜿蜒的山路,呼吸着湘西的空气,心里空落落的。咫尺天涯,为凤凰而来,独没有见上一面。宁静的凤凰,神秘的凤凰,随性的凤凰,旖旎的凤凰,只是无缘。

这全然是种遗憾,像心中一根久久不肯松断的线,牵引我到那个氤氲的古城。遗憾,不必多说,不肯多说。只愿还有机会,一睹心中的向往。

引一句汪曾祺的评价:“《边城》是首抒情诗,剔透如烟台玛瑙樱桃。”它表现了赤诚民风,也哀叹了世俗现实,它是剔透的玛瑙,每一面都有炫目的美丽。

慢慢地我看完了《边城》,走过了边城,走过了懵懂的岁月。但是,心中的边城,心中的美丽,心中的执着,心中的火焰,依旧不灭,依旧令人神往。

【篇二:走过那一年】

那一年,我十五岁,那一年,迷茫过,那一年,奋斗过,那一年,那些事,苦乐交织,我无法忘怀。

时光总是来去匆匆,回想起初四的那段时光,恍如昨天一般浮现在脑海,无法忘怀那温馨的教室,那活泼开朗的同学们以及和和蔼可亲的老师们。

仍记得我们埋怨初中生活的话语,仍记得那枯燥无味的书本,那严格的制度,仍记得当时的不情愿,还记得在六个月前班主任那句话“也去你们现在抱怨,也许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后,你们还想回来看看这所学校,还想看看909班这间教室,还会去找教过你们的这些老师。”这句话迎来了我们议论的话语:“就这破学校谁还会回来啊,也学我们同学之间还会交流,也去还会和老师聊天,但绝不会再回这间教室了。”

可现在回想起当时说过的话,怎么这么幼稚,这么无知,现在多想再抽出时间会母校看看再回到属于49人的明亮教室,再伴着那三台风扇,六盏灯,一个多媒体苦读;多想和同学聚在一起畅谈,交流;多想再和以前一样,几个同学一起,拿着书到办公室问题,多想时光可以倒流,在回到那温馨的教室,再重温那段时光,49个同学重聚,哪怕是一个小时,一分钟,真的很想很想……

那是一个多么团结的集体,里面有团结互助的同学,有绝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理念,有我们响亮、充满气势的誓言,有我们为中考奋斗的身影,更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对我们殷切的希望和无私的教诲……

可当时我们的所作所为,是那么的幼稚,我们不知多少次气走老师,不知多少惹老师生气,可又不知有多少次看到老师为我们批改作业的疲惫身影,不只一个简单的知识点,老师给我们讲了几遍,可我们却屡次出错。

然而,初四这一年有美好的回忆,有太多的不舍,还有那形影不离的朋友,现在也分开了,因求学的缘故,有的也到了他乡,虽然我们离得很远,但距离未能冲淡我们的感情,我们仍然会在周末互相交谈彼此的不愉快,互相鼓励对方,安慰对方,那是一段多么深厚的友谊啊,他不会因距离而隔断,也不会被时间冲断,而是越来越深,它将永远扎根于此,永远不会挪动。

那间教室,有我最美好的回忆,“科技发展好九连”的称号,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走过初四,经过了磨练,经历了分离,是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真想再重温时代经典,现在,就让那回忆留在心中,守护着属于它的那一片天地吧!

【篇三:走过歪路】

升学第一天,已高中毕业的二哥背着我的书包,一手提着行李一手同情的拍拍我的肩膀“妹啊,高中这三年,玩儿命啊”,然后指了指涂着黑漆显得油晃晃的大门,“二爷我终于出狱了,哈哈……”我在二哥幸灾乐祸的表情中夺过我的书包和行李,野蛮的抛给了他一个眼然后跑进了学校,迎来了掌控着我人生之路的三年青春。

我不明白二哥为什么要把高中生活弄得那么累,“玩儿命、监狱”等形容词与我幻想的高中生活根本沾不到边儿,因为我眼中的高中满满的是烫发染发的人,带美瞳穿个性服装的小姑娘,打群架的小青年,以及一对对在操场上打情骂俏的小情侣……我认为这才是真正五彩斑斓的高中生活。

大概是被这种思想洗脑了,高一的我特别叛逆。“咚”的一声,我又一次摔门而去,“有种你就别回来!”妈妈的叫骂声隔着两道门依然传进了我的耳朵里,我一路小跑一路撕着那张让人咬牙切齿的成绩单,经过的地方有数不尽的碎纸片漫天飞舞。我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下,瞪着不知何时变得阴沉沉的天空。乌云把晴朗的天空吞噬成灰色,也把我的心吞噬成了灰色。冷风“呼呼”地吹来,吹鼓了我单薄的外套,也吹乱了我的长发。鼻子突然变的酸涩,视线也变得模糊,我低头张开双手,豆大的泪珠滴在了我的手心上。

突然一个厚重的身影挡在了我的身前。把一本书放在了我正好张开的双手上。我疑惑地抬头望去,看到爸爸严肃地站在面前,透过泪水看到的影像异常的清晰。“我以为上高中后你该懂事了!”说罢便头也不回地走开了。我呆愣地望着爸爸远去的背影,心顿时抽痛了一下。低头看去,手里捧着的是《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我独自坐在长椅上,一边抽咽着一边把这本书翻完。书的内容很简单,是一对双胞胎自述他们克服不利环境拼命学习考上北大的故事,他们没有反叛,没有忤逆,用独特的方式度过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青春。

想到自己以前所做的种种,泪水终于汹涌的溢出眼眶,我瘫坐在长椅上嚎啕大哭,吓坏了正往回赶的路人。愧疚的泪水把我桀骜不驯的气势冲得一干二净…

现在我才晓得二哥对学校的形容有多么精辟,马到崖边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幸好现在悔过得不算太晚,瞧啊!我正戴着眼镜拼命的划拉试题呢!

【篇四:一起走过灿烂的日子】

从你上小学时,身边就有很多朋友,小时候的友情是多么纯洁啊,纯洁到别人送你一根棒棒糖,你就能跟别人成为好朋友。

一二年级时,很幼稚。常常因为跟小伙伴抢东西而闹翻,嘴边总是挂着“我不跟你玩了,我要跟你绝交”这句话,然后过不了几天,你就会从别人嘴里听到,她向别人说了你坏话什么的,而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们已经老死不相往来了。

渐渐长大,转眼小学已快毕业,处理友情的风波已不会像原来那样了,我也知道,一份真正的友情来之不易,那时候我们有七个人,下课一起上厕所。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难题,不知为什么,那时候对学习的热情是那么的高,难题不弄清楚是不会罢休的。转眼六年级的生活已过去,我们约好在同一所学校读初中,可是命运总是捉弄人的,因为分班,七个人被分的七零八落,之后没怎么联系,关系也就断了。现在真是后悔,如若当初不放手,是不是就不会让那些人从指尖溜走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也许,就是因为那次的放手,让我更加学会去握紧身边的人。

她,一双大大的眼睛,跟我身高差不多,胖瘦差不多,班里人总会把我们认错,因为我们有不少于三套一样的衣服,一起逛街会有人问我们是不是双胞胎,但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是没有半点相像的——除了差不多的身高。“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怎么会走到一起,还相处的那么好”常常有人这样说我们。因为她很外向,话多,而且非常爱疯,我话少,也不怎么爱动,所以常常只是看着她疯。其实,她高兴,我也会陪着她高兴的,不在乎跟她疯的人是不是我。

我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善言辞的我,可能不是总陪在你身边,但我会在你背后看着你,只需要你的一个转身,就能看到我。因为这句话,还把她感动的哭了呢!

再好的友情,也有出现裂缝的时候,那一次,我们吵架了,很严重,任性的我差点说出断绝关系之类的气话,原因就是她忽略我却靠近别的女生,友情也是会吃醋的,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她哭了,我也哭了,我跟她保证,我不会再说出那样的话,经过那一次的吵架,我们的友情更加坚定了。

我们再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她陪我笑,陪我哭,陪我说悄悄话,不管我有多少烦心事,抛给她,她就像是我的心理医生,可以为我化解,让我不再愁眉苦脸。

花季岁月,有她陪我一起走,最活泼,也最灿烂,老师说过,初中的友情最纯洁,最真实,没有心计,不像高中大学,有名利的限制,还有大半年,我和她会一起努力,建造一份坚不可摧的友情。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