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 守望
守望
发布时间: 2024-05-17 15:36
阅读:

【篇一:守望】

我是一个稻草人,一个孤伶伶的稻草人。

很多天的风吹日晒,很多天的雨打雷鸣,我的皮肤已经褪去了当初那让我引以为豪的金黄色,变得粗糙、干裂甚至丑陋。但我依旧执着地站着,守护着脚下这片澄澈的水田。

我也有灵魂,这片水田就是我灵魂的全部。从在这块土地上扎足开始,我就开始守望着它,每天都把自己挺拔的身姿投射到它的眼中,然后微微摇摆,让它的眼睛荡漾起一圈又一圈的笑意。

春天,我在春雨中微笑,祈祷着春雨能多多滋润它。虽然自己的衣裳被打湿了,发霉甚至有些腐烂了,我却依旧为它的开心而开心。睁着蓬松的双眼,眨着兴奋的眼神,吟着蓝天、白云、唱着青山、绿水,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夏天,炽热的骄阳烤着我干燥的皮肤,肆意地夺取着我仅有的水分。我低垂着头,感到头颅仿佛快要炸裂一般。偶尔一阵风来,吹起我化为粉末的躯体,在它的眼前乱舞着。尽管如此,我依旧竭尽全力稳住脚,半弯着腰,为它投上一小片阴影,送去一份清凉。

秋天,丰收的季节,虽然瘦了一大圈,我却没忘记我的使命。于是,我会在麻雀们把目标聚集在它身上时挥舞着两个残臂直至将麻雀们赶跑,一下又一下,每一下挥舞都带给我钻心的疼痛,甚至有时我还会哭泣。但是我不后悔,不后悔守望着它,守望着我一生的使命。

如今正值寒冬,愈发单薄的我即将在漫天飞雪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它盖上白色的棉被睡着了,而我则安静地看着它甜美的睡容,知道肩膀已不能再承受一片雪花的重量。我知道,就算我死去,我的躯体也能融入它中,为它提供我最后的能量。

然而,我只是一个稻草人,我没有资格也根本没有奢望能有属于我的赞美诗,我只想自生到死不放弃对灵魂的守望,不放弃对使命的坚持,哪怕是没有人注意到我,我也毫无怨言。因为命运是天注定的,我所能做的,就是给这命运抹上亮丽的风景,至少得完成我的使命。

来年又会有一个和我一样的稻草人来守望这片土地。

天底下会有无数个和我一样的稻草人在守望它们的灵魂。

我庆幸我是它们中的一员。

也许有一天,当人们忽然发现我们时会满怀敬意地说:“噢,这是守望土地的稻草人。”那时,天使蓝蓝的,水师蓝蓝的,守望是暖暖的……

【篇二:守望家园的老人】

不知有多少人,为了新去处,忘却了父母,忘记了归家……

萧瑟的秋天,斜阳晚照,树叶纷飞。夕阳下,几个老人倚在墙根,在重复着那些不知说了多少遍的故事。夕阳映红了他们的脸,映红了他们的衣裳。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寒来暑往,只要天气晴好,他们总会聚在一起,在那堵墙下,唠着往日的美好回忆,日子久了,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因耐不住病痛的煎熬,匆匆地走了,什么也没留下,就连几身破旧的衣服也化成了灰,随他而去了。剩下的老人还在重复着以往的日子,仿佛一个人也没少。

如今又是秋天,那几位老人仍然重复着枯燥的生活。每当我路过,总会看见他们坐在一起。主人家门前的空地已被踩得平平滑滑的了,硬如水泥。因距离远,我看见了他们,他们不知有没有看见我,我有几次看见他们朝我这里望过来,不知是不是发现了我。而我总是向他们挥挥手,他们好像才发现我似的象征性地举起手晃了两下。他们的儿子几乎都不是很孝顺。外出打工,有钱了,一个个都不愿回来了,有的只有在过年时,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才回来看一看老人,大年一过,他们给老人一点钱就又都走了。只留得老人们孤守空巢。那几个老人的家,就在我家后面的那条庄子上,约有十户人家,平时都大门紧闭。

当我很小的时候,村子里到处是小孩。白天、夜晚都吵吵嚷嚷的。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不再多言语,大部分的同龄人已重蹈了父辈的打工之路。又是菊花盛开时,老人还是那些老人,他们孤独地坐在那堵墙下,他们已经找不到什么话来消磨日子了。几次路过,只见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仰面靠墙,在晒太阳。太阳照在他们的脸上,更加突显出了那道道皱纹,那孤独的目光。

日暮里,孤独的雁鸣哀转在空荡的田野上,炊烟笼罩在村子的上空,久久不散。透着门缝,泛着黄晕的灯光下,一个孤独的老人在灶台前忙碌。一个人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看着她蹒跚的步履,弯曲的脊背,我不禁心生凄凉。

只求新去处的人呐,你们是否还记得故乡,记得故乡生你、养你、爱你、想你的父母?他们为了你,操劳一生,无怨无悔,老来需要人陪伴时,却倾诉无门,只有在昏暗的灯光下,低头,哀叹……

【篇三:守望文化净土】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或许,那些古老的生活方式早已被历史的潮流冲洗掉。那么,负载在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呢?

——题记

推开历史沉重的大门,穿梭于历史长河中,我看到了先秦时期各家学派思想的相互碰撞,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等;我看到了盛唐时代人们饮酒作诗、舞榭歌台的场景;我看到了宋朝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唐宋元明清,文化都有各自的精彩。这些来自人民智慧的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的的亮点,是中国文化宝库的瑰宝。

然而,时至今日,远去刀光剑影,逝去了艰苦岁月,安宁的太平盛世似乎成了传统文化的守墓者和终结者。传统文化中良好的诚信道德,被现代人抛之脑后,“三聚氰胺”、“彩色馒头”问题层出不穷;欧美风格舞蹈的传入,传统的古典歌舞被逐渐抛弃;洋气的钢琴、小提琴的传入,中国的古筝、琵琶正逐渐退出人们的世界。尤其在经济全球化之后,麦当劳、肯德基文化在神州大地泛滥;法兰西香水让多少中国少女梦寐以求;英美的流行音乐疯狂席卷乐坛;日本动漫充斥中国文化市场,国产大片票房冷淡……传统节日的意义似乎也渐渐淡化,那情人节的玫瑰花朵,比七夕动人的故事更令人着迷,也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难道,孕育了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已不重要了吗?如果真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之日,就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因为一个民族的立足点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血液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失去优良文化支撑的民族是一个没有信仰的种群,那么,作为中华子女,我们如何拯救我们正在失去的优秀传统文化呢?拯救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切忌空口说白话。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各种古典文化的综艺节目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沉沦在历史长河中的经典文化逐渐浮现于人们眼前。同时,拯救传统文化不是复古,也不是排外,而是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外来文化先进的内容汲取借鉴,是传统文化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

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莫等失去了才发现它的好。保护传统文化,是你我的责任。让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守望我们的文化净土,共同腾飞。

【篇四:守望寂寞吐纳清芬】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在一端默默坚守,等待那头的牵线人,纵使那人早已远去。

有的人多寂寞,是一个人的伤心,正如纳兰一样,只能空叹“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而有些人,他们在寂寞中守望,耐得住寂寞的啃蚀,创造出寂寞所尘封不住的力量。

王羲之苦练书法,在十年如一日的孤寂中,终成一代书圣;智永和尚忍受独处一屋的冷清,留下那座笔冢和流芳百世;苏秦悬梁刺股,尽管报受家人冷眼,但仍十年寒窗唯有影伴身,终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文人们耐得住寂寞,苦做学问,终得一世清欢。

林则徐贬官伊犁,内心的寂寞岂可与常人道,但他依旧高唱“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一方百姓。韩愈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人下内心的寂寞,在边境小城兴办教育,结果那城的山水竟都姓了韩。他们将寂寞化为治国的动力,为生民立命。

释迦舍王位,终日与经书为伴,终成一代禅宗。尼莫面壁九年,忍受内心寂寞,只为悟得真理。禅宗二祖自断一臂,只为抛去杂念。他们甘于与寂寞为伴,终的大彻大悟,成为一代圣人。

李安四十岁才得金像奖,他人生的前半部分,默默积累读书,一直蹲得很低,但他耐得住,故他能卓然于世。詹姆斯卡梅隆,十二年来悄无声息,沉寂于寂寞之中,为我们带来《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开创电影新时代。耐得住,静下来,慢一些,终改变文艺界。

清代学者金兰生说:“把意念藏得下,何理不可得。”纵观古今,甘于且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卓然于世。马克思四十年作资本论,曹雪芹耗尽心血沉潜红楼创作之中,李煜耐得住亡国的寂寞开创词风新时代。只有耐得住寒冬的寂寞,才可以在春天歌唱。文革是无数知青耐得了乡下的尘土,在寂寞中体味生活的纹理,如史铁生写下《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姜戎留下《狼图腾》。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寂寞不是供人欣赏的。文人的红线那端系着笔,书尽世间冷暖;英雄的红线那端系着苍生,造福一方百姓。

寂寞如花雨,也可“化作春泥更护花。”

【篇五:田野上的守望】

不知不觉,已至深秋。田野上那随风起伏,金黄色的稻浪,只剩下几根粗粗拉拉的稻秸立在那儿,诉说着深秋的故事。暗褐色的泥土夹杂着一两根遗留的稻穗,失去了田野该有的那一份纯真,还有一份诗情。不见的,还有田垄上守望的身影。

外婆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喜穿白底青花的小衫,一双青布鞋。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股温婉与贤淑。每至春天,她的鬓角总别着一朵白兰花,香气悠远,馥郁芬芳。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不知为何,田野对我总有一股浓厚的吸引力,一去就是一整天。外婆总在田埂旁守望。到吃饭的时候,她就会用带着一丝戏腔的吴侬软语唤我去吃饭。翻滚的稻浪,田边青色的身影,还有那戏曲的腔调,构成了童年时代最美好的画面。

初秋,青色的稻子已与年幼的我的高度相当,微微泛些金黄。我爱躲在稻间和外婆捉迷藏。调皮的风将稻子吹得一起、一伏,如同稻浪滚滚,像远处奔腾而去。鼻中溢满了稻儿的清香,还夹杂着一丝桂花的甜味儿。耳边传来外婆呼唤的声音。我偷偷地扒开前面的稻丛,只见田埂上那个青色的身影正东张西望,手中拿着我最爱吃的糕点,口中不住的呼唤我。我抑制不住嘴馋,缓缓地遁入稻丛向外婆爬去。蓦地,面前地上投下一片阴影。我努力地抬起头,看见脚穿青布鞋、身穿青布衫的外婆冲我呵呵直笑。我也笑了,口中嚷着:“外婆,快给我吃糕!”外婆笑的更厉害了,眼角眉梢的皱纹都减少了几条,鬓角的发丝,被风吹起,银闪闪的,在太阳下泛着光。一老一少的身影缓缓消失在田埂的尽头。

时光从指缝见悄悄地溜走,我不再是田野中的小姑娘,外婆也不再是田间守望的老太太。据邻居们说,外婆还常常站在门前的田埂边,呆呆地守望,期待我的突然出现。秋雨开始静静的下,我伫立在田垄上,期待着青花小衫的身影。“滴答”一滴水落在手上麦穗上,一时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篇六:一路守望】

清晨,太阳拨开云朵俯视大地。一缕阳光撒下,我抬头接住了它,小声念道:“阳光快去,请替我向外婆问好……”

车驶过不知多少路,才辗转来到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村庄。我怀着欣喜又忐忑的心情望向窗外,打量着四周,这个普通的小村庄在世俗凡尘中就像年迈的老人家沉睡了一般,显得有些寂寥。

不远处,一位佝倭着背的老人站在刺骨的寒风中。看着那瘦弱的身影,我知道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外婆。看到这儿,鼻子便不自觉地酸了。

恍然间,我已来到了她身边。岁月无情,已然在她的脸上留下了足迹,看着外婆满头的银发,我的鼻子更酸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外婆也在看着我,那双眼睛流露着无尽的柔情和疼爱。只觉得心里沉沉的,我忍不住开口:“外婆!”“哎!都、都长这么大了,哈哈……哦!快,外头太凉,到屋里去,外婆给你做了好吃的!”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眼睛笑得眯成了两条缝,说着,她伸出枯瘦的双手。在两双手接触的一瞬间,我的手就像摸到了冰块,冷!想到大冷天的,外婆独自守候在家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心里升起太多的疑惑。“外婆,您为什么不在家里等?外婆,外面那么冷,出来时为什么不多披件衣裳?外婆……”可我没有开口问她,因为再多疑问,答案也只有一个字:爱!

那天,餐桌上。儿女们给外婆夹菜,外婆高兴得不得了。是呀!还有什么能比儿女的陪伴更让人开心的呢?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即逝。不久之后,我要回家了。回程那天,我收拾好行李,跟外婆道别,只见外婆愁容满面。我对她说:“外婆,您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看您的!“好好好!那就好,外婆等你们。你们来了,我再做好吃的给你们!”

上了车,我回头,外婆还是像我们来时一样站在家门口,望着车里的我们。一样的时间;一样的地点;一样的身影……泪水不禁潸潸而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