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相关作文

【篇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学校这样狭小封闭的地方,学到的知识都只是冰山一角。只有走过的路像学过的知识,才会有广阔的眼界。

我们荣幸作为第一届去山东儒家思想发源地的东方理想学子,在那里感受传统文化与历史。

今天是山东之行的.启程。早晨迈入教室,每个同学脸上都挂着掩饰不住的期待和喜悦。大家欢讨着研学的旅程,猜想着活动,嘻嘻笑笑打成一片。

有序地放完行李后,便是校长老师们对我们的千叮万嘱和真诚的祝福。卢校长认真地说着本次游学的目的与好处,并给予林校长授旗。两位校长与同学站在台上挥舞着旗,那校旗在空中迎风飘扬,威风凛凛,好似是预示着游学的顺利。

终于,我们正式开启了山东之行!大家坐上载满了欢笑声的大巴来到了动车站。一人一行李,就像是我们带着自己的理想向着远方行进。

上了动车吃过饭后。自主学习悄无声息地开始了。有的同学翻着书体味孔子思想,有的同学叼着笔,眉头紧锁思考着数学题,还有的同学们看着台儿庄大捷视频了解山东台儿庄地位的重要性。一路走来,车厢静极了,只留下翻书的沙沙声与纸笔摩擦的声音。动车停靠了一个又一个站台,我们翻阅了一篇又一篇文章,沿途的每个站台都留下了学子们刻苦学习的身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就在这句话的指引下,乘着车路程越行越远,读着书知识越积越多。

列车依旧在行驶,仿佛我们不断追寻理想的脚步依旧在前进,心中期待着未知的明天。

【篇二:军训的日记】

今天是很炎热的一天,但是并没有阻挡住我们训练的步伐。

早上,我们如期来到了操场上,进行军训活动。在军官干脆有力的口令下,我们一个个懒懒的孩子变成了一位位精神焕发的小军人。经过一个小时的训练,稍息、立正、跨列、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踏步,我们全班五十人已经能做到整齐如一了。由此,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只有团结,才能尽早的完成任务;只有团结,才能早早的休息。

接下来就要学习广播体操了。同学们一走进球类室,就觉得很闷热,动都不想动一下。但是一听老师说,开学就要广播操比赛,大家就立即打起了精神,一步一步跟着老师学。汗从额头上、背上、脖子上一点一点地渗出来了,但我们仍旧坚持着。因为我们是蒙山的'学子,我们不能给蒙山丢脸!经过反复的练习,大部分同学能基本掌握了,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还不太熟练。

接着,开始了一日常规的讲解。这时,大家都有点累了,就趴在桌子上,静静地听广播。我拿出了《我行我知》,一边听广播,一边了解书中的内容。翻开书本,我大吃了一惊,关于蒙山中学的《学生一日常规》就有整整八页,我读完了这八页,心想:怪不得蒙山中学能在各项活动、比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正是这些规章的存在,使得学生更加自律,有修养,使得蒙山中学更加优秀。想到这,我下了决心,今后一定要严格遵守这几条规定。

从今天半天的学习中,我明白了许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同学间要做到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起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作为蒙山中学的学子,我们应该时刻为学校着想,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蒙山中学增光添彩。

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我们要做到:规范、不凡、大气、灵气、勤学、善思、尊师、守纪为蒙山争光!

【篇三:阳光总在风雨后】

什么样的阳光最美?风雨后的阳光最美。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经历过风雨的人生最美。因为他充满挑战,充满阻碍。

正如那首歌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风浪,这正如自然界中的风雨,不期而至。但他却能磨砺一个人的意志,使人变得坚强。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感受到这份阳光,这是人生常理,也是人海常事。

在茫茫人海中我看到了海伦·凯勒。她5岁便失了明,可是她是人类的骄傲。当她面对自己身体上的残缺时,她时刻会告诉自己:“身体上的不自由终究是一种遗憾。如果一味的去抱怨那也是于事无补的。”于是她便会极力控制自己,最终她在文坛上成就了她的美名,使她无望的世界又重新拥有了光明!

海伦·凯勒告诉了我:“忘我就是快乐。”因而就是要把别人眼睛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

别人耳朵听到的当作是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是我的快乐!而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挑战,用爱照亮了黑暗,化解了风雨,战胜了一切。

在茫茫人海中我看到了一对双胞胎,他们双双残废,终年与轮椅为伴,可是他们是坚强的象征!他们凭借小学文化选择了写作。可是无情的出版商面对他们的答案只有一个:“不行!文化内涵很低,如果发表了不会吸引很多人的!”但是他们没有倒下,用一种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这一切!他们出版了第一本书,但面对记者时只是简单的回答了一句:“我们还会创造明天的辉煌的。”

这对双胞胎告诉了我,在人生的这条大路上,不顺心的事会时刻向你报到,就看你是怎么去看待,怎么去面对。如果任由命运的宰割,你就不会再次拥有辉煌与阳光;如果像这对双胞胎一样,我相信你不仅仅拥有雨后的阳光,而更多的是一种坚强与毅力。这就告诉了我们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雨,这样才会拥有辉煌的明天!

在茫茫人海中我看到了每一位初三学子,他们正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中。面对每一次不尽人意的成绩,同学们便会在一起叹气:“唉!就这成绩怎么办啊?”是啊!这是我身边最常听见的话。每当这样我也只好说:“总结,再努力,一定可以的。”一句简单的话语,也许就是一道光,温暖人心,也会使一位情绪低入深谷的同学重新振奋起来。

初三的学子们告诉了我,阳光并不遥远,对我们而言也并不陌生,只是需要经过一道风雨。而这风雨就是人们心中的障碍,只要踏了出去,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灿烂的阳光也就在每个人的身边。

无数的事实告诉了我,人生中难免有风雨,难免会有挑战,难免会有阻力,人生更不会轻易成功。就像歌中所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面对人生中的大小风浪,只要做出像海伦·凯勒,那对双胞胎,每一位初三学子一样对生活充满激情与梦想,坚持不懈的走过风雨,我相信你也会拥有一个风雨后充满阳光的人生。同样也会在风雨后,见到那个最美的雨后的阳光!

【篇四:我的担当】

我的责任,我来担当。——题记

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个角色身上都展现着不同的责任,不同的担当。

孝的担当

我一生下来便是父母的宝贝女儿,作为他们的女儿,“孝”是我的责任与担当。

曾经的我是那么的幼小,仅仅懂得孝字的写法,便觉得十分了不起。有时候与父母唱反调,气得他们面红耳赤;有时候跑到危险的地方,让他们担忧与牵挂;有时候贪玩不知道回家,害的他们到处找我。

后来渐渐长大,才发觉自己原来是那么不孝。我开始努力学习,用成绩回报他们的付出;我开始学习做饭、打扫卫生,让他们少一些劳苦;我开始与他们分享我校园的趣事,让他们开开心心。我开始听他们絮絮叨叨个不停,我开始了解他们的喜好,我开始关心他们的生活。

身为女儿,我担起了孝的责任与担当,我的责任,我来担当。

学习的担当

周恩来年少时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个人身上都担担负着学习的重任。我也不例外,身而为人,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还记得年幼时的我蹒跚学步,跌倒了继续爬起来;还记得孩童时的我抱着古诗词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还记得长大后的我写的稚嫩的文字,充满我真挚的感情。

还有那一次,因为小小的考试失利我放声大哭,暗下决心;还有那一次,因为跑步跌倒、膝盖流血而我咬紧牙关。面对一次次的挫折而我都一次次坚强的爬起,战胜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身为学生,我担起了学习的责任与担当,我的责任我来担当。

社会担当

我不只是父母的孩子,是学校的学子,更是社会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在校园里我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在社会上,我不断实践,提高实干精神,养成实践能力。

马路两旁斜躺的垃圾,我轻轻拾起,把它回归垃圾桶的怀抱。得到别人的帮助后,我真诚微笑,说声谢谢,以表感恩。衣服穿小了,我把它洗干净捐赠给孤儿;攒下零花钱,我把它捐给灾区人民。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自己的担当。

身为社会的一员,我担起了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我的责任,我来担当。

身为父母的子女,我担起了孝的担当;身为学校的学子,我担起了学习的担当;身为社会的一员,我担起了社会的担当。

【篇五:漫步于社团活动的庭院中】

棕北中学自建校以来,就以无数生动的校园故事和琳琅如画的细节,谱写了一种提升修养、沐浴于灵府的文化;一种崇尚全面、百花齐争艳的文化;一种指向未来、日久弥芬香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以无形的精神元素潜潜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又以有形的载体,无处无地、无时无刻不在给人以心灵最初的启迪,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这便是我们棕北的社团文化。

翻开棕北社团这本装帧精美的书,眼帘便映上舞蹈、乐曲、绣艺、美食、文学、空竹、太极、语言——华夏文明的精髓在此挥洒如绽于绢布上的锦花,样样让我们推开心扉去屏神聆听;军事、科幻、影视、科技、摄影、法语、礼仪、篮球、美术、生物——走向世界的文化张开双臂热切欢迎我们的拥抱。中华文化的精粹任学子贪婪的吮吸,世界精彩的声音召唤学子奋力前行。

走进棕北社团,分享于学子们吟诵朗读中沐浴的墨香、也感受于珠玑文字无穷魅力的喜悦;还激动于心与心间无形交流中与矗立在各领域顶峰的伟人达成的共识……。棕北社团,不仅是一幕幕非凡的知识海洋,也是一篇篇人生新的篇章;棕北社团,不仅是带着汗水和信心对世界的凝望,更是要乘着梦想的翅膀,放飞最美好的豆蔻年华,让青春飞扬!

【篇六:梦中的孔子】

他背在身后的手中握着竹简,在学堂里来回踱步,嘴里不断地念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很久很久以前,清晨的阳光透过被风吹起的布帘,微弱却闪烁着的光芒照在竹简上、照在书桌上、照在茶器上、照在少年的脸上,照醒了这位沉睡的少年。少年睁开眼,有点朦胧但充满激情的眼睛透出了对未来辅佐皇帝、管理一国后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的憧憬,对现在孤身一人、无依无靠的困难的不屑。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位少年用自己的实力演绎了他精彩的人生,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用自己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他就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今天,理想学子们将要迈出步伐去追赶孔子的步伐,理解孔子的思想,学习孔子的为人处事之道。

理想学子们的队伍如长龙一般向向三孔胜地走近。我知道我离孔子越来越近了,离儒家思想文化越来越近了,离“君子”越来越近了。跨进了孔府的大门,这带有浓郁学士气息的地方就是孔子的家乡,也是我向往已久的梦想。

来到这里,我懂了很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要从自己的利、害,想到别人的利、害,学会将心比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午后的阳光在人影的穿梭中来到了我们身边,照亮了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也照亮了镜头前的灿烂的笑容。

这次我离你又近了一步,当我再次梦到你时,你背在身后的手中握着竹简,在学堂里来回踱步,嘴中还在念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篇七:青春不散场】

青春是一场奇妙的旅行,而伴随我们走过这场旅行的,便是校园。

校园拥有了我们许多青春的回忆,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激情的抢答,沉默的思考;操场上活跃的身影,帅气的投篮,激情的呐喊;走廊上的追逐打闹,小声密语;花园里勤奋的身影,安静唯美的脸庞,色彩鲜艳的花儿与飞舞的蝴蝶;图书馆静的只有翻书声……交汇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尘封在我的记忆深处,谱写成了一首悦耳动人的乐曲,常常在我耳边响起,让人难以忘怀,记忆深刻……

随着学子们朗朗的晨读声,我们开始了一天的知识探索。我们异口同声的朗诵着,窗外的鸟儿也随着我们读书声,欢快的歌唱着;一阵微风吹过,吹走了我们的读书声,吹到花园里,叫醒了正在熟睡的花儿,花儿绽放,随着微风,花儿清新迷人的香气拂过了正在读书的学子鼻间,让人陶醉。

教室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海洋,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我们会因一道题而激烈的抢答,也会因为道题而绞尽脑汁的钻研;我们会期待老师向自己投来欣慰的目光,也会躲避老师指责的目光。

“叮铃铃……”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会兴奋地出教室,奔向操场。看着操场上,我们当初的身影还在那奔跑着,跳跃着。看,那位同学投进球了,我们欢呼着,向他们投去崇拜的目光。

我们爱在花园里的木棉树下看书。还记得,那年的冬天,木棉花的花期到了,我们正坐在它的宽大的臂膀下看书时,天上落下了花雨,花儿落在我们的头上、书上,我们一看,原来是木棉花,我们怜爱的拾捡着草地上的木棉花,轻轻地抱在怀里。我们在木棉水下挖了个坑,轻轻地把木棉花埋了进去,埋进去的不只是木棉花,还有我们对未来的期许。

校园承载了太多的青春记忆。我们无法再次重度那三年美好而又无忧的校园生活,唯有用心好好地把它珍藏在记忆宝盒中。三年的同窗之谊,现在我们要为了梦想而各自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分别即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重逢,愿我们能在青春的旅行中再次相遇。

【篇八:走进二中,感恩母校】

时光匆匆,转瞬之间,我离开实中竟已两年,在这两年的时光里,作为枝江二中的一份子,我体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神奇与愉快;领会了社团活动的丰富与多彩;感受了作为“小红帽”责任与荣光。但在二中的日子无论多么充实,我都不曾忘记我的母校——实验中学,那个令我心敬仰,魂牵梦索,永怀感激的实中。

令我心生敬仰的,有实中那纯正的校风。

记得初进实中,便见“养习修德,求知明理”这八字校训刻在教学楼的正前方,金色的大字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照射在所有实中学子的心上,在这八字校训的引领下,我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提升了做人的修养,培养了自身的美好品德,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我们高昂的学习士气源于此,却又不仅仅源于此: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告示牌,各种各样的名言警句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我印像最深的便是行政大楼门前的红色标语牌——“最好的学习是向别人讲,最快的提升是向别人问”这句话是互助学习活动“大手拉小手,大家一起走”的主题,成绩优秀的同学与略逊一筹的学生互帮互助,大家在团结互助中共同进步。

在实中纯正学风的熏陶下,我变得勤奋,变得踏实。

令我心怀感激的,是实中那谆谆育人的老师。

刚进实中,我的成绩勉强中等,可我是幸运的,因为我遇见了他们,那些给过我无数鼓励与帮助的老师。我的英语不好,我的自信也在一次次的考试失利中被渐渐消磨,可这时,我的英语老师吴老师如一位光明天使,降临在我身边,将我从黑暗的边缘拉回,每当我遇难题,她都全耐心地帮我解答,考试失利她也会认真地帮我分析,渐渐地我的英语成绩不断提高,我的语文老师辛老师,我的数学教师周老师……实中的老师,都是如此,总是勤劳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在实中教师的辅导下,我找回了自信,变得自强。

令我心生向往的,更有实中那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

除学习之外,实中还开设了许多异彩纷呈的课外活动,如刺绣、书法、篮球、文学、歌舞等等,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能,学到许多书本中无法学习的知识。我曾经就是合唱团的一员,那里的生活是欢乐而轻松的,那里的学习又是专业而正规的,在这儿你可以找到与你志趣相同的朋友,在这儿你可以放飞你的音乐梦。最令我怀念的便是和朋友一起唱歌练舞的时光,有简单的快乐和满满的幸福。

在实中丰富活动的锻炼中,我变得开朗,变得成熟。

令我恋恋不忘的,还有实中那在我眼里丝毫不逊于豪华酒店的食堂。

即使已离开实中两年,但每每想到实中食堂,都令我垂诞欲滴,回味无穷,满口余香。在实中食堂,冷饮、烧烤、麻辣烫样样俱全,小炒、蛋汤和米线道道入味,简直就是无数吃货学子的梦中天堂。

在实中美味食堂的哺育下,我生活得健康,体格也越来越强壮。

带着实中的满满收获,我参加了中考,可由于考试失利,我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究竟是进一中择校,还是二中英才?再三犹豫后,我做出了决定,成为了二中英才班的一员,如今看来,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在这里,我仿佛又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实中。

感谢母校,感谢实中,是你,使我变得自信,变得成熟,我将带着你赐予我的力量,披荆斩棘,直至到达我所向往的远方!

【篇九:寻找烈士的足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题记

满布弹孔的墙面上,经过烈阳的普照,大雨的洗礼和狂风的侵略,显示出坚强不屈、自信光荣的模样,向远道而来的理想学子展现它的伟大人生。

来到山东的第一站,天下第一庄——台儿庄古城。站在这片土地上凝望远方,伫立的铜像,高耸的石碑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不屈不饶的光芒;站在这片土地上凝望远方,人们的笑容,店铺的销售都在微风的吹拂中传递着幸福。台儿庄古城现在居民的安居乐业都是82年前炮弹洗礼下的坚强铸就的!

池峰城曾说过:“台儿庄就是我全师官兵的坟墓所剩一兵一卒也要坚守阵地,从士兵到师长,任何人不准撤退,违者严惩不怠!”这是一位军官对国家的热爱。那时战火纷飞,弥漫着整个中国,而他们从不屈服,为了维护国家的和平,为了打破日军不败的妄言,视死如归,鞠躬尽瘁,忠心耿耿,誓死捍卫祖国的领土,捍卫祖国百姓的尊严!

也有一位伟大的抗日战士,捂着自己被敌人枪剑刺出来的肠子,尽管疼痛满布全身,尽管一滴滴的鲜血染红了军服,尽管战场上的嘶喊声折磨着心灵,但是,他用他无比高尚的对国家的热爱,对国家的期盼支撑起了他沉重无力的身躯,继续指挥战斗,直到鲜血染红大地,战斗的号角停息,才光荣的逝去……

曾今的历史历历在目,站在这里的理想学子们是否想过,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新时代的继承人,是那些在鲜血中的战士们的希望与寄托。今天,和平鸽在蓝天中飞翔,苍天绿树在沃土中成长,我们在美好的生活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骄傲,那骄傲就是——血与汗挥洒的土地!

壮士已去不再复返,少年依在茁壮成长!

【篇十:没有高考真的好吗?】

又是一年春夏间,无数个青葱学子又即将通过高考踏入自己理想学府的大门。为此他们置身于四面书墙内,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寂静地学习已成为了常态,然而,一声巨响打破了这寂静:高中学子不敌高考压力,选择跳楼自杀。这无疑引起了外界的广泛争论。很多人开始抨击高考制度,有的人甚至扬言应该废除高考制度,否则会造成更多的自杀事件。我疑惑,难道高考制度真的如此的不堪吗?没有高考的日子真的会更好吗?

我从相关调查以及身边的朋友提供的信息知道:如今他们如此的奋力学习,很大程度是为了能高考成功,简而言之便是多朝发奋只为一日奋起,而那一日便是高考之日。我问他们:“如果没有高考了,你还会去如此努力学习吗?如果没有高考了,你会去做什么呢?”,面对我的问题,对于前者,他们纷纷摇头道:“当然不会那样努力了,没有了这个目标,那么学习只是我的一个兴趣罢了。”然而对于后者,他们却久久不能回答。

无疑,高考没有之后,你会去做什么事呢?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支持废除高考制度的有的人偏激的说道:“没有了高考的压迫,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反正条条大道通罗马。”然而我不禁反问:诚然,条条大道通罗马,然而,没有知识、没有技术,你能成功地到达目的地吗?我觉得是很难的。

在我看来,我们之所以对高考产生厌倦的心理,很大原因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正确的认识高考,这种压力必能有所缓解。我们应该把高考作为检验知识的一个途径,而不要把它作为决定前路的一个考验。那么,我们必能对高考不再那么厌倦,必能更积极地学习。

由此可知,没有高考或许弊还大于利,我们应该摆脱的是高考决定成败的错误论,而不是高考。如果能正确认识高考,你必定会有所收益。我相信,假如没有高考,日子并不会如你想象般美好,而接受高考,日子必不会如你想象般难过。努力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