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守相关作文

【篇一:坚守的作文】

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一种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那这个人好像就没有了灵魂一样,会被人所唾骂。如果一个人信守承诺,那么他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诚信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本,也是我们与人交往的前提。

我们所熟知的一个“一诺千金”的故事,就是在诠释着诚信的重要性。在秦朝,有一个叫季布的年轻人,他从小就喜欢结交各种朋友,在朋友之间很讲义气和信用。只要是答应的事,他一定竭尽全力办好。所以,久而久之,季布言而有信的品质就在朋友之间传开了,个个都想和他做朋友。后来,他的名声更加大,连北方的人都知道了他是一个守信之人。直到现在都还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白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如今,世界五百强的海尔公司,曾经也是一个快破产的小厂。那很多人可能会问,是什么让它发展起来的'?当时海尔的厂长张海瑞讲到,曾经快濒临倒闭的小厂,在面对有问题的时候,还是坚持诚信,当着大家的面,把有问题的冰箱给全部砸掉。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诚信的力量,使海尔赢得了信誉,才会有以后的蓬勃发展!

诚信这件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只是它不可或缺。它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甚至是一个企业的旺盛和衰败!所以说,让我们一起坚守诚信,做一个守诚信的人!

【篇二:爸爸,我想对您说】

亲爱的爸爸:

您好!

我一直想对您说一些话,但一直不敢说出口,今天就借这次习作一吐为快。

记得那一次,我和妈妈请您不要吸烟,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还非常坚定地说:“是啊,吸烟不好,我早就想戒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心想:爸爸就是爸爸,果然是我的偶像。未来的几天,您果然信守诺言,没抽过一支烟,放学回家迎接我的再也不是刺鼻的尼古丁味道,换来了一阵阵的饭菜香。

然而,这个好现象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一天放学,我满心欢喜地打开家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令人窒息的烟焦味。我皱着眉头打开您的卧室,里面烟雾弥漫。一个个土黄色的烟头七扭八歪地栽倒在烟灰缸里。那一刻我真的很伤心,您明明答应过我和妈妈不再吸烟,当初的承诺就像您手里的烟头随着时间的流逝灰飞烟灭。此刻您注意到我,眼神有些许躲闪,支支吾吾地说:“爸爸……爸爸是……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才吸烟的,我只吸这一次,绝对不会有下一次了。”我愣住了,刹那间,您在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模糊了。

爸爸,您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为什么还要吸呢?您口口声声说要健康,您努力争取过吗?既然您已经决定了戒烟,可为什么不坚持呢?我想,无论是为了您还是为了我们这个家,您都应该信守承诺,把烟戒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您有信心、恒心,就一定能和香烟说“拜拜”。

祝您身体健康,早日戒烟成功!

最爱您的女儿

2019年11月28日

【篇三:忠犬八公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名叫帕克的教授,他路过火车站的时候遇到一条趴在角落里的小狗,帕克见这条小狗很可怜,于是决定收养它,并给它取了“八公”的名字。小狗很喜欢帕克,也很喜欢“八公”的名字,它高兴地跟帕克回家了。

帕克考虑到自己上班的时候,家里没人照顾小狗。于是他和小狗约定了,帕克上班的时候,八公就在火车站里等候他,傍晚五点时,帕克下班了,八公都会迫不及待迎接他。帕克每次都会对八公说:“八公,你真是一条既乖巧又聪明的狗狗”。一年、两年、三年……他们就这样一直约会了很多年。

直到有一天,帕克在教室里讲课的时候,突然心脏病发作晕倒后就再也没有起来了。后来,无论天气怎样,每天傍晚五点,八公都会在火车站等帕克回来,第二天、第三天……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年月不断地轮回着,等到自己老了,这整整等了十年。十年里,八公风雨不改,坚持到火车站等帕克回来,直到它自己也死去了。

八公对主人的忠诚,对主人永生不忘的情感,以及信守承诺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让人感动啊!

【篇四:正直诚信友善对待他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为人处事,安身立命,都要信守承诺,不能不信守、不守承诺。

“曾子杀猪”的故事,世人皆知。曾子为妻子哄骗儿子的一句戏言,执意杀猪保信,说到做到。这并非小题大做,乃是明智之举。试问一头猪又怎能与一个人的信用相比呢?言为德之表,敢立言者,一言九鼎,道德高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衡量人道德、风尚、品格的标志。守信之人,不得失信,虽人微,却从不觉言轻,无论做人做事都要光明磊落,坦诚大方。如果一个人轻率许诺,又背信弃义,只能招致世人的唾骂与排斥。言必行,行必果,这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社会的认可。

友善是轮红日,消融心里的冰封;友善是一杯清茶,冲走淡淡的愁绪;友善是一阵春雨,滋润干涸的大地;友善是东方鱼肚白打碎黑暗的一缕阳光,照耀万物。

有一次,罗斯福总统家被盗了,他对此并不十分恼火,而是十分新和友善地说:“这个贼一定是万般无奈才会这样做的,我非但不恨他,而且我还要感谢他,我感谢他只偷走了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我要感谢他只偷走了我的财物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要感谢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友善与感激使罗斯福总统很快地处理好了这件在很多人看来是倒霉,烦恼的事情。

友善是冲破雾霾的动力,是生命的源泉!所以,让我们友善他人、友善自然、友善社会,发扬这种传统美德!

诚信立身,友善待人。在人生的渡口上,让我们点亮诚信和友善这两盏明灯,让这个世界变的温馨,让这个世界不再寒冷,让爱洒满每一个角落,让这个世界变为更加美好的人间。

【篇五:论诚信的力量】

自古代起,诚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道理,最晚在唐朝就有了“诚信”一词的概念。孔子也在他的学生离注重讲诚信的弟子,胜过知识渊博的弟子。

解放前,有一个年轻女人在富豪家当保姆。因为这夫人既能又忠诚,所以很的富商一家的信任。解放前夕,富商夫妇把一大批财产留给这个女人,让她好好保管,就举家迁往台湾。

年轻女人时刻牢记着这一嘱托,她几次三番换地埋藏这些财产苦苦等待真福商一家归来。再这些年里,不管生活多麽艰难,她始终没有打开过这批财务的注意,一直到死。

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在一天下午开会之前与一位商人约好见面,谈谈这个经理的成之路。会议开始,总经理面队公司未来的骨干,热情洋溢的讲着公司的过去`现在`将来,一晃就过了他与商人约好的时间。商人找到了会场,给那个总经理递上依仗纸条、您事先跟人有约,时间已经到了,请您信守你的诺言。总经理才想起来,一看表,超过约定的时间20分钟了。一边是公司的支柱,一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商人,但哪个总经理对新来的大学生们说,对不起!我事先有约,今天就讲到这。以后人们更相信这家公司了,公司的效益出奇的好。

诚信在现代社会十分重要,在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是有很高的地位。齐国和鲁国打仗,齐国节节败退,就在鲁国给齐国割地的仪式中,鲁将曹沫拔剑指着齐王,要他归还所占之地。齐王只好答应。回去后齐王越想越气,想反悔,管仲却说,虽是威胁后答应的,但也要信守承诺。齐国退兵了,虽然少了一块土地,但齐国的信义变的十分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曾参也有一段与城信有关的故事。有一天,曾参和妻子出去,妻子让孩子听话,说回来时杀猪吃肉。等回来时曾参就去磨刀,妻子惊讶的说,只是骗他的,你还真杀啊?曾参坚定的说,要从小教会孩子城信才行。

讲了这么多,你对城信的力量了解了吗?相信城信吧,它这种力量会让你受用终身的。

【篇六:我心中的价值观】

孔子曰:“民不信不立,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老师就教我们做人要有诚信。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背着七个袋子准备过河,七个袋子分别装的是:美貌。诚信。权力。健康。财富。姻缘和才学。但是船夫告诉他小船超载了,必须扔一个袋子,他想了一会儿,毅然把诚信扔了,可船夫却生气的说:你是一个看重一切,却难独舍弃诚信的人,这样的人,我是不会渡他过河的。

事实上,一个连诚信都没有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成功,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你失了诚信,就失了做人的根本。

古时候,有位学者名叫曾子,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集市上赶集,儿子哭着闹着也要跟去,于是,他的母亲就哄着儿子说:“你在家等着,等我回来了,给你杀猪吃,乖!等她回来后发现,曾子正拿着刀准备杀猪,她急忙赶过去,说:“我就是哄他说着玩的,不必当真。”可曾子却说:“我们要以身作则,说了什么就要做什么,不然孩子长大了,就会是一个不诚信的人,说完,他就把猪杀了,正是因为这一小小的举动,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质。

鲁迅说过:“诚信为人之本。”做人最基本的就是对人诚实守信,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认真踏实,不弄虚作假,生活上,诚恳老实,安分守己,诚信,它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坦荡,相反则会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带来伤害,带来负面影响,每年的3月15日是肖费者权益日,它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不诚信,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诚信,它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

古往今来,每个信守承诺的人就让人赞叹,而背信弃义的人则让人唾弃,拥有诚信的人是多姿多彩的,每个人都诚信,少一点欺骗,少一点隐瞒,没有了诚信。金钱。才学。荣誉,一切都像水中月,镜中花那样不真实。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要多一份真诚的感情,多一份诚实,多一份守信,言必行,行必果,这才是做人的真理,我希望诚信像阳光一样,洒进每个人的心房!

【篇七:小树的心思】

从前,有一棵尚未成熟的小果树。它有一个心思,那就是游遍全世界。它常常幻想自己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爬上了万里长城,看到了自由女神像,走进了英国皇宫。但是它知道,这些梦想都不可能实现。

突然有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向小果树走来。他对小树说:“小树啊,小树,你有什么愿望吗?”小树回答道:“我的愿望是游遍全世界,您难道可以实现我的愿望?”老人说:“我可以实现你的愿望,但是我有个要求。”小树问:“是什么呢?”老人回答说:“要求啊,就是你要把你结的所有果子都给我。”小树想了想,然后说:“好,我答应您。”于是,老爷爷用拐杖变出一个小木盒,并说道:“只要你敲击这个木盒三下,你就能到你想去的地方。”说完老爷爷便化作一阵白烟飞走了。

于是,小果树试探地敲击了这个小木盒三下,觉得眼前直冒金星。当它醒来时,已经在珠穆朗玛峰山脚下了。小树兴奋地爬呀爬呀,终于到达了山顶,小树开心地手舞足蹈。接着,它来到了八达岭长城,站在长城上,大喊出:“不到长城非好'树',屈指行程二万。”的豪言壮语。看到自由女神像时,微风拂过,小树突然闻到一阵芳香,原来自己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花儿。这时,它才意识到自己该回去了,否则它就不能按时把果实送给爷爷了。

小树虽然没能游遍天下,但它并不后悔,因为它信守了诺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树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夏天,它帮人们遮阳,秋天,它从来没有忘记把全部红彤彤的果实送给爷爷,冬天,不知道哪个淘气包把小树树枝上的雪打落。小树觉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但信守承诺更是可贵的。

【篇八: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我心目中有位好老师,就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郑老师。

郑老师有着长长的秀发,圆圆的脸庞,一笑眉眼弯弯,露出两个小酒窝,甚是甜美。我们猜郑老师后脑勺一定也有一双眼睛。当她写板书时,不用回头就知道哪位同学做小动作、说悄悄话,而且一猜一个准。郑老师虽然不是班主任,但同样很关心我们,摸摸我们的头,理理我们的红领巾,告诉我们要诚实,信守承诺。当她不慎患病,喉咙嘶哑的时候,她也依然坚持授课,为我们讲好听的故事。郑老师也有很凶的时候,甚至会凶得将人拉到门外;但更多的时候,老师都是平易近人、眉眼弯弯,就像我最亲爱的妈妈。

如果说我们是花朵,那郑老师就是太阳,给予我们温暖;如果说学校是小果园,郑老师就是辛勤的园丁,帮我们浇水、施肥。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篇九:只为守护一个承诺】

承诺很美,有时候很容易让人向往。

以前看过一部关于特种兵的电视剧,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他们如兄弟之间的情谊以及他们同生共死的誓言。有次缉毒行动,小分队六个人其中五个人因为受伤无法撤退,他们让另一个战友自己撤退,因为同生共死这句承诺,他选择留下和战友并肩作战,最终等到了援兵……正是这句承诺,使他们时刻以忠于祖国和人民为信念。让我们体验到钢铁般的纪律和团结一心,勇往无前的精神,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时刻准备着。

三国中有一位大将,世人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他却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吕布原本姓吕,却又是丁原的义子,丁原死后,董卓收他为义子。却因貂蝉杀害义父董卓。后来投靠刘备,趁刘备出征时私占徐州,最后徐州被曹操夺取,死于曹操手下。吕布武艺超群,天下无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刘备和曹操都不用他,就是因为他是一个经常不守信用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轻易放弃承诺。

乾隆是我清朝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的爷爷是康熙。乾隆的统治达到了康乾帝统治的最高峰。乾隆的做法就传为了一段佳话,乾隆在即位时曾承诺如果他能顺利的治理国家,他一定不会让他的统治时间超过他的爷爷康熙,可是原本没有人在意的话他却一直记在心里。并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乾隆继位五六十年后主动让出了皇位他信守承诺按照规定退让皇位。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言而有信、信守承诺,这样别人才会认为你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支持和帮助,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古人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篇十:心诚终不移】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题记

“诚信”

这两个字我们从小听到大,从咿呀学语时对《弟子规》里“凡出言,信为先”的似懂非懂,懵懂孩提时对《春秋》里“言而不信,何以言”的左思右想,直到现在跨了十几个春秋冬夏,对它的理解似是深了一些。

言必行,行必果

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课堂,父母便可称得上是每个人的启蒙老师。仍记得那个小故事,曾子的妻子去集市,孩子非要跟着去,其妻哄道:“好好待在家里,等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非常高兴。待曾子知道这件事,便真去把自家猪杀了。妻子急了:“我只随便跟小孩说说,怎么能当真呢!”曾子眼神坚定:“从小欺骗孩子,那孩子长大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呢?”父母的每一句话都是孩子心里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随意的只言片语可能都是孩子最热切的渴望。为人父母,定然应言而有信,但身教重于言教,要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细心呵护孩子心间诚信的芽苗,才能让那朵诚信之花悄然绽放,让孩子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这是每位父母的责任,也是未来我们的担当。

一诺值千金

一句带着诚意的诺言是无价的,那诚信之人该是世上最富有的吧?《史记》记载,一位楚地人叫季布,他耿直好助,只要他答应的事情,无论多么困难,都设法办到。楚地甚至流传着一句“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因此他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景仰。直到后来,刘邦下令通缉他时,大家都帮他渡过难关,只为报答他当初的恩情。季布凭什么受到爱戴,凭他的一腔热血和那颗说到做到的心。说出的话不算最响亮的,把所诺之事变成现实才是最响亮的,这才算得上是“人格的响亮”。“说”与“做”之间不能划等号,“说”有了行的续接才是圆满,“做”成才是对“说”漂亮的收尾。信守承诺,不仅自己心里踏实,还赢得了他人的信任和认可。在季布这样的人胸前仿佛挂着一枚勋章,它是廉价的,廉价在诚信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只需一颗赤诚之心,它又是昂贵的,因为它闪烁着的是无价的人格的光彩。

信,国之宝也

诚信,它已支撑一个岁月悠久的古国走过风雨飘摇。春秋时期,楚成王对重耳有恩,有一次宴间,成王问重耳:“你若回晋国当上国君,怎么报答我?”重耳说:”若有交战,定先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回国,成了晋文公。真到两个军队相遇,晋文公履行了他的诺言,后退九十里,驻扎城濮,最后集中兵力大破楚军。读罢,想起《孔子家语》里: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尤胜万马千军。一国之言,能重九鼎。对苍生百姓要守信,才有民族精神与凝聚力。对外,更要守信,这才有了在世界之林独立自主的地位。对内不信不立,对外无信不威,大概便是这个意思吧。这不仅仅是国力的强大,还是国格的强大。

诚信远不应只是停留在国学里的概念,它是一种精神,引领着百朝千代的炎黄子孙,它更是一种传承,融于每一个华夏儿女的骨血。那么到底怎样才算“诚信”?怎样才能做到“诚信”?

剖析“诚信”二字,“诚”即为真心实意,“信”则是信任可靠。要问这二字哪个层次更深,寓意更浓,我想,是“诚”。“诚”便是内心的愿望,心甘便有情愿。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心意不诚便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想要做到诚信,最重要的是内心的真诚。曾子妻子在开始的许诺就是不真诚的,那不是她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便违背了诚信要求的“内诚于心”。想想平时,别人的请求是不是随口答应后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这不是心不善,而是不诚。是一时权宜之计,未经深思熟虑就随意承诺,自以为是小事一桩,却弃别人的感受于不顾,久而久之,你是不是也变成那个自己厌恶的人,一个不可信任的人?所以,要诚信就要源于本心去承诺。

但若只是心到,没有强有力的“行”的支撑,便又是空想。没有信之行,心之诚便是僵化的思维,拘泥的桎梏。季布的成就,都是因为他的言出必“行”。再想想是否有时在去实现承诺的道路上遇到荆棘挫折,便放弃了承诺,放弃了本心。所以,要诚信就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

修得“华枝春满,天心月明”的弘一法师曾说:“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内不欺己”是诚,而“外不欺人”则是信。只有诚于中,信于外,才算“诚信”。

怏怏古国,悠悠华夏,诚信的真谛世世代代,历久弥新,薪尽火传。“养心莫善于诚”,为了内心的安宁与平静,“诚则明矣”,为了思绪的豁达与明智,为了成长,为了太平,请坚守内心的诚,请履行现实的信。心系一份执着,带着诚信上路,走得无畏,走得洒脱。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