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相关作文

【篇一:春节的美食小学生作文】

今年春节我是在家乡德清度过的。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因为地理信息小镇就坐落在我的家乡,这是小镇的第一个春节!

爷爷的家就在小镇的边上。小镇以前是一块荒地,只有一些田地、杂草和枯树。如今,小镇上建起了德清国际会议中心,环绕着会议中心的是一湖碧水,湖中还有一座音乐喷泉,这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

蛋形的会议中心是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它是小镇的`象征。“蛋”从中间被分割成两部分,俯瞰就像一个裂开的蛋壳,仿佛里面会蹦出一只振翅飞翔的凤凰似的。每到夜晚,会议中心顶上的景观灯就会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把夜空都染上了颜色,给人以金碧辉煌的感觉。

会议中心的四周环绕着一潭的湖水,绿的像碧玉,清的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水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不知哪儿飞来一块小石头落入水中,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像一朵正在绽放的花朵。

湖中还坐落着音乐喷泉,这可是我的最爱!当夜幕降临,所有的灯光都会打开,一条条水龙冲上天空,忽高忽低。高时就像要突破天际,低时又像是要潜龙入水。美妙的音乐,狂舞的水龙,这真是美不胜收!

我的家乡通过三年奋战,从无到有建成了地理信息小镇,成为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的永久会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今年是小镇的第一个春节,以后每年我都要回来和小镇一起过春节!我为小镇而自豪,我为德清而自豪!

【篇二:主宰自己】

别任耳朵摆布你的生活,你得有主见,有自己的判断,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只有这样,你才能不被“盲从”的大潮淹没。

信息时代,你的耳朵简直成了一座繁忙的车站,每天都有无数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信息拉着笛驶进车站。但你有没有想过,要亲自去验证一下信息的真伪呢?如果你因为其他大多数人的想法便轻易地给“非法”信息开了个通行证,那么,你就要在一场盲从漩涡中迷失自我了。

我们怎样才能主宰自己呢?

我们得学会“独处”。

独处不是与世隔绝,而是在寂静的夜色中独自深思的一潭素水,风来袭,它不起涟漪,内心的河床映着天上那一轮明亮的光晕,似一颗最坚定的眸子,观察着世间的风云变幻。独处的妙处就在于,你在人潮中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风云变色你也可以处变不惊,人人自危发狂你也能泰然处之。你在自己内心的桃花源里耕种生活的食粮,只听从来自灵魂古井的幽唱,不听那世外的喧嚣与纷繁。

独处的人会像庄子一样,成为一棵树,深深扎根在心灵的土壤上,无论风雨、雷电、月色、焦阳,都依然潇洒地伸展着身体,伫立在自己坚信的土地上。

我们要有主见,就要有自己的认知和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风。

我么生活的世界是复杂的,但我们可以以一颗简单的心去征服它。我们也许会被它骗,因为我们没有相信自己。

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时,很多事情都变得豁然开朗。

他们说水仙花是没有颜色的精灵,但我知道水仙其实是有颜色的,它有白得像雪的花瓣,有绿得如玉的茎叶,还有泥土般厚实的块根。它像遗世独立的仙女在水边流连忘返。在很多时候,我们是那么容易就听从了别人的语言,他们说什么,我们也就跟着说什么,诸如没有颜色的水仙这类小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可见,拥有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是多么重要啊!

我们生活在由“别人”组成的世界里,但请记住,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别人的言行对于我们来说永远只是借鉴而已,绝不能当作标准答案照抄照搬。做自己的主宰,不被别人的言行摆布,才能做自己想做的,成就自己想成就的。

【篇三:当时间从此支离破碎】

随着由现代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信息大爆炸,我们的生活因此而碎片化,人们也开始利用起了那些视乎什么都做不成的时间段,如在等车的站台上你会看到一个个依靠在角落里对着手机看的人;在咖啡馆里也能看到人们在等待同伴时,利用等待的时间拿出手机看信息……

碎片化可以使人们更好的利用时间,以便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在之前的时代,我们看书,都是去图书馆借的,何时借何时还都有规定,如在有效的借书时间段内没看完,还需跑一趟图书馆办一下续借手续,很不方便,如今则是只要有手机,有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也不用带着厚重的书本了;人们要办理银行的业务,如理财,汇款等业务,现在有了网银、手机银行后,通过网络就可以办理了,而以前还要跑到银行排队办理,费时费力。

看来,互联网在一段段破碎的时间里,带给我们很大的便利以及效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真的有想过支离破碎的时间能带给我们除了便利后,还有什么吗?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得到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已看到了它的弊端。

在利用破碎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时,我们又能学到多少东西呢?在这种没有规划的学习中恐怕只能学到一些肤浅的知识,在利用破碎化的时间进行阅读时,肯定不会比有时间规定的图书馆借阅的书,阅读时映像深刻,因为借来的书我们会看得更抓紧、更认真。在之前的年代走亲访友,需要驾车、乘机等,去之前还需写信告知,花费大量的时间。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微信视频就能看到对方,发信息也能代替写信,表面看利用这些把人们的距离拉近了,但是在这表象中我们是否看到更深层的意义呢?

碎片化除了带来了碎片化的时间,支离破碎的生活,不能很好的完成一件完整的事情以外,更多时是不确定性。以前如果要准备出去旅游,都要提前筹备规划,如今在一段小小的碎片时间就能搞定,这种快餐式的生活方式,往往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我看来,不是拉近距离,而是疏远,人们已失去面对面交流的愿望,没有因为距离,让突然见面而变得惊喜……

当时间变得支离破碎,带给我们的利弊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但,它却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个象征。

【篇四: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了城市中每个家庭的必不可少的存在,就连一些农村家庭,都开始陆陆续续安装路由器、把互联网带入家中。

那么,互联网的存在,到底是好,还是坏?

在我看来,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把我们的生活碎片化了,信息来源,阅读,购物等被它所碎片化了,但在同时,时间也被碎片化了。

就拿我来说吧,碎片化的购物已经完完全全的进入了我的生活,现在要买什么东西,只要不是急用的,大多数打开电脑,伴随着一声熟悉的Windows声音,登陆阿里旺旺,打开淘宝网,对着搜索框输入想要的东西,各种型号,各种款式,应有尽有,加入购物车,拍下,付款,几天后,就邮递到家了,不用迈出家门,不用怕踏破铁鞋无觅处,就得到了心仪的东西,除了淘宝,想买更有保障的家用电器或者电子产品,那么京东商城,苏宁易购是个好去处;想要进口货,亚马逊等你来挑;想要生活用品,1号店随时服务,只有像买菜啊之类的每天都要用的东西还是需要出门买,所以,有了互联网的存在,我们的购物地点,方式被碎片化了。

除此以外,碎片化的信息接收,给我们的接受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想看报纸,如果你不是一个忠实的纸质书迷,不用去报亭买,打开手机或者打开电脑,各种新闻来自各种报道,包括网友的评论,应有尽有,娱乐八卦也好,体育赛事也好,社会热点也好,国际新闻也好,只有你不想看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当然,因为这一现象,我发现报亭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的减少,原本在地铁站,小区门口报亭鳞次栉比,现在却是门可罗雀,鲜有人来,不妨大胆的设想一下,报亭卖报的这个行业,是否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近几年内渐渐销声匿迹,被一些更方便的,新兴的行业取而代之呢,我想答案是会的吧。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是无穷的,除了我上述所说的,还有现在出门的导航啊,付款啊,都因为互联网的存在,变得简单便捷。互联网固然好,但是事物都是两面性的,有利自然也有弊。

现在出现在学生当中的最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现象,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就是手机的使用,学生因为了手机的存在,让时间变得碎片化,原本可以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却因为互联网的存在变得注意力分散。拿我自身的例子来说,以前小时候,那个时候手机的使用真的不流行,四五年级能有一个很机械的触摸屏手机,都别提能上网了,就是触摸屏都被同学们羡慕的不行,那个时候自然也没有互联网的影响,我会很专心的写完作业,一天可以看一到两本小说书,后来到了六年级,父母给配置了能上网的安卓机,微信,qq,听音乐各种app出现在了我的生活中,每次做作业,没多久就想看看手机,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机不离手,看书什么的少之极少,所以这就是时间的碎片化带来的不良后果。

互联网是科技发展的产物,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的生活因为有了互联网的存在变得碎片化是无可厚非的了,我们没有改变它的权利和能力,但是我们却有利用这碎片化的生活来使自己受益的权利。所以,是被互联网所控制,还是自己控制互联网;是被碎片化的生活所控制,还是自己控制生活的碎片化,一切,由自己选择,自己主宰。

【篇五:莫让信息洪水冲走了善良之流】

互联网时代的末梢紧衔着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大爆炸中纷至沓来的科技发展与新闻八卦,铺天盖地一般向人们袭卷而来。裹挟在其中的人们便在信息洪水的汹涌浪涛中随波逐流,全然不知心中那份纯粹的善意早已被冲刷得所剩无几。

也许是屏幕间的信息实在太多了,人们一时丧失了判断力,便只将目光聚集于毫无营养的花边娱乐新闻上,对于时事新闻和文坛新秀,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漠不关心。久而久之,朋友圈里传出这样一句话:“老兵伟绩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国庆期间,少有人好奇该节日的历史背景,我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不易艰辛。可到了假期最后一天,几乎只是一夜间,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个娱乐圈奶油小生的恋情。于是,网络热议,微博热搜。这不禁有些可笑,国人对于祖国的历史漠不关心,却为了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明星而费尽口舌。那么,到底是信息时代使人类冷漠了呢,还是信息时代让人类丧失了判断力?以至于两者孰轻孰重。都辨不分明了。

着眼于现实中,看多了诈骗与伪装的人们亦为自己的善良套上了一层铁制牢笼。摔倒了的老人该不该扶?街边的乞讨者该不该救济?路边向你借钱的人能不能信任?看多了欺骗,便不愿再相信;经历了背叛,再不敢去善良。信息时代中那些骇人悚听的新闻将善意之流引入了一片漆黑沼泽中,人心的善意深陷其中,越是挣扎,下沉便越是迅速。

更教人心寒的是网络暴力的随处可见而无人制止。在未了解一切真相时,屏幕前的键盘手们便根据仅有的信息和网上随意的评论,断章取义、恶意曲解。添油加醋似的捏造一些所谓可靠信息作为辅料,将大串的“独家报道”像一盘美味佳肴一般端到人们面前。可其中的原料是什么,原味又是怎样,却早已被黏稠的调料酱汁所遮蔽掩盖而不真切了。信息时代中那些随意编造的话语亦将恶浊的污水引入了人的心潭,那片原本清透平寂的潭水,变得动荡不安而散发着恶臭。

信息洪水固然为人们带来了便捷,可若其代价便是吞噬善良之流,那还不如不便捷得好。在这样一片浑浊而看不真切的洪水中,静心判断,仔细辨别,为心河修筑堤坝以抵御污水的来袭,亦敞开一条通道以迎接清泉的涌入。

莫让信息洪水冲走了善意之流,大抵,便是如此了。

【篇六:“碎片化”的我们】

在黄昏的余光下,靠在一把藤椅上,感受着落日的余晖温暖着面颊,手中捧着一本书,在迎面的微风中细细阅读,感受着生活,感受着流淌的时光。

这幅图絮只出现在信息革命前的那一代人的记忆中——我们的祖父辈。然而,对我们这些出生在信息革命时代的人来说,这成了一幅美好的愿景。

街上的人们步履匆匆,低头盯着眼前一块小小的屏幕,在那几分钟的时间里,读光一篇微文或是检查邮件;餐厅中,人们一边用餐,另一只手在那块小小的屏幕上下滑动,利用这碎片化的时间完成碎片化的阅读。

人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生活节奏愈来愈乱,人的耐心开始消磨,现代的人们已很少有耐心潜下心来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阅读一本名著,乃至有些人连区区几百字的博文都从开始跳到结尾,这是何等的一种悲剧啊!信息时代本应给人们带来便利的生活与优越的条件,却成了人类高级精神娱乐的“杀手”。

人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文字敏感度这些年来都在不断下降,可接触的信息以指数增长,但其中高质量的文字不增反减。

碎片化的我们,周遭全都是碎片,姑且不提这样三心二意是否真的能提高效率,即使这种方式确实可行,人类真的因此感到快乐了吗?整天处于高压之下,没有完整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真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不懈努力所追求的吗?

纵然,凭我们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改变社会,更不可能让全人类放弃互联网,一起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但是,我们自身可以进行调整,把一块块碎片重新拼接回去。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每天少刷屏看朋友圈、看新闻,匀出来的时间用来给自己放松调整,我们也完全可以关闭智能设备,给自己留下几个小时安静的阅读时间让书香浸润心灵。

让我们放慢脚步,暂时放下手中的小屏幕,去欣赏真实世界这块更大的屏幕,将碎片化的自己重新拼接起来。

【篇七:碎片化的时代信息】

在川流不息的城市中,我们上下班,上下学。在马路上,在地铁里可以看到人们都在浏览手机上的微博和微信,关注世界每个角落的事情。

正如我们所见,人们对于电子产品已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熟练,上从老,下到小,每一个人对于这样一个电子化的时代所主宰。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这也是一个时代发所无法阻挡的现象。

电子化的时代是快节奏的,每一分每一秒世界都在改变,从而促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直接订张机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可以从手机的新闻头条中了解时事新闻;我们也可以足不出户就在“淘宝”上购得我们所需的物品……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我们得到许多益处,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因为有这些益处,人心难免会变得浮躁。碎片化的时代是科学进步的产物,正如科学是没有善恶,只有真假,核能可以造福人类,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能源。但它也可以摧毁人类,“核爆炸”会使千千万万的人失去生命,失去家园,失去幸福,碎片化的生活亦是如此。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呢?

首先,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观,对于碎片化生活,我们应该既不拒绝也不裹胁。常言道“自家主宰长精健,逐外精神徒损伤”。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不是知识”,学会阅读经典,从经典中学会分析事物的利与弊,善与恶。

学会筛选信息,放出眼光。对于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要学会有规则,有底线,知道什么是我们需要得到的?什么是我们不需要的?我们既不可以将信息拒之门外,做一个桃花源中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盲目而且毫无目的的人。

因此,我们要学会辨别生活,拾得这个碎片化信息中的真金。不论时代如何改变,我们都有精神底子,让我们在时代中不断提升自己,选择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学会生活!

学会选择!

【篇八:在信息时代呼唤人性回归】

库克的警示绝非危言耸听。

在当今这个光怪陆离而浮躁的信息时代,许多怪相因爆炸之量竟已令人习以为常。如王思聪、网红主播之流盛行,“女装大佬”受青少年热捧;灾情祸事发生,网页新闻下的评论不乏幸灾乐祸之辞;“蓝鲸游戏”、“枪击案”等令人发指的事件四处涌现……无不折射出现代人价值观、同情心的缺失,好逞一时之快而罔顾后果,这是人性的离席。

然而这也不禁叫我们疑惑,随着物质基础和知识储备的不断增进。依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我们的情感理应更富足,精神理应更高尚,怎么反而会开倒车,以至不如物质匮乏时祖辈们尚有的积极进取之心呢。

我想,这与社会发展之失衡与自我审视思考力的淡薄不无关系。

固然,我们的网络平台愈加复杂庞大,也因电子产品的普及而无孔不入无隙不插地衔接入生活的各方各面。可是对其内容的管理依旧弊病频现。我们所操纵的机器并不真正“思考”,他只是机械地传达了成千上万个陌生人发出的意图引起关注的消息来冲击并影响着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蒙着面跑到这个任人宰割的系统中去,发一通牢骚,来一句怨气,而因身份的隐匿不必担心为此负责。如同古希腊的民主般,终会引起“多数人的暴政”。几千人点赞一条“震惊!……”你便三人成虎;几万人“红心”了“老人不能扶”你便奉之如金科玉律。殊不知谣言不胫而走,真理无人问津。负面的消息散之广博,极热一时。久而久之,我们终成鲁迅笔端的看客,麻木不仁,自图安生。而那些不为言语负责的人,也将混沌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天欲其亡,先使其狂”,开始不为其行为负责,走上不归路。试想,人性淡薄了,理性还能存在吗?根底全无,枝叶还能有吗?

那为什么这种乌烟瘴气会在网上漫布开来?我认为这真实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失意。在物质暴涨的年代,人们的攀比心,功利心随之膨胀,梦想以快捷径达到名利双收的境地。这种“恨命”势必会催生出一个浮躁而压力大的社会,一个淡漠疏离的社会。因为每个人都在极力追逐,生怕自己的资本为身边人所牵羁,从而滋生出孤独与不信任感,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梭罗不就说过:“城市是孤独人聚居的地方吗?”从而,我们把精神依托抛在了素未谋面的人身上,希冀在无利害关系的关系中达到关系的澄澈以满足内心的情感渴求。然而沉溺于其中也将渐抛却了责任意识,远离原有的人性模式,不慎变会被本该调剂精神的网络促成精神的畸形。

逐渐地,我们的价值观分崩离析,同理心蚕食殆尽,行事不依真正的理性与人性。

我们应明白,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这并不意味着理性。因为计算机只是繁杂数据的承载者,行动的被支配者,智慧与心灵的短缺者。他们只是跟着程序的大流,不懂真正的思维,跟罔论反思自己的所为。

但是作为人类的我们,难道也甘落至此地吗?难道我们不能固守我们原先纯真的价值观和同情心,而任其被洪流淹没吗?难道我们不能动用智慧,立判最基本的事理吗?我们不足以克制自己的言行,本着初心,砥砺前行吗?

我们应警惕起来,不让思想惫懒,精神涣散。而应目标坚定,脚踏实地,以自己的道德之固,作风之正,在当今的物质与信息时代仍如过去的佼佼者般“咬定青山不放松”,而且还要树立新的模范。使物质与精神的发展并驾齐驱,无论在怎样的岔道口前都恪守自我不迷失,而非浮躁地无情地随波逐流。

这样,我们的理性与人性终将回归,明辨是非,体察人情;精神健壮,灵魂富强。

【篇九: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

如今是属于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控制并影响着这个时代的点点滴滴,同样的,我们的生活也被互联网的发展所影响着。电子阅读、网络购物、网络社交……

这都是互联网所提供给我们的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可也正因为如此,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如同手机屏幕里的各式App一样被完完全全地碎片化了。

回想十年前的社会,尽管那时的我只是一个刚上小学的小顽皮,但我依然记得当时大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有条理。一天24小时,孩子们与大人们每一天学习、做家务、购物、娱乐的时间都会被仔细地规划出来,并且会十分认真投入地去完成每一项计划。

十年过去了,社会已经大变了样,而互联网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由起初电脑走进百姓家门到如今人人走在大街上都手捧着手机,互联网已经完完全全地改变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过去许许多多必须亲自出门做的事现在单凭一部手机就可全部完成。例如网上购物代替了逛超市和菜市场,微信、QQ代替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微博也使得报纸处于尴尬的境地。不得不说,互联网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无比便利,但同时它也在将我们的生活撕成一块块的小碎片。

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大多数的人养成了“一心二用”的习惯。原本在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的你可能会因为一条打折推送而终止阅读去进行网络购物,也许正在与人在微信上交谈的你会因为一条八卦推送而中断与他人的交流转而去抢所谓的“沙发”。在互联网便捷的优点背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似乎也在摧残着我们的生活,同时改变的曾经我们对“一心一意”这个词的认知。

此外,互联网的碎片化也不止体现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上,它还体现在对消息的碎片化处理上。曾经人们主要通过报纸来获取社会信息,而那是经过报社认真仔细编辑的成果,而如今只需动动手指,按下几个拼音字母就可以向外界发布所谓的“真实信息”,而人们每天都在不断地被这些如同碎片般的信息所干扰,导致人们最终对于真相的理解发生了扭曲,这是碎片化互联网对于人们的认知的影响。

纵使互联网已发展地如此迅速,但它绝不会就此停止,反而会发展得越发迅猛,但我希望,互联网在发展的同时,能够重新串接起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条有理,而不是基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撕碎而发展。

【篇十:碎片化的生活】

当被问到“碎片化的生活”时,人们总会谈论起手机,电脑的害处,如何如何“偷走”了原本平静的心,众说纷纭,无一不是不好,但在我看来,“碎片化的生活”却是一种选择,正确的利用它,同样也能有所广益。

在长时间行驶的地铁上,在等待公交车的空闲时间里,我总会怀揣一本小书或是杂志,寻一处安静的空间,慢慢品读其细腻的文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世间百态的揭露令我唏嘘,爱恨情愁的内心可歌可泣,人生价值的感慨值得沉思。袅袅书香萦绕在身边,抓住这些许时间的阅读使我不得不珍惜。环绕周围,青年女子,就连老人小孩,都常常手机不离手。瞪大的眼球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几百几千字的文章一扫而过,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收获到的却大多是无用的垃圾信息,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分割了我们的专注,再不能深层次的读书。有人问我,就这点时间都要读,哪能用心?手机阅读快速方便,为何不用?听到这话,我笑了。在慢节奏和跟进时代的阅读与利用中,我们如何选择。我想我的答案不会改变。随着纸质书的陨落和电子文章的冉冉升起,人们也失去了最原始读书的本质,过度地追求大量的信息,泛泛而读,没有思考,最终只能适得其反,称为时代的“奴隶”。我认为,阅读是逐渐了解自己内心的过程,在心灵的涟漪和波涛中,升华了自己的思想。钱易赚,官位易得,信息易获取,而坚定强大,清明沉静的思想不易有,而读书,正是帮助你接近这一点。阅读慢,但其中能够思考,能够感悟,便是收获:阅读快,但得过且过,草草了事,才是失去。纵使是零零碎碎的记忆,积沙成塔,水滴石穿,终有所成。我捧起了自己的书,在时代的洪流中依旧坚持我心,任其击打我身,有书相伴,足矣。

一个人如果只懂得追求物质生活,而对精神生活一无所知,就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信息时代的生活方式把安稳的生活打的支离破碎,但我仍能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碎片,拼搭起属于自己的精彩拼图。“碎片化的生活”不仅是一种选择,还是一种态度,是随遇而安,或是坚持自我,全看你自己。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