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相关作文

【篇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文】

第一次接触到书就是在育才学校读一年级时。对什么都好奇的我,拿到新发下来的课本时,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来看,里面那一幅幅漂亮的图画,新鲜的油墨香味,一下子为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书里的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安徒生童话》好似《一千零一夜》里那位肚子里装满了无数故事的姑娘,每次打开它,就好像展开了一趟奇妙的旅行。我看见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冷又饿,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我看见海的女儿躲在礁石背后,为王子的婚礼流泪,最后化作了泡沫;《十万个为什么》像一个魔术师为我揭开了生活中令人费解的谜团:蛇没有脚为什么爬这么快?黑猩猩为什么能学会表演杂技?为什么宇宙里的星球怕漩涡?云为什么掉不下来?猪笼草是怎样“吃”虫的?《西游记》里的人参果真的存在吗?《多啦A梦》告诉我怎么做人,有一次大雄拿到了一支神奇的笔,什么题目都能做对,本来想拿去参加考试。可他最终没有这么做,我也知道了考试不能作弊,要靠自己的实力。

我喜欢读书,学习再紧张,作业再多,也不肯一天不读书。书带给我的快乐,是什么也比不了的。课间十分钟、自主学习时间、睡觉前,只要一有空,我就拿出书津津有味地看,班级图书馆的书早被我翻了个遍,同学们笑我快成书呆子了。古诗中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这池塘,天天读点有益的`书,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读书是成才与进步的阶梯。读书让我认识了许多的名人:高尔基、列宁、周恩来……他们越过时间的阻隔,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读书让我游历祖国的美好河山:云雾缭绕的黄山、五光十色的西沙群岛、遍地是宝的小兴安岭;读书让我体会到自然界的美好:春花的烂漫,夏荷的婀娜,秋叶的绚丽,冬雪的晶莹。

高尔基说爷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这些名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读书多么重要,多么有意义。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没有一个是不热爱读书的,通过阅读,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是他们走向成功的法宝。

老师告诉我:“读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古今中外的善读者,都给自己定了读书的规矩或是原则,其中以鲁迅先生最为有代表性:鲁迅读书的秘诀,那就是‘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有了这个秘诀,鲁迅学到的知识越积越多,学问越来越渊博,终于成为我国现代最有成就的大思想家和文学家。”我们要做到“眼到”、“口到”容易,而“手到”就要一边读一边涂画、录要点,记下疑问、感想,使阅读更为积极,而且加深理解记忆。“心到”就是要在读书时用心思考,真正理解,弄懂弄通。

我是小草,书就是土壤;我是小鸟,书就是天空;我是鱼儿,书就是大海。让我们共同在书海中尽情地倘徉、遨游,同学们,请和我一起来爱书、读书、享受书吧!

【篇二:我的读书生活】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以前非常不爱读书,我并不知道书的重要性,直到后来我才慢慢发现书的奥妙。

记得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开始的时候我对这本书并没有兴趣,只是大概地扫了一眼。后来细读之后,我被这本书中的人物深深吸引了。保尔柯察金的遭遇和他的坚强让我震撼。我无法忘记那句话:“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本书深深地触动了我。它成为了我开启阅读大门的钥匙,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从那以后我就叫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十万个为什么》、《物理清花泥》、《另一个频道的天使》等等等等,我每天都如饥似渴地读书,体验着其中的快乐。

【篇三:书香伴我成长】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地亲切。

在我三、四岁的时候,爷爷给我买了很多书。因为那时我还很小,好多字都不认识,所以我就请爷爷帮我读那些书,听得多了,书中的故事就能背下来。每次一有机会,我便会讲给小伙伴们听,小伙伴们又会把这一好消息告诉老师,所以老师便会“请”我去当小老师,给班上的小朋友讲故事。只见我左手拿着书,右手拿着麦克风,信心十足地讲了起来,正当老师看我会认识这么字而惊讶时,她忽然发现我手中的书都拿倒了。其实,这些故事我早都背得滚瓜烂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经会认识很多字了,这会儿不用爷爷再给我读故事了,我可以自己看书读故事,慢慢品味书给我带来的快乐……《白雪公主》看得我泪落如珠;《美人鱼》看得我如痴如醉;《一千零一夜》让我浮想联翩……只要我有书看,我就会废寝忘食。

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对于我来说,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因为我阅读的课外书非常多,所以我的作文从练习写作开始一直保持在优良的水平。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以《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作文。在这篇作文中我用了一句话“他的眼睛瞪得像两枚圆铜币。”当老师读了我的作文后,老师表扬我这句话用的真好,语句描写十分生动。听了老师的话,我的脸“唰”的一下就红了,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怎么了?”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对老师说:“老师,这句话是我引用的高尔基先生的《童年》一文的。”老师笑了笑对我说:“这没什么呀,学以致用,值得表扬!”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不怎么看那些短小的故事书了,慢慢的我又看起了长篇小说。《聊斋志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我都看过,这些书既丰富了我的见闻,又提高了我的理解能力。

我的爷爷常常鼓励我多写作文,多投稿。有一次,我写了一篇《我的“贪玩”老爸》,请爷爷帮我发给红橡林的编辑老师。稿子发出去后,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自己的稿子得不到编辑老师的认可和赞许。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一个周过去了,编辑老师还是没有给我回复,等得我心急火燎。又过了两天,编辑老师终于给我回复了,只见上面写着:“写得不错,已登稿!”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耶!我成功了!”

书,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书,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书,让时间不再漫长;书,丰富了我的见闻;书就像我的知心朋友,我的家人;书,你真是世界上所有知识的结晶啊!

【篇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今天,我借着空闲,读了一次《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我读完之后,伏在案上,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当读到“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时,我更是觉得震憾。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高尔基的儿子探望高尔基和高尔基写信教子这两件事。我读到“给永远比拿愉快”时,心中腾然浮现出新的感悟。原来,奉献所得到的快乐比索取所得到的东西更为珍贵啊!我正沉浸在“挖到宝藏”的喜悦中时,一个同班同学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她的名字是赵佳怡。

赵佳怡是我的同桌,她虽然没有排进前5名,却也是我们班的佼佼者。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拦路虎”——一道解释句子的题,它一直是我的“眼中钉”,可没想到我会栽在它的手上。我先去问高荣光,可他只应了句“我不会”,便继续写作业了,而旁边的陈逸东,则漠然的转过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无奈,我只好去问赵佳怡,赵佳怡沉吟良久,抬眼与我说:“你看,你的错因就是没有把住重点,这道题的重点应是“奉献”和“索取”这两个字眼,抓住这两个重点,这道题不就自然而然地给你“让道”了吗?”我迷茫地望着这道题,手足无措地看着这道题。赵佳怡仿佛一眼望穿了我的疑惑,解释道:“重点其实就是“给”比“拿”愉快了!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就可以了。”我悄然大悟,仿佛是为了印证我已明白,我重重地点了点头,诚心诚意地说:“谢谢!”赵佳怡耸耸肩,表示没关系,便又伏案改错了。我凝视着那道题,心中暖流激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一个真谛:人生的快乐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奉献,方使心灵那一亩田得到精神充足。那怕只是一句祝福,也会暖彻心扉!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篇五:苦难童年铸就坚强人生】

冰心奶奶说:“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当我读完高尔基的《童年》时,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童年,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那么的甜蜜、美好,可他的童年却是充满了苦难。

高尔基把自己的经历通过阿寥沙这个人物给我们展现出来,他经历了我们一般人无法想象的生活:他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就没有了父爱。随着母亲来到了外祖父的家,开始了他的寄人篱下的生活。外祖父因为染坊店的生意每况愈下,脾气变的很暴躁,时常使用暴力来教育人,教唆小茨冈到集市上偷东西。两个舅舅非常贪婪,常常闹着要分家,为点小事不惜大打出手。母亲和我的到来,加剧了舅舅们心中的不满,他们做了许多阴险、狡诈的事,连他们的下一代也变坏了。在这样的家庭中生存下去,该是怎样艰难啊!吃不饱,挨骂,挨揍是常有的事。

但是阿寥沙没有受到他们的坏影响。相反,因为他受到外祖母、小茨冈、好事情等人的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外祖母,虽然她对吵吵闹闹的生活也不满意,也皱眉头,也嘟哝,但是她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家中发生了那么多令人讨厌的事情,而她却当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似的,满脸皱纹的脸上依然带着微笑,她对生活充满无限的向往,“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一切都要向前看,他们在阿寥沙的心里播种下善良、乐观、爱的种子,这些人让阿寥沙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带着他们的鼓舞、奖励、期盼,阿寥沙从童年走向人间,走向我的大学。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坚强人生。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篇六:书,成长的相册】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书是我成长的相册。打开一本本厚厚的书籍,时光宛若精灵在纸间穿梭。从图片到拼音,从拼音到汉字,从汉字到英语……这一切的一切,都印着我成长的足迹。

成长中,书如相册,留下了师生间的美好记忆。

没事时,我常坐在操场绿绿的草坪上,独自一人,静静地看书。一天,温柔善良的马老师不知何时来我身后。看到我因为一个问题皱起了眉头,她就轻轻握住我的小手,和蔼地说:“别急,老师教你。”那时,一种幸福温暖的感觉立刻涌上心头,我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快乐的人。后来,我画了一幅画,夹在了老师的教本里,画的是马老师温柔的手。

成长中,书如相册,留下了与亲人的精彩瞬间。

我经常看关于思想道德、亲情的书。有时,当亲人之间发生了争执,父母间产生了矛盾,我不会再像幼儿时期那样哇哇大哭,而是用我所知道的道理劝他们。虽然这些道理很简单,但只要我一开口,他们总能合好如初。所以长辈常说,我是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

成长中,书如相册,留下了友情的珍贵画面。

现在的我,更喜欢看书。虽然作业堆积成山,我们像愚公一样挖山不止,但只要一有空,我就会上书店看书。在那里,我认识到了一个性格和我一样外向的女孩。同龄的我们无话不谈,她说她最喜欢看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童年》。因为她佩服小说里主人公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后来有一段时间,她没有来。听别人说,她得了风湿住院了。我便去医院看她,给她带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个月后,她出院了,我又在书店看见了她,她很感动,她说我给她的书给了她战胜病魔的动力。

我爱书,因为我没有忘记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如相册,留下了生活中无数美好的瞬间与珍贵的记忆。

书如人生,人生如书,需要我们用心灵品读,用心灵感悟,用心灵诠释。

【篇七:给高尔基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您好!

我和妈妈在这边都很好!我已经知道我种的花全部都开了的事,我很高兴!希望这些花儿能陪伴着你。

‘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是您在给我的信中写到的,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您是让我多“奉献”少“索取”,谢谢您教我这做人的道理,这句话我一定会铭记于心的!

我知道那边的生活不如家里,所以您一定要养身体,不要为我牵挂,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无私奉献!我还要到学校将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全班的同学,让他们也尽力地去帮助别人,学会奉献,如果所有的人都会无私奉献的话,那么这个世界该会多么的和平呀!

您就在那边安心休养吧,我和妈妈有时间也会抽空再去看您的,在您身边待着我很开心。您快点回来和我们团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我一定不会忘记的!我也会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子,爸爸,您不必为我担心!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代妈妈向您问好!

您亲爱的儿子马克西姆

1907年3月6日

【篇八:借口】

借口,顾名思义,就是再借一张嘴的意思。这张嘴就是大多数人遇到困难时用来逃避的。

生活中,借口无处不在。举个例子,有些同学不做作业,想尽办法找借口捏造一些假象,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这样又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罢了。再比如,有些人误入歧途后,总要找借口推脱责任,抱怨别人带坏了自己,从不反思自己的过错。想想高尔基吧,在那个充满艰辛、痛苦的童年里,从一处游荡到另一处,居无定所,生活没有着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生活的艰辛和磨炼。却还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养成了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成为著名的作家。与高尔基相比,我们能不惭愧吗?我们没有理由为自己找借口。

有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一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常常自我安慰:“我是女生”,“我还小”“我以后再努力还不晚”……在一次次的借口中成绩一落千丈,遇自己的梦想越来越遥远。想想海伦·凯勒吧,又聋又哑的她却身残志坚,不放弃学习,不放弃自己的理想。经过不懈的努力,竟学会了好几个国家的语言,并考上了哈佛大学,成了作家,有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想想“千手观音“的领舞者邰丽华,为了梦想,执着的努力,一步一步,从中国走向世界!她们,都能有这般成就,我们这样四肢健全的人又有什么借口去颓废,去堕落,去享受?我们更应该有勇气去面对挫折。

在任何挫折面前,我们都应该无所畏惧。不用任何借口,哪怕失败,也毫不灰心。挫折,对于弱者而言是绊脚石,让他止步难行,对于强者而言是垫脚石,让他站得更高。而借口,注定让你变为弱者。

朋友,没有借口的人生是最靓丽的。让我们远离借口,铸就人生的辉煌!

【篇九:书路漫漫】

从古至今,从中到西,从竹简到纸质书籍,从纸质书籍到电子书籍,人类一直都没有停下读书的脚步。

战国时期,一位名叫苏秦的说客去秦国游说秦惠王连横,却被秦惠王羞辱没有学问。回到家乡,家人也对贫困潦倒的他不理不睬。一气之下,他立志勤奋苦读。半夜摆开十几只书箱,埋头苦读兵书。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后脚跟,他却一点也不感到疼痛似的,一直读到天亮。终于,在他的努力之下,得到了赵王的盛情款待和赏识,他也因此一举成名。

现代的著名作家和诗人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从小嗜好读书,而幼年时家庭贫困,不得不当学徒。每天繁重的工作让他一直忙到半夜,劳累了一天的高尔基却还不休息,点上自制的小灯读书。老板娘却极力反对他读书,高尔基也因此挨了不少毒打。但他没有放弃,而是更加珍惜这以毒打为代价换来的读书时光。由于他的刻苦勤奋,长大后的高尔基写下了许多影响世界的作品,被后人传为佳话。

但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却认为,读书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而是把更多的业余时间放在娱乐上面。据调查显示,中国每年人均读书量不超过四本。但即使在今天以及更远的未来,书也是那些高科技产品所替代不了的。我们现在读书的条件比以前优越很多,我们应该抓住青春时光,不负韶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十:我爱读书】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于我而言,书是知识的源泉,我成长路上的好伙伴。书像一艘神奇的飞船,带领着我在辽阔无垠的宇宙中探索美丽的世界。我爱读书,书让我受益匪浅。

从我三四岁起,妈妈每天都会给我讲故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让我百听不厌,回味无穷。我认识了《白雪公主》里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为聪明的小矮人鼓掌;我渴望拥有《阿拉丁》中的那盏神灯,擦一下神灯,就能满足我三个愿望;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姑娘而伤心难过,很想穿梭到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送给小女孩一件大衣。

上小学后,我开始认字了,更热爱读书了。我最爱去的地方是图书馆,一进去就不想再出来,仿佛置身于书的海洋,游得畅快淋漓。有一次,我正在图书馆如痴如醉地“游泳”,妈妈说很晚了,催我回家。我念念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哈利波特》,轻轻地抚摸着封面,又不知不觉拿了起来,重新看起来。妈妈又催我了,我只好边往外走边看,准备在出门时才还书,心想:“哪怕和哈利波特多待一分钟也好呀!”就在我看得津津有味时,突然脚踩到一个不平整的地方,我和《哈利波特》一起摔了个“书啃泥”。妈妈见我这样爱不释手,答应我再看半小时,我高兴极了,忍着腿痛一骨碌爬起来继续看书,这一跤摔得可真值啊!

我渐渐长大了,看的书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充满幻想的童话书,逐渐变成了富有深意的文学作品,也很喜欢读诗歌和散文。今年暑假我计划读完《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草房子》,每一本书都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它们都是我收藏的珍宝。

我爱读书,爱它的丰富多彩,爱它的意味深长,爱它的满腹经纶。正如高尔基所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