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相关作文

【篇一:读《三国演义》有感】

在五年级的寒假,我带着怀念的心情把《三国演义》又看了一遍,使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袁绍曹操战官渡、诸葛亮三气周瑜等故事都非常有名。但使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那赤壁大战。

大家知道有一个歇后语,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讲的就是发生在赤壁大战当中的故事。周瑜和黄盖都是东吴的大将,且对孙权忠心耿耿,可周瑜为什么要打他呢?原来这是诸葛亮布下的一个诈降计。曹操大军人数众多,但都是北方人,并不擅长水战,急需像黄盖这样的水军将领。周瑜利用了他的老同学——曹操派来劝降的蒋干,把棒打黄盖的信息传到曹操阵营,这样曹操打消了对黄盖的疑虑,准备迎接黄盖。半夜时分,刮起了东南大风,黄盖率领装有易燃物的船只冲向曹营,大火一把,把连在一起的曹操船只烧得一片火海,曹操的军队全军覆没。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现实中我们遇到了共同的困难,也应该向周瑜与诸葛亮一样团结在一起,利用自己的长处,战胜最后的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

【篇二:读《史记》有感】

翻开《史记》看秦王统一天下,项王自刎乌江。廉颇负荆请罪,屈原怀石投江……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就在眼前浮现,那些流传千古而不朽的故事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一般,正如《世说新语》所言“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犹凛凛有生气。”这便是一部伟大史书的不朽。

《史记》的成就,首先它是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非常出色的文学作品,所以时间只能销毁《史记》的纸张,却永远风化不了那宏伟的气魄、机敏的谈吐、磊落的人格。而在文学上,《史记》最成功的地方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司马迁用语简练,在篇幅不大的文章中,他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活、富有生活气息。他广泛采用口头流传的谚语、成语、歌谣,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话,在描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他往往采用叙述和人物对话并用的形式,明而含蓄、细腻而简洁,挥洒自如,自成一格,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夸张。

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经转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记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读《史记》,我读到了许多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和司马迁那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重要的是我读到了司马迁坚忍不拔、视困难如粪土的气概。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改变他的人生航向,面对洪水覆顶般的灾难,他如狂风暴雨中的大树,一任风雨肆虐着枝叶树干。当风雨过后依然挺直身躯,将根扎在地下,枝插进云里,以更加坚强的姿态展开臂膀,笑傲苍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用到太史公司马迁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伴君如伴虎啊!因为一番逆圣听的话,他身陷囹圄,惨遭刑罚,这对于他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渗透了他生命的真谛。人若不为大众做事生之何益?人若不为社会做事,生之何益?一泓甘洌的清泉流进司马迁的心里,干裂的大地普降甘霖,行将枯死的禾苗勃然生长,行将熄灭的火焰突遇松脂干草,熊熊燃烧,冰霜联结大地暖阳高照,万木峥嵘,满眼生机,太史公的心里不再阴云密布,而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

人很多的时候是在一夜之间长大、成熟,一夜之间苍老。伍子胥过韶关,一夜之间白了头。司马迁在遭遇人生的大不幸之后,一夜之间使他青丝如雪染,也让他变得成熟而坚强。就如同一颗瓜果,一夕之间瓜熟蒂落;就似麦收季节的麦子,一个晌午就熟成黄澄澄一片;就像一座封火的砖窑,经过一番浇灌浸洇,砖块成熟为美丽的青蓝色。太史公终于走出了自我精神囹圄,走出了笼罩自身的阴影,摆脱了束缚,如蚕蛹破茧而出,飞向美丽的天空,在花丛间舞出世间绝美的清韵;如一只小鸟,奋力挣脱蛛网的捆绑,一跃冲天,展翅高飞。

司马迁走出了自我他不在用自己的双手去捆绑自己的双脚,他不再给自己的心灵戴上枷锁,他不再让奋飞的羽翼带着严霜厚冰飞翔。此时的他已经有了一根钢铁脊柱!这根脊柱经历了风吹雨打日晒,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力能扛鼎,纵万斤之力不能摧折压弯。

他穿过世纪的浅流,穿越岁月的风浪,跋涉行进在苍茫荒凉的古道上,一任背后红尘滚滚、大漠飞扬。

合上《史记》,仔细品味,不禁想到鲁迅先生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瞻仰司马迁不禁想到“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篇三:知错能改——读《最后一堂课》有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最后一堂课》,读完之后使我受益匪浅。

文章主要写了作者觉得学古汉语索然无味,便上课看起小说来,后来老师叫作者不要听她的课,作者只好推门而去了。只剩下最后一堂课了,作者也来听了,老师便很羞愧。

读完后,我便联想到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这种事在每个班级难免都会有的。在我们班也有过,就是有的同学不听课或捣乱课堂纪律,老师就会大发脾气,叫那些同学“出去外面玩,不用听课了。”可是我们班的同学不像文中的“我”一样知道羞愧而是对老师怀恨在心,不服气。也许他们不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可他们还是喜欢学习的,因为他们在教室里说话,老师叫他们出去,他们是不想出去的,他们还想待在教室里,这说明他们喜欢学习。

我希望那些对老师怀恨在心的同学能向文中的“我”学习,懂得知错就改,那还有机会挽回的。老师们也要向文中的“老师”一样,把学生叫去外面听课的时候,要在看见他进步的时候原谅他,这样才不会伤到师生之间的和气,也能维持学习的乐趣。老师们也要多些找学生谈谈话,了解一下别人的心声,让师生成为知己。

老师们也要知错就改,这样更能让同学们喜爱。要像文中的老师一样敢承担自己错误的后果,不推卸责任,这样才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听这样的老师讲课,一定不会觉得很乏味的。

知错就改,就是好行为。只要你知错就改,就是一个好老师,好同学。知错能改,有时能换来你一生的前途,能换来一个美好的未来,能换来你终身的幸福,能换来一辈子的快乐日子。

【篇四:读《献你一束花》有感】

前几周我们学习了《献你一束花》一课。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女体操运动员失败而归,心情沮丧,后来在机场大厅里遇到了一位机场女服务员,女服务员是运动员以前的崇拜者,她的一番话使运动员受到了鼓舞,她又重新振作起来了的故事。

在首都机场的大厅里,女体操运动员正在为失去金牌而十分难过。她回忆起离开赛场的情景,心里更加伤怀。

就在这位女体操运动员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位女服务员出现了,女服务员对这位体操运动员进行了一番鼓舞,最后还献给了她一束五彩缤纷的鲜花。

课文的作者是冯骥才,他就像面对读者将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觉得情节曲折,又非常富有哲理。

读过这篇课文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此退缩,只要努力地去做去学,最终还是会成功的。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要坦然面对失败,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说日后能获得成功,但至少能将事情做得更好。

课文的最后一段,我感悟最深,我意识到:鲜花不仅可以送给成功者,失败者也可以拥有。

【篇五:读《昆虫记》有感】

谁说蝎子没狼蛛厉害的,今天我看了一本《昆虫记》,故事里的蝎子阿丽就很厉害,因此而被称为“毒王”……

为什么小蝎子阿丽会被称为毒王呢?难道狼蛛不厉害吗?那让我们看看故事内容吧。

蝎子阿丽遇到了许多的敌人:螳螂,蜈蚣,蝼蛄……虽然阿丽是个女生,有可能打不过敌人,但她,还是勇敢的跟大家去决斗了。这次来的是用毒的绝顶高手-狼蛛。阿丽一看狼蛛就冲了上去,用螯钳抓住了它。狼蛛挣扎了几下,它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束手无策了。阿丽用毒针轻松一刺,狼蛛就在不知不觉中死亡了。阿丽可以美餐一顿啦!

遇到这么强大的对手蝎子阿丽都不怕,还勇于面对她,这才是王者的精神啊!所以,阿丽才是名副其实的“毒王”。用毒高手狼蛛可是不好惹的,狼蛛竟然能打败比自己大好多倍的动物,也许连老虎都可以打败呢。遇到这么强的战斗王者阿丽,那只狼蛛真是自投罗网,徒劳无功啊!阿丽虽然是女的,但她独立生活时,依然可以有数不胜数的食物,真是厉害。

要成为战神阿丽,一定要勇于面对敌人,可我就不会。换作我是阿丽的话,一定什么动物都不敢捉,会被活活饿死的。阿丽真是女霸王啊,天不怕地不怕的。真是棒!阿丽一生下来,会自己找食物,和别的动物打架。通过她,我知道了:所有动物的本领都是与生俱来的。我要帮蝎子阿丽起个外号,名叫“小小战斗勇士”。我可要好好学习阿丽这种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阿丽简直是我的偶像,我也要成为战斗勇士,成为一个女霸王。大家一定都想成为阿丽这样品格的人吧。

我以前也像阿丽一样,有过许多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尝试的时候,比如:拉二胡时、跳舞时、写作文时、去夏令营时……以前,我拉二胡时总是背不下来曲子。但我还是不放弃,失败了还要再尝试,就一直拉,一直拉,拉到我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谱子时。二胡老师就协助我一起背下了这首曲子。还有一次,我才二年级,就去了夏令营,在外面一个人住了四天三夜。在外面学会了洗头、洗澡、吹头、自己买东西、整理好自己的行李箱……回来后,我成为了一个什么都会的二年级学生,做到了做好的自己。

身长才14厘米的小蝎子,竟然这么有独立性,让我们为她喝彩吧!

【篇六:读《历史其实很有趣》有感】

历史不能重来,但,我们可以用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题记

轻轻合上书,指尖划过那封面上依然让人胆寒的帝王形象,英雄背影,历史又从我心间或明或暗地闪过。

读《历史其实很有趣》的故事,我却读不出“趣”味来,只听项羽鸿门宴后的一声叹息,只见纣王登鹿台自焚时的一行泪,悔之,哀之……只因那时秦王赢政的暴政,只因那时刘备盲目任用迟暮的英雄,历史便拐过这样那样的弯走到了今天。沉睡在历史长河里的帝王将相、英雄美人不会料到,他们的某个决定成就了今日这样的果。悲鸣也好,欢笑也罢,终是成了岁月的河里那一滴水,汩汩流入人们的追忆里。然而这样的一段段历史追忆与我而言,更是一段人生的警醒:世间的某个因,终会走向世间的某个果;人生的某个选择,终会促成人生的某个结局。把握好现在,因为它定会是某个精彩的因。

那时,我们班的兄弟姐妹们就曾抒写过这样的美丽与精彩!

那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是我们学校举行跳长绳比赛的“比赛日”。虽说,跳长绳技术含量不高,可是要在规定的3分钟内跳得最多,一举夺得第一,需要我们全体同学的默契配合。昨天,体育老师已经把年级跳长绳练习情况一一向我们说明,尽是坏消息:相比之下,我们班甩绳缺乏节奏,跳绳跟不上速度,总个数明显不如其它班级。怎么办?就此认命?就此罢手?不!绝不!班长第一个站出来,申明明天我们不用“田忌赛马”,也不用“空城计”,我们要实干加巧干,于是乎,我们和班主任一起再分组,再选合适的甩绳选手,利用下午的每一个课间进行练习。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赛场上,每个人都热血沸腾,长绳悠悠荡,荡出了每个人的激动,这是一个汗水与欢笑交织的长绳比赛。上场了,我们班每个人都昂首挺胸,迎着风,英姿飒爽,有一种独有的活力与风采。前方,国旗高高飘扬,塑胶跑道上摆着班级编号,阳光也照耀着每一寸土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庆贺,庆贺这个比赛。

回头一看,已人山人海,“嘟——”,一声清脆的口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还未做出反应,一件件衣服就到了我手上,我这才反应过来比赛开始了,瞬间就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班的比赛场地。“呼呼呼”,长绳落到地上,又飞到空中,我们班的同学也好似装了“飞行器”一般,令人眼花缭乱,像美丽的,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亦梦亦幻。满场的加油声,参赛者的喘气声,还有长绳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瞧,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充满了力量,甩绳子的同学脸红彤彤的,跳的同学头发上、脸上布满了汗珠,喊加油的同学喊得沙哑,可,依旧坚持!这是团体的力量,每个人都尽了全力!啊,“我们班第一,我们班第一!”大家欢呼着,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这是胜利的泪!

长绳悠悠,悠悠长绳,这是一个美好的回忆,长大后,愿还记得那时年少的我们,和跳长绳的美好时光,以及用世间最好的因编织最好的果的故事……

【篇七:读《七侠五义》有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名叫《七侠五义》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石玉昆,字振之。天津人,清代著名小说家,说唱艺术家。

《七侠五义》的主要内容是:在宋代仁宗年间,江湖上出现了一批以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五鼠兄弟为首的侠士。他们在开封府包大人的带领下,惩恶扬善,面对江湖败类舍生忘死,最后用自己的智慧取回军山。

首先我对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等人的武功高强深生敬佩,他们有那么高强的武功,身后一定付出了不少心血,受尽了不少苦。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红?我一定要做一个不怕吃苦的人!其次我对五鼠兄弟之间情谊深厚感到羡慕。他们一起喝酒,一起面对敌人,好东西总是一起分享。简直就像亲兄弟,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另外四鼠知道锦毛鼠被陷阱害死时,二鼠、三鼠、四鼠失声痛哭,大鼠昏厥过去。如果锦毛鼠不死,他们五鼠的感情也如往如初吧!

我还非常佩服开封府包大人包拯的断案如神,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一个小男孩儿的母亲病了,于是他到街上卖油条,临近夕阳,小男孩儿终于把油条卖完啦,把油条卖来的铜钱放在装油条的篮子里,因为小男孩儿太累了,就在小路旁的大石头上睡着了。傍晚冷风习习,把小男孩儿冻醒了,小男孩这才想起来要给母亲买药,看了看篮子才发现铜钱丢了,他在路边大哭,正巧包拯路过,询问小男孩儿哭的原因,男孩儿一抬头见是包大人。边哭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包拯一听说:“那一定是石头偷的。来人,把这石头打三十大板。”人们看到包拯在审石头,纷纷笑了起来。连小男孩儿都知道石头不可能是贼。这断案如神的包拯怎能不知道呢?原来,包大人自有妙计,说:“你们扰乱本官判案,各罚三文钱。”包拯叫手下拿来一个水盆,人们纷纷投钱,可是有一位男士把钱投到水盆里后,水盆里出现了油渍。包拯大叫:“来人啊!贼在这儿!”偷钱贼狡辩道:“凭什么?”包拯一甩袖子,说道:“前面的人扔进水盆里的钱是干净的,水盆上没有起油渍。而你扔进水盆里的钱,水面上起了油渍。小男孩儿把铜币放在油条篮子里,铜币自然就油了。”旁边的人拍手叫好!难怪大家都说包公料事如神,智慧超人呢!包公遇事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做法让我受益匪浅!

《七侠五义》中五鼠锦毛鼠白玉堂的死让我感到非常惋惜悲叹。锦毛鼠白玉堂在世的时候非常骄傲、威风。他在世时武功高强、威震江湖,被皇上封为三品,带刀御前护卫,这些都是平常人做不到的事。江湖上如果有人提起他的名字就会浑身颤抖!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太骄傲,不听众人所劝,最后落入敌人的陷阱中,被乱箭射死了。他的死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警告:不管你有多大的本领,都不能成为你骄傲、有恃无恐的资本。遇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要鲁莽行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篇八:观“汉服文化展”有感】

离开学还有一天的时间,利用这个寒假的最后一天,我参观了中国湿地博物馆。

做为2018新春的开年展览——汉服文化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为此妈妈特意把我精心装扮了一番,花裙子搭配黑皮靴,活脱脱的一个小公主,难道是让我和汉服比美吗?

当我走上三楼专题展厅,瞬间被这个古色古香的氛围所感染,四周的橱窗里陈列着古代各种各样的汉服和配饰,在朱红底色映衬下显得格外雍容华贵。从“衣冠之初”、“秦汉雅韵”、“魏晋风度”、“唐韵华章”、“两宋清流”、“大明风范”这六个朝代的展品中能够感受到古人精巧的手工和独到的匠心,也感慨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我身上的衣服怎么能和汉服相提并论呢,现在我们的衣服都是服装厂成批成批生产出来的,无法和古人一针一线相比。驻足在精巧典雅的发簪和步摇前,让我开始羡慕古人生活的如此精致,想象着自己带上它们后一定会美到极致。

从三楼到一楼,墙面上悬挂着100多个镜框,展陈了有关汉服典故的文学和图片,一张张看下去,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它背后的传统礼仪民俗。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如于衣冠,达于博远!”这一次真是不虚此行!

【篇九:为梦想而努力——读《狼王梦》有感】

最近,我迷上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狼王梦》。

《狼王梦》主要讲的是母狼紫岚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狼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紫岚一次又一次失败,四个小公狼也相继死去。可紫岚并没有放弃,它将最后的希望放在狼孙的身上,为了狼孙的安全,紫岚和金雕同归于尽了。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

最吸引我的是与金雕同归于尽。对于一头狼而且是一头苟延残喘的母狼来说,能和空中的动物同归于尽,那是多么的了不起啊。在整个狼群里又有几只能做到呢?沈石溪说过:“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反映的却是人的感情。”紫岚对梦想的追求深深地打动了我。梦想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如若没有梦想,便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假如失去梦想,人将会怎样,谁也无法想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梦终究是梦,终究是会醒的,既然醒了,就应该努力的去实现。可试问自己:如果你有一个梦想,你会向紫岚一样去追求吗?你遭到失败后还能坚持吗?是的,我是温室里的一朵娇嫩的花骨朵,禁不起外面的风吹雨打。可读了《狼王梦》以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的梦想是想当一名歌手,找一个简单粗暴的理由吧。因为我喜欢唱歌。为了我的梦想,我必须行动起来了。我要保护好我的嗓子;要多听听别人是怎样唱歌的,比我唱的好,我就要不耻下问地向他们请教;在家里可以试着学用一种乐器演奏出一首歌曲;要独立起来,要学会面对生活的风吹雨打。

此外,紫岚勇敢地面对现实,克服困难的举动令我敬佩。现在,我们是父母手中的一块宝,拿在手里怕磕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们一直依赖着他们,却忘了自己应该怎样做。一遇到困难不自己想办法解决。面对困难,我们一退再退,终究有一天将无路可退。与其那样还不如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呢!父母终究是要老的,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依靠他们来生活,也许现在我们靠父母,而将来就是他们靠我们了,如果我们不独立起来,反而始终依赖他们。我们长大以后,就不会成家立业了。所以,现在还生活在温室里的花骨朵们,慢慢独立起来吧!自己去面对外面的风雨吧!

紫岚的好品质深深打动了我,我会牢牢地记住它的好品质的,从此,也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篇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该怎么说呢?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心中有一种莫名沉闷。我以为这是因为保尔悲惨的病情,以及奋斗几乎耗尽了他全部的青春,而最后却落得了个双目失明……直到后来我才知道……

感觉他经历了许多波折,经历了许多磨难。先前还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滑头,一个几乎“臭名远扬”的捣蛋鬼,后来,究竟又是什么样的一个原因使这个还长不大的小孩变了呢?

我想,这个原因需要慢慢回忆,保尔,又或者是我,到底发生了什么?

12岁时,我因过于调皮,吧烟末儿撒进了老师家的面团。于是,我被开除了。母亲把我送到了车站食堂当杂役。一次我在工作时睡着了。水漫过了一位躺在地上睡觉的客人时,睡眼朦胧的大家才一下子被惊醒了,阻止了灾难的发生。他们都说是我的错,好吧,我承认,这事儿我有责任,可这并不完全是我的错呀!都是另一个打工仔没来。我明明已经工作了很久。可那些人把这些本不属于我的工作硬塞给了疲劳不堪的我。要知道,那时我只想好好睡一觉。这明明不全是我的错!而且,在此之前,我还受到了各种凌辱。哦,天呢!我真是恨透了这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还有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这些人都是十恶不赦的坏蛋,尽知道看欺负凌辱穷人。我回到家后,向哥哥哭诉了一切。那天夜里,哥哥就为我报了“仇”。我知道了这件事后,心理默默描摹这哥哥的英雄形象。我觉得骄傲极了。或许有些人认为这些没意义,但我却觉得正是这些埋下了正义的种子,这大概是我加入布尔什维克的最初原因。

后来,我又遇到了朱赫来,一个老布尔什维克,对我的生命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我红色道路上真正领路人。

他教给我很多很多。在他住在我家的几天里,他给我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等许多道理。

我想,我该做些什么了。要不,难道我要一直沉默下去?看着那些下层人民惨遭压迫而视而不见?我不能再躲下去了!对,我该做些什么,为了他们,也为了自己!

我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光荣地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再后来,我受伤了,多次地受伤。但我一次一次地回到了组织,却有一次一次为自己的逞强付出代价。或许这是不理智的,可谁知道我是多想回到那里出一份力。除了这个,我不知道生命还有什么意义!

在找不到有作为的出路的时候,我曾想杀了自己,结束这个荒唐的状态——这时我已得知真实病情。我,保尔。柯察金再也不可能回去了!我挣扎,我绝望。但最后,我又重新站起来了,为了一种我所不熟悉的东西,我想,我该再尽可能地做些事情,而不是在这里自哀。我疯了一般的背书写书,要知道一个失明的人想做些事情是多么不容易。我想,这是唯一能做的,那就尽力去做吧!

保尔,你还在战斗!只不过是用了一种新的方式。你仍然能做些有用的!

最后的最后,我终于明白,保尔就好像《牛虻》、《斯巴达克斯》中的主人公一样,酷爱学习,如饥如渴;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不畏艰难,挑战病魔;永不言败,勇敢生活;自知自制深刻反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样可亲可敬,可歌可泣。

现在我知道了那种沉闷是:

因为保尔那钢铁般的精神意志,他奉献了他的一生,为了革命,他无所畏惧。那种来自生命原始的力量被唤醒,在追求正义和真理的过程中变得无比强大(这种力量正是我所需要的)。保尔这个可亲可敬的英雄,他震撼了我,鼓舞了我,启迪了我。让我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任何可见或未知的困难的挑战。他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他离我那么近,但又是那么远!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种沉闷是因内心遗憾而沉重,那种沉重是因为我对他无比崇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