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相关作文

【篇一:结束那段错乱的日子】

自从偶尔看到一个节目《请勿关灯》后,就一直追。这是一个惊悚类的综艺。一个鬼故事,一段恐怖画面交插着。我是一个胆子不大的男孩,但看着看着也就停不下来了。

看这个综艺时,我总是眯着眼看的,有时躲在远远的地方,心里充斥着恐惧。有人问:“那么怕你还看?”我不知道,但是害怕掩盖不了那种好奇与快感。要么被画面吓得毛骨悚然,要么被惊到心里发怵。于是我在很短的时间就追完了整部综艺。以为这就结束了?不,还没有。

看后的那一段日子,不敢一个人乘电梯,不敢一个人睡觉,甚至连上个厕所,心里都是忐忑的。有时我还怀疑周围的人到底是人是鬼。白天还好,一到晚上,上厕所我要左顾右盼;坐电梯要抬头望着天花板;睡觉时要开一盏小灯。最恼的还是睡觉,老妈是个节电的人,那时是秋天,我在被窝里想着想着就忐忑了,急忙把更衣室的灯打开了,又嫌太安静,把电风扇打开了,然后内心平复了,也安稳入睡了,倒是第二天,又得被骂。

这种走个夜路也提心吊胆的日子持续了很久,但我真没想到,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结束后,我十分懊恼,当初就应该克制住自己。一时的快感造就了一段日子的煎熬,经历这次后,这种刺激我再也不寻了,恐怖的东西我算是再也不沾了。

这段日子算是结束了,我庆幸那节目没那么长,只有短短十几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也庆幸自己是个男孩,不然不知道要战战兢兢多久。其实也就是自己吓自己,不要想那么多就好了,那些是不存在的东西,只是迷信,希望以后自己能在类似的幻觉里早点回归现实。

【篇二:妈妈,周末有您真好】

这周末回家,感觉气氛没有往常活跃。妈妈一看见我进家门就走进厨房,开锅准备继续做晚餐,这和上周的订外卖打发晚餐迥然不同。

看着妈妈闷闷不乐的“亚子”(意为“样子”),我不禁慌张起来。难道是因为老师在公众号里编辑了我写的关于妈妈‘好赌’的随笔惹她生气了?

“妈妈,老师公众号发了我的随笔,你看见了吗?”我小心翼翼地打探道。

“看见了,可是你自己也要少看点综艺啦!”妈妈看起来略带严肃。

“妈妈你……生气啦?”

“没有啊!”

“那你都没有笑。”

“嘿——嘿!”妈妈咧开嘴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又恢复了高冷。我以为妈妈真的生气了,自己变得更加紧张。

“妈妈,我不是让你这样笑的啦。”

“唉,你怎么跟你弟弟一样?”妈妈皱眉道。

“我弟弟怎么了?”

“你弟弟说妈妈老是不笑,所以我就故意笑两声给他听,他就着急地说不是这样笑的,然后还教我怎么笑。”说到这,妈妈总算真正笑出来,我悬着的心也随之落下。

“那妈妈为什么总是不笑?”

“你没听出来妈妈今天感冒了吗?”

这下我才注意到妈妈的嗓子有些沙哑,鼻翼微红,刘海下冒着许多细细的汗珠。

“好吧。”原来是这样啊,可把我吓坏了。

晚餐之后,我的胃被妈妈塞得满满当当,即使洗了碗,也消化不完。于是打算和妈妈去外面逛逛,顺便买点去学校的零食和药品。

出去的路上碰见一只小狗,那小狗似乎没有主人。我是一个极度喜欢动物的人,忍不住弯下身子去抚摸它的头。那一摸不得了,它便跟着我走,直到我走进药店,它也装作是我家养的狗,乖乖地趴在地上,等我出去。不一会儿,它似乎发现了什么稀奇的事,一溜烟儿冲出药店,等我们再出来时就找不到了。

回到家我问妈妈:“今晚去打麻将吗?”

“不打了。”

“为什么?”

“不想打了,打多了也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妈妈,你可不要因为我而改变你的兴趣噢。你想打就去打吧,也没有耽误我什么的。”

“我真的不想打啦。”妈妈忍不住笑了起来。

晚上,妈妈还陪我看《奔跑吧》,这是陪伴我从小到大的节目,而这期节目刚好有妈妈那个年代的歌曲表演,于是我还有幸欣赏了妈妈的倾情演唱《浪花一朵朵》。

我想,大概真的是因为那篇随笔改变了妈妈吧。

我不得不表扬妈妈,这周末她特别勤快地出去运动,不辞辛劳地给我做每一餐饭,同时还跟我谈心,问候我的校园生活,最重要的是陪我看综艺。这使我感到这周末似乎比以往的周末都过得充实而丰富。

妈妈今天晚饭后送我上学时,一时傻笑一通,我询问原因,妈妈说:“你不是总说我不笑吗?”

这一下简直让我哭笑不得:“妈妈,我是让你多开心一点,你这也太刻意了吧。”

妈妈听了也被自己逗乐了。

谢谢妈妈,周末有您真好。

【篇三:偶像这件事】

也不知道是长大以后审美要求变了,还是对这个到处是包装和整容化妆的网红层出不穷的时代的不屑,越来越难去喜欢上一个人,甚至是一个明星。

想想小时候,只看一眼,长得好帅,就会莫名心动。然后从那以后就会偷偷关注,翻遍所有他参演的剧集,唱过的曲目,甚至是每一期综艺都不落下,只是希望可以多了解他一点,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离他更近一些。

没有资金支持,没有时间空余,小的时候追星是比较疯狂却又是比较局限的。

所以其实还挺羡慕那些,可以从一而终,从很早的时候就喜欢上一个偶像,可以为了他不断努力,不断的让自己变得更好,只是为了有一天如果有机会站在他身边的时候,自己也不会被他的光芒所掩盖。

因为我是属于那种做很多事情都是三分钟热情的,包括喜欢一个明星可能也是这样,这段时间因为某一个电视角色,因为某一次他参加综艺时的特别表现,让我印象深刻,就会莫名的喜欢上他,傻傻的,很单纯那种。

长大以后,会更加喜欢那些能够带给自己力量的,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影响到粉丝,带动他们一起成长的,我觉得这才是好的偶像该有的样子。

【篇四:电视机前的一家子】

每一个周末,都是我们家最热闹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在餐桌前吃着丰盛的晚餐,吃完晚饭,妈妈把碗碟收起来,端着走进厨房,不一会儿,传来“哗哗”的水声,伴着碗碟“叮叮”的声音,就像一首优美的曲子。

终于,妈妈从厨房里出来了。我们来到了客厅,打开了久违的电视,我们端端正正地坐在沙发上。我想:我好不容易地盼到周末,就为看一看我喜欢的综艺节目,我学习那么辛苦,妈妈他们会让我看看吧!可是,事与愿违,妈妈率先抢到了遥控器,得意洋洋地站在沙发上,高高举起遥控器,一副胜利者的姿势。她转到了播放电视剧的台,她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到精彩时刻就播广告的“好节目”。

突然,一道人影飞快地闪过,妈妈手中的遥控器已经不见了。这回,到我舒舒服服地看电视了,只见我背靠着遥控器(为了防止父母的“突击”),手里一包薯片,“咔嚓咔嚓”地吃着。

但是,好景不长,爸爸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抢走了遥控器。转到了新闻节目,爸爸看着电视,津津有味。爸爸的表情可丰富了,新闻播着“天津大爆炸”之后人民的伤心,他的表情转为阴,说到许多好心人为伤者捐款时,他的脸上洋溢着微笑。

我和妈妈已经联盟去“攻打”爸爸,客厅上上演了“猫鼠大战”,终于,我们决定了,用那老掉牙的“石头剪刀布”来决胜负……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束了,我们胜利了。可是电视剧已经播完了,其它什么“新闻”,“综艺”什么都播完了。我们在一起大眼瞪小眼,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既然没得看了,我们就赶紧洗洗睡吧!”我们马上就去抢卫生间了。

你看,又一次“大战”上演了,可这就是我的家,是幸福的,快乐的,热闹的,其乐融融的,你的呢?

【篇五:一封家书观后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古代技术落后的条件限制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能通过书信来实现,所以古代的家书,以及家书中蕴含的情义,家风,情感以及文化已然成为了一种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解读,而《一封家书》这一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有效的平台,一个供我们分享感受,体会人生的平台。

《一封家书》是一个充满了历史韵味、文化内涵的情感类节目,他的成功出台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也侧面反应了现代观众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所以这一节目一经播出就受到了业界业外的广泛关注,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和肯定。

在《一封家书》的整个制作流程中,节目组在每一期都会邀请一些当下非常有影响力的明星参与进来,这些知名人物通过写家书、读家书、品家书的亲身实践号召大众重拾传统文化,引导大家重视传统文化,确确实实起到了模范榜样的带头作用,也的的确确推动了这一综艺节目的发展与蓬勃。

当然,除了单方面的强调传统文化之外,《一封家书》的节目组还致力于唤起人们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情,鼓励大众善于倾听故事,勇于表达爱意,敢于传递爱意。在节目中,通过阅读一封封感情真挚的家书,通过倾听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写信人当时的心境,而那些心绪与想法正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敢说出来的,不能表达出来的。至于那些饱含着思念,叮咛,祝福,安抚,鼓励的话语更是像一股股暖流一样闯入我们的心底,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对家充满了眷恋,对家人充满了爱意。

《一封家书》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动与感慨,它让我明白家书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也让我懂得了表达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希望我也可以写下属于我的家书,表达属于我的故事,留下属于我的记忆。

【篇六:我的喜剧之路】

人的一生绚丽多彩,有着五味瓶的丰富,万花筒的缤纷,而我就是在这些有趣的经历中渐渐长大!

我有很多兴趣爱好,比如打篮球、踢足球、骑车、郊游……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档综艺节目——《笑傲江湖》,那是我第一次看喜剧。当时我并不了解喜剧,只知道看了他们的表演,能让人捧腹大笑。从那以后,我便开始关注这个节目,并与喜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喜剧吗?那是因为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让人忘却烦恼。人们在看喜剧时,所有烦心事都会抛之脑后!这使我越发的热爱喜剧了,慢慢地我就开始尝试着自己创编喜剧。一开始我觉得创编作品很难,写出来的作品也有许多瑕疵,但当我想到这能给他人带来欢声笑语时,就浑身充满了斗志和信心。每天我会从同学们的口中听到各种各样的笑话和故事,还有一些喜剧演员的段子,我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想法,写下了所要表演的剧本。我觉得好剧本不仅要搞笑还要有意义,于是,我一改再改,最后终于让自己满意了。再加上我和自己的搭档进行了多次排练,最后我们才登上了班级的舞台,真正踏上了喜剧之路。

第一次上台时,我的心里没有底,十分忐忑、紧张,额头上满是冷汗,生怕因为我的失误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期盼。但没有想到,演出结束后,我们的表演得到了老师以及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于是,我每天在睡前总要听一些相声、小品,平时我也会专挑一些有关喜剧的综艺节目来看。日积月累,我的写作量慢慢增大,和同学在班级里演相声、小品的机会越来越多。而且,就在2017年元旦班会上,我还拿到了“最佳表演奖”。那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乐,更感到了自豪!喜剧,给了我快乐,给了我自信,更给了我满满的能量!

乐观的生活是快乐的,我正是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在人生的大海上乘风破浪。喜剧也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只有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你,才会快乐!

【篇七:生活中的小窍门】

“耶,这方法真的管用呀!”厨房里传来我惊讶的叫喊声。原来我和奶奶在剥西红柿皮,那为什么我会如此尖叫呢?具体原因,请听我细细道来。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为家人做一件事。回到家里,我看到奶奶正在剥西红柿皮,可是每一次剥皮,西红柿都被搞得遍体鳞伤。我一看机会来了,赶快上去帮忙,可是我和奶奶一样,手指甲都被弄疼了,就是剥不出一个完整无缺的西红柿。

正当我们烦恼时,我想起了一会儿就要播放的综艺节目“生活小窍门”。我打开电视,正好赶上,主持人说了许多有关生活的小窍门,其中就有怎样剥西红柿皮,我竖起了耳朵,仔细地听了起来,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就听主持人声音洪亮地说:“要剥好西红柿,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把西红柿放入热水中,静置几分钟后拿出来,西红柿皮会裂开,这时就好剥了。方法二:用刀在西红柿皮上竖着划几下,再从上端剥就省事多了。”然后,那个主持人自己做了一个示范,真的成功了。

可是,我和奶奶心中都有疑问:这能成功吗?于是我们按照主持人说的,在一个大盆里倒了一些开水,放入几个西红柿。过了一会儿,奇迹发生了,西红柿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慢慢地变胖;再过一会儿,它那小小的红衣服撑不住了,裂开了。这时我们再一剥,皮就轻松地脱落了,而且西红柿身体一点伤害也没有受到。于是就有了刚才开头的那一幕。

生活中有许多小窍门,只要你用心观察就能发现,从而事半功倍。

【篇八:电脑有话说】

作为一台电脑,我有些话想要“吐槽”。

从我有记忆起,就一直在书房待着,看着主人一家的日常。早晨一醒来,就会面对男主人略显疲惫的脸——一定又熬夜工作了。他将我开机之后,只会做一件事情:看新闻。不过天天如此,我也就习惯了。只是男主人一看就停不下来,嘴上一边感叹着新闻的标题过于夸张、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手上又点开了先一篇报道。只是我不明白,如今的报道新闻层出不穷,为什么人们往往愿意去看一些明明知道是夸张说法的“假标题”呢?编辑总是用到一些“震惊!”、“世界之最”、“你一定不知道”这种吸引眼球,细思却毫无道理的标题——就好比说以前的一个例子吧。

“癌症小伙娶人偶新娘,速来围观婚纱照”当时这个新闻可是火了好一阵子,好几家著名的新闻社在自家新闻软件中也登出了这个标题,甚至还有网友去人肉搜索这个青年。结果最后当事人不得不出来澄清自己“并没有得癌症,结婚照其实是艺术照而已”——然而那些转发这则新闻,嘴上说着励志的网友又有多少是明白事情真相的呢?现在这种局面不过是因人类容易被浮夸荒诞的事物所吸引造成的。的确,我们现在的生活太过碎片化了。

不论是看一则新闻,还是在处理一件事情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追根溯源,分析看透它的本质呢?你是在虚妄蒙蔽双眼,人云亦云随声应和的众人之中;还是将它理解的透彻再去选择自己的道路的智者?这样只看表面现象,和“朝三暮四”中的狙猴有什么区别呢?

到了下午,女主人会来看综艺节目,其实我对此并没有太多意见——因繁忙匆促的社会节奏而支离破碎的生活,总是需要放松的。不过现在这么多的综艺或是真人秀,在我这个机器看来也只能当作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消遣,不需要“带脑子”去看、去笑的东西。

和新闻一样,它们只是为了收视率而创作的,说得好听点叫做“博君一笑”。为了让观众开心,现场制造出一种很随意,快节奏的气氛——但嘉宾与主持人却是有剧本的。难道不感觉矛盾么,明明是轻松的综艺秀,却怎么也放不下偶像包袱,只能做作的按照台本“演”下去,将真正的自己封闭在内心之中。有时甚至将一些比较敏感的八卦话题拿出来讲,竟还是在博收视率。

再来看看喜剧类方面,他们的初衷更为简单——大家笑了就好。于是乎,已经陈年的老戏改了改便上了台面,让一些不专业的嘉宾给观众带来不专业的表演,炒的就是人气。而那些“段子”,或许真的是很有意思,但有一些细细思考发觉有些低俗的语句,一些莫名其妙的无厘头元素,是不是过于商业、机械化了?观众也只是为了笑点、让自己放松来看,我们就不去纠结那些为了不同目的而突然插入的莫名事物了——笑了就好,算是双赢吧。

现在的科技无比发达,我这台电脑就是如今时代的新兴产物,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主人们都很幸福吧……但这也注定了生活的多元素复杂化发展,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是不是会让人们的生活“不真实”了点儿?是不是过于“碎片化”了点儿?

【篇九:我有一个“好赌”的妈妈】

说起周末,双休日似乎一夜之间成了美丽的传说。我现在是准高三学生了,周六下午放学回家,周日晚上返校学习。

一到周末,哎,就有盼了好久的综艺节目,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宁愿熬夜也要看完。这样周而复始,我竟然开始习惯缺觉了。

就在我奋战高三岁月时,妈妈常常会在她喜欢的地方奋战着——小赌怡情,她玩麻将上瘾了——大人好像到了一定岁数就会变得贪玩起来吧。

说起来,妈妈是两地奔波,周末从故乡乘车几小时来这里照顾我。昨天晚上我回到家,看见妈妈又开始新一轮追剧——《产科男医生》,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告诉我:“我昨晚看电视看到凌晨四点呢。”

“要不今天出去吃?”妈妈问。

“懒得动了,出去吃的话不如点外卖。”我抓起手机,打开外卖软件,“好久没吃面点王了。”

“也行,那你叫吧。”

我有选择纠结症,叫个外卖竟折腾了半小时。妈妈等得不耐烦了:“还没点呐?我以为差不多送过来了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尽管我们各有事做,却还是觉得漫长了些。

“喂?三缺一是吗?打五块的,不打十块的。好,我一会儿就下去。”妈妈说这话的语气轻松愉悦,像是回到了少女时代。这时离我点完外卖已经过去一小时了,我打开外卖软件,看见派送外卖的小哥只有“一颗星”,妈妈埋怨道:“这外卖太慢啦,怪不得人家只给一颗星。”

“妈妈,要不你今晚别去打麻将了?”我小声对妈妈讲。

正在刷手机的妈妈大概一心不能两用,已经屏蔽了对外界消息的接收通道了吧。我也就不再问了,毕竟妈妈在老家时需要天天在工厂忙活,到我这里来理应让她开开心心的。

“女儿,你一会儿把外卖给我分出来放桌上,我玩到十二点(零点)回来再吃啊。”妈妈来不及等,就要准备下楼了。

“那样会饿吧?你拿点喝的,冰箱有饮料。”

“不用啦,打麻将那里有水。”

她刚一出门,就碰到外卖小哥。小哥一边细心地核对门牌号和手机尾号,一边把外买递进来。

“有没有什么可以拿在路上吃的?”妈妈问。我拆开外卖包装,翻找着为妈妈点的饭。

“诶,我吃饺子好了。”妈妈拿走了饺子,也不带筷子,直接到洗手台洗了手。“我用手抓着吃好了,闺女,你多吃点啊。”我又好气又好笑,就这样看着妈妈拿了一盒饺子急匆匆地奔赴“赌场”。

等到十二点半,我的手机响了,是妈妈打电话来:“女儿,吃不吃烧烤呀?”

“我不吃了,你买你想吃的就行……家里还有很多没吃完的菜。”想要减肥的我晚上可不能吃宵夜。

吃完宵夜,妈妈回到家,我正准备睡觉。她走进我的房间,然后坐在我的床边。

“怎么办呢,女儿?”

“怎么了?”

“你有个‘好赌’的妈妈。”她笑着掩饰自己的羞愧。

“那你妈妈也好赌呀,这大概是遗传吧。”不知道我的联想会不会令妈妈生气。

“对不起宝贝,妈妈晚上不应该去打麻将的,你一个星期回来一天,妈妈都没有陪到你。”虽然这话她已经说过n遍了,每次打完麻将妈妈都会愧疚她没有在家陪我,可是下次玩瘾上来了就又把一切抛在脑后了。

可,毕竟她是亲妈妈,她包容了我那么多,我也应该宽慰她,就像她宽慰我一样——为了提高我的数学成绩,她花了不少心血,可成绩依旧没有起色。

“没关系,你一回来就抢我电视。”我假装并不在意地和她开玩笑。

其实我还是有些生气的,她“赌瘾”上来了就什么都不管不顾,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

不过,家人需要宽容也需要约束,妈妈即使在麻将台上叱咤风云,但这对她长年累月的腰椎痛却是雪上加霜。如此一来,她就是用自己的健康换开心,况且她打完麻将还不怎么开心。唉,只为过把瘾,她失去了陪伴家人尤其是孩子的机会,这多不值啊。

我多么希望妈妈健康快乐,可面对她的瘾,我又能怎么样呢?劝她是没有用的,就像她劝我不要看综艺一样。劳逸结合,学会自律,这才是王道。我想我只能周末在她想打麻将时多给她找点事做,陪妈妈散步,逛公园,多谈谈心,那说不定她就不去打麻将了。

下周末我就要实施我的挑战计划了——帮妈妈“戒赌”——为了妈妈,也为了自己。如果那么爱打麻将的妈妈都能不打麻将,那我的数学成绩怎么可能上不去呢?

【篇十:这就是命】

在初一阶段,我喜欢看一个综艺节目,名字叫《极限挑战》,它给我带来了欢乐,也给我带来许多的感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综艺节目就是用来娱乐生活的,实则不然,在这档节目中,我看到了那些演员的成长,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在这档节目刚刚开播时,这里面的演员我大多都认识,只有一个例外,他的名字叫王迅,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坐地铁都无人认识的一个小演员,一个如此陌生的面孔我本有些不在意,淡他之后的举动却让我大为改观。

记得在有一节中,六个人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六个人要依次到电话亭去选择一个人与自己离开,最后将会剩下一个人,结果在意料之中,王迅留了下来,其余五个则坐上了车,但出乎意料的是车里没油,并且还有一个炸弹,这时导演组给出了一个选择给王迅,是选择救五个兄弟还是拒绝,结果他毫不犹豫的说:当然是救他们了。”于是他冒雨前行,以极限的速度去救他的兄弟们。

我能够看出他不是在作秀,而是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兄弟,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人们开始熟识他。他的行为让我感触良多,想起从前的自己怨天尤人,是那般可笑,碌碌庸人总埋怨时运不济,却不曾想到“这就是命”,这就是自己决定的命,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可多少人可以做到这般豪情,还有一句是这档节目中经常说的一句话:赢了就是输了,输了就是赢了。这是为何,其实道理很简单,一个人一生无波无浪,一帆风顺这有何意义,看似是一个人生赢家,实则是一个失败者,而一个人体验太多,有了更多的经历,即使是一介平民,又有何妨。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想感悟什么,而是想表达一句话:这就是命,由我们自己掌控的命,成功失败并不在于社会有多么不公,而是你如何利用“命”去改变。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