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相关作文

【篇一:拟行路难读后感】

在那个门第决定仕途的年代,鲍照怀着一腔的热情,却只能“酌酒以自宽”,面对黑暗的官场,他苦于人生不得志,却只能吟出“心非木石岂能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我怜惜地看着鲍照那张抑郁的脸,鲍照啊,你为什么不能身在人丛中,活在人丛外,让自己寻一片净土安心呢?

诚然,能够施展抱负是我们一生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将士们的心中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在老百姓口中是“男儿有志在四方”的期待,然而,当这种理想的追求受到外界因素的阻碍时,我们不如放一放自己的热血,让那颗因怨气而浮躁的心安定下来。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心有了安放的地方,与人相交,便能达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心有了安放的地方,才能“笑看窗外云卷云舒”,坦然面对人生的变化莫测,心有了安放的地方,才能少些精神折磨,多点沉静的气味。

有人说,这种安心等价于甘于平庸,对成功人士而言,想要的,就必须不停地跋涉,去争取,去流血,那么,请你去问问著名的形象逻辑学教授——金岳霖先生吧。这个被称为“蔑视人类这种动物”的人不仅以学术著称,还因与林徽因的一段真情而打动人心。“英雄难过美人关”,按常理,他应该为自己无法得到林徽因而哀怨,但他没有。金先生能够守住道德,不做非分之想。也许他追求的只是一种美的形式,而无暇其他。而我们呢,或许也应是追求一种理想的形式,即使有再多世俗的人或物的诱惑,也撼不动心灵的根基,我自有一份从容淡定。

纵然我出身贫寒,不能考取功名,但我可以求性情之所适所安,顺兴趣之所近所至,何苦“举杯断绝歌路难”呢?倘若能放下名利,便也能让自己的心越到中心越淡薄,越到边缘越浓厚,做到这样,即使身在人窝里,也能活在人群之外,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篇二: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月光在亮,终将冰凉。再刻骨铭心的感情也会被时间打磨成灰,当我们还没有来的及用心去感受的时候,被风一吹便什么也不剩下了。曾经做过很美的梦,梦里有人陪我一起追逐梦想,情节很美好,到最后才发现只是一场梦而已。

那些年我们的青春很稚嫩,而我们也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天真。我们总以为只要人与人真心相对,就能一起携手走向未来。到最后,才发现只是做了一个很大胆的猜测。那些年我们不愿长大,但时间总是在身后拼命的追赶,使我们不得不沿途浏览,看谁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而我们却不能逃过那所谓的宿命。曾经,我们也曾拥有过触不可及的幸福,曾经我们也无数次幻想我们的未来。但她或他未来的蓝图里,却有没有我们的名字。

而现实却总是在摧残着我们,把我们的梦一个个磨灭,不断的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丑恶的嘴脸,这些促使着我们快速成长。所谓的成长,我理解的是褪去了那层原有的稚嫩,多了几分理性。我们为什么会成长,也许是因为看的多了,经历多了,到最后就变的麻木了。然后就不得不接受那所谓的现实。看起来总是乐观强大的我们,其实内心早已越来越脆弱。在浩浩荡荡的青春里,我们不断的跌倒,不断的受伤,到最后连情绪也被剥夺,之后我们面对任何事不得不用微笑面对,我们像过客般看待这这炎凉的世态。随着逐渐成长,我们面对情感的时候,选择的不是遗忘与排斥,而是放在心底,让它慢慢的沉淀,不管过多久我们都依然能够感受它的存在。

也许有一天,记忆会再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那些沉淀的再次浮上来。当我们再次感受它时,却没了最初的激情与感动,但会让我们懂得更加珍惜眼前的人和事。几经流转,我们也习惯了将情绪放在心底,不是不在善于表达,只是觉得没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遭遇与不快乐,况且谁没有为自己的梦想奋斗过,争扎过呢?而我也始终相信,世上没有百分之百的感同身受。

也许我们是感伤的,也许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的身边总是有知己,我觉得青春可以像花儿一样盛开,它可以不必开的惊世骇俗,也不必开的姹紫嫣红,它只需要悄然开放,寂静安好。

【篇三:无处安放】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我这个窗口却差点儿被判为青光眼,所以我每天不但要滴眼药,而且还要吃难以下咽的药片儿。唉!从此,我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每天要吃三次药,每次吃药我都要喝下两杯水,吃完药后我就像一只大青蛙一样挺着大肚子,一走路肚子还哗啦哗啦地响,有时打个嗝都能吐出一大口水,真是搞得我痛不欲生。可是今天屋漏偏逢连阴雨。吃药时我都喝了两杯水了,可药片却纹丝不动地粘在嗓子里,噎得我喘不过气来,脸上像着了火一样烫,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儿,鼻子也又痛又酸,我使劲儿一咳,终于又“活”回来了。

我手里紧紧地攥着药片,心想:“这哪是在治我的病啊?这就是在要我的命!我要让它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琳琳药吃完了吗?”“吃完啦!”我心里像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地应付过妈妈的提醒,握着药片的手就像握着一颗定时炸弹一样,稍不留意它就能爆炸一般。忽然墙角的垃圾桶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蹑手蹑脚地向垃圾桶走去,小心翼翼地伸出胳膊,正要松开手掌,“姐姐!”我像被蜜蜂蛰了似地缩回来了手,捂着胸口。“我的小心脏哇,你慢点儿跳吧,我都快吓死了。”妹妹见我没理她又转身出去了。我定了定神儿,转念一想:“不行!要是妈妈扔垃圾时看到了,我可是要受一顿皮肉之苦啊!”我环顾房间的每个角落,大脑立刻像放映电影一样闪过妈妈打扫卫生时的样子,她老人家可是犄角旮旯都不会放过的。确定房间里无处安放,我便悄无声息地走向阳台。爸爸正在浇花,我双手背在背后,一点儿一点儿地向鞋盒挪去。“你在干啥呀?”爸爸满腹狐疑地问。“我、我、我来看看我的鞋子。”我结结巴巴地说。过了一会儿爸爸出去了,我迅速地打开鞋盒,总觉得背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看,我左看右看还是没人。诶呀,不行,万一妈妈打开它怎么办?这可不是个万全之策。我感觉我的体内像有十颗心脏在跳街舞,我紧紧地闭着嘴,好像嘴闪开一条缝儿,心脏就会跳出来似的。忽然,我好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臭烘烘的鞋垫儿。哈哈!它这么臭,妈妈肯定不会发现了。说干就干,我飞速地把它藏了进去,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虽然,吃药对我来说是很难,但做贼更难,真是做贼之难,难于上青天呀!

【篇四:成熟】

茧,束缚了蛹,而蛹破茧而出,化出了最美的蝶;夜,遮住了光,而星星努力闪烁,成就了美丽的星空。

——题记

人生如此短暂又如此漫长,倘若像进入象塔的日子始终如一潭死水,不起半分波澜,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倔强要有,但要活出自己的范儿,每个人都向往远方,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向往而不往,有的人向而不往。从青涩到成熟,必是一个向而不往的憧憬,而当你真正面对时,就会处之泰然。

享受成熟的过程。他的一生坎坷曲折,这一生,终结了一生,是幸运的附属品,也是命运的主打产品。在他年轻时,登上五岳独尊的泰山,狂放不羁的浮华岁月,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当他仕途受挫,历经千辛和万苦,生活的挫创让他漂浮的人生有了岁月的痕迹,当他的草堂被毁,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怀。当他年近古稀,成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安史之乱,山河破碎,百姓漂泊无依,社会现实让他的身体和灵魂都无处安放,他“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忧愁幽思。命途多舛的他结局是悲惨的,但过程是美好的,也正为此,造就了一生的动力,他就是“诗圣”杜甫。无处安放的青涩,饱经沧桑,成熟的过程极尽曲韵。

成熟是一种不会哄闹的微笑,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它是亚洲的奇迹,也是全人类的奇迹。腐败懦弱的清王朝,一个偌大的帝制王朝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的那一刻开始衰落,清政府的次次妥协,也致使它终结了自己的生命。进步人士的不懈努力,一次次的反抗,如破蚕茧的蜕变,新的政府成立了,在这之后历史永远不后倒退,社会不断变革,改革开放的春风真正使之幡然醒悟,在这之后,一路顺风启航,在一种无形的指引之下,它实现了上天入地的遐想,成为世界的领军先锋。曲尽它的回往,就如梦一场,成熟的魅力无与伦比,它就是中国,从东亚病夫到佼佼者的奇迹。从灭亡到重生,再到成熟,无限的荣光,成熟不是一个标志,而是一种实际的产物。

成熟时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当今你屹立在世界之林,在这个大舞台上,你可曾想到从前那只是一个突兀的平原,从美丽的传说到如今风云变幻的大千世界,经历一次的新换交替,新生换代,没有人听懂它的语言,但它的确是在改变。如今的世界永载着世间万物。成熟的力量不言而喻。

何为成长?每个人也未必说的清楚,需要经历一种痛苦,而这种成与痛,不只有我们,包括古贤,到中华民族,大到万千世界。成熟不是终结是另一种新生。

【篇五:无处安放的青春】

初夏的淡淡阳光缓缓扫过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不似盛夏的浓烈,却是一种细碎的温暖,像少女唇边的甜美笑容,让青春悄然流逝。

回忆的海浪层层袭来,又慢慢褪去,像是退潮后的沙滩,工整而又清晰。让我忆起曾经青涩的我,还记得刚迈入初中的那一年,我抬头看了一眼湛蓝如洗的天空,忽然觉得,是那么的遥远,是我触手不及的一片辽阔天空,不知道那片天空,是否会真正的属于我。告别了过去无比熟悉的小学,像是一位水手,闯入了一片陌生的水域,毫无章法地用螳臂挡车之力,想要力挽狂澜,

许是小学的懒散,让我不知该如何面对初中的种种。

漫天星辰伴我步入深夜,手中的笔,手边的卷子,无论我怎样努力,却都无济于事,我像是被风浪拍击在岸边的鱼,怎样挣扎都是徒劳。背不完的诗,写不完的卷子,黑夜如墨一般,星辰的光芒被掩去时,梦中还残留着数学公式的痕迹。我迷茫、挣扎、奋斗。可换来的是慢慢红叉的卷子。而青春这个词,却显得无比多余。

兵荒马乱的一年后,我终于掌控了行船的秘诀,但即使这样,一个风浪却依旧能让我手忙脚乱。当这座北方小城的第一场雪来临时,我正走出课外班的门,已是疲惫不堪的身心早已无精打采,我漠然的抬起头,却见这座小城早已换上了银装素裹的礼服,随雪花的降落,在雪夜中悠然起舞。而之前的车水马龙,喧闹的街道,在此时,早已万籁俱寂。路边暖色的路灯映着这光怪陆离的世界,远处的古旧建筑衬着点点雪花更显神秘。我默默地站在路灯下,看着灯下的雪花。我的青春,是融化在这美妙的雪夜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它究竟在哪里?是在课堂上那一分一秒的流逝里面?还是在我奋力苦读的夜晚里?如若都不是,那么它到底该置于何处,才是她真正的归属?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与意义?才会有过它的存在。可是在我的剧本里,却没有它的角色,它只是在旁观,只有偶尔,我才会想起它,可只能小心翼翼地收起它,奔波在成长的道路上,无可奈何。

慌慌张张的成长中,它却像是不该来的孩子,没有属于它的绚烂。无论何处,都不真正适合它,像是夏天来临的雪,无处安置。在试卷的层层叠叠中,它被置制在最底层,伴着离别的伤感,我们也只能是怀念。

【篇六:云水无涯,我心永恒】

看山间的孤云初岫,时光里初透晨曦,挥洒着微暖的光景,在路边拾捡的一瓣朝花,寻觅的一曲光影,一些想念仍旧盘踞在心底,不是不怀念,不是忘不掉,而是许多无法明晰的信念,始终藏在心底,倾心着万千的往事,模糊了泪眼迷离。

记忆里,总有些相见让人难以忘记,只着一眼,便难以遗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一场花间的相识,余音袅袅,帘幕婆娑,在那仰望的海角天光里,风高月下时间,满园的飘香,安静的端坐一偶,品茗,对酌,朝阳初上,雨落了,花开了,总是有些相遇猝不及防,虽温暖明媚,却让人无法留住,满是无奈,唯有珍惜这短暂的时光,将花开时的风景尽收眼底,不错过任何一份惊喜,在未来,我想记忆总是会芳香怡人,回味无穷的。

黄昏时分,融入田野听风,看鸟倦飞归还,千里莺啼,漫山浅绿,这份纯粹宁静的仙境,给人一份安宁,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所有的思绪仿佛在一刹那都烟消云散。

我好像忘了,入夜后会有虫鸣,一场短暂的音乐会如期奏起,依旧是夏日里灼灼的红颜,落英缤纷,随风吟唱,思绪里满是田间小调,我似乎置身了久违的艳阳天边,耳边响起了蝉鸣,我不禁安放了这薄如蝉翼的光阴,更加平静的听它们演绎这短暂的生命离歌,心里不禁些许伤感,盛夏即将离去,此后,它们将会把生命轻轻安放于这片干净的玉界仙都,在泥土里沉睡,再等“十七个年轮”,才能迎来生命的轮回,如此反复,永不停留。

深夜,永不停留。

【篇七:得失寸心知】

我们或许能做到登山而揽天下,却始终难以观海而明己身——山虽高耸,不改其貌;湖海平静,自有变化。诚然,面对一些判断和选择,我们能自信地迈开脚步,但又有多少人能够自信地说明判断依据呢?水面映出的我们,该是我们渴望看到的自己吗?

得失寸心知,寸心知何,寸心何知?

寓娘坦然:“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一方郁疑,一方解惑,阅尽千帆后,方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本可不跟随前往的女子毅然选择跟着离去,没有幽怨诉诸苦闷,没有让岭南生活荒芜内心,身在苦河随波逐流,却奇迹般地铸就明达的心,这往往是一味追求功名利禄,在俗世里摸爬滚打的人所不能拥有的。失败,失去了生活的眷顾;成功,得到的是落魄漂泊中逐渐安定的真我。

世界上没有最光滑的镜子,近半生的经历用来打磨自己的镜子,才堪堪获得些许明白。这样的一面镜子,我们能靠它将几乎一切的东西放在正确的位置,唯独,放不好自我。

也只有将自我安放好,才能完全做到“得失寸心知”吧?

有这样一个人:他肥大的下巴完全遮掩住刺绣外套的绒毛领口,圆滚滚的月亮脸上一对苍白的眼睛局促地四下转动,汗水淋漓的肥胖指头则在天鹅绒上衣上揩个不停……马丁笔下的山姆,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也没有可歌可泣的担当,更没有挥斥方遒的天命,他就是个小人物。他是虚幻的,因为他是被人创作出来的;他又是真实的,据说,他就是作者的“自画像“,更仿佛是所有时代学者的写照。作者看清了自己,安放好自己,即使是甘于平凡地坚守本分,才在乱世的灰飞烟灭中独善其身。

世界上最难安放的终究还是自己。

阮籍驾车来到河南的广武山,在涧水汩汩中感怀秋风扫落叶,岁月敝古城,不禁叹到:“时天英雄,使竖子成名!”对于他的话,许多人猜测“竖子”是刘邦与项羽,但无论刘、项,无论成功与失败,在阮籍看来,都不足以称英雄。而苏东坡道:“竖子指魏晋间人耳。”刘、项尚不为英雄,魏晋风流人士又何德何能?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倘若英雄不问出路,不提功名,乱世之中,魏晋文人、哲人,将自己和自己的心,放在与世无争,更高远的精神上,即使没有成就,没有得失之分,身心所在的地方,宛如明镜,自有权衡。世界引领他们步入新领域的大门,他们自己抓住了契机,在寸心中融入了明达睿智的己道。

我们需要更高的眼界,却也需一面明镜,更需一处小小的、能安放自己的位置,如此,方能以寸心丈量无尽的得失。

【篇八:唉,这无处安放的食欲】

减肥心思三千丝,可终究抵不住这无处安放的食欲。

我的成长中,几乎都是快乐的。家人的无限疼爱,老师的关爱宽容。但唯一一件让我烦恼的事情便算得上我肚子上的“游泳圈”了。可每当我狠下心减肥时,爷爷总是变着花儿地在我眼前摆上美食,让我不得不在美食将军的迷魂阵前低头。

犹记得那年春节,爷爷在家里准备了整整二十八位菜中精兵来向我宣战,亲戚们全都在方桌边围成了一圈。看着那芙蓉蛋、龙井虾仁、海参药粥……摆上桌面,色香味俱全,勾得我神魂颠倒。我的食欲一下子跳跃了起来,手不自觉颤抖了两下,将筷子伸向那饱满Q弹的海参。我刚夹入口中,便是一阵满足。

过了一会,坐在一旁的小姑奶奶就盯着我看,一直等我把口中的“珍馐”咽下去后,她便转过头去,满脸笑意地对我爷爷说:“老郑厨艺好啊!看把小琦养得这么好,脸圆圆的,像个包子一样。”看似一句夸我爷爷的话,实际“暗藏杀机”。它像一支无形的箭直冲我“幼小”而又“脆弱”的心灵,我面部的笑容渐渐消失,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腩,在经过一系列思想斗争后,我还是心塞了许久,含“泪”吞下了所有食物,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嘛。

这类事情经常发生,无论在班上还是在家里,总有人拿我的食欲取笑。可这无处安放的食欲总不时冒出,使我变成了一个活脱脱的“肥猪”,让我叫苦不迭。但我认为,像我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学生,多吃一点也没什么坏处的,养胖一点也并不是什么丢脸之事。每个时代的审美都是不同的,不要因为个人的审美而去伤害一个可爱的胖子,希望我的烦恼可以快快消失。

“咕咕咕……”。唉,我这无处安放的食欲真是给我的成长增添了一抹逗趣的烦恼啊!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