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相关作文

【篇一:何为幸福】

每天两点一线的奔波,繁重的课业,繁杂而忙碌的生活似乎让我没有丝毫幸福之感。闲暇之时徜徉诗词文赋,翻越千山万水,在与古人的攀谈中对幸福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身处晋末乱世的五柳先生,晚年退隐躬耕,过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闲适生活。他少年时胸怀大志,怀着“兼济天下,道济苍生”的人生理想坠入官场。却经历了四次宦海沉浮,使他看清了人世沧桑,不为“五斗米折腰”。把酒于东篱,临渊而赋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凝望傲然挺立的菊花,他会心地笑了。即使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却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让后世仍能感受到他淡泊的心境、归隐的幸福。

由盛转衰的唐朝让少陵野老扛起了夹缝中芸芸众生的叹息。他一点一滴地细数黎民苍生的苦难,蘸着满腔悲愤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身为诗圣的他在自己的破茅屋中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用自己的笔铸就了饱含血泪的诗史,用一颗仁厚的赤子之心揭露了朝廷的腐败。“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他的真实写照。他虽生活贫困,却用自己的爱国之心,在黑暗的社会中用自己蘸满血和泪的笔谱写了自己悲壮的幸福。

宋末的乱世让本应满载闺中少女一切幸福的易安居士开始过上了飘泊无定的生活。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情投意合的丈夫赵明诚的思恋成了她心中抹不去的伤痕。第二次婚姻的失败更使她愁上加愁。国家山河破碎,处处物是人非。她留下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以一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后人心中留下无尽的哀愁。晚年的她怀着对曾经的幸福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怀念留下一首首婉约的词句。她在用笔怀念幸福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寻找着别样的幸福。

原来,幸福就是这样:当一个满怀理想的人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当一个忧伤的人找到一种排遣内心忧愁的方法,内心都会涌出一种幸福之感。现在自己的忙碌奔波不正是为今后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吗?想到这,内心的幸福之情不知不觉间油然而生。

【篇二:《三国演义》读后感】

历史上的三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烽火连天的世界,却引发了一个又一个百读不厌的故事,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笔下举世之作《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内容丰富,典故众多,虽然读起来,可能会比较累,但是能让我真正体会三国历史,在三国中曹操被评为“乱世之能人”,这些都是带有讽刺意义的,但我不认为曹操是奸雄。他是三国时代,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还是一位豪迈的诗人,所谓建安风骨,便是他那样勇于开阔、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虽然在文学戏剧里,曹操被加工成白脸奸臣,但在真正的历史中他招贤纳士,重用能人,为魏晋统一天下,结束乱世奠定了基石。

曹操的功劳很多,在士大夫的年代,祖上宦官出身的曹操,雄心渐起,破黄巾、斩刘辟、诛吕布,特别是官渡之战中,他以区区不过1万人的兵力打败了袁绍,他的胜利是侥幸吗?不是。这说明了他的过人的军事才能,还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人认为,这很卑鄙,但我认为,这是高明的政治手段。而曹操敢这么做,他胸有成竹!是因为他是个枭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世家大族支持,取得军阀间合纵连横成功。

在此,我再一次推荐三国演义,在不同年段有不同的体验,今天读它,发现这个,明天又发现那个,每天都有全新的体验。

【篇三:我心中的英雄】

乱世浮尘,你以女儿之身出了自己的悲哀人生。

——题记

易安居士,你可曾记得少女时“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天真无邪,那时的你还是一位内心懵懂的孩子。还有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孩子气。然而,人终要长大,当你嫁入赵家,夫妻之情又令你珍惜,丈夫赵明诚有时因工作出远门,而你,身为女儿之身,不得迈出家门,但你还是将对丈夫的思念寄予在诗词之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这样的甜蜜没有伴你一生,也许是因为你根本不适合这样一生的缘故。丈夫去世,国破家亡,而你,却要在心受重创,肩负着丈夫遗愿逃亡的使命,这样的重任,被你一个柔弱女子全部扛在肩上,正如你诗中的豪迈之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乱世之中,你却能够凭借巾帼之身逃亡出来,可见你的意志又是多么坚定啊。

“寻寻觅觅”而你却只是唤起一段因金钱而起的爱情,他只是对你身边的财物有着贪婪之心,于是你用他考举作弊将他告进牢房。在古时,妻子告丈夫,无论如何,都是要坐两年监狱的,作为一名女子拥有这样的勇气与决断,不得令我钦佩。出狱后,你又带着文物离开,慢慢老去,这时的你已满脸憔悴。

一日,老友带着一小巧可爱的女孩来看你,你可知道,自己已是黄昏之际,便想把毕生之技传授给她,可小女孩的拒绝,却使你心中被猛扎一下,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一种社会悲剧。但被刺伤心灵的你却因此感叹“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也正是这句感慨,决定了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正是因为这句诉讼,才让我们对你的一生感动,怜悯及敬佩;也正是因为这句愁情才使我们跨越时代感受到那时代的悲剧。

易安,我心中的英雄,你用一生向我们展示了女子的伟大,虽然不像花木兰那样威武霸气,也不像武则天那样威凌天下,但你用毕生精力,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多情善感,忧国忧民的李清照,正是因为你这样的情怀,才使我惊叹不已,敬佩不尽。

易安,你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篇四:读《品三国》有感】

三国,是一段精彩纷呈又让人眼花缭乱的历史;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又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在三国前前后后九十年这一段历史中,烽火连天,饿殍遍野,战事频繁,民不聊生。然而,乱世出英雄,越是沧海横流,越能显出英雄本色。

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因此,魏蜀吴三国刚一灭亡,史书的记载就众说纷纭,学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三国历史的戏剧性让它成为了史学文学家们甚至是老百姓垂青的对象。

有那么一个人,他雅量,机敏,风趣,深沉却又狡诈,诡谲,冷酷,残忍。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终难盖棺定论。个性十足又如此富戏剧性。不难想出,他就是——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并不是很好,很多史学文学家都不喜欢他。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我看来,让他们痛恨的,还是曹操说了“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么一句话。如果换了别人,一定会反过来说,但是这真的做得到吗?也就只有曹操一个人坦率地说了出来,至少,他是一个“真小人”,而不是“伪君子”。

《三国演义》中有云: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写的就是曹操,也可以说是对曹操的一个评价。乱世如三国,曹操身处其中也就只能成为一个枭雄了。但无论是枭雄还是能臣,曹操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初中时曾经学过一首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若没有足够的雅量,又怎能写出如此气势的诗赋?怎能成为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怎能成就如此大的一番事业?

在各类正史野史中,经常会谈及曹操的笑,大笑,苦笑,嘲笑,冷笑,讥笑……似乎他始终都是在笑。就算是做错了事,打了败战,曹操也会笑。因为他豁达开朗,大气磅礴,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和本色英雄。而且曹操也十分风趣与可爱。据《三国志》载,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马超、韩遂时,和韩遂在战场上约见,韩遂的士兵听说曹操亲自出场,都争先恐后伸长脖子要看他。曹操便大声说:“你们是想要看曹操吧?告诉你们,和你们一样也是个人,并没有四只眼睛两只耳朵,只不过多了点智慧!”在战场上,曹操仍然如此洒脱风趣,更不用说在平时生活中曹操是如何了。

在《品三国》中,作者易中天从一个更平民化,更客观的角度去评价和分析三国故事。历史总是真真假假,是非纷争,无人说得清。但在《品三国》中,你将看到一段段更客观、更全面的三国史,一个个更客观、更全面的人物。

【篇五:补白】

留白,自宋元以来一直是山水画派的一大手法。泼墨三千,余韵间肆意挥洒,黑与白交相辉映,勾勒出山的峻、雪的白,氤氲出虚无缥缈之境。水墨与留白之中,自成一派,韵味盎然。

《寒江独钓图》便是自古为人所称道的。那似有若无之中,或浓或淡,似繁或疏皆是妙手偶得。曾有人提议,在江面空阔之处小题一首,或许可以更添余韵。但有人制止道:“这处看似虚无,却是画者苦心安布,如若题诗,便是毁了。”看似好心提议,用诗补白,但可能会使这空渺之境,一毁到底,满目疮痍,适得其反。

由此可见,补白是一门高深而又繁复的学问,全然不可断章取义。可能看似随意留白,便是作者苦心孤诣的结果。人生也是这般。

李叔同在经历过人世浮沉、精神虚无的俗世后,毅然决然地斩尽红尘,脱俗净心,去弥补之前人生的缺憾。从此,遁入空门,法号“弘一”,以清心寡欲洗尽浮世铅华,为那动荡不安的乱世留下虚白。“明镜止水以澄心,青天白日以应事,光风霁月以待人”更是他潜心所悟。补白,不一定是肆意填充虚无,而是在时间的沉积深处,净心除欲,寻找那处空渺澄净的留白,守护住那份美好。

如若李叔同未变成弘一法师,也未遁入空门,或许会为中国艺术史留下更多的书画与篆刻作品,但是那佛门之内的深彻体悟由谁来补白?

魏晋名士嵇康,一生潇洒肆意,将纱衣宽带、不着鞋履的魏晋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虽被时代所束,但仍恣意挥洒,人生尽欢。直到被逼致死地,那《广陵》绝唱仍回响耳畔。“此生虽陨,此心无怨尤”,更是嵇康直面权贵的激扬反抗,为那段乱世补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若嵇康一生畏畏缩缩,不是这般狂放肆意,也许会多一位帝王的俯首权臣,但是那魏晋风骨的桀骜不驯由谁来补白?

当今,不少经典影视作品被大肆翻拍,美其名曰“重塑经典”。实则却是将经典一毁所有,剧中充斥着流量小生,粗制滥造,顶着尊重经典之名,却将经典的本质抛掷脑后。更有甚者,令人不堪入目。

如若说这是补白,便是对“补”的误解,对“白”的亵渎,不如不补。

曾国藩曾说:“做事要花未全开月未圆,做人要求缺惜福。”世间万物注定有不完美,必然会有所留白,如若一昧求全责备,不加思考地补白,便是糟践。

补白,本是对留白的修饰与再现,但需加以斟酌,有所补也要有所留,那含蓄之意便呼之欲出,浑然天成了。

【篇六:真英雄作文】

古往今来,千秋万代。无论是莘莘学子,还是垂暮老人,都对阅读情有独钟。从儿女情长的红楼一梦到到奇幻浪漫的西游传说,都让文人墨客爱不释手。但最得我心的,还是乱世三国的英雄豪情。

在乱世中,白脸佞臣无数,正因如此,红面关公之义才尤为可贵。桃园三结义,令千古多少才子将相神往,也许从那时起关羽的.赤胆忠心便在胸膛燃烧。身处曹营心在汉,多少帝王羡慕刘备得此忠良之将,纵使曹操许他高官厚禄,许他荣华富贵,关羽的心仍一片赤诚。

有一种真英雄,即使面对王权富贵也仍赤胆忠心。从古至今,天下能有几人能如此忠心耿耿?义绝关羽心中之情,值得天下黎民学习,值得世间百姓尊敬。

在乱世中,有一位“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卧龙先生,他便是智绝诸葛亮。诸葛亮虽手无缚鸡之力,却能使风云变幻,空城计,不畏王权,镇定自若;草船借箭,将计就计,料事如神。诸葛亮的美名不仅来自他的才智,更源于他的精神。挥泪斩马谡,公私分明,忠贞不渝;先主托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往赤诚。

有一种真英雄,纵使韶华不再也仍赤胆忠心。千百年来,这等聪慧才子本就寥寥,何况智绝诸葛亮不仅是军事政治上的智者,更是为人处世的智绝,不与俗人同流合污,守住最初赤子之心。

在乱世中,政治家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弱冠之年便从政当官,年少轻狂,有宏图大志,即使“老骥伏枥”,也仍“志在千里”。易中天老师曾评价道:“曹操是个可爱的奸雄”。曹操想将关羽收入麾下,许他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关羽不从,曹操没有强迫,只是惋惜感叹关羽的忠心耿耿,可见奸雄也心怀柔情。

有一种真英雄,虽然从政多谋却也满腹柔情。三国鼎立,群雄纷争,曹操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世人说他“奸”,但我认为奸诈狡猾归于一位政治家而言是一种优点。

翻开书的扉页,阅读是在金戈铁马的三国中品读英雄豪情;合上书的尾页,阅读是在如梦似幻的回忆中邂逅三国英杰。在书籍的海洋中,我相信三国英豪会被浪花淘洗得更清明……

【篇七:品曹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足百年的三国给我们留下了一长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过五关、斩六将,智勇双全的关羽,“肃清万里,总奇人荒”而足智多谋的司马懿……而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像一个魔方,多少人想要把它复原成真面目,但总是没能成功。他有时善,有时恶;有时重情重义,有时冷若冰霜;有时唯才是举,有时疑心重重。他,就是曹操。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从古以来,人们对他褒贬不一。但他才华横溢,精通兵书,谋略过人。首先,曹操的文学才华让人叹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写出了他想建功立业,又势在必得的宽阔胸襟;“契阔谈宴,心念旧恩”,他喜欢与朋友把酒凌风,重温旧事,极具亲和力。他的诗犹如巍巍的昆仑,滚滚的长江,气势恢宏,满怀激情。

其次,曹操也有很强的经济管理能力。在那个烽火连天,民不聊生的乱世,曹操采纳了手下的建议,鼓励流民开垦土地实行屯田。政府免费向民众提供耕田、农具、种子等,也鼓励士兵在闲余时间种地。“三年耕九年储,仓谷满盈”,既解决了百姓的粮食问题,又备足了军队之需。而在这时,袁绍和袁术的军队还过着“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艰苦生活。他不仅鼓励农耕,还兴修水利,保护农桑,使黄河两岸长期无洪灾之难,民众的生活趋于安定,为他以后打胜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曹操的政治才能也非常出色。当汉献帝陷入困境时,有的趁火打劫,有的落井下石。而曹操有着深谋远虑,主动迎接天子,他也有了号令天下、征讨四方的强大政治资本。他又在8年之内发布了三道“求贤令”,和刘备的“三顾茅庐”相比,更加有诚意。他不计出身,唯才是举,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神机妙算的郭嘉、洞悉人心的荀彧、多谋善谈的贾许、谋略过人的荀……多不胜数,真可谓是英才辈出啊!他们的到来,让曹操如虎添翼,让曹操一次次取得辉煌。

三国时期,曹操是最真实,也是最可爱的人物。当韩遂的士兵听说曹操亲自上阵,都争先恐后伸长了脖子要看他。曹操喊:“你们是想看看曹操吧?告诉你们,和你们一样,也是个凡人,并没有三头六臂,只不过多了一点智慧!”

曹操洒脱自然,幽默风趣,却是天下英雄,足智多谋,求贤若渴!

【篇八:梦想的怀想】

立于渡口,淙淙溪水流过千年,将生命的短暂映照成了渺小。多少往事,一如流水逝去,无从寻觅,只留犹那几条小小的木船,令人感怀,引人暇想,那木船上载的,不是历史,亦非兴亡,唯有二字:梦想。

闻声,苍茫的筑音,略带悲凉的歌吟,这里是易水,木船上载着荆轲。感怀,萧索的秋风,稍有低沉的马嘶,这里是战国,环宇间真正的乱世。荆轲立于船头,他走了,他知道这是一去不返的征程,他知道国君之怒,尸横千里。但是,他更知道,暴秦压迫下的腥风血雨,百姓苦难的流离失所。宝剑已在剑鞘中沉封多年,此时应当出鞘。他没有退却,梦想已在心中压抑几时,此时应当倾泻,他梦想着天下大同,人民安康,他笑了,怀惴梦想,拔出宝剑,气宇轩昂。秦廷上的一舞,将梦想挥洒了千年。

荆轲一去而复返,乱世之间终有人看破,又一扁舟已至。“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这里是魏晋,舟上的是陶潜。一壶酒,一巾纶,梦想着心中的那个桃源,他用淡淡的笔触诉说着小小的梦境,将清清的河水划破为淡淡的水痕“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他去追逐那小小的桃源。于是便有了“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与农桑”的欣喜,也便有了“以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超脱,农耕樵读间的淡淡墨痕,将梦想传承了千年。

渐渐,世界趋于了安宁,木船也开始聚集,苏轼泛舟赤壁,梦想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范仲淹涉水洞庭,梦想着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文天祥泅游零丁,梦想着“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条条木船满载一个个梦想,一个个追求,一分分精彩。

怀想,沉思。我的梦想又在何方,我的木舟又将何去何从。笑而不语,解缆问浆,我的梦想,便是选择出发,选择远方,选择未来,也便是选择挑战,选择拼搏,选择风浪。知晓,远行,必有黑夜,便“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坚信,远行必有风浪,便用浪花潮水湿润笔墨,书写出壮志、豪情与奋斗。必然,远行中有泪水,浇灭那颤戈的烛光,便用泪水沃灌那一草一木,等待太阳的升腾。我相信,生命因追梦而精彩,那怕我的木舟只是短暂流光的一瞬,也要让这一瞬成为最耀眼的一刻,那怕我的木舟只是千帆竞发中微不足道的一楫,也要让这一楫变为千帆中最昂扬的一个。

立于渡口,溪水流过了千年,光阴易逝,人生易老,唯有梦想亘古未变,精彩了千年,传承了千年。

【篇九:读飘有感】

残阳如血,在乡间宁静的暮色中,一个女人站在空荡的房间里沉默着,无声地目送那个身影行远,没有一句苍白的语言。当她在决然中抬头仰望,希望却从她眼中星星地燃起,蔓延,漫过了一切。

她,永远相信明天!

我第一次把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书的标题上如此之久——《飘》,无论是从汉字上的“飘”与“风”,还是原文的Gonewithwind,都是随风流浪,随风而逝之意。其中随风流浪的是斯嘉丽的命运,而随风而逝的是白瑞德对她的爱情。在美国南北战争的乱世风尘里,她的生命如同苇草般被风拔起,在风中飘荡。后来的电影译名《乱世佳人》,这只满足了吸引观众目光的需要,根本不如“飘”带有一丝悲哀的美感。

斯嘉丽绝对不是善良或有品德的人,她任性、自私,冷酷又不择手段。先后为了钱与虚荣心抢走艾希礼妹妹与自己妹妹的未婚夫,为了维持生活向白瑞德出卖自己,允许工头雇用犯人并折磨他们来获得利润。可她同时又是勇敢而坚定的人,在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帮助自己讨厌的梅兰妮平安生子,在战后满目疮痍的故乡像黑奴一样在毒辣的烈日下干农话,想尽办法,祷告上天,让家人不至于挨饿。

她是坚毅的,尽管战争推毁了她所拥有的一切,她却固执而拼命地在伤痕累累的大地上活着。她顾念着家人,能放下自己曾经的小姐身份,跟奴隶一起下田,也体现了她对人世的执着与顽强。人总是渴望生,尽管许多时候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但人本性中对未来的希望,对明天的期望永不死去。

在烽火硝烟里,第三次结婚的斯嘉丽与一直在她身边的白瑞德走到了一起,但她对艾希礼的余念以及对白瑞德的忽视却永远地伤害了他。最终白瑞德在女儿夭折后彻底失望与疲乏,死心地离开了斯嘉丽。

此刻她才幡然醒悟,如果她真正了解艾希礼,她就不会爱上他;如果她真正了解白瑞德,她就不会失去他。她爱的和她爱而复失的两人,她一个都不了解。她可能从未真正了解一个人,而她的错误是爱了一个虚无的幻影。

她仿佛失去了一切,因为她多年的信念在那一刻全数崩塌。回想自己年轻时是那样轻松快活,她尝到幻灭的痛苦,如同手术后麻木的疼痛。但此时她却固执地开始了希冀,她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失败,即使失败冷冷地瞪着她,她也会翘起下巴。

“我明天到了塔拉再想这一切吧,明天我就能挺住了,明天,我会想出办法把他搞回来。不管怎样,明天又是新的另一天了。”

我最为触动的是“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样的尾句,它是不可磨灭的希望,而这样的宣言近乎悲壮。她仍像流浪儿一样赤着双脚在嶙峋荆棘上鲜血淋漓地走去,一路哭泣一路寻光,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与坚强。

斯嘉丽是真正的苇草,或者说每个人活得都像野地里的苇草。每天无论是被车轮碾压还是被人践踏,当暮色的晚风吹拂时,苇草总能固执地从污浊阴暗的泥地抬起头,仰望天上寥廓的星空,开始对明天莫名的期许。

无论是残疾孩子,还是孑然一身仍在黄牛背上歌唱的老人,或是用粉笔在街头卖艺画虎的乞讨者,他们心中永远活着希望。让他们在寒风中得以站成苇草的姿态,耐寒的形状。

“活着”这两个字的意义远比实际更广博,它是一种不屈的精神,是一首坚忍之歌,而希望是流淌于歌中的每一个词句,每一个跃动的音符。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有的人只看到华美,有的人只能看到虱子。

【篇十:艺术】

艺术自有生命,如何将其本真呈现给大众同时又能融入大众,理应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还原”与“创新”本就不是矛盾的,但若无还原,又何来创新一谈呢?还原之于创新本就是基石,必不可少。如若直接略过还原这一步骤,我们又怎能把握创新的方向呢?是以还原在前,创新在后;故而还原重于创新。

艺术,不是被创新或者是还原锁定了的,它就是艺术,无论哪种表现方式,明白艺术的人,一眼看去,就会明白,那就艺术,好似时间,他承载着无尽岁月,却不回旋,也不汹涌,仍淡然地继续向前,艺术也仿佛那般,有无限的视角,但,它仍还是艺术,不被我们的眼睛或心灵左右。

把一份事情做到极致,就是艺术。艺术这个词形容美好而又闲情雅致的事物,但现在仿佛被局限,被看的遥不可及,可其实就在眼前,你精心摆盘细心烹饪的一道菜,针线在手间游走缝纫出的衣服,每日被阳光沐浴的盆栽,都是艺术。只要极致,便是优雅。

艺术像一个幽灵,它在黑暗中徘徊不定,他需要一个人去感受,这个人则是最辛运的人,然而他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去面对,他若战胜了自己,则会赢得艺术的信赖,从而走上人生的巅峰!这个幽灵总是在你身后躲藏,你只需要留心转身,仔细点,就能看到!

艺术在常总是十分高雅而不可及的,其实它可以是一首歌、一次展览、一段经历有艺术的生活就有欢乐,就有美。最高贵的艺术,未必出自巨额投入、官方重视、媒体操作,相反,往往是对恶劣环境的直接回答。艺术的最佳背景,不是金色,而是黑色。艺术的重大使命,就是在寒冷的乱世中温暖人心。

艺术的重大使命,就是在寒冷的乱世中温暖人心。用灵魂的笔尖于心湖渲染,清澈透亮,不染尘世;露跃尖尖,触动心弦。扫去心扉尘埃,点上无暇青瓷;拂开蒙蒙雾花,敛露点点柔丝。你与我不曾相识,却与纸上交融,心灵的触碰,丝线的缠绕,轻轻浮动,缕缕缠绵,光阴的色彩,水纹的流线。不曾相识,在这纷乱世间,温柔相扣。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