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相关作文

【篇一:我和春天有个约定】

每当每年的春天来临时,我总是会和它有个约定。因为每年的春天,我都会跟妈妈和她的同学们一起出去游玩。可这次的春游不一样,是跟我的同学们一起去的。

当我们坐在了车上时,班长杜雨旃又跟几个朋友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合唱团。杜雨旃总是这样,不顾时间﹑不看地点,只要有观众,她想唱就唱。再坐车的时候,我们还开了一个巨大的零食宴会,当我们吃完以后,怀着愉快的心情一往直前。坐了两个半小时的车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一站——玉泉寺。玉泉寺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地方,到处都是深山老林,每一棵树都有几十岁到几百岁的树龄,这样算下来,平均树龄都可以算高了。这时,董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一条山路前,我才意识到,我们要爬山了。

到我们爬到半山腰时,我猜想:我们不会是要爬到山顶,然后被外星人接走,之后去太空里玩耍吧!可这时我已经累得满头是汗,哪还有那么多的体力爬呀!可我的身前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赵向煜。我每时每刻都怕赵向煜一不小心从上面倒下来。如果他倒下来的话,那我们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都倒下去。可当我们到达山顶时,黄老师说:“今天的孩子们为什么都爬得那么快,难道是开了外挂了吗?”当我听见时,一丝笑意闪过。站在山顶俯视,才发现我已经爬得老高了,我真佩服我自己。这时,我们顺着另一条山路走下去,然后站队集合。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位于安福寺的桃花源。当我们来到桃花源,发现桃花都已经开了。于是,我们拍了一张大合照,庆祝这美丽的春天。

这次的春游令我一生难忘。

【篇二:我的生活像无止地“穿越”】

“起床啦!”这具有魔力一般的话语,将我从梦中世界拉回现实。眼前仿佛出现了次元隧道一般,“哧溜”,我被吸了进去。睁开眼,又是那白花花的天花板,又是那熟悉的我的“狗窝”。洗漱,吃饭,我又将乘车“穿越”到另一个新的“出生点”——战斗纷纷的学校。

一踏进班门,就听见其他“穿越者”的朗朗书声,放好装备箱(书包),我开启“早读模式”。源源不断地经验值(知识)贯入我的身体,准备开始第一回合“穿越”——语文课。

我行走在桃林之中,我穿过洞口,眼前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我拿出武器之一“笔”,认真记下第一个记号:桃花源环境。继续行走,我受到了村民的邀请,在村中受到了款待,我不禁称赞:真是热情好客呀!住了几天后,我发觉“穿越”时间快到头了,急忙告别,眼睛一闭,跳到了陶渊明先生面前,像个记者一般问道:“您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呢?”“您怎样着待自已的愿望呢?”具答之。放下语文科的副本(课本)又急急开始第二回合“穿越”——英语课。

定晴一看,二十六个字母各司其职,整整齐齐,分外好看。但偏偏一个个活像淘气的孩子,蹦来跳去,组成了单词、句子、语法三大魔怪(Boss),层出不穷,我焦头烂额。无奈,只要拿出笔和脑袋去与它周旋。过程中,还不忘呐喊几声:我记住你了,你给我等着,我会征服(默写或听写)你。密密麻麻地,如蚂蚁一般的字母在脑袋里爬来爬去,我一阵眩晕,但又重振旗鼓,拿出手中笔,指向它:我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丝希望,哪怕我不擅长它,我也一定会喊出:再让精华的知识冲击我的灵魂吧!放下英语科的副本,已汗如雨下,再加把劲儿吧!开始第三回合”穿越”——数学课。

这次,“亲爱的”陈老师,又亲切地将全副武装的数学卷子推向了我的面前。“穿越者”们联合对抗试卷魔怪。但看那敌方阵营,一个“二次根式”排,一个“勾股定理”师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梯队,浩浩荡荡地袭来,再看我方阵营,一个个“穿越者”手持笔作枪,手拿三角板作刀,再放开迟钝已久的大脑,与试卷刀剑相拼。瞧那精英们,灵活躲过,密集的枪林弹雨,直取敌方大将(压抽题)首级,而我则瑟瑟地靠在掩体之后,等待时机,艰难前进。拼完之后,我却已是千疮百孔。“穿越”回主世界,我在稍作休息后又开始了下午的“穿越”。

物理课上,我希望“穿越”成为牛顿;生物课上,我希望“穿越”成达尔文;历史课上,我希望“穿越”成司马迁……在完成任务(作业)后,还要总结一下全天的经验值。

迫不及待,梦世界我来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终将在经验值地积累下,用最后一场战斗证明我的“穿越”成果。我的生活啊!“穿越”仍在继续,我准备好了。

【篇三:归隐也是一种逃避】

陶渊明,号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五柳先生,但也称他为靖节先生。他是东晋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写了许多优美的诗,流传百世。

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鼻祖,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做过几年小官,因看不惯世俗险恶,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许多自然景色,表露出陶渊明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

陶渊明是一个隐士,众所周知。说得好听,就是说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说得不好听的,他这是一种逃避,不愿与险恶的世俗作斗争。一个国家,肯定会有贪官以及品行不正的官,这是不可避免的,人都是自私的。陶渊明在做官期间,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他对这种社会,不愿屈身逢迎,并且辞官,成为一名隐士。在山水间,过着质朴、美好的生活,却没有在官场上勇敢地向黑暗的社会发起挑战。虽然很难,但也要去尝试,尝试了便好。

世上固然有黑暗的东西,但我认为还是要努力地去改变一下。世界那么大,生命那么长,面对望而不得,总得努力一下,即使不能破茧成蝶,变成飞蛾晃花人眼也是好的。何况,命运那张一本正经的脸,偶尔也会有不适宜的趣味表情。陶渊明放弃与世俗斗争,而来到田园,过着朴素、自由的田园生活,陶渊明也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供世人品味。

看海天一色,听风起雨落。这应该就是陶渊明想要的生活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陶渊明那超然世外的处世态度与志向情趣;“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出陶渊明对“桃花源”里生活的渴望与向往。最后,陶渊明也如愿以偿。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商鞅变法,那个时代的社会也有黑暗,但商鞅敢于提出自己的改革想法,即使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并且有许多困难,但是商鞅并不怕,而且还越战越勇,最终形成了十分有名的商鞅变法。

陶渊明的归隐,在我看来也是一种逃避,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每一条路,都有它不得不去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陶渊明的归隐,也给世人留下了优美的诗篇,虽然他归隐是一种逃避,但他这样做亦是有意义的。

【篇四:桃花源】

回不去的曾经,就要成为可以过去的过去。

偶然的,我在整理抽屉时摸出了儿时的随笔本。翻开纸页,一篇记录望云感受的文章跃然其上。有多久没有想着去观赏造化之神秀了?我不禁扪心自问。

“云会体现出你内心所想。”我曾听老人们如此说过。于是儿时的我频频望天,看着那朵朵棉花变幻着,渐渐聚成某个极类事物的形状,又被风吹散成一缕缕云丝,随后故作深沉地提笔记录下感受。然而随着学业的繁重,我放下了这种业余的爱好,将那本本子压在作业本下,直到这段记忆被网线和各类琐事切割成碎片散了一地。

“收拾东西去上课,别看书了。”思绪被催促自书海中拔出,悻悻合上书本拿起书包。而等回家后便以“刚上完课很累”为由拿起手机刷朋友圈,一会又被闪烁的QQ吸引了注意。于是那本书就这样一直躺在沙发角落,等待着我下一次想起它。然而等“下一次”来临之时,前文的情节已经淡忘,书本内容形成断层,最后留下的印象便是断断续续的碎片。

这是在现代无法避免的,虽然无奈但也并非十全的坏事。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生活……确实,生活碎片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并且我们一时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惜之处,但除了外出旅游,我们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去做一件完整的事。

我曾随母亲去到湖南的桃源拜访她的爷爷奶奶。依稀记得两位老人领着我坐在门前庭院静听夏夜蝉鸣,望夜空百里星汉。我甚至想过就这样定居在这里,就算没有网络,也能于闲时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然而想象终归是想象,我终归是要投入繁华尘世的忙碌和学业的疲惫中去的。

青砖黛瓦,绿树红墙,娟娟杨柳映水梳妆,十里桃花扶风浅吟。清风徐徐,叶片轻颤,醉了一地细碎斜阳。这里是桃源,这样的生活亦是桃花源。

坦白地讲我是不排斥生活碎片化的,若是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和各种机会做一些零星地小事,同样能从中得到乐趣。只是极偶尔极偶尔地幻想同古人一般优哉游哉地活着,看透所有的风景,接着与某个人去看细水长流。

【篇五:关于暗示】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陶渊明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中这第一段,已经营造了一个充满迷离想象的气氛,一片迷霞错锦的桃花上似乎漂浮着薄而透明的雾气。渔人前行,这才来到了仙源胜地。然而渔人离开桃源时,桃花并未出现;桃花的消失,不也暗示着后来渔人“不复得其路”吗?桃花,便是这奇美神话中标志性的暗示了。

暗示,可以是一个声音,一个手势,一个景物,一个眼神;是一种符号和意象。它昭示着悬念,它结束了平淡,它开创了传奇。李白似乎心有灵犀地吟诵出一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便是这整篇《桃花源记》的精髓。

之所以《桃花源记》传诵不息,不仅在于它现象离奇,更在于它提出了美好的社会理想:田园风光、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安居乐业。这便是后来人们提炼出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一种原始农耕的倒退。它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厌恶战争、爱好和平的意愿。然而这种暗示兼讽刺的手法,当时东晋末年的统治者们,恐怕承担不了这么重的希冀吧。至此,这篇《桃花源记》便也成了一个历史的暗示了。

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行踪经历了“进入、作客、离开、迷失”的过程;而细想,每一个王朝不也是这样的吗?首先是建立政权;其次国家昌盛,海晏河清;然后国道中落,权力式微;最后政权覆灭了。历史是螺旋性上升的轮回。没有哪一个王朝建立时不曾流血成河替天行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铿锵誓言犹在耳;没有哪一个王朝兴盛时不曾信誓旦旦仁政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谆谆教导铭于心;没有哪一个王朝中落时不曾如宫门上剥落的红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胡笳悲音随风飘逝;没有哪一个王朝覆灭时不曾如秋雨中零落的枯叶,“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江山不再,离恨万种。《桃花源记》是历史的黑暗预言与轮回。无论是东晋南北朝,是隋唐五代,还是后来的宋辽金,元明清,大概没有哪个王朝,可以逃出这清晰如渔人一般的宿命。

绵延不绝的桃花,依然在历史的腥风血雨浊酒清泪中,起起落落,明明灭灭。大概那只是文人臆想中可以摘到的镜中花,可以触摸到的水中月,借此自我麻醉罢了。大国的梦想,迢遥如天边的海市蜃楼,给你希望,却又追寻不到。这才是暗示真正的可喜与可悲。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消极地沉湎于醉生梦死中。更多的人,前赴后继、至死不渝地去追那天边的幻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忽而想起另一个瑰丽奇美的神话:夸父追日。夸父追逐太阳,临死前他的手杖化成了一片桃林,那片桃林也许就是桃花源的那片桃林吧。它永远在那缥缈的仙源胜景里召唤我们,暗示我们:希望,总在路上。

【篇六:心中的桃花源】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世外桃源,这个桃花源一定是最美丽、最幸福、最神奇的地方。

一日,我独自在家附近的小公园里玩耍。突然,公园中央出现了一道白光,那道白光非常强烈,强烈到让我睁不开眼,不禁用手遮挡住眼睛。白光消失后,一幅唯美的水墨画出现在公园中央。令人惊奇的是,那幅画竟然是飘浮在空中的!我很好奇,凑近瞧了瞧,那幅画上画着山水和桃树,我感觉有一种奇怪的力量吸引着我,使我不禁将手伸向那幅画。在我的手刚刚碰到画时,刹那间,我竟被一

股强大的力量吸进画中。

进入画里后,我发现自己站在一个车站里,车站的牌子上写着“桃花源车站”。我走进车站的候车室,发现一辆列车停在轨道上,这个列车的车身上写着“桃花源号列车”。哇,难道这就是通往世外桃源的列车吗?

我走进“桃花源1号”车厢,找了个座位坐下,位置叫作“桃花源1号位”。这时,我发现座位面前的桌上,有很多用桃叶包装的美食:桃花味的汉堡包、桃花味的冰激凌、桃花味的饼干……哇,这么热情地款待我啊!

吃饱喝足后,我躺在列车里的一张大床上,感觉饱到要走不动路了。这时,床头柜上出现了一个印着桃花的杯子,杯子里有一杯桃汁。我想:再喝一杯桃汁,应该不会撑坏肚子。我把那杯桃汁喝掉后,感觉肚子通畅,浑身轻松。

我精神十足,突然想了电脑和手机,我已经好长时间没碰它们了呢。我刚想完,一部手机就出现在我的手里。我看了看手机,惊讶地发现,这部手机竟然是长满桃花的桃木制作成的。

正在我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突然列车急刹,我一下从床上飞了出去,直撞列车的墙。我一下子从床上蹦了起来,原来这只是一场梦啊!

看来,桃花源只在人们的想象之中,根本无法到达。只有自己辛勤努力才能获得幸福美好的生活。

【篇七:梦遇桃源人】

月色迷蒙,草虫轻鸣,夜风的呼唤下,我压枕而眠。

突然飘来一阵轻雾,一丝清雅琴声幽幽传来,我拨开轻雾,追求琴声而入。一路上,但见芳草鲜美,落樱缤纷,桃之夭夭,泉水叮咚……脑中闪过一缕思绪,莫非这就是陶潜笔下的桃花源?

我继续前行,悠然遇一小河,沿河前行,眼前豁然开朗,一竹屋前的桃花树下摆着几盏清酒和一把古琴。定神一看,悠然南山下,灿然傲菊中,我看到一位老人,古铜色的脸庞难掩岁月留下的年轮和沧桑,深凹的双眸像两颗深深的明珠,时时流露出智慧的光芒——这让我相信他就是陶潜。

我压抑着内心的兴奋,用颤抖的声音问:“先生可是大名鼎鼎的文学泰山陶潜先生?”“呵呵”他抚着胡子对我爽朗一笑:“在下正是陶潜,但“泰斗”一词就愧不敢当了,看姑娘这装扮可不是这里的人呀,可否到舍下一叙?”我大喜道:“实不相瞒,我乃后世之人,今在此偶遇先生,实乃一大幸事啊!”“原来如此,今你我相遇这桃花源中也是一种缘分。”陶先生爽朗一笑。

“恕我冒昧,陶先生,我想向你请教,不知……”“但说无妨。”后世之人对您有说不出的敬佩,很多人渴望像您一样地追求淡泊,悠然于南山下。”我兴奋的向先生描述着后人对他的敬佩。

“你的话让我欣慰不已,没想到后世之人中会有这么多的知音,可是,你明白吗?隐逸于生活,执着于理想,需要极大的付出,换而言之,要自我约束。”

“何须约束,隐士隐于野,天地为屋,日月为灯,何其自由,要何约束?”

对我的质疑,先生抚须沉吟,继而又说:“饥饿难耐之时,面对五斗之米,要约束;寂寞乡野之际,面对高官厚禄,要约束;我欲追求隐士之淡泊,必先约束人心之欲求,而后可得自由于天地间。水月镜花,兴象月神,必然有水清镜,而后有花月宛然,没有自我艰难之约束,则无人生淡泊之名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才气逼人,身处浊世却出淤泥而不染;种豆南山下却不是一般的农夫;有济天下之抱负却寄托于桃花源;面对仕途黑暗能寻求超脱,依然归隐山林……我情不自禁开口吟道:“古来真名土,清贫亦不惜,心灵高贵在,菊花笑东篱,南山送风爽,明月是知己,持杖五柳前,任我游天地。”

“好!好!好!好一个任我游天地,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斯才情。既然如此,我也赠你一诗‘秋菊有佳色,不同桃李枝,成蹊在其下,浓艳有几时?惟爱此霜杰,单含贞秀姿,故人都壶至,赏趣聊赋诗。’”

先生说完,朗声一笑,自由天际而去,留下我一人遥望,天边云绝之际,不老的先生留下不老的影子,化作不老的回忆。

【篇八:我心中的桃花源】

我是去过桃花源的。

万树林间,武夷山下,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清清楚楚地刻着“桃花源”三个字。那时的我还没有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之前也到过不少类似的地方,便觉得十分奇怪,为何这世上处处都有桃花源?

入口处,乌泱泱的人群鱼贯而入,涌向那个叫做“桃花源”的地方。也是很久很久之后我才明白,原来那些一拥而进的人,大多都还在寻找桃花源的路上。

接着我想起了武夷山脚下的那池清泉,“哗啦哗啦”,一直流淌的那股。它在我的记忆中十分模糊,甚至无法拼凑起一张完整的画面,我只记得那里的水很清很清,清到足以倒映出所有人的影子。

2017年9月1日,我来到了这所学校,重蹈了许多之前的覆辙开学,不适应、不愿意主动交朋友,没有朋友,开始习惯,逐渐有了朋友,一切像回转的时光机一般重新放映,一步又一步地重复之前的道路。我像那个不断寻找着标记的渔夫,迷失在宽阔的湖面,无数次折返回原点,无数次重复着自己走过的路。

或许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循环反复的游戏,直至有一天我们终于释怀,不再苦苦寻找先前自己所做的标记,才会发现这世界上的任何一条道路,皆是通往桃花源的方向。

遗憾的是,我们都是那些寻找标记的人,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生怕迷失了方向……

2019年2月25日,一切仿佛变得不一样,逐渐熟悉的同学,逐渐强大的内心,和逐渐美丽的世界。这时的我猛然回头,那一片片桃花林在阳光下被照得发亮。

原来我已经到了桃花源,原来我早就到过桃花源。

又过了很久很久,我终于明白:原来那些一拥而进的人,并不是没有到过桃花源,而是不知道什么叫做桃花源。

“哗啦哗啦”,泉水叮叮咚咚,倒映着所有人的影子。

我看着夕阳的余晖下,校园中成群结伴的学生,操场上健步如飞的学长,教师中埋头读书的同学,不觉已笑脸盈盈。

看来那石头上刻得没错,这个世界上的确处处都是桃花源。

【篇九:新桃花源记】

武陵人自桃花源返,即口授亲遇,代代口耳相传,至其百代之孙,慕其仙境之奇寝食难安,唯思再入桃源,以慰其好奇之心。

一日,划船缘溪而行,竟见先祖所志,乃循之前行,约半日,果至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美景历历在目,渔人甚喜之,乃穷其林,舍船从村口入。

村人见渔人来访,甚疑,内有长者曰:“汝何人也?何以至此地?”渔人笑曰:“祖先传言,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激湍,映带左右,美不胜收也。吾奇此地之异境,故访。”

长者亦笑曰:“汝但知此地美,不知此地之奇也!”

渔人乃疑,曰:“汝何为此言?”

长者略有所思曰:“此地有一灵石,据传从天而降后万事平和,风调雨顺,此地竟成无灾无难之地也。”

渔人大惊,乃曰:“奇哉!奇哉!此乃上天赐福与汝等也。”

长者曰:“可随吾后,一同观赏。”

复前行,长者止,渔人环顾四野,正处在一山洞之中,前有一堆杂草,苫蔽成丘,渔人未觉异,不敢言,久之,目似瞑,意甚暇,突见一石碑,中刻有“信”字,两侧刻有小篆铭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长者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渔人顿悟,渔人惭,欲引之,老者转头不顾。

翌日,雄鸡破晓,渔人划船而返。

返家,乃记此作,为后世之鉴。

【篇十:心中的桃花源】

“桃花源”用拆字法来理解,那就是“桃花的源头”。桃花不就是那美好事物的象征么?引申一点,就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一个心的归宿。心想之境,好不美的享受。

农村的老家,偏偏僻僻,摇摇晃晃,歪歪斜斜。在这儿呆了十几年,也不曾十分清晰地表达出这种味道,只是心有所思便神向往之。

田间的小路,弯弯折折,像一张密织的网,一路走来,踏过无数红黄交接的尽头,却始终找不到方向。那被分割的田地,孤寂地站着,等待下一季的耕种。我真想拥抱着一片虽贫瘠但却风貌依旧的土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属那一片独立山头的树木,不知经历过多少春夏秋冬,也不知尝遍了几番的沧桑巨变,才能变得如此挺拔,坚强,那是所谓那些城里的娇木所不能及的,它自有它的风格。每天越过时,我都吮吸着那一篇灵气,着已成了我的一种享受,这饱富田地之灵气的精华。它,支撑了一片天。

风挽走了些残枝败叶,它们被挪到了一个新天地——一个新生的地方。绿黄交接不也是一种冲击么?我经想冥想:野风这无情的家伙,竟卷走了这一片我的挚爱。但我错了,犄角瓦缝间,散落的依旧是那一丝牵挂。

小河挽流,多么惬意的体会。在农村,它永远给人以原生态的感觉,时而猛,时而柔,时而激,时而平,这大概就是它的本质吧!也只有在这山间小路边,我才能触摸到它的气息。当绿萍从我手中逃走时,我震撼了;当水萍在我指间嬉戏时,我省悟了。

我经常会有这样的猜想,这一幅幽然的山水画真的存在么?我寻找着。

晕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种和暖的气息,它发酵了,在人们的言语间,变得欲加温馨,安详。我沉浸在这种氛围中不能自拔——可能是爱的缘故吧!在农村,灯光被晚霭蒙住了,显得愈加灰黄。看着它,眼睛仿佛中了沙眼。迷迷晕晕中早已陷入了爱的城堡。

每至傍晚欲进餐时,我更加陶醉了,一席家宴也由此揭开了它最神秘的面纱。我淡淡地品尝着一些香味,渗透了汗水与情爱。宁静的夜晚,独步庭院小径,犬吠声渐渐止步。那从墙缝中透出的几些晕光,给绿竹披上了一层外套,变得更加地金辉了。竹片点缀着那零零落落的光秃秃的枝条,没有了绿丝绦的柔美,却变得更加精致了。

让夜景不安宁的,要数那矮灌丛间的夜行者吧!好美,一只萤火正在我的肩膀小憩,它可能累了吧!瞧,他正在搓它的手舔它的脚呢。真不忍心去打搅它。蚂蚱正用它那强劲有力的弹脚往家中奔去,每一片叶子上都洒落了它的脚印,那是它走过的标记。拨开叶丝,不知是什么动物,它们正在窃窃私语,商量着明天的行程,我想。最扰人的,要数田地中的蝈蝈了,不知是何缘故,它不停地叫着。它是在展示什么东西。露珠这时候却冒出来了,我轻轻的捧起一滴,好甜,就像那初晨时的甘露。……

好不忍心离开这一堂天地,但我还是回去了,去享受另一份快乐。这一片用网结成的天地啊!不知滋润了又牵连了多少人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总是渴望这世界能与我并肩齐存。

我的故乡,那块已生锈了的记忆,原来就是我的归宿,心的归宿。好一派桃花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