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相关作文
观《无问西东》有感作文550字07-09
前几天,我去看了电影《无问西东》,这部电影的片名源自清华大学的校歌“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是为了纪念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所拍摄。里面讲述了2012年、1962年、1938年、1923年这四个不同年代的清华学子不忘初心,信念坚定,傲骨精神永存的美好品质。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沈光耀。沈光耀是在1938年清华学子中的一位杰出青年,他出身名门,身上流着“三代五将”的血,但家族却只愿他在乱世之中保全性命,...
社会主义价值观作文800字07-03
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能使人惊奇和敬畏的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诚信,作为民族的图腾,深深地印在历史的伟业上。它如一轮明月散发着光辉,普照大地。以它的清辉袪尽人间的阴影,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孟子曾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纵观历史关于诚信的例子不胜枚举:孙武练兵,泪斩宫女,为吴王练就一支骁勇善战的铁军,最终成就一番霸业;商鞅变法,立木为信,建立...
听《童年》有感作文1200字06-28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童年》当真是唱尽了我们的童年。如今大了再回头听这首歌,又何止单是唱童年呢!记得以前看过一档综艺节目,里面有个问答环节,其中一个问题让人印象深刻:现在大部分的女孩子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随即调查了100位女性,然后让嘉宾猜。本来是综艺节目,主持人本着综艺的效果猜了一个:没有好好读书!所有在场的嘉宾都笑开...
教师节作文作文600字06-25
这个节日唯一给人的感觉就是怀旧了,那些给予我们知识和引导我们成长的人,成为每个人生命中的一个个阶梯,一个个烙印。九月金秋,丹桂飘香、柔风送爽,辛勤的园丁又沐浴在职业带来的荣光。9月10日“教师节”是如此的响亮,神州大地礼仪之邦,穿越时空激情回荡。从东海之滨到雪域西藏,从南国宝岛到塞外边疆,从三尺讲台到知识殿堂,无不沉浸在欢乐的海洋。“老师,您辛苦了!”一声声真诚的问候浓缩了所有的期望;“老师,节日...
论自律作文750字06-25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一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使用手机查阅一些资料,也会有一些特色课程,所以作为十一学子,我们要知规矩,明方圆,自觉自律。当学校举行一些活动的时候,我们要自律。我们应该去排队,不要插队,乱挤。良好的秩序会让人心情愉悦,还会节省大量的时间。美国总统华盛顿每天都很忙。一次,他见自己头发长了,便去理发店。理发店...
感受作文550字06-22
刚送走炎热的夏,秋天就紧接着跟来,才告别快乐的初二,初三就踏着快节奏的拍子走来。于是我知道,最令人头疼的初三终于来临了。告别了知了声,我们走进校园,带着一些激动和期待,甚至还有些欣喜。你听,琅琅读书声从四周响起,每个人的目光都很坚定,带着严肃的神情,似乎怕错过了什么,不敢松懈。下课后,很多人都坐在位置上,全神贯注地复习,耳畔传来笔尖在纸上滑过的沙沙声,搅拌着风扇转动的呼呼声,在教室里向外散开……初...
庐州礼赞作文550字06-21
庐州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庐州。庐州在教育事业的前线奔驰,扑入大家视野的,是二千多名学子的乐与劳。乐的是生活,饭菜质量的不断改善,住宿条件的不断优越,学习环境的不断美化。劳的是学,严格的作息制度,严厉的教学要求。然而不变的是那颗求知似渴的心,学习对每个庐州人来说都是乐趣和爱好,通过大家的努力,庐州学校成为了一所家喻户晓的民办学校,我赞美庐州。庐州是炉,呵护生命的火;庐州是火,点燃希望的灯;庐州是灯,...
校园的生活作文800字06-21
人生如戏,又如梦。时间肆无忌惮地从我身旁走过,不曾留下一丝痕迹,不知不觉,我早已踏进了高中的门槛。初来乍到,似乎校园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又新鲜。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环境,都会令我不自觉的想靠近,尽管现在我们都只是个陌生人。但我想了解你们的往事,看看你们的内心,我想和你们谈天说地,聊聊中华民族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校园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学校举行军训,军训的日子虽然很艰苦...
初三学子毕业感言作文2000字06-16
【篇一:风雨落花青春梦】当落英缤纷时,我们如同飞燕,在接受中考洗礼之后,满身花雨的归来,无论是成是败,我们都收获颇多。翻开记忆的相册,回首三年前初次踏进了立人学校的青涩,懵懂的我们,当时也注定与立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漫步在校园的绿荫道上,有一片片翠绿的爬山虎,芳香的白玉兰,蜜甜浓郁的桂花洁白的七里香,高大的榕树,青葱的樟树,抬头看看教学楼,又有激烈人心、深刻的名言,还有伟人周恩来的铜像、石雕。美丽...
文化精华与糟粕作文900字06-14
七十年前,鲁迅先生的一篇《拿来主义》教育了国人该如何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七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依旧在被文化的问题所困扰。七十多年了,我们的进步似乎就只有几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类空洞的口号,取什么精华?去什么糟粕?现在的中国,需要留下读书破万卷的精华。自古以来,先人们便发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变得为了颜如玉和黄金屋而读书。国人人均读书量只有明年4。7本,甚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