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相关作文
论拼搏作文1000字03-21
“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高峰的人。”——雨果人的一生真正的价值,究竟在于什么?有人说,价值在于敛集无限财富,有人说,价值在于名姓永传青史。而我则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永恒的拼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伟大的理想,面对命运的狂风险浪,以海燕般无畏无惧的拼搏姿态,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最终取得成功。音乐巨人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孤独痛苦的晚...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450字03-17
2016年的《开学第一课》讲述了红军们用自己的双脚,完成了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且身经百战。走过各种危险的地方,有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夹金山;有危险重重的草地;还有人称“鸟也飞不过”的老山界。红军战士们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创造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在《开学第一课》里,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搭“泸定桥”,让我们知道红军们当年过泸定桥有多么危险。老师叫...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450字03-15
9月1日晚上八点,我按照老师的要求观看中央一台的《开学第一课》。主题围绕“长征精神”,为我们讲述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开头是由TFBOYS演唱了《开学第一课》。内容一共分成四个主题,一是信念不移,二是勇往直前,三是百折不挠,四是坚持不懈。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个主题。被称为“独臂将军”的贺炳炎之子—贺陵生,为我们讲述自己爸爸的故事。有一次,贺炳炎将军在冲锋时右臂被子弹击中,医生说需要截肢,可是那时候...
铭记历史作文800字03-12
翻开中华民族的史册,让我们再回首中国的百年不忘的历史。这是一部血泪史,一部奋斗史,一部民族英雄精神伟大著作。每个炎黄子孙都不能忘记这部历史,因为我们要更好的发展。震耳的枪声在南京城的上空回响,三十多万同胞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深深的留下了一道疤痕。让人们记住这一幕,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如果忘记这段历史,你将是历史的罪人。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长达八年的...
与众不同的欢乐圣地作文1000字03-11
整齐划一的红军服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放眼漫山遍野的苍翠欲滴,这一刻,研学之旅终于到来,让我们满怀挑战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出发吧!踏上这一片带着庄严神圣气息的红色土地,银坑村文化礼堂便是我们与众不同的欢乐圣地了。远看礼堂,一个简单的拱形建筑,与城市中通常华丽伟岸的大会堂比显得普普通通。走近礼堂,只见大门上方高高的红五星显得格外庄严,两边装饰两只金色的鸽子,它们正展翅高飞,仿佛告诉我们和平的可贵。“中国...
红军长征精神作文作文2000字03-06
【篇一:红军长征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短短八句诗,五十六个字,不仅使我想到红军老战士熊爷爷给我们讲的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想这是布衣草鞋的中国人在枪林弹雨中徒步创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但这“神话”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必须虔诚地仰...
慰问老红军作文750字02-26
今天,我和军事夏令营的营员们一起去慰问了一位老英雄——当年飞夺泸定桥时,吹冲锋号的那位红军战士,张生荣爷爷。张生荣爷爷今年已经98岁了。他12岁就参加了红军,15岁就跟随红军大部队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吃过牛皮带,爬过狼牙山,走过沼泽地……在雪山上,他们穿着单衣,艰难前行,好多同志一坐下就再也站不起来,永远留在了雪山上。过草地时,很多同志掉进沼泽地,渐渐被淹没,再也没有走出来……很多战友们在长征中...
给班主任的一封信作文650字02-24
敬爱的班主任:您好!我对您的感激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我想把这些情感都写在这封信里吧。其实半年以来,我都非常地想念您。想起您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却是劳累与伤心。感谢您这三年以来对我的照顾。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没有来到七年一班会怎么样,如果我没有来尚志红军学校那又将会是什么样子?我想命运既然让我们来了这里,那么这里就一定会是最好的!老师,您三年的辛苦劳累和无私付出,不是简单的几个字能够表...
长征,永恒的碑塔作文550字02-17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以特有的魅力,在中国人心中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向上。80年前的一天,红军经过了漫漫征程,来到了四川的诺尔盖大草原,在红军队伍里,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侯德明,他从湖南出发的时候,从柳树上折了一根青翠的柳枝。这一路上他一直拿着这根柳枝,但是在长征路上,侯德明和他的爸爸妈妈走散了,一直是红军的叔叔阿姨在照...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作文450字02-15
吃过晚饭,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观看中央一台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这位长寿老人——秦华礼老爷爷,他今年104岁,他说:当年是他妈妈送他当红军,学习无线电报,当时学习没有固定的地点,没有学习用品和学习教材,可以说是三无学校。第一节课,是学习怎样削铅笔,不刮笔芯,为了节省铅笔。第二节课,是学习ABCD,他把英语刻在小木板上,同学间互相背在背上,天天读记。还有一位自强不息的红军,叫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