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相关作文
牧童作文500字06-15
辽阔的原野,无边无际,微风挟着泥土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的小草吹得有如涟波荡漾。纯洁的月光下,一眼望去,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看不见一点杂色,隐隐中草的倒影在风中飘忽不定,合着节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平日寂静的原野,在明月的衬脱下更加静寂了,静寂得令人发慌。忽然间,一声声悠远流长的笛声飘来,给宁静的摹增添了一线生机。听着美妙的笛声,牧羊姑娘似乎也受到感染,唱起了动听的歌声“咩—咩—咩”;牛大哥有些不服...
戏声瀚海复轻收作文800字06-15
一个身着戏服的戏班子。他们的舞台前是平静的村庄,就像从未动情过的潭水。秋风吹动着临时戏台的幕布。贴着脸吹过的风,冷冷的,让人感觉到要入冬。但是,听——演员开口了。明亮坚定的女声如潭水般清冽、清脆。几个唱得动情的演员在你面前。如井水一样,是深邃的神色;斜风一样,是摆动的衣衫;细雨一样,是轻悄的脚步;叮咛一样,是动人的嗓音。他们的自信毫无掩饰地似马奔腾着,信那博大的文化、信那朴实的戏人、信自己模拟了千...
我读书我快乐作文1000字06-14
儿时,我的快乐就是简简单单地得到一块糖果,上小学后,我的快乐就是无忧无虑的和小朋友嬉戏;而现在,我的快乐却是随心所欲地在书海中遨游。一本好书是一位哲人,为你娓娓道出人生的哲理。一本好书是一位良师,教你坚持不懈,勇攀知识的高峰。一本好书是一位诗人,和你吟诗作对,共赏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走进书中,看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看那始皇帝霸业初成,“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看那西楚霸王舞剑长...
月的温暖作文750字06-13
从古至今,多少人追求日的光明与火热,却抛弃月的清凉与温暖。而在那个夜,我走进了文人雅客笔下月的温暖。“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我和辛弃疾共同背着手在一个小小的村庄中悠闲地散步。夜,那么的寂静,墨一般的黑暗,让人的心微微发颤。突然,月忽地升了起来。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轮皎洁的圆月,不远处的喜鹊惊吓着“呼啦”一声飞走了。我和辛弃疾不约而同地停下来脚步,静静地欣赏着这月下的美景,与月相对无言。乳白色...
中秋赏月作文400字06-12
岁月易逝,月儿不老,情意犹在。又到一年月圆时,月儿高挂在星际,我的思念萦绕在心头。亲情在中秋习习的晚风中都变得特别浓郁起来。抬头仰望天空,繁星在你的周围都变得黯然失色,因为今晚是属于月儿的,她才是万众瞩目的主角。如玉盘,如明镜映照天空,白得晶莹剔透,不带一点瑕疵,仿佛是嵌在空中的一颗夜明珠。月光如水,如练,大地万物在她的普照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银辉,多了几分清雅,多了几分神秘色彩。中秋的明月总是伴随着...
我看见刹那的芳华作文900字06-12
是谁给我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透明的心灵,让我看清世间的善,感受人间的美?仔细想来,开中之景的清丽和温婉总能让我感受春风的和煦,夏雨的滂沱,秋叶的静美和冬日的温暖。它们,早已融入了生活的点点滴滴。白天,忙碌的学习容不得一丝的懈怠,一天之中,只有晚自修下课后,走在回寝室的小路上的时光才真正属于我自己。面对晚风,将迫切的灵魂轻轻安放,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美。我看见中央大道两旁的路灯落下温暖的光,轻轻柔柔地...
繁星流动,与你同行作文1200字06-11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秋风飒爽,瓜果飘香,森林卖报员小鸭乐乐正哼着小曲,优哉游哉地走在田野的小路上。“咦?麦田里好像有只猫。”乐乐远远望去,只见原本整整齐齐的麦穗,被一只伤痕累累的猫压得东倒西歪。乐乐急忙跑过去,“这只猫伤得可真重啊,啧啧,全身上下几乎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肉,遍布爪痕,也不知道姐姐能不能治好。”乐乐自言自语道。接着,乐乐找来一副担架,把这只猫拖回了家,将他置于自己的床...
生如夏花般灿烂作文600字06-11
晨风抚过松林,沙沙作响,那是林海的呼吸;初阳掠过草地,拾起珠玑,那是天外的暖意;蝴蝶热吻花朵,轻舞飞扬,那是新生的涌动;绿叶缀满露珠,折射阳光,那是盛夏的生机。天上漫卷的白云,堤上婆娑的新柳,山谷欢唱的小溪,田间清亮的蛙声……大自然诠释着生活的奇妙与世界的精彩。纵使狂风忽至,惊起一群漫天飞舞的蒲公英,借这一阵呼啸,随风远逝,天涯海角,总会有它落地生根的地方,带来新的希望。在那里涅槃重生,撩起星星之...
家乡的中秋节作文350字06-10
过了端午节,中秋节很快到了。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中秋——这个一家人团聚赏月的日子里,写下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在中秋节的夜晚,明月皎洁,乳白色的月光像轻纱般披在大地的身上,显得扑朔迷离,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借着皎洁的月光,我和家人一同来到楼顶赏月观辰。我们在楼顶架起一张小桌子,摆上各式各样的月饼,一家人欢声笑语,就在这样幽静的夜里不知不觉间漫延开来。我买...
秋月作文500字06-10
又是一年中秋,漆黑夜空更衬出那高挂在天空的圆盘。它不似唐朝李白所说的那样清白,亦不似苏东坡眼中的那样仙气缭绕。反而,有些淡淡的黄色,像极了旧相片的颜色,难道时间将明月也染上了淡黄?或许吧。记得小时候,常与一些朋友们,约着在中秋爬上院里的石头。石头算不上很高,两步就能攀上去,也不算极大的块头,只坐的下四五个孩子。大概在六七点时,便会坐在上面等。在七点,月亮也大概微微显了形。那时的月亮还透着莹白的淡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