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相关作文
让低调助我们成功作文700字06-18
绚丽的雪花映照世界,却受不了热风的吹拂;温室里的花儿生机盎然,却抵不住寒风的浸袭;夺目的彩虹看似美妙,却经不住烈日的考验——万物逃不了这个规律,我们人生也是亦然。古来成大事者,有哪些是不谙世事、张牙舞爪的呢?低调可以助我们走向成功。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战国时期,庞涓自恃有才,张扬拔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相反,虽才高八斗,精通...
我所喜爱的中国文化作文750字06-18
悠悠五千年,华夏文明延绵不断,香馨不绝。从秦淮两岸的香拥翠绕,到藻荇悠悠的康桥,中国文化,以其特有的博大精深和包容性,醉倒了世人,征服了世界。我喜爱她清新的味道。淡淡的墨香,泛黄的书页,虽然中华文化以其古老延绵而著称,但透出的那股沁人心脾的清新却如夏日清风般澈明透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五柳先生不羁世俗牵绊的清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
满分写物作文作文600字06-16
秋天,菊花开了。你知道吗,我为何最喜欢菊花?我并不像陶渊明那样“独爱菊”,也不像世人“甚爱牡丹”,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菊花。刚到小花园前时,阵阵幽香扑鼻而来,顿时使人心旷神怡。抬眼望,不禁心神一振,原来是我那心爱的菊花,还照样生机勃勃地独占花坛。那绽开的花蕾如同张张笑脸,不时地向我招手。我终于明白为何陶渊明会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了。因为菊花是如此迷人,它盛开之时,到处五彩缤纷,...
成功的作文作文450字06-16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收获;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望着茫茫雪景,我的'思绪飘到了那一天……“爸爸,明天是你的生日,你想要什么礼物呀?”“只不过是一个小生日哪需要什么礼物呀?”爸爸笑眯眯的说。但是我的每个生日爸爸可是忙前忙后的,一点儿也不闲着,爸爸的生日快到了,我怎么可以连礼物都不送呢?拿什么给爸爸当礼物呢?我灵机一动:妈妈不是教...
回归真实作文550字06-15
无论是美颜相机还是“反美颜”应用软件,其中各有利弊。借助美图秀秀的神效,虽满足了爱美之心,可这种自欺欺人是“聪明”还是“傻”,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回归真实在我耳畔荡漾开来。真实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真实是李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真实是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人敢于面对真实,在真实中寻得幸福与慰藉,而今人为何要沉浸于虚伪之中呢?真实美化后...
愈是阑珊最考验作文750字06-13
不知我们是否都有这样的经历: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都给出同样的答案,我们心中明明犯嘀咕,却屈于对方人众,咽回正确答案?是的,当我们是少数,在灯火阑珊处,总提不起勇气为自己点火。而很多时候,真理其实就在少数人手中,迸发自己的勇气与否,决定了是不可理喻的另类,还是超凡脱俗的圣人。哥白尼成为反对地心说的少数,他鼓足勇气,提出日心说,不顾世人冷嘲热讽,坚持己见。而随后的布鲁诺,跟随哥白尼成为少数,面对教...
以为话题作文作文700字06-12
百花竞放,空气清新,手捧一盏香茗,随着茶香清幽,我踱步在山间小径。曾几何时,我爱梅花,只因梅花香自苦寒来。他,是司马迁,他忍受奇耻大辱,不改当初的坚持,终于著成千古名作《史记》,司马迁的脚步迈得大义凌然,让人敬佩。曾几何时,我喜欢菊花,只因他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者。他,是陶渊明。他的胸襟如此豁达,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归隐山林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陶渊明的脚印走得豁达洒...
我与陶渊明的亲密接触作文650字06-12
一朵两朵三朵,漫天的桃花随风飘落;一步两步三步,陶渊明正从“桃花源”中走来。我不曾想过,我竟会对已经逝世很久的古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事实就摆在眼前,让我不得不相信。最初是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知道陶渊明,第一印象这个诗人一定是一个喜好自由、闲适生活的人,但却并不是我认为的那样,随着陶渊明的作品扑面而来,一个又一个真实的陶渊明出现在了我的面前。第一次与他接触是从一篇文章开始,具体的名字已记...
读出书韵作文700字06-11
我们读书读到的究竟是些什么?我想,读到的是浩瀚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孔子的颠沛流离,庄周的逍遥云游;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罢……读书,是需用心去体味的,无心的阅读,是对所读之书的不尊重,不热爱。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这样,方能读出书的韵味来。读罢一卷红楼,一声...
以诗为话题作文500字06-10
诗意,是嵌进国人骨子里的一种雅致,也是经历千万年风雨所沉淀在岁月深处的文化。年少方牙牙学语时便是与诗息息相关的了,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认识的第一位诗人,便是李白。少时便常常坐在那皎月下,坐看一地银辉。心中暗暗过勾勒着幻想中的李白,也是于一个这样的月夜吧,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写下了千古名诗《静夜思》。那时,小小的心里满是仰慕。年龄再长些时,便倾心于蒋捷温庭筠等人了。坐在方方的书桌前,点一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