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关作文
我与伦教文化同行作文750字01-12
文化,是一个个轻韵美妙的音符,演奏出一首首美妙的曲子;文化,是一盏盏灿烂的明灯,照亮一条条漆黑的道路……日月变迁,岁月如歌,伦教文化依然不朽。伦教那桑基鱼塘,就在这岁月中烙下永恒的印记。在阳光明媚的今天,我和父母怀揣着着兴奋至极的心情来到伦教桑果园。初来乍到的我们参观景点一——桑基鱼塘,一大片鱼塘横拦眼前,使人有种说不出的心旷神怡!几座朴素文雅的小屋星星点点散落在鱼塘中,当然少不了交通道——窄窄小...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750字01-11
纵使时光如流水,年华似残花,不会变的是中华文化留给我们的精髓。——题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结晶。让我们在文化中慢慢探索,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宰相肚里能撑船三国时期的蜀国,在孔明死后,由蒋琬主持朝政。蒋琬手下的一个小官吏杨敏,对此颇感不满。蒋琬和他交谈时,只应不答。杨敏性格怪癖,经常在众人面前说蒋琬的坏话。有人把这告诉给了蒋琬,并建议严惩杨敏。可蒋琬坦然一笑...
游田州古城作文800字01-11
“六一”前夕,期盼已久的“寻访壮文化,欢乐游古城”小记者活动的日子终于到了,我有幸成为活动的一员,自然无比激动。“到了!到了!”大家一阵惊呼,我和其他小记者跟着导游员迫不及待下了大巴车。嗬,果不其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与众不同的建筑。这就是广西省有名的田州古镇,她位于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县田州镇百东河北岸。是一痤古色古韵,充满壮文化特色的大型文化旅游古城。“快看,好高的牌坊!”不知道是哪个同学兴奋叫...
学习语文,难道就要抵制英语吗?作文400字01-11
就在一两年前,我们总是能够听说高考分数制要进行改革,语文的分数有可能会增加至180分,而英语则会采用多次考试取最高分这样的制度。因而总会有很多人在说,我们就应该这样做,就应该鼓励学生去学语文,甚至还产生了这样的言论“连老祖宗留下的语言都学不好了,那还有功夫去学什么洋文!”因此也就产生了这样的疑惑,我们大力提倡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难道就是在抹杀英语的重要吗?答案当然不是。我们的确很有必要鼓励学习语文,...
粉丝文化作文作文2000字01-11
【篇一:粉丝文化】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崇拜的人,有人崇尚他的品质,有人欣赏他的外表,也有人爱好他的性格……但做人是有原则的,是有底线的,可是有些粉丝为了自己心中的“男神”“女神”们,原意把家弄得倾家荡产,不惜用自己血汗钱去买演唱会的票;原意在自己脸上动刀子,把自己“整容”成偶像的样子;愿意将自己一生的幸福,快乐都与自己的偶像联系起来,难道这就是粉丝文化么?林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她吧,“不见刘德华,我绝...
家乡的情作文1000字01-10
我的家乡既不是繁华的都市大楼,也不是流传千年的名胜古迹。但,它别具一格,风景如画,四季如春,饮食文化底蕴丰厚,有许多旅游景点,也是在外拼搏的人们魂牵梦萦之地!乡愁就是味觉上的思念,无论一个人在外闯荡多少年,即使口味变了,但对故乡的食物,仍怀无限意念。说起吃的,怎能不让人回味起潮汕地区的擂茶呢?擂茶,又名三生汤,是一种特色食品。做法简单易懂,但材料种类繁多,做出来的成品其味格外浓郁、绵长……且擂茶文...
中华文化中的“孝”作文1000字01-10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静听;父母责,需顺承……”这部《弟子规》是我们从小便开始学习的启蒙读本,也是古人对“孝”的一种诠释。何谓“孝”?孝的基本道理是奉养双亲,然后引申出来尊重长辈,关心长辈,爱护长辈,这就是孝的道理。香九龄在9岁时母亲去世,与父亲相依为命。冬夜,里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天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
风雨人生路作文650字01-09
儿时的记忆里,大姨的故事讲得最有趣了。记得有一次,大姨说:“雯雯,大姨给你讲讲我小时候的故事,好不好?”我高兴的回答:“好呀!好呀!我最喜欢听大姨讲故事啦!”大姨的故事讲起来总是绘声绘色,故事背景的铺垫往往能很快将我吸引:“大姨出生的那个年代,日子过得很苦,家里也很穷,每天都要帮家里干很多活。放牛这件事就成了家常便饭。每次放牛,大姨都会拿着书,边放牛边学习……”“大姨,什么是家常便饭啊?”我不解地...
路与行作文1000字01-09
中国文化传承之路且何漫长,我辈岂能停止行走?——题记中国文化,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如今,端午节的龙舟,依旧在划吗?清明时节的行人,依旧断魂吗?故乡里的社戏,依旧在演吗?中秋节的亲人,依旧团聚吗?……曾记否?草,行,楷,隶书;曾记否?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曾记否?唐诗,宋词,元曲文化……在晕黄的夕阳中,执笔、磨墨、取纸,手一挥,草、行、楷、隶跃然纸上;落座,品茗,吟唐诗宋词听元曲,是何等的闲...
为手艺人鼓掌作文700字01-09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渐渐代替了手工,可在生产量增加的时候,祖先留下的文化在消逝。可值得庆幸的是,仍有手艺人能放下财富的诱惑,依然手工制作,文化便传承下来了,因为机器制造永远代替不了手工制作,只有手工才能把东西做“活”。学校在老门东、夫子庙一带,那里是手艺人常驻的地方,印象最深的是捏泥人,机器造出来类似泥人的玩具,缺少了层次感和变化,显得千篇一律,这便是次要的,关键是做不出那种神韵。彩泥在手艺人手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