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关作文
我们的共享时代作文1000字07-24
夜深人静,清风徐来,卷起纱帘。手捧一本书,轻抿一口茶,聆听窗外花开花落,不知不觉中,耳畔仿佛只剩下风的呢喃……回首过去,人们互助扶持,其乐融融。“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引领我们进入了其幻想中的世外桃源。不妨想象一下,那里的人们共享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农具,农田,人文,环境,社会生活,甚至于是笑容,无一不是人们共享的资源。他们互相信任,毫不贪利,这才使桃花源始终保持着一种安逸、祥和的氛...
又是春暖花开时作文2000字07-24
【篇一:又是春暖花开时作文】花开花落,绿树长春,春暖花开又一年。——题记清楚的记得,院子里的泥土总是新翻了的样子,不时有嫩芽从土里冒出来;门前的竹椅一年四季在檐下静静的端坐着,又想起曾经的你抱我在这竹椅上,赏花、赏月,论诗句;屋内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纸微微泛着些黄,却看不出丝灰尘。握着与你在屋门前留下的合影,又想起了从前。沂沂小雨落到屋檐上,透过窗子向外看,一片朦胧,似真似幻。我无精打采的倒在桌子上...
我们的时代作文750字07-24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帘,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太阳,光芒万丈。当风吹柳絮,雨水滋养万物,我们共享这个属于我们的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时代不断进步,在我们匆忙前进时,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出现的恰到好处。当我们急得焦头烂额时它们能带来方便快捷。当我们心情烦躁时,它们帮助我们舒缓情绪。当我们面对挫折、坠入低落,同样可以使用它们挥洒汗水,排遣压力。共享单车、共享书店、共享篮球……这些共享资源催促着我们的时代更...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作文500字07-24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我们班的第一个标点符号叫做王雅楠。她看了很多书,所以每次下课都给我们讲故事。但是她经常一讲到精彩的地方,就突然停下来说:“剩下的你们自己去摸索吧!”说完就走了,我们只能绞尽脑汁地去想下面的故事。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她也敢只说一半。那次数学老师提问到她,她简单地回答了半个解题思路,就说:“这道题的难点已经讲完了,其他的同学一定会的。”老师说:“你真是一个省...
那一年我们14岁的天空作文450字07-23
那一年,我们14岁,步入初二的年纪,父母告诉我“该长大了”。后来就真的上初二了,坐在尽管还是同一间的教室里,可是教室外的门牌却已由“七”变成“八”,心里甚觉异样,不习惯,可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印证着“我们初二了”。初二,意味着离初三、只剩一年了。明年的今天,初夏将至的五月,中考已不遥远。我们行走在路上,邂逅自己的梦想。初三,便是我们期待却也害怕的、撕日历的日子。初二,依旧有男生在灼热的阳光下打篮球,汗...
我们班的奇葩作文400字07-23
蒙B是我们班当之无愧的奇葩。你看他,总喜欢带着一副黑色眼镜,长得胖胖的,像一个吹饱了气的气球。老师上课时,他总会用一些搞笑的语言,把我们逗乐。有一次,老师在讲课。突然,蒙B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站了起来,从抽屉里拿出了一瓶农夫山泉,威风凛凛地拧开盖子,把盖子往桌子上一扔,猛的把水倒进他的嘴里,发出“咚咚咚”的响声。喝完后,他眯起眼睛,好像在细细回味着什么鲜美的味道。然后巡视了一圈教室,抛个媚眼说:“农...
我们无悔作文600字07-23
“沙沙沙……”我抬头环顾着周围,大家都在埋头苦干。临近中考的我们已经进入了“白热化”时期,滚烫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战火的硝烟……中考已经悄然而至,我们在学习的热潮中逆流直上。那么面对这次艰难的挑战,我们是否无愧于老师、家长对我们的期望呢?课堂上同学们个个正襟危坐盯着黑板,听着老师的讲说,手边还推握着笔不停地“刷刷”记笔记。作业本上,同学们的字娟秀整洁,给每一道题都予以认真、正确的解答,从这些字句中仿...
谁偷走了我们的童真作文700字07-23
前几天坐车的时候看到一个小男孩,大概三四岁的样子。他趴在车玻璃上,一会儿看着窗外疾驰的景色变得手舞足蹈,一会儿又在车玻璃上画着只有他能够看的懂的画,眼神里闪烁着波动的光。窗外人来人往,树影摇晃,天空仍如最初的那般纯白,就像,树上刚结出的果子那般生动,就像,小男孩的眼神那般干净。看到这里,我的嘴角不自觉上扬,转过头,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任凭疾驰的车将我的记忆拉回从前。那时候,天总是很蓝,假期总是很短...
我们家的晚餐作文650字07-23
每一天,都会有一个属于我们家的时刻,那个时刻,每一个人都会把要说的、想说的都说出来,那也是我们家日常中最快乐的一刻,那就是——晚餐时间。周六晚上,妈妈下厨,我在内屋听见了盘子、碟子、小碗放在桌子上的“当当”声。突然,我姐姐打开了我的门,脸上堆着笑:“老妹,吃饭了!”我马上起身,把椅子往里一“砸”,将门一甩,直奔餐桌。我看着桌上的菜,口水情不自禁地往下淌,我马上坐了下来——有青菜、乌鸡汤、炒豆角。我...
我们身边的民俗作文800字07-22
民俗是文化的原生态,是生活中最真的底片;民风是未飘散的诗歌,是人心中最甜的方糖;民族文化是越放越香醇的美酒,是全世界不可多得的瑰宝。什么时候,底片消失了?什么时候,方糖融化了?什么时候,瑰宝也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民族的民俗、民风成了全世界遗失的瑰宝,却不去寻找?不!底片依旧在,方糖仍旧甜,瑰宝也会失而复得。随我们去,找寻民俗,找寻生活,也去找寻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文化!中国古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它有五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