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考满分作文】
天边,只剩下了这一抹的余辉。残阳如血。伫立在萧萧的西风下,看着身上暖暖的光晕如潮水般褪去,这醉人的意韵,也随着天边那绚烂的晚霞一应陨落地没了踪影。天际的碧空也瞬间被黑暗所涵盖,留给人的只剩下夜里那几颗孤独的星了。此刻,我心生怜悯,美好的影子为何总要离去?安静地聆听。
夜,在寂寞地成长。时间一点一滴在流逝,同时轻巧地拨开了岁月成长的一层层年轮。历史告诉了我答案。谁又在吟那“斜晖脉脉水悠悠”了?梳洗罢,倚江楼远眺,那一腔的.愁思又怎地盼不回千分之一帆的故人,惹地魂断般的绝望?历历在目的晴川,在那一片萋萋的鹦鹉洲上,望着夕人乘鹤归去,只留下黄鹤不复返的空楼,有是谁在千载白云之上,望着江上的日暮奕奕生愁?“夕阳无限好”,千古绝唱从向晚的古原处飘来。
谁人驱车在此以抒其心之不适,反又吟得“只是近黄昏”这拖累之词?风霜在这寒意仍盛的二月负隅顽抗,这血红的枫林在晚风下如此盛放。又是哪位路人的车舍不得着二月的红花,留下“停车坐爱枫林晚”的不惜?荷着花锄,这位雪芹笔下的“姣花照水,弱柳扶风”的女子,又怎得泣血残红葬花掩泪后,忍塌落花归去时,对着冷雨敲窗青灯照壁,掩住重门,吟下“夕阳无语正黄昏”之婉辞?夜深了,历史的影子在烛火前来回穿梭,烧地只剩下那永不决灭的灵魂。拨开灰烬下掩埋的那熠熠闪亮的光星儿,它在亮着,微弱的呼吸,昭示着死亡永远荡不尽光明,不管这夜有多长多长……夜结束了!万丈的光芒,从远处的地平线蹦起,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赶走了所有的晦暗。生命从这一日开始纪元。斜阳西沉,依旧如此唯美。
【篇二:巍巍苍山,悠悠古寺】
喜欢山,喜欢它单纯的绿,喜欢寺庙,喜欢晨钟暮鼓的宁静与悠扬,暑假,妈妈和陈芳带着刘冬、刘惠还有我一起去爬山。天微明时,就到了苏仙岭门口。而门口却早已人来人往。
我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那铺着古板的小道上,刻着不同字样的“福”字,这是十八福地的象征。路旁青翠的秀竹,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那个爱竹的黛玉,那个才华绝代的清高女子。路旁的竹,如她一般清高,仿佛她与它前世就是同根育出的。
我们拾级而上,一级一级,连绵不绝,看不到尽头。身旁树木那单纯的绿,让人如此着迷。那绿纯净的如同山上的山泉般清凉甘甜,让人无法忘怀。
不知走了多久,阳光透出树叶,撒下点点光斑。山顶上不时传一两声吼叫,那种返朴归真的感觉,那种不到顶峰的胜利喜悦,于声音中透露无遗。满眼的苍翠,空气里漂浮着清新甘甜的气息,那种洗涤的污垢的气息。
终于到达山顶,我看着一些人在那儿大汗淋漓地发泄,心也不禁痛快了起来。找了个位子坐下,头上顶着浓荫,望着远处的阳光跳跃,跳得如此快乐、明亮,犹如小孩的眼睛,那样美丽、明亮。
风,无声的滑过我的脸颊。我们买了些香烛进了山顶的寺庙,寺名我已记不太清楚了,唯一记得的只是朴素的庄严,祥和的宁静,走进去,雕刻的天神们的面容如此的安祥,让人看了,心突然很安宁,很舒服。
墙上刻着“苏仙”的美丽传说。
传说,有一妙龄少女在河边洗衣服,忽然漂来一红绸丝带缠住她的双手。她情急之下,用嘴去咬,却不料吞下丝带。从而怀胎十月,生下一子。此子就是苏仙。她将孩子弃于山洞,却被白鹿所救,抚养长大。孩子长大后成仙,乘鹤西去,空余一白鹿洞。
大殿内的钟声,悠扬婉转,浑厚圆润,在香烛庭旁的围墙边,极目远眺,一片苍翠,薄雾之下,大半个郴州城尽收眼底,是如此巍峨壮观。
要回家了,我突然对苏仙岭生出了一份眷恋,神创造了如此的锦乡山河,真是让人惊叹。
巍巍苍山,悠悠古寺,多美的一幅山水呀,真想永远观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