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相关作文
关于改变的作文作文400字06-24
大家好,我叫科宁,是一位发明家。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如果把现在的科技带回古代,世界会有怎样的变化?我越想越兴奋,激动。那中国一定会变成最强的国家,这是我最后的断定。我带着这伟大的想法,久久不能入眠,于是我决定用我自己的双手完成这伟大的思想。第一个难题是发明穿越机,我天天不休息,常在图书馆里过夜,经过长期的努力,穿越机问世了。第二个难题是我该穿越到哪个时代?不能穿越到太早的时代,那时候的人太笨。有了,...
新时代好少年作文2000字06-24
【我是新时代的小好汉】顾雪儿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还记得入学的第一天,在炎炎烈下,校领导给我们讲了我们新安小学的校训是陶行知先生的“行知”。给我们介绍了新安旅行团少年儿童的英勇事迹。我们新时代少年要弘扬行旅精神,自主自立,不畏艰难,学习上勤学,善思。博议求真,当时我第一次听到了新旅精神,也深深的震撼了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用新旅精神激励自己,做新时代的小好汉。记得第一...
于碎片化中保全自我作文900字06-24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先生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慢生活的向往。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慢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置身于快节奏的洪流中,每一分每一秒似乎都能被切割成无数碎片,人们被迫遭遇碎片化生活。然而,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或许碎片化生活并不是人们主动的选择,但这并非意味着它一无是处,关键是怎样规划碎片化时间。朱光潜先生曾在《写给青年的十二封...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作文900字06-24
美好的东西积攒多了,便也成了祸患。——题记人的生命中分为两个时间段,即个人时间和公共时间。毫无疑问的是,后者占的比重明显要大的多。共享时代的产生是缘何而来的呢?自上古时期起,人就有明显的个人财产意识。“伐树做窝,掘沟为障”以醒目的标记来警示他人。而到了“连岁大旱,终日不雨”之时,平民“瓦裂茸败,饥不择食“,官府就会做出赈济,先借出需要的物资。当你急于回家却打不到的士的时候,你是否心急如焚?共享单车...
心归何处,路在脚下作文1000字06-23
我们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一代,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科技的发展催我们奋进,唯有刻苦努力拼搏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驾驭时代赋予我们的生存机会。这个时代赐予我们的从来都是脚踏实地而不是无所事事的仰望星空,只有扎实做事才能实现梦想,心中有目标和方向,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心归何处,路在自己脚下。我曾无数次的在心中想象:不浮躁的社会是什么样子?他有广厦千间良田万顷,每天叼着牙签收租散步好不快活。你有藏书万卷学识五...
与文化并行作文800字06-22
中华泱泱五千年文化,在岁月的流逝中沉淀出一份圣洁的美。作为仅存的文明古国,遗留下来的文化底蕴自然不容忽视。在中华文化中,绚丽的瑰宝比比皆是,犹如满树桃李,等着有心的你去采撷。漫步走进唐诗之中,“诗圣”杜甫因国家战乱纷纷,夙夜忧叹,写下了《春望》,将忧国思家之情抒写的淋漓尽致;缓缓踱入宋词,苏轼将对自身遭遇的无限感慨和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地向往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了一首《水调歌头》之中,寄托在了“人...
我在耀瓷小镇等你观后感作文650字06-22
釉呈失透状,色白微泛青,恰似鸭蛋壳色泽,柴青白釉小壶,惊动了世界陶瓷界。嘴角含笑,眼中含泪,这是我在看完《我在耀瓷小镇等你》后久久停留的状态。这部影片讲述的是爱情故事,表达出来的却是工匠精神,我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坚守,一种心酸。他们的爱情故事不甜,甚至没有好的结果,他们身处在古法技艺濒临失传的时代,千年陶瓷,或许连我们自己都不记得,耀州窑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窑,陶瓷烧造历史长达1400年。他们是90后...
遇上碎片化生活作文700字06-22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已经是一个充斥着信息碎片的时代了。微信、微博、QQ,各大网站无不例外的占据着我们的生活,使原本整齐的生活成了碎片化生活。在碎片化的生活里,我们做任何事都可能被打断。看书看到精彩处时,一条短信打断了你沉浸在书中的感受,打开短信去查看;写文章时,可能一条微信的进入,被迫你去回复而打断了连贯的思路;或者又是背书时,由于关注的一个网站更新了而忘记背书,抱着手机去翻看了。而且...
明天作文750字06-22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有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这是一段自信的代言广告词。人们总是惊羡于花儿的美丽,可又有谁看到花儿背后的心血于汗水呢?在我们成长的路途中,有太多太多的坎坷...
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新篇作文1200字06-22
20世纪的宁德,自然环境封闭,工业薄弱,粮食短缺,交通落后……,给人的印象是“老、少、边、岛、贫”。但宁德的人们靠着自己不懈努力,改革创新,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使当年的贫困地区变成了“小康之家”,成了许多领域的“一”。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时的人们常思考着自己的生活与出路。宁德人靠着自己聪明的头脑,凭借宁德地理位置的特点,通过不断地尝试,将濒临灭绝的大黄鱼,养育成中国最大的“黄...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