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相关作文
仰望大树作文750字06-20
和静县王爷府门前有一棵古老苍劲的杏树,听妈妈说她小时候这里就有那棵杏树了,而到我长大了,它依旧挺立在那城市一角,静静地开花,抽枝长叶。小学时,每次上学都要经过那里,想想那也算是见证我成长的一位老前辈了。我有时在放学后会在它身上爬上爬下,穿梭在一片片苍翠欲滴的叶片中间,斑斑驳驳的阳光透过缝隙撒在青石板上,草地上。渐渐长大了,每见这根深叶茂、树冠如云、巍然耸立的杏树便心生敬意。它扎根于喧嚣的城市之中,...
仰望作文700字06-19
曾在无数个温柔缱绻的夜里仰望天空,默默的衡量我和它的距离,不断的寻找追逐的方式。直到有一天,在我登上山顶,可以平视它为止。所谓前进与攀登,其实就是一个把仰望变为平视的过程,只有不断的仰望,才能不断的发现彼此的差距。没有什么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超越只在仰望与前进的一瞬。小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去采杨梅,紫红色的杨梅油的发亮。那会儿个子矮,站在妈妈的身边总有一种矮小的不自信,我总是觉得我什么也够不到,伸...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的日子作文600字06-15
仰望,注定是要抬起头,不让泪轻言自己的懦弱,彷徨无知而又不忮不求。幸福是否像星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清晨,盯着书本上的课文读着,背着,重复着,我们希望在小学的最后一个盛夏,有意义地过完它,就像走过一个不老的童话。虽然,我们知道,童话不会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成长,它们还要留下,陪着,陪着下一代焦灼烦恼的孩子,一如而今的我们。我们像《城南旧事》中的小英子和她的同学,是多么希望长高了变成大人,又是多么怕呢。...
仰望星空作文900字06-12
“杞人忧天”的典故很多人都知道,在国外也有一个与之类似的寓言:著名的希腊天文学家塞勒斯一日在仰望星空时不慎坠井,翌日被邻居救起时,抹抹身上的泥浆,精准地预言了第三天的下雨。而耐人寻味的是,不同的地方的人们对这两个类似的故事持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尽情嘲笑杞人的荒谬;黑格尔却说,只有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掉进井里。绵延传承了千年的故事早已被赋予了比喻义:仰望星空被看作是理想,或许还有空想;脚踏实地...
阅读是一盏灯作文1000字06-08
暗夜的灯光下,流萤点点,虫语切切,摊出浩繁卷帙中的一轴,讨取灯光的些许赏赉,相映成辉,妙趣横生,而远处的灯火又添了微微飘渺之意,浮起醉人醉卷的薄雾。人醉了,便放飞思绪任意驰骋,卷醉了,边引着思绪漫舞在浩瀚书海。那盏灯的名字,叫阅读。你听——就着月势,江畔高吟的可是屈大天?怒潮澎湃,忧思岂能安?顺着月辉,凤歌漫笑的可是李太白?折谪西望,长安可曾家?辅着月寒,仰天长笑的可是岳元帅?胡虏未尽,风波堪能平...
给三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作文900字06-05
亲爱的筱雅:你好!时间如穿梭般流逝,转眼间你已是一个初三的学生了,迎接你的将是紧张的中考,你知道吗?那将意味着你的人生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假如你紧张的话,那么请你不要太在意,顺其自然以最佳的心态去面对,相信自己!筱雅,在困难面前,我希望你永远都不要退缩,因为总会有人在背后支持你。记住:走过的路已不能回头,要勇于面对现实!不要忘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十三岁了,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不再是一个只会问...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作文750字06-02
曾经倘佯在夏夜的星空下,钟情于天边最亮的星。那灵动的光芒,呼唤着我追寻更美的地方。点缀在遥远天穹的那一颗颗明珠,宛如一个个闪烁的梦想,指引着我拼搏的方向。从古至今,这浩渺的星空早已被中华民族纳入胸膛。从夜观天象的占星,到张衡精妙的浑天仪;从敦煌的九天揽月,到万户的一飞冲天;直至今日“神舟”“天宫”太空相拥,“嫦娥”月宫轻舒广袖。中华民族的胸怀从不拘泥于海纳百川,更着眼于广袤星河的梦想彼岸。纵观历史...
渐渐地,我理解了作文1000字05-28
此刻仰望上海的天空,笼上了轻纱般迷蒙的薄雾。又忆起同一片天空下的老家,却似混杂在记忆中,失了方向。今年暑假,我们驱车回到多年未见的老家——湖北黄梅。到达时,已是深夜。一见讶然,什么时候,曾经的小农村也已盖起了大楼房,虽然只有两三层,但这样的发展速度也还是让我诧异,记得两三年前还都是土房子。然而,相比之下,城市,似乎科技发展快了几十年。让我对过去缅怀的,竟是当初嫌弃的老式土房了。第二天,我随大人下到...
让月亮做你的天堂作文450字05-27
有一种阴影叫挥之不去,有一种思念叫彻夜难眠。——题记夜晚,欲睡难眠。静静的望着窗外的月亮,青白色的月光照在我冰冷的脸上,去投入那月的怀抱,而我却与你天各一方。月亮是襁褓小时候。我常常问,我是从哪里来的?你告诉我说,我从天而降。是从月亮的起那襁褓中来,是天上的精灵。我呆呆的望着月亮出神,自言自语道,好想去看看月亮的襁褓啊!思绪早已飞入月亮之上。不一会儿,便偎依在你高大温暖的胸膛热睡,好像置身于月亮的...
竹的启示作文700字05-22
人生难得一知己。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每每想起心中都泛起一股艳羡之情。高山流水难在得,不禁托腮沉思,寻寻觅觅我的知己又在何处呢?整理思绪,向窗外望去,一节一节朝着太阳攀登的翠竹映入眼帘。不是初春柳芽的黄绿;不是细密小草的嫩绿;亦不是盛夏树木的深绿,那是一种遒劲的坚毅的绿。脱口吟出苏大文豪的那句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啊,你是岁寒三友之一,严冬的肃杀消不去你的...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