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毛相关作文
风景就在我身边作文550字08-21
朦胧的紫意早已笼罩夏日的清晨,晨光熹微,推开古朴的木门,便遇到了那最美的风景。早间集市早已熙熙攘攘,风吹过树叶抱怨着夏日的炎热。转身走向另一方向,树木逐渐密集,阴翳的环境传来阵阵凉意,使我浮躁的心平静下来。眼前映入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走入建筑,便看到屋内简单的摆放着几张小桌,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桌前站着一位女人一身简朴装扮,盘起长发显得十分干练,手执一彩笔,在桌前忙活着。女人见我来了,便莞尔一笑,...
我的理想作文550字08-21
你别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战士。像李大钊叔叔那样,面对“恶魔”能那么从容镇定,而且不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屈服。即使在极端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也不动摇,也不因亲人的哭声。喊声而忧虑。你别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战士。像郝叔叔那样,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能在电灯下学习;为了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惜点燃书本,牺牲自己,照亮了我们“人生的道路”。你别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理想是...
八年级幸福作文作文750字08-19
愚蠢的人,从远处寻找幸福;聪慧的人,从脚下根植幸福。——题记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处在当今社会,人们总认为自己缺少幸福,殊不知,生活处处皆幸福,幸福来自于平凡生活当中。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有人说,幸福就是在饥肠辘辘时的一顿饱餐;有人说,幸福就是富有;有人说,幸福就是荣耀……我也曾冥思苦想,对我来说,幸福究竟是什么?而这次,我彻底明白了我对...
千姿万态的眼神作文750字08-17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神是内心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规律,每次考试都是自信满满地去,垂头丧气地回来。这不,第五次月考又是这样,因为幸运,我的考场是自己的教室,而且刚好是自己上课时坐的座位,这使我不太紧张,更加充满自信。还记得那是考试那天早上我出门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能行。”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妈妈用坚定的眼神望着我。然而,自我相信也未...
生活处处充满爱作文600字08-13
走进历史的长河,一个个伟人逐渐映衬在我的脑海中,唱响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歌,那必定是一首坚定的歌。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往往是哪个国家的君主给予的封赏多,人们就效忠于他。但你,屈原,并不是这样,你的心中只有楚国,你也只效忠于楚国。当时的秦国具有一统天下的能力,投奔秦国可以说是顺应历史的趋势,西汉政治家贾谊也正在《吊屈原赋》中感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以你的才华,如果投奔秦国,必定受到重...
《红岩》读后感作文650字08-04
暑假里我看了一部经典革命小说——《红岩》。这本书讲的是许多共产党人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人关入监狱后与敌人斗智斗勇,虽然在狱中受到严厉酷刑却意志坚定,宁死不屈的故事。这本书里描写了很多革命英雄,如江姐、许云峰、成岗、刘思扬、小萝卜头等等,我看到介绍说这些英雄都是有人物原型的,我不禁被这些英雄的事迹深深震撼了。在这些人物中令我最敬佩的是江姐,她虽然是女同志,但非常顽强。她面对挂在街头丈夫的人头,强忍悲痛...
心境决定一切作文550字07-26
千万记得天涯有人在等待,路程再多遥远不要不回来。——题记生命是一只巨大的熔炉,生存与覆灭,爱与恨,真实与谎言,挫折与顺利,都置身其中,滚烫沸腾。艰辛是熔炉里浮沉的烙铁,为眼泪和回忆浇灌嘶吼着蒸腾,心中充有责任的人,甘愿忍受这炙热的熔炉里的痛苦,内心毫无他人之地的人,变草草了结自己潦倒苦难的一生。“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诚然,有谁愿意行尸走肉般生活,有谁甘心被当做一个“...
比的功用作文800字07-25
世间万象,人生百态,只有相“比”才有是与非,只有“比”才有美与丑,只有“比”才能分清楚高尚同卑劣。“比”可以使优者胜,劣者汰;“比”可以衬托出人的伟大或渺小,太史公曰:人或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比,何以知道何为重于泰山,何又轻于鸿毛?由此可见“比”的重要性。“比”可促使优胜劣汰。在比的过程中,只有优秀者方可生存,在一亿年前的地球,祼子植物曾经是陆地的主宰,但是后来出现了更为先进的被子植物...
承诺作文750字07-19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从古至今,“诺”字如时光长河底的金沙,虽经千年淘洗,终不失其璀璨之色。他从孔子沉沉吟诵中走来,从人们对“一诺千金”的称赞中走来,从君子朗朗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誓言中走来,走进人们对其充满膜拜的心灵。千年历史云烟浩荡,却不过一诺,它闪耀出震慑千古的熠熠光辉。一诺间南门三丈木杆孤立,映入百姓犹疑的眼帘。南门至北门般一趟五十镒黄金,谁信?然而当第一个履行者迟疑的完成任...
生命的真谛作文600字07-17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这句话曾是文天祥考问自己为何存活于世时说的话,如今,我们用这句话问问自己,问问自己存活于世有什么意义呢?想要做些什么呢?古人用行动来告诉我们应怎样活。西汉司马迁因得罪汉武帝而被处以宫刑,一生在狱中度过。然而,他虽受辱却并未消沉寻死,而是在狱中潜心著作,终于,完成了名垂千古的《史记》。司马迁曾经说过“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也许正是司马迁思考过生与死,才能留下《史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