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相关作文
向你介绍我作文650字11-01
“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我。”哈喽,大家好,我叫XXX,我今年十一岁了,现在在南安市美洋小学上三年级呢!我的名字是我外公查字典帮我取的。“炜”在字典中代表着光明,大家可能是希望我长大以后不要向黑恶低头吧!放心,我是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的。我的脸圆圆的,有着一头乌黑的短发,一双小小的眼睛和一个长鼻子。我很瘦,爸爸妈妈都说我出门会被风给吹走。我喜欢穿一件蓝色的上衣和一条浅蓝色的漏洞短裤。我非常喜欢读课外书,...
我们班的“暖男”作文900字10-31
“暖男”是不是带着暖暖包,很暖和的小男孩?他一定脸蛋红扑扑,浑身冒着热气。只要大家想要取暖,他就会出现在我们身边。班里“暖男”这个光荣的称号,到底会落到谁的手上?我的同桌———黄海智,他从上到下都发出一股无人能比的傻气。他那亮晶晶的头上,被插上了几根“小葱”,那“小葱”整天随风飘扬,那正是“小葱”之舞。你靠近一点看,可像三毛啦!然而,正是那几根渺小的“小葱”给予我温暖。有一次体育课,在“啦啪哒”的...
有你真的很幸福作文750字10-30
书卷多情似敌人,晨背忧乐每相亲。——题记夜晚的八九点,从喧哗闹市走进那家沁人心脾的小店,明亮又温暖。这家小店不大,但每当我走进你,走向实木书架,盘腿席地而坐,翻开你,放空自己。那一刻,有你,真的很幸福。不知道是何时何缘何地,你偷偷地溜进了我的心中,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看到你,心里觉得很踏实。喜欢带你去旅游,不要问我为什么,买了你就要负责任的嘛。我喜欢你,从《蜡笔小新》到《鱼羊野史》,从《杨红樱...
君子本色作文800字10-28
繁华落尽,缤纷浪漫,若无本色,若无自我,怎能在众花中独树一帜,独占鳌头?真本色,真性情,才足以在花叶飘零凋落之际,仍留一捧尘土,散一缕芬芳,牵动后人一情一感,一思一想。日暮西山,霞光盖不住竹林的苍翠欲滴,掩不住从容的淡淡墨香。有一灵魂长栖竹林之中,郑燮生在颠沛流离之中,双亲离世,茕茕孑立,双脚是否被悲伤禁锢?非也,本色使然,他将失去之痛化作心中的思念,迈进竹林。置身于自然中的清丽,从容的本色看淡生...
我的读书之路作文550字10-26
我们学过一篇课文《窃读记》中有位国文老师说过,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我十分赞同这句话。同时我也非常幸福,因为从我记事开始,我就沐浴在书海之中。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给我买了一种叫绘本的书。虽然我看不懂上面的几个字,但是我被那上面五彩缤纷的画面给吸引住了,每次看都十分开心,手指着上面的图面高兴的大叫!而且我更是百读不厌。每次拿起来就像有新的内容一样,晚上妈妈也一定要读上一两本,我才能安...
让童心未泯作文800字10-21
想起丰子恺曾在他的漫画中写的一句话:“爸爸说今天的月亮很大很亮,我出去看了一整个晚上。”那是一个孩子对于世界的态度的最好的体现,充满了爱与相信。我们热爱并崇尚这样纯真的童心,但如菲尔丁所意识到的那样,世界似乎正不可遏制地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是什么让孩子不再是孩子,是什么让童心不再是童心,又是什么让本该是精品的孩子变成了心灵提前硬化的半加工品?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在城市上空,风筝是无法自由翱翔的。马路...
千山万水赴你而来作文1200字10-14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跨越千山万水,带着一身风尘,只为你而来,为了荆棘丛后那道冲破云霄的光,那是青春,充满希望之光,我为你而来。青春是场盛大的宴会,我们不过是匆匆而来的宾客,搁下美丽的谣言。香槟杯里盛满的酒折射了谁的光辉,醉了你我,乱了岁月。我笑便是春风满面,定是能打动人的任他是谁,三毛曾如此骄傲的说。这位流浪远方的姑娘,这位才气盛人的女作家,她行走过撒哈拉,漫步在加纳维亚,匆匆走过拉...
彩色传奇作文650字10-03
每个人都在演绎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色彩。每个人的一生,或发出微弱的星光,或大放流光溢彩,而其中流泻下的人生感受足以让人用一生去体味。绝美之黑一直青睐于张爱玲的文章,读她的文字,仿佛可以感受她所感受的美丽。她优美的文字,将她所描绘的美全部展现在世人眼前。不用任何华丽辞藻的修辞,也依然能震撼心灵。张爱玲苦涩的人生在文学历史的画卷上添上了绝美的一笔。她的童年是缺乏爱的黑暗,但并没有因为生...
爱生活爱读书作文1000字10-02
当夏日邂逅了我们的青春,艳阳的跳跃成为柔软的爱抚,当松樟树舒展出又一季的繁华,即便是游戏也挽不住我们的年少,我们的成长已义无反顾地交付给了逝去的时间,留下的是对年轮的思考和为梦想而跳动的心。这一个暑期,我的成长在那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中绵延。手捧一本书来读,不需要环境,只需要我们一颗相对平稳的心。从扉页开始,思绪就被作者的笔触牵起,从平淡到波澜,从衰败到幸福,从一个个书中人物那里,从一排排字里行间...
赏长恨歌作文1000字09-24
《长恨歌》,“长恨”,“恨”,试问是别后缠绵的相思之“恨”,还是讽刺重色误国的愤懑“恨”,又或是致使国家倾覆的深刻悔“恨”。它没有《诗经》里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有“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的萧索;它没有李商隐眼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只有“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的荒唐;它没有杜甫所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有“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的别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