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相关作文
诗意·生活作文650字06-30
喜欢在淡淡的月光下,托腮凝思;喜欢在暖暖的晨曦中,翻阅书籍;喜欢静静听着风声,喜欢看窗外的烟雨蒙蒙,喜欢用诗意,装点生活。在我世俗的眼里,推窗见绿是诗意,落花满天是诗意,因为诗意,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遥想历史,走进一本又一本线装的、发黄了的古籍,找寻诗意……我看见陶渊明放弃了官场,归隐田园,种豆南山下,悠然见南山,带月荷锄归,复得返自然,东篱下的菊花,成片地灿烂,饮一杯淡酒,消一份闲愁。闲看庭前花开...
暑假做饭作文作文250字06-28
我以前没做过饭,因为我妈妈总是在家,所以我不会做饭。这些天妈妈不在家,爸爸很懒。我饿的时候,爸爸总是让我去饭店吃饭,很花钱,也不擅长吃饭。今天,我饿了。我看到父亲还在工作,于是我想:与其花钱吃不好,不如自己学做饭。我飞到厨房,开始自己做饭。我喝的是稀米汤,但是第一次加的'水太少。等到煮好的时候,水已经煮干了,变成了干饭。但我并不气馁。我把米汤锅放在煤气灶上,多加了些冷水,又煮了一遍。不一会儿,就做...
嗅到诗词的芳香作文1000字06-28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在世界文化宝库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古诗词是影响了炎黄子孙几千年的文化,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嗅到她的芳香。她的芳香,在于那氤氲着的隽永的意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鲜明色彩,绘成了一幅唯美。“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特写回望,塑造了一个雕像。“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描摹声音,奏响了一曲春声。意境里不仅有画,有歌,更有对话、有故事。崔颢的《长干曲》这样写...
描写月亮的散文作文800字06-25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不知过去了多少个光阴与朝夕之后,中秋佳节再次来临。徜徉在奥森的龙形水系旁,看着眼前的人间繁华,心中不尽感慨万分,抬手望月,想起曾听过的一句话: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我们都为自己而忙碌追求极致与美好,可能是一生奋斗的目标。月,圆了,家人团聚一堂,共庆佳节。仕途顺利了,平步青云的节节高升,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十分向往与憧憬的画面与场景。宛...
多彩人生作文400字06-25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花开花落间春夏匆匆走过……人生如歌“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如今我们的人生正在匆忙中走过,每一天都追逐加速,为了我们未来的梦全力奔跑,梦就在远方。为了人生目标尽力奔跑追逐,带着如歌的人生全力以赴。人生如诗人生似首诗,在花飞花舞间品味诗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拥有高远的人生;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醉心于田园山水的意趣;周敦颐“出...
诗意地生活作文900字06-25
从书山抬起头来,我看到的是一群仍在伏案疾书的同学。作为一名“不安分”的学生,这样的场景我一年要看几千次,也会有上千次困惑:我们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肯定是为了将来的生活,我听了无数个形容词来装饰生活,但把他们的“生活”换成动词却都只是“麻木地生存活着”或者“遵从他人意愿地生存活着”。从应试教育体制走向流程化的社会,越发紧凑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所有人已忘却如何诗意地生活了,那么何谓“诗意地”生活?我曾...
游杜甫草堂作文700字06-24
为了让我对杜甫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父母带我去游览了杜甫草堂。去到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亭子。我走了进去,发现墙壁上题有杜甫的诗以及他的生平写照。当我在小亭子里徘徊时,就会想到我竟然站在了杜甫曾经在这里饮酒作诗的地方,不由得欣喜若狂。我似乎感觉自己也有写诗的灵感了,好像杜甫在同我在一起作诗,我仿佛身临其境。直到妈妈推了我一下,我才顿时醒悟过来,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小亭子。接着,我看到了一个用古典牌...
枯藤作文600字06-24
车窗外的那一片绿,郁郁葱葱青翠温润,配上了垂下的柳枝,就如桃花流水般动人,那树儿亭亭玉立,就像花儿般柔美细腻。一片葱葱绿色中,一抹枯黄映入眼帘,是那么格格不入。一条枯藤蜿蜒曲折缠绕在栏杆上,枯黄的叶子在风中摇曳,藤蔓的末端已伸出了栏杆,追求着远方的诗意。可就在追求诗意的过程中,失意先找到了他,不知什么原因,这条藤蔓枯萎了,伸向远方的那只手也停止了向前。哎,真可惜,原本已经长得足够高大,顺着银色栏杆...
诗意的春天作文350字06-24
春姑娘偷偷地向我们走来,她在地上播下草种,在我们的心里播下希望。春天来了,花和绿草装点了大地,地上有很多五颜六色的花朵,无论是不知名的,还是有名的,都有自己的一份光彩,一觉睡过去,外面一直有密密的风雨声,这情景真像巜春晓》里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柳树像姑娘的头发一样,又长又细,每株柳树都抽出了绿芽,好像在迎接春天,它把自己的枝条垂到水面上,这真像《咏柳》里自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
走进诗意生活作文650字06-22
在书本里,在诗词中,古人用一首首诗词诠释了充满诗意的生活,或幸福,或悲伤,或豪迈,或决绝,无不令人回味无穷。走进诗词,也就走进了他们情比金坚的亲情。走进陶渊明的亲情,那里有懊悔:“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长辈的唠叨,小时候觉得厌烦,长大才知其可亲。读懂了辛弃疾“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一家人在一起的悠闲喜乐。明白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天中,一封家书穿越战火,何其珍贵!走进古诗...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