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相关作文
浅吟中华美德作文1200字03-01
美德,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神文化,彰显“礼仪之邦”的璀璨光辉。花木兰替父从军,漫漫征途的背后是令天动容的孝德;最美司机吴斌,强忍肝脏尽裂的剧痛,只为守住乘客生命的防线;何玥捐献眼角膜,就像被死神折断翅膀的天使用她自己散落的羽毛给他人带来光明。从古至今,中华传统美德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中华传统美德之诚信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
天耀中华作文800字02-28
“天耀中华,天耀中华,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真心祈祷,天耀中华,愿你世代昌盛,生生不息啊!”一首《天耀中华》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这是姚贝娜在春晚上唱的一首歌颂祖国的歌曲,不少人为之感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雄厚而悠久的历史,女娲造人;尧舜初统;夏商西周,桃李兴荣;秦朝盛衰;魏晋大治;三足鼎立;隋唐繁盛;宋词元曲;明朝强军……这都说明中华之大,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现在的娱乐节目...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课后感想作文800字02-28
华夏民族,这个古老的国度,五千年的文化灿若星河,绵延不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祖国迎难而上、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我们国家的魂,二者皆是强国健民的重要内涵和必要保证。作为华夏子孙,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有义务将其发扬光大。五千年,多么漫长的一个历程,宛若一颗孤零的陨石漂浮于浩渺的宇...
中华经典伴我成长作文1000字02-21
每当看到“中华经典”这四个字时,我的内心便会不由地升起一股感激之情。在我的成长中,如果没有中华经典对我的熏陶,我真难以想象现在的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记得小时候,那时的我尚未懂事,每天清晨便拿个小板凳坐在桌边读书。先是读《三字经》,后来《千字文》,再后来呢,便是注音版的《唐诗三百首》……说实在的,那时的我真是极不情愿的,但父亲的“命令”由不得我。书是背了整整六年,但现在细想起来,几乎忘得一干二净,...
勿忘国耻,兴我中华作文500字02-19
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祖国:中国,曾经被那无知而又可耻的日本侵略过。不能否认,那个年代,日本的实力比中国更强。但中国人拼死抵抗,以少胜多!9月18日那一天,战争爆发了。在日本轻易夺取东北三省之后,中国人醒悟了。从那时起中国站起来了!我们拼搏,战斗,换来了胜利的荣耀!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用不着去担心战争。但日本残杀了多少个我们的同胞。战争一去不复返,即使这样,我们也要以史为鉴,铭记耻辱!残忍的南京...
中华汉字作文550字02-15
古今历史的长河,在演变的,是我们的汉字。我走进文字的世界,见证中华的汉字。(1)甲骨文甲骨文跳出来,自豪地说:“我可是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了。我是约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大约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选入《世界记忆名录》,提到文字,我可是必不可少的呀!怎么样?我很了不起吧?”(2)金文这时,金文也出来了,它也介绍:“我是专门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合金更坚固,做成青...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文1200字02-12
寒风呼啸,却不能吹散我们朗朗的书声,暴雨滂沱,但不能浇灭我们学习的火焰;电闪雷鸣,也不能吓退我们向上的信念;我们今天苦读,为的是中华民族明天的崛起!二月下旬,正值开学季。伴随着我迎接新学期欣喜之情的,还有一种迷茫的感觉。假期里遇到了我的表哥,一所知名211大学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总是不如意,对此他十分沮丧。我又想起了从北京大学的毕业后回家摆猪肉摊的陆步轩。望着手上的书本,我不断问自己问什么要读书呢...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作文400字02-11
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着我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这个寒假我有幸读了这本书,了解了中华名族由盛到衰,有衰变强的发展史。轻轻的翻开书,立即就被书吸引了。这本书把五千年的历史,取其精华编成一本书。整本书按实际顺序,为我们展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书中每个英雄人物都那么伟大,我最喜欢的英雄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四面楚歌》这个故事里,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有人说这是项羽死要面子。但我认为这是英雄的...
中华文化,令人骄傲作文750字02-09
华夏文明,悠悠五千年,荡漾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华文化,绝版的文化,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不能效仿,无法复制。那战争的硝烟还在飘荡吗?你伤痕累累的身上依旧留有那丝坚持,那份努力。于是,你雄起于这东方的大国,并依靠着那份坚韧屹立千年而不倒,口口相传延续至今。一双美人的收葬送了整个王朝,一个叱咤风云的王,输掉了半壁江山。坚强的你,在一次次王朝的更替中,日益成熟。散落的黄袍下,是你尘封已久的记忆。每一段...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文800字02-08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立下的伟大志向,这就让我不由想到国与书的关系。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幼时以诸葛亮自比,诗文、骑射、兵法等,样样精通,而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龙场悟道的故事。王阳明因得罪大宦官刘瑾而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在穷乡僻壤的边陲小镇,内心极度失望的王阳明开始潜心于读书、静坐,反思自己的言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行合一”观,他强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只为行、知决定行。自此,他的...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