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相关作文
朋友小传作文650字09-15
在我的世界里,有这么一个她。童年相识,生活相知,又在时光的浅吟低唱中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成了最好的朋友。在11年前的某一天,我与她初次见面。在那时才两岁的我还不曾记事,我们相识的时间也是从大人口中得知的。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我以为我会这样一直安静下去。直到她如太阳光般温暖的照进我的心堂,将我寂静的心灵全部照亮。她的性格很阳光,开朗。自从我认识她以来,就没有见过她因什么事而烦恼。我们...
前进中的那盏灯作文800字09-14
月夜中,那盏灯为我拨开迷雾,让我找寻到人生的方向。---题记月色泛着象牙白,夜幕下,风肆意地呼啸着。屋里的灯没开,我红着眼眶粗声喊着:"你凭什么管我,我考不考跟你有什么关系?"我坐在床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嗓子生疼。上着锁的房门突然被打开,逆着光,我看不清她的表情,只见她乌黑的眸子亮着。她说话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凭我是你妈,照顾了你十三年。"她顿了顿,又说:"快月考了,再忍几天。"这句话她说得...
我尊敬的爷爷作文450字09-06
太阳从天边缓缓升起,照亮了整个节世界,我慢步走向阳台,看着远方的世界,思绪如同燕子飞向远方,我想起那令我尊敬的阳爷爷……三年前,我发现阳爷爷的手指几乎断裂,我询问起他手指断裂的原因,他笑而不语,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三年前的一个晚上,他半夜下班清点自行车,发现少了一辆自行车。到小区周围找,当时是寒冬,阳爷爷已经汗流浃背。那自行车一遇冷,脚蹬断裂,他正想用手扶正自行车,双手却被反压在自行车下,被支棱...
心中的明灯作文750字09-05
古道边的灯火,大海上的灯塔,夜空中的银月,为我们指引前进的路。心怀一盏明灯,为我们的人生导航。相信,总有那么几盏明灯,在曲折的人生之路上为你守候。心怀一盏明灯,体会文人骨气。他少时便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渴望自己也能像先祖那样有所作为。奈何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既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又“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尽管也曾不止一次进入仕途,但总觉得“志愿多所耻”每每总以辞官归隐而终,使他“大济于...
阳光与阴影作文900字09-05
【阴影和阳光】作者:康源生活如一个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事件填充其中,其中一件事让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天空阴沉沉的,一如此刻我阴暗的心情。事情是这样的,我原本开开心心的去同学家玩,路上遇到了一个青年男子,他正在卖西瓜,很多人围在周围品尝,吃完西瓜,随手把瓜皮扔在地上,见状,我连连摇头,心想:“他们可真没素质!”可谁知,还没走出三步,我脚底一滑,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哎呦,我的屁股,还有手臂!呀,手臂...
你的美,照亮我的心作文800字09-03
白驹过隙,你已经四十多岁了。我呱呱坠地时,你才二十多岁,年轻力壮。正如初生牛犊,大胆地闯荡,茁壮成长。我在老家和爷爷奶奶长大的,因为学习,我遇见了你。看见爸爸妈妈在和爷爷奶奶谈话,把我抱上了车。跋涉600多公里,我遇见了你。回想你刚诞生时,你也只是一个临海的破旧小渔村。不料想到,却被国家点中,重点培养。经历了改革开放,你撇去年幼无知的面孔,俨然换上了一身工作服。一层层平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露出脑袋...
读《给自己点一盏灯》有感作文600字09-02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写的第一件事:学农迷路,给自己点了一盏灯,找到了大家与这句千古名句相似,既提倡我们给自己点一盏灯,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第二件事令我赞叹!作者给自己点一盏灯,从站在最边缘的陪衬,到团里的小队员羡慕的对象。通过“小和大之间”“角落和中央之间”“你和我之间”一次次走出困境,落得成功。曾在书本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被作者应用到了文章中。一个盲...
文学如灯作文700字08-31
余光中曾在给孩子们的信中说过,不必为自己的容貌所困扰,再美丽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令人生厌。而阅读能净化你的心灵,纯洁你的气质,让你在最寒冷的冬天也不忘玫瑰的芳香。此言得之,你远观文学,会觉得它毫无价值,没有任何经济效益,远不如金融、财会诱人。可是,你有走进它吗,走进它的内心世界,感受其博大而独特?文学,早在先秦就已经萌芽。溯游而下,它从《诗经》曳曳行来,穿过《离骚》、《文赋》朝唐人袅袅而去。且行且艳...
感恩教师作文500字08-30
老师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老师是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老师是灯塔,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老师,我敬佩您,每天要改那么多作业,在课堂上都是站着上课,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休息却只有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您可能还要看管学生的安全,可能是在办公室里为新的功课作准备,您是那么的忙,那么的辛苦。老师我崇拜您,课堂上,您用一双眼睛看着我们每一个学生,您用一双手批改着上百份的作业,...
不逝的月光作文1000字08-29
月,从儿时含笑吟咏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到如今睹物思怀的“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它仿佛一直伴着我们左右,如同流年轻抚的印记,从未逝去。每至月夜,玉弓初上时,那或圆或缺的轮廓,“月洒清辉满地银”的场景,让我思绪万千。教室的月光书桌前,奋笔疾书后的墨香如氤氲弥散。靠在墙壁边小憩,蓦然间,发现眼镜里折射出些许光亮,我不觉抬头仰望天际,冰轮冉冉。窗台上,月光悄悄地躲在那里,欲行而止,竟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