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相关作文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作文450字04-03
俗话说:高手出武林。那我们就出牛人!所谓“牛人”,就是在某个方面做的突出。若按照我们班主任来说,就是牛的一塌糊涂。那么,又有几人能称得上这称号呢?按我来说,就是班上的学霸—方奕诚,他既是我的师傅也是我的朋友,所谓,那便是学习非常厉害得人。学霸一次用在方奕诚最合适不过了。因为他的成绩是我们班上数一数二之人。那么,这便是学习领域的牛人。他在我们班上,个子不算太高,也不算矮。但他的学识是很好的。每当下课...
“超级书虫”吕宗远作文350字03-27
吕宗远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小书虫”。他胖墩墩的,个子不高,白白胖胖的脸上戴着一副小眼镜,一看就是一副学识渊博的模样。瞧!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到教室外面玩了,他又在看书了,我决定逗他玩玩。我悄悄地走近他,他正看一本《上下五千年》,突然我双手一拍他的肩膀,大声喊道:“喂!”可他就像早有防备似的,继续津津有味地看着书,理都不理我。我一看此计未成,就又心生一计。我站在他身后,挠他痒痒,我边挠...
围城读后感作文1200字03-18
也许是由于学识尚过于浅薄,初读围城时,竟悟不出半分深意,始终困惑我的是书名的由来,不明白这城,是如何筑起来的,锺书先生这城里所围的,究竟是何物,而这何物又是否足为今人所道。后来再看时,或许是年岁长了几节,又或许是学识涨了几两,仅是读到那句“把刺刀磨尖当成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便已叫我心惊肉跳。全书看似平直朴实的语言下,藏着的是尖锐而敏感的情愫,撕破平庸的外裳,作者的悲哀是如此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文700字03-15
回首中华民族这么多年来的历史,有繁荣,有衰弱,更有过任人宰割,到最后依然站了起来,是的,它崛起了,这在于什么?在于华夏儿女,在于祖国的新生!周总理曾呼吁全中国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的,我们是新生,有着顽强且蓬勃的生命力,我们肩负着重任,我们要读书,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祖国更美好的将来!从古至今,多少立下功勋的大家。两弹一星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哪个不是功勋响大地?但他们淡泊名利,他们不...
改变他人与改变自己作文800字03-01
年少的我们总是有些烦恼,总是有些脾气总感觉活在循环的日子里,在“监狱”度过的每一天都是三点一线。总想着要改变生活方式,寻找新鲜感,可总是在圈子里打转。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学会了以物质观察人,以行为了解人,以做到保护自己的利益。人都是一样的,自己的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会对自己身边的人萌生一种改变他们的年头,他所不喜的事,硬强迫他喜欢,甚至强迫他去做好符合自己利益的事,可这并不能...
让情商在细水长流中培养作文800字03-01
“情商”不仅体现一个人为人处世、与人交往的态度。更多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与学识。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速成“情商培训课”可能会适得其反。让情商在细水长流培养。在博览群书中培养情商。“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智者谈话”从《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虽年老,但是凭一己之力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拥有丰富的学识,过人的智慧,为世人所赞叹。外国记者曾问周总理说:“中国现在有多少钱?”,周总理...
我就是我,自己的王作文650字02-28
即便满身泥泞,也要成为最独特的花,哪怕命运辜负,无数次被看轻,我也不应辜负自己的人生。我就是我,自己的王。人的一生,长短不是有自己决定的,而是人们口中的老天决定的,但人的一生意义却是由自己决定的。你的一生或是精彩,或是平淡,这些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很多人都相信命运的安排,这些人往往都会说顺其自然吧!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命运,拆开来就是生命在运行,像个机器一样不断运行着。那些听从命运安排的人,就是在...
碎片化之变与不变作文800字02-15
碎片化,碎整者至于零碎者也。今人多以为习,其利者甚,弊者亦甚。碎片化者盖“时间碎片化”、“信息碎片化”二属,今人之于此二者,多为同步,暨碎信息诸零散时间。其碎片化多微博、微信朋友圈耳!有士人类和菜头者观之,思及今人知识结构退甚,不免惴惴而忧忧,大呼碎片化之毁今人矣。然此碎片化之过耶?某虽愚劣,以为非然。碎片化非今人独有,古仁人亦尚之。子不闻欧阳文忠公之“枕上,马上,厕上”乎?其所论者,亦分读物于零...
家有独特家训作文300字02-10
“爸爸,我家的家训是什么呀?”“啥?我家的家训?那可就得问问你那多才多艺的爷爷奶奶了!”我爷爷曾经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教师,自家独有的家训肯定是有的,正如我所愿,你看,就在这儿:在爷爷那里,有两样教材伴了他几十年,一是铁戒尺、二是老旧的鸡毛掸子。别看这两样东西一点儿也不显眼,但在爷爷手中,却教育出了一位又一位的好学生!爷爷说,爸爸现在教育我的方法,就是当年爷爷教育爸爸的方法,比如那件事。“这一次数学期...
谦虚是强者的自信作文1000字02-07
《两小儿辩日》是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让我们从孔子和两小儿中懂得了许多道理。孔子面对两个孩子天真的疑问,却坦然地说自己无法回答。他作为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思想家,通常会给人“百事通”的印象。而如果他就这样把真相告诉两个童言无忌的孩子,必然会将头上的“光环”打破,让自己的地位与形象一落千丈。一代见多识广的圣人,必定知道留有好名声的重要性。那么,是什么使他这样直接地说出真相?是因为他不爱面子吗?我想,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