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相关作文
时代的变迁作文750字11-02
转瞬之间,13个春秋已悄然离去,回首往事,历历在目。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模糊的记忆,熟悉的旋律,在我内心时时回荡着。时代在变迁,带给人类不一样的生活,心灵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静静地洗礼着。试问:亲爱的自己,喜欢这样的变迁吗?喜欢这样的洗礼吗?喜欢这样现在所有的一切地一切吗?哦!是呀,难以回答。风风雨雨,暮暮朝朝,点点滴滴,每一个、每一件都有着它不同的含义,又怎么敢轻易地批判它好与不好,喜...
压岁钱的变迁作文550字11-02
所谓压岁钱,是春节时,老人将事先准备好的钱给孩子,代表长辈给孩子们以平安,以祝福。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是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以往的压岁钱方法各不相同。在汉朝时,是写有吉祥话的一些类似货币的东西,明清时期,用红绳穿起铜钱,红包里放铜钱、大洋当压岁钱。是老人将压岁钱放在孩子们的床头上,后来孩子们给老人磕头,代表被祝福的孩子对老人的尊敬。延续到现在,压岁钱的...
坐骑的变迁作文300字11-01
外婆共有两辆坐骑。第一辆是老坐骑——一辆黑蓝色的永久牌自行车。“蓝铁”已有30多岁的高龄,斑斑的锈迹,破损的坐垫,无声地诉说着自己历经的“沧桑”。据外婆讲,这辆坐骑还是物资紧缺的年代,外公托人从上海带过来的。风里来,雨里去,“蓝铁”陪伴外婆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最近,外婆膝盖的半月板损伤了,双腿不能用力踏自行车了,妈妈琢磨着给外婆换辆车代步。上周五傍晚,我一回到家,就看见车库里多了一辆崭新的四轮老年电...
长河之变作文550字10-31
所有历史褪色后的黄,聚成夕阳染在我身上——题记历史,经常会发生改变,它随时都在变迁。历史是那古老的通济堰,尽管慕名而来,可过了大半天,我们仍是无法细致的观察。他根本只是一个木制的土坝,后来经过范成大将它翻新成石坝。这产生在南朝的水利工程,早已饱经岁月的风霜,他尽管没有都江堰那般名闻中外没有三峡大坝那般雄伟壮阔,但他仍然默默的奉献着自己时,古时候那些丽水人民免遭洪灾侵扰不管后来石坝会变成什么样,他永...
文具盒的变迁作文400字10-30
前几天逛淘宝的时候,看到了一些做工尤其精致的文具盒,果断给老弟入手了一个。变形金刚的外形,酷炫无比,加之可随意转换的身形,老弟自然爱不释手。看到他这般喜悦的心情,我心里也很是满足,又不禁想起了自己那会儿用过的那些文具盒了。那时候的文具盒,做工简单,直截了当,作为一个日常学习工具,自然没有太多花哨的修饰。还记得我很早的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文具盒,是带有还珠格格几位主演的画的,那时候,还珠格格每年都会在...
路的变迁作文900字10-29
午后好时光,我斜靠在沙发上一边沐浴着从窗外透进来的阳光,一边津津有味地读着鲁迅先生的作品。“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名言跳入我的眼帘,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那条路,家门前的那条路……小时候还记得两三岁时,家门前有一个小土堆,那时可真算得上是我的乐园。我总喜欢与同龄小伙伴一起在土堆上爬上爬下,嬉戏玩耍。时不时有自行车和摩托车从小土堆旁驶过,特别是摩托车驶过时,总会扬起一阵黄土灰,所以我...
时代的变迁作文350字10-16
这周我们参观了一个旧学校的遗址,一位老师为我们讲解他们原来的学校,听老师的讲解说,他们原来的学校加上校长一共只有四个人,也只有五个年级,而学校又非常的小。于是他们便两个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就比如说三四年级在一个教室,三年级的同学朝前坐,而四年级的同学朝后坐。老师前半节给三年级的同学讲课,四年级的同学上自习;到了后半节课,老师给四年级的同学讲课,又让三年级的同学上自习。在那时艰苦的条件下,在这里上学...
热爱城市的秋季作文450字10-05
一向漠视春的烂漫,夏的热烈,冬的纯洁,我只喜欢秋天,特别是城市的秋天。渐凉的秋风掀起了蓝色窗帘的一角,一缕阳光洒入窗内,金黄色的光跳跃在白纸上,微微的,那种闪烁稍纵即逝,带点令人琢磨不透的狡猾。针喜欢用装过红茶的瓶子来装水,因为那瓶底残留的味道溶入清凉的白水中便更显其味了。这种淡淡的的,如同初秋的味道,城市的秋天没有煮南瓜的香甜的味道,也不能看到火红的秋,旧时上海的秋,只是无论时间、境地怎样变迁,...
古城变迁作文550字10-03
平原县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三国时期,刘备曾在此驻扎。举世瞩目的义和团运动也源于此地。如今,这座古城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学时,我们惊异地看到学校西边那条臭气熏天的水沟被“活埋”了,教室里都装上了多媒体,老师们都用上了笔记本电脑,这些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后来,我们才知道学校积极响应教委的号召,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在暑假里对老师们进...
沙河变迁作文1000字09-27
2002年,成都市政府决定整治沙河了,这对生活在沙河边的爸爸妈妈来说,是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沙河将变得更美丽,难过的是他们得搬离生活了20几年的沙河边了。搬家之前,他们留下了河边小路的记忆,虽然我还没有出生,却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样子的沙河。一昔日沙河两岸的房子可真算得上是“挨家挨户”了。估且不说色彩上的单调,仅就建筑的布局就让人感到压抑。每一家在修房子时都是寸土必争,惜地如金。走在当中小路向上一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