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相关作文
怀念童年的日子作文500字10-23
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我们拥有一生的时光。——题记童年,人生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快乐的,天真的,有限的。回忆起童年一幕幕场景放佛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充满了快乐,脸上不仅扬起一抹微笑。记得有一次,妈妈买给我两只小鸡。毛绒绒的,可爱极了,别提我有多喜欢它们了,吃饭时想起它们,给它们饼干,那时候也不知道它们吃些什么,只是单纯的以为它和我一样,睡觉的时候想起它们,怕它们着凉,还把它们放在被窝里,没想...
当老规矩遇上军大衣作文1200字09-28
儿时的青石板路已布上斑驳旧迹,鸡鸣声又响起,晨光熹微透,过青山遥遥洒落在山坡,现在陪着老古板再走上这条响着钟鸣声的路,我披着他那泛白的军大衣,送他到路的终点。老古板是个不幸的人。幼时被父母抛弃,在他八岁那年,内战的硝烟掘地而起,活着,成了那个时代的奢望。面对无时无刻的饥饿,他能依靠的只有山坡上零星的树根。以至于现在的他,连饭桌上几颗饭粒都要求不准浪费,曾经那段无法忘却的贫穷让他建立了一个规矩,感恩...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作文750字08-28
有的人崇拜歌手,因为他们有一副好嗓子;有的人崇拜画家,因为他们的作品栩栩如生,让人赏心悦目;有的人喜欢运动员,因为他们为国争光。而我崇拜的对象确实平凡而朴实的清洁工。从小,我就看不起清洁工,觉得清洁工的工作脏兮兮的,在我改变看法是就是在不久前。那是一个清晨,东方刚刚出现一点鱼肚白,马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静偷偷的,偶然有一辆汽车飞奔而过它那刺耳的喇叭声,把我从美梦中醒来,想上个厕所,走过客厅时,忽然...
年味作文450字08-22
“满崽!满崽!别睡了,今天过年要早点起。听见了吗?”随着一遍遍的催促,沉浸在梦乡里的我被妈妈充满喜悦的声音拉了出来。穿好衣服,叠好被子,弄完洗漱,爬上楼,只听见外公和舅舅在商量年夜饭的事情,爸爸在一旁坐着,不时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过了一会儿,早饭煮好了,好大一锅蔬菜在汤中“畅游”,周身围绕着白色热气,一双双竹筷将它们夹起。吃完饭,我们各自忙去了。因为外婆家在重庆,照当地的习惯,我们没有吃午饭,在正午...
我的拿手好戏作文作文650字06-1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而我的拿手好戏好像有些特别,那就是打蚊子。五年级的夏天,为了练就消灭蚊子的“神功”,我可是尝尽了苦头,身上不知被叮了多少大包,手掌不知拍了多少次,终于练就了三招灭蚊子的绝招,而且一灭一个准。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我正在梦乡里快乐的遨游着,可是几声刺耳的声音打破了这美好的境界,我顿时就像坠入万丈深渊一样,心情再也好不起来了。我下床去寻找这“凶手”,只见三只蚊子在天空中盘旋着,露...
国庆假期作文250字06-10
期代以久的国庆终于来临了,我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了,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回乡下了。假期,我让妹妹叫大家一起去山上看风景,从山上向下看,一座座房子映入眼前,挺拔的树木守护着它们,一条条小溪从村庄流过,一条笔直的马路一直穿过村庄,一块块金黄的麦田,就像一幅画,我们还在山上一起捡石头,再一起比一比谁的又多又好看。后来,我们又用草和树叶来做一幅关于大自然的画,别提有多开心了。后来,我们又跑到田野里去玩,我们在...
乡里赶集作文450字05-07
星期六,爸爸把我送到了爷爷奶奶家,那天正好是乡下的赶集日。上午,我和爷爷奶奶去集市买东西,集市里人来人往、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家都提着篮子拎着包一边看一边挑选自己喜欢吃的菜或零食。我们先去买肉,身体强壮的摊主手起刀落,一块肥瘦合适又便宜的肉被割了下来,一过秤,刚好是两斤。摊主伸出油腻腻的手,接过钱往钱箱里一丢,又做起另一笔生意了。买完肉,我们又去买3斤玉米,摊主是一位瘦骨嶙峋的老爷爷,他双手颤巍...
想象的作文作文300字05-02
看见橙色,你想起了什么?是诱人的水果还是秀丽的景色?反正我最先想起的是环卫工人。因为他们的衣服是橙色的,他们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每天早上我们还在梦乡里的时候,他们已经早早起来工作了;当我们晚上还在看电视的时候,他们还在工作;星期六和星期天我们在家团聚的`时候,他们依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看见橙色,你还能想起什么?是金色的秋天还是著名的万圣节?反正我由环卫工人...
无法抹去的记忆作文1000字04-09
一场暴雨过后,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凉爽的微风以及和着泥土气息的芬香。干枯的大地被她呵护着,萌芽的种子被她保护着,刚探出头要有一番作为的青翠的嫩竹被她浇灌着。她是第一场春雨。刚吃完晚饭,身体微微有些发烫,心总是平静不下来。拿着个小凳子,四处乱逛,找到了一片空地。有许多孩子在这里乘凉,迎着那自然和煦的风,爽极啦!内心稍稍平静了一些,坐在板凳上,听着邻居们摆“龙门阵”既新奇又有趣,偷听的不止我一个,那说话...
三国论作文750字04-07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天意也!然吾以为天下分合之理,既有天意亦在人数也!自桓灵以来,佞臣主政,宦官当道,欺压百姓,鱼肉乡里。君不能进贤臣逆耳之言,民不能免水深火热之苦。又兼洪祸震灾,怪事连连,百姓岂有不反之理乎!以此观之人数更胜于天意也。昔曹操举孝廉以为仕。本图报效社稷,名振九州。然,张角,董卓者乱其本意。遂操,振黄巾于草莽之间,刺国贼于卧榻之前。岂料,镇压有功,刺贼无用,即已奔...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