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关作文
我们班的风云人物作文900字03-23
在这个看似平凡的223班里,却藏着一群奇人。(1)“真·胖子”在班上存在感较低,但吨位暴表,而又十分引人注目的恐怕只有隐居于三大组之后贾府里的贾士贤了。“真·胖子”是贾士贤的笔名,因为人姓“贾”,谐音就为“假胖子”,但真的不假,所以便改名为“真?胖子”。虽然体型庞大,但三大组还是极好的挡住了他,从此无论上课下课都如隐身一般,唯一的好友是体型同样巨大的另一人——杨尚燊,两人一下课就缠绵在一起,就连上...
靠近作文750字03-22
曾经见人读《京华烟云》,拿过书一看,入目的目录使用格式,内容竟与《红楼梦》如此相似,合书,见封面上四个字:林语堂著。随着林语堂先生的顶瓜走帽,甩着大辫子,叼着烟斗的样子在我脑海中徘徊不去,我翻开了《京华烟云》,代表着中国最旧一派的平氏夫妇与曾老爷逐渐衰亡;而环儿,陈三,黛云,这腐朽中的新生力量在逐渐成长,姚木兰是最完美最典型的中国女人,温情,柔情,激情,豪情,哲情集于一身……这部三个家族的时代史,...
坚守作文800字03-22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去了王位而悲哀了。失去王位固然悲哀,然而,更悲哀的却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了那个乐不思蜀的刘禅,灯红酒绿中,哪里还记得我们曾经坚守过的、已被废黜的灵魂?浮躁的时代需要坚守,坚守我们最初的信仰。易中天写过一篇《论“文人”》,骂得畅快淋漓:“文人不讲气节只讲节气,到什么季节,就开什么花;刮什么风,就使什么舵,名为与时俱进,实为与势俱进。”不幸沦为...
围城读后感作文1200字03-18
也许是由于学识尚过于浅薄,初读围城时,竟悟不出半分深意,始终困惑我的是书名的由来,不明白这城,是如何筑起来的,锺书先生这城里所围的,究竟是何物,而这何物又是否足为今人所道。后来再看时,或许是年岁长了几节,又或许是学识涨了几两,仅是读到那句“把刺刀磨尖当成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便已叫我心惊肉跳。全书看似平直朴实的语言下,藏着的是尖锐而敏感的情愫,撕破平庸的外裳,作者的悲哀是如此锐...
倾听泪水的声音作文700字03-18
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能看见你心中全部的海洋。——题记我说中国文化一半是浸在泪水中的,咸涩的焦灼,凄苦的迷离,构筑了华夏的高阁。回望历史,我们无法忘记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无法躲避他们脸上长流的泪水。这泪是一种包含,包含了人生诸多的坎坷,包含了时代所留下的痕迹,包含了中华文明蹒跚的脚步。倾听泪水的声音,便是倾听中华文明的声音。你听,李煜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朱颜改的悲哀;陆游总在哭,哭声中是他北国久失...
诗词我心中的明灯作文900字03-16
笔落,墨出,一笔笔,一画画,勾勒出一个盛世王朝;一句句一行行描绘出一派前世江南烟雨;一段段,一篇篇,谱写出一曲风花雪月的绝响。这,便是诗词。我对于诗词,只能算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仅此而已。并不敢妄言,对诗词有所研究,当然,也懒得去研究。只是喜欢在清风明月夜半无人之时拉开窗帘,朗朗月光下,不开灯,就着“如积水空明”的月光,读一读那些文人墨客的内心世界,品一品名人志士的壮阔胸怀。也许我不懂他们,但我知道...
品读唐诗作文750字03-10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唐诗则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唐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有的气魄雄浑,沉郁悲沧;有的直白如话,通俗易懂。十一假期前的周五一节作文交流会中一篇关于古诗的作文,勾起了我对唐诗的回忆。周六下午,坐在干净整洁的书桌前,看着一本古色古香的《唐诗三百首》。微风习习,吹来了诗书墨香。构建出一处处古朴凝重的文人雅居;笔韵流转出一首...
生命因你而美丽作文900字03-09
大约古往今来,“色衰爱弛,是美人心事;尚能饭否,是将相块垒”。能否博得更多宠幸与优待,是诸多人悲恸愤懑的缘由。但顺应自己心仪,斩钉截铁地隐于绿杉野屋的人,虽无所求却较前者更加矢志不渝。“脊梁”,存活在他们的生命里,使生命变得美丽。“倾昧修身,惠音绝响。钟期不存,我志谁贷。”嵇康,他是尘世翛然而来翛然而去之客。嵇康,也是中国文学中极其少有的阳刚的诗。中国文学大多是月亮的文学,恬淡亦柔软。而嵇康,则如...
桎梏与光阴作文1000字03-04
滴答滴滴,一个个显示器中划过一道道这样的字样:四百周年,莎士比亚。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通过各种社会媒体得知这个消息,但又有几人是有完整地读过这一文豪的作品?不必急于给予我答案,因为这一问题值得深思。一盏清茶,慢吞吞的情感音乐在悄然流淌。不知为何这首诗词总能翩然拨动我的心弦,悄悄地,静静地。我觉得莎翁是害怕时间的,所以当他凝望枯萎的紫罗兰、青丝成雪、树叶尽脱,才发出“欲阻时光皆徒然”的感叹。我们或许只能...
天桥印象有感作文650字03-03
桥在中轴上,地邻御路旁。关于天桥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元朝时代,那时北京还是大都,而天桥则是荷塘柳堤,雅集之地。文人志士在这里把酒言欢,哼唱一首元曲,观赏一副美景。这生活安逸如此,岂不美哉?在当时,这里地势低洼,河水不竭,在春夏时在这里看着船夫在荷花之间穿梭顺流而下,美好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有天桥之美,何须西湖,又何须江南?到了清朝初期,天桥就从普通文人志士的美景变成了“天子之桥”因为地处北京中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