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相关作文
刘公岛一日行作文700字05-21
今天,我们一行人渡船来到了刘公岛上,刘公岛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岛内面积3。15平方公里,岛内气候温和,海湾水色碧蓝,岸边花木锦簇,风光优美,有“海上仙山”之美誉。细雨中我们上了岸,走过刘公岛的石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石像,这座石像立在甲午战争博物馆上,十分醒目,经过导游讲解我了解到:这尊石像不是某位大人物,而是纪念所有在战争中牺牲的北洋水军,只见他双手举着一把望远镜,仿佛在遥望远方海上的战...
关于学习的作文作文1000字05-15
学习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不过,从世间万物的发展演变来看,学习,让人类从婴儿时期的什么都不会,到能够独立生活的成年人;让动物有了获取食物的本领,让植物有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习,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同的个体,对学习有着不同的追求和目标,我们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可以肯定的是,所有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都必须遵行一个规则,那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
我本来可以沉默作文500字05-12
早晨,柔和的光线照耀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小溪就像一条金光闪闪的彩带环绕在城市的周围。城里学堂六年级(3)班此刻正在上语文《最好的老师》这篇文章。老师说谁来概括一下主要内容?好多同学都举了手,而我只想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做一个旁听者,因为语文是我最薄弱的科目,无论是基础部分还是阅读理解和写作,每一个部分都让我学起来困难重重,每节语文课总是让我头疼不已。可是,今天老师偏偏请了我,我心想害怕什么来...
这个故事让我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作文300字04-24
国庆长假中,我读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它让我深受启发。这个故事讲的是孟子小时候很顽皮,但是他的模仿能力很强,孟子的母亲怕他学坏,为了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前后搬了三次家。最后一次,孟母把家搬到了学校旁边,孟母看到孟子和学堂里的学生们一起读书、写字,这才安了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搬过家。孟子见母亲为了自己的成长接连搬了三次家,理解了母亲的一番苦心,从此便刻苦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孟子成为...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作文600字04-14
有人问《窗边的小豆豆》好看吗?我的回答是:好看。豆豆她是一个天真,可爱,调皮又有一点古怪的小女孩,在她的身上发生了很多的事,她也在学校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当小豆豆来到车站后,手里还是紧紧的拽着那张车票,不愿意给那位叔叔,小豆豆对这张车票非常的感兴趣,因为这还是小豆豆第一次看到车票,看着她那一股傻得可爱的劲,也没有人会去讨厌和为难她,只会让人更喜欢她。小豆豆第一次来到学校,也不知是太激动还是太兴...
优秀作文作文600字04-13
古人说道:读书,可以增长自己的文化你找到了一个适合孟子知识。你倒真的对自己的嗯,学习失去信心了吗?父母学习的地方,就是学堂就找了一个适合孟子学习的地方,那就是学堂常说同样是一个老师的教的,你为什么学习这么差呢?我平时没在课堂上没有专心听讲和平桥的作业,没有经过独立思考之后才做的,像理科我根本听不懂,历史,没有太多的看书和做笔记。失掉了学习的信心,那你只要煮,不要不成为一个优秀学生的道路,不能成为一...
洪园美景记作文650字04-12
星期六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怀着兴高采烈的心情来到了洪园游玩,观赏美景。出了检票口,吴斌乾一个箭步很快就在长长的石板路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也紧随其后,过了石板路一个转弯,我忽然发现一大片花海,不由得惊呆了。花海里百花争艳,黄的、蓝的、紫的、白的、粉的,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还有娇艳的梅花,像一层粉红色的轻纱,像一阵粉色的云雾,美丽茂盛。...
个人成长自传作文600字03-24
余姓皇甫,名昕豫,出生于东方之珠,成长于广东顺德。家居东平河畔,余母乃本地人也,父乃湖南人氏。家有一妹,尚幼,未能行走。余今就读于南海实验中学,学业尚可以。平日爱好颇多,难以计数,故不一一列举。童年尚是美好。有一姨母,甚爱余,善烹饪。每至周末,便宴开两席,邀至亲好友,一饱口福。闻余喜蘑菇,便每每为余烹煮,味美鲜腴,至今难忘。童年记忆之美味,多半为其所留下。余六岁上学堂,仍于周末相聚于姨母家,但不及...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作文1000字03-06
不知何时,窗外已是纷纷扬扬的雪,时急时缓,张扬又不失风度。飘飘洒洒,大气,潇洒,痛快!花了好些日子看完了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很是激动,很是兴奋。就像窗外的雪一样,舒畅极了!快步走到窗前,伸出手去,凉凉的……屋外人们打得不可开交,白菜梆子震得窗户纸哗拉拉的响,屋里却有一个人倒立于墙壁,双手触地,一页一页的翻着书本,溅在上面的一滴滴汗珠见证了其的用功与专注。轻轻地一跃,轻轻地一站。稳稳地扔掉水面上的...
改写匡衡求学作文450字03-04
古代有一个人叫匡衡,非常喜欢读书。但因为家境贫寒,所以不得不给大户人家放鹅。匡衡每次放鹅,通常是让鹅自已取食,他躲在学堂的墙角下偷听,如痴如醉。晚上回到家,因为家里买不起蜡烛,所以深夜无法读书的痛苦一直在折磨着他。匡衡的邻居家倒是有蜡烛,只可惜光亮却照不到他的家。对知识的渴望促使匡衡突发奇想,他拿起凿子把墙凿了一个小洞。邻家的亮光照过来,匡衡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就着这微弱的光芒,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