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相关作文
汉字——让中华文化永烁光辉作文600字03-0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必说物质上的四大发明,也不必说思想上的百宗争鸣舞动的符号——汉字,就让中华文化永烁光辉。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有了它,中华的文化才得已延续。从仓颉造字到商代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箓书、隶书、楷书……,汉字在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断也演变,同时也记录着历史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知道了华夏族的祖先是炎黄二帝;让我们知道了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让我们知道了繁荣一时的隋朝。就有...
史记故事读后感作文700字02-28
不以规矩,何成方圆?——《史记故事》读后感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史记故事》就记载了许多祖先的故事。书中有运用智谋而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有胸怀大志的陈胜和吴广,有为了安定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还有拥有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舌定乾坤的张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武练兵》这篇故事。孙武善于练兵,吴王阖闾为了试其才能,故意选拨了108位宫女,让他练兵。孙武将宫女排成两队,挑了吴王...
我最喜爱的节日作文750字02-24
我们度过每一年里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这是每个中国人忘不了的,刻骨铭心的节日,意义也是非凡的,我想身为一个中国人,春节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当然,这也是我最喜爱的节日,原因让我慢慢道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春联,古诗《元日》说道:“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天,人们都换新衣,小孩子大人们还会挨家挨户的去拜年呢!拜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人类祖先曾遭受到一种凶猛的野兽威胁,它的名字叫“年”...
我爱家乡作文450字02-20
天空无比的湛蓝,蓝得生机勃勃,蓝的活泼,蓝的美丽。这种蓝在美术生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洁白无瑕的云妹妹在天空中游荡,四处寻找小伙伴与她一起玩耍,太阳公公乐呵呵地笑着,眼睛都变成小月亮了!鸟儿在枝头唱歌迎接着新的美好的一天。我们随着微风姐姐来到了一个美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地方—玉泉!早听闻玉泉的鱼儿是最大的,特意让微风姐姐带我们过来,瞧瞧这句话是真是假。鱼儿们纵横交错的在水池里游来游去,鱼儿很...
清明节扫墓作文550字02-19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回广西老家扫墓。今天我和爸爸、大哥、叔叔去山上扫墓。清晨的天空一片乌黑乌黑阴沉,天上下起了毛毛细雨,山路崎岖阴深。这时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有些应景啊。大山以前的路被挖空了,我们艰难地扶枝挨树向上爬,前方野草丛杂生,淹没了路的方向,挡住我们的去路,又那么崎岖不平,可我们不畏惧,继续蹒跚前进,直到目的地。扫墓有扫墓的仪式。这时大人为坟墓除草,填上...
汉字不朽作文650字02-18
汉语以中华民族特有的造境方式,使中国人千年抒怀不已。喜怒哀乐,借助方块字,宣泄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发而为言,著之为文,绵延不绝流淌成为中国的文化长河,陶成精品,冶成箴言,铸就了巍巍的中华魂魄。“自太初有字,于是民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地”。汉字又是帮助海外游子跨越大海阻隔的心灵的筏子。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
难忘春节作文作文700字02-1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处正是除旧迎新,喜气洋洋的景象。和以往的春节一样热闹……然而,20xx年的春节,却不同寻常。因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其来,大家在一个个口罩的笼罩之下,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失去了往昔的新春热闹,然而我却收获了一个实在的“新年”。虽然今年没有往昔的热闹,但春节习俗一个不少,我和妈妈一起剪窗花,我们剪了连年有余(鱼),喜鹊登梅,...
小草作文450字02-13
春天来了,春风吹过树梢,树枝上的花苞开心地微笑;春风吹过小溪,溪水欢快地奔跑……这时,一棵自卑的小草害羞地探出了碧绿的脑袋,低着头看着弱小的自己。我来到小草的身旁,对它说道:“小草,小草,你身上的颜色真好看!”“真的吗?”,小草这才抬起头,“可是,我觉得花儿姐姐身上的颜色更漂亮。”“哦,但是你可是大自然最了不起的美化设计师!”“哪里,我只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说道这里,小草又低下了头,泪水“扑哧、...
清明扫墓作文600字02-11
随着时间的飞逝,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清明节这一个中华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将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先辈们的敬爱。今天,太阳还是刚刚露出了头,就被妈妈给叫了起来,目的是为了能早点儿到乡下。我们上路了,在行驶中,我们发现车辆川流不息,应该也是回农村扫墓吧?到家了,只见今天天气无比灿烂,怀着这样的好心情,怀着对先辈们的敬爱,我们上山了。去山上的路十分的陡,到处都是那些扎人的刺,而且很容易被刺到。来到了...
寻根祭祖大槐树作文550字02-09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被广为传唱的民谣背后,牵引着的是无数槐乡后裔的心,指引他们跨过千山万水来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人们因何而往,请看下文——“根雕大门”是大槐树的正门,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云,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祖,同心。穿过根雕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根字影壁”,那金闪闪的“根”字的最后一笔,倒着看像一只脚,道尽了百...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