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相关作文

【篇一:喀左历史文化之旅】

今天,我们在作文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喀左东蒙艺术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喀左古老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了解到了喀左古老的民间民俗。

这里共有十一个展厅,分别是红山文化,陶器、瓷器,蒙古族日常生活,皮影、服装、钱币和粮票等展厅。

我们来到了紫砂艺术馆。一进来,这里的红山文化时期、商周汉代和辽金时期的各种陶瓷、瓷器展品映入眼帘。有倒把西施,还有半月红、三羊开泰、五福金猪等展品。我最喜爱的便是“认赌服输”这件紫陶了,它仿佛在讲述着两个老头儿下棋,一个老头儿输了,不服气的掉过头去,而那个赢了的老头儿哈哈大笑着,那形象真是雕刻得唯妙唯肖,显示得淋漓尽至。还有“壶天同寿”,“竹天机”和各种水果蔬菜形状的陶瓷制品,如苹果、香蕉、白菜和鸡蛋,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们又来参观奇石宴。一进门,我们就情不自禁地叫了出来。这里共有一百一十八盘“菜肴”。看着这蒙汉奇石宴,我都快流出口水了。这里有素肠、小炒肉、小河鱼、烧海参、蜜枣,还有我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和宫爆鸡丁,据说这是收藏家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收集到的。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古锁,钱币等展厅。最后,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生产紫陶的车间。

一进来,我们便来到了排列整齐的制作桌上,拿起紫砂泥捏捏揉揉,大家都想做一个好看的紫砂小制作。不一会马梓浩作出了一个小乌龟,还有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小泥人,把我们笑的前仰后合。

这回旅行,奇石宴让我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紫砂艺术馆让我看到了紫砂的浑厚简洁,小巧玲珑,我还体验了紫砂制作的神奇魅力。我会永远怀念这次旅行。

【篇二:观察兰花】

从上篇日记,我开始写我观察的东西,我决定今天的循环日记还是要写我观察的一种植物“兰花”。妈妈说只有认真细致的去观察每件事物,又能用文字语言描写,并把感情表达出来,才能永远留住记忆。

我家的兰花是长在一个一米高的花盆里,花盆是紫砂的。高高的花盆上写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大字的旁边配着一首小诗,写得龙飞凤舞,让这花盆看上去古色古香!

“兰花”,有30公分高,郁郁葱葱的,叶子一片靠着一片,没有一丝空隙,叶子们都使足了劲,争先恐后地向上窜,深绿的颜色苍翠欲滴。正在怒放的花有八枝,每枝上面都有四五朵像八爪鱼一样盛开的花朵,花香幽深,若隐若现,瞬间闻到沁人心脾,不愧为四君子之一!

“兰花”不喜欢多浇水,但它喜欢湿度大一些,所以我常常去喷水。我细心地照顾着它,希望来年多开几枝花,让兰花的香味飘满我的整个家。

【篇三:品味茶香】

无论是天涯还是海角,岁月沧桑,历史变迁,茶就像一位世外高人,心清意雅。

外公家是一个小乡村。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房子不远处有一个湖,岸上有几株垂杨柳,淡淡的影子在水中摇曳,水面清得如一面平滑的镜,倒映出可爱的蓝天。这时,酷爱品茶的外公叫我同他一道品茶,这样的天气,着实适宜。

上等的茶,是漫在紫砂里的。紫砂那朱红中透着微紫的颜色,映着茶可谓妙到好处。如同民国时那些高雅大体,饱读诗书的女性:她有她温柔的空气,使人如听着萧管的悠扬;如嗅着玫瑰花的芬芳;如躺在天鹅绒的厚毯上。这茶,是密的流,风的漾,我怎能不欢喜呢?

外公将一杯茶送到我面前。茶杯上飘着袅袅的雾气,微微夹着独属于茶的香,沁人心脾,若有如无。看到的多是烟雾,却很难看到茶,仿若看不清世事。可你知道,茶,它就在那,如同真理一般,需要你细细去品味,慢慢去读。细细钻研,慢慢思考,也许在某一时刻,你终于越过迷雾,心胸豁然开朗。

用两只手指轻轻捻起茶杯,凑到嘴边,浅浅地闻一闻,那茶香顿时涌入鼻尖,令人心旷神怡。轻轻吹开雾气,稍稍抿上一口,闭上眼,去享受它,去感悟它。茶流温润了整个口腔,暖暖的,涩涩的,夹着些苦味,苦在口中蔓延。稍过些时候,苦味过了,带来的是浓浓的香,厚厚的甘甜,甜味愈来愈浓,直到最后嘴里只剩满口清香的甜。

茶,是岁月的变迁。

茶,是历史的传承。

茶,正因为它的沉浮才显得有韵味。

外公又煮起一杯茶,他将一把茶叶撒入杯中,用沸水冲。起初,茶叶像河上的浮萍,漂浮不定,当时间如流水流逝,茶叶浅浅沉下,直到最后纯净的水也染上它的颜色。

突然,我心中豁然开朗:生命就像这轻盈的茶叶起起浮浮,有风光亦有低谷,而最终岁月会使我们静下沉淀。因此不必太在意得与失。心一静,还怕有什么看不透的吗?

茶,是岁月沉淀历史变迁之后,褪去了世俗与喧嚣,人心底最柔软最沉静的那部分。人,也应同茶一般,不浮躁,不喧闹,以最正直善良的心来拥抱这个世界。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