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路上鸟语花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题记
前行的过程中风景如画,一路上,我听闻,鸟语花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是一条长长的路,我们猜不中开头,也望不到结尾。生活亦是如此,我们一路前行,可能为前方沟壑纵横、荆棘遍布发愁过,也可能为过往惨淡半生、一事无成苦恼过,因此,我们错过了如画的风景。
漫漫长途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难免会痛哭流涕,可这一切都会过去的,你不妨停下看看你周围的风景,放慢脚步,喝一盏茶,读一本书,听一首音乐,吟几句诗歌,你会发现挫折不过如此,它使路上的鲜花更美丽。
我从来没有烦恼过,也没有伤心过,我所走过的路,曾是花开满地。我追求闲适,像陶渊明一样的悠然自得的闲适,将所有过往抛身于外,自然就不会有烦恼了。心胸开阔,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做自我,何来烦恼呢?可谓,大梦一场,仍是少年。闲适并非无所谓,恰是因为在乎万千事,所以才闲适。
我的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一路上我们不仅要学会欣赏风景,更要展望未来。途中的风景,固然美好,可心的目标却很大很大。前方依然阳光明媚,生活仍等着我们去探索,要拿得起闲适,更要放得下闲适。
冰心曾写道: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一路上我们要经历许多痛苦,但苦也是一种很美的风景,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不去在意,不去悲伤,向往着未来,其实生活真的很美好。
学会闲适,学会进取,学会平和,忘记过去,悠然自得于人生路上,我听闻,鸟语花香。
【篇二:就这样迷糊地长大】
生活中的我,好像总是一个迷迷糊糊的人,慢慢吞吞,却又悠然自得,悠然自得,但又不失分寸,总是做些不明所以的事情,总是做些不着边际的事,总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成长路上的我啊,就这样迷迷糊糊地长大!
那个连在记忆中都有些模糊的我啊,是个很安静,很悠闲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啊!总喜欢在坐在教室中上课的时候,看着窗外,可惜啊,看着,看着,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到醒来时,一无所知。他啊,是一个丢三落四的人,不是丢了手中的笔,就是丢了身上的棉袄。他啊,总是有些有些与众不同,有些人说他有些孤僻,也有人说只是半吊子,也许吧,不过那时的他只是觉得大家都太过急促,太过明白自己的目标,那时的他啊,不知道梦想为何物,也不知道目标为何物,只是等待光阴一日日逝去,旁观着他的童年渐渐地走远,却只是迷糊着,却不知去追逐,像一个没有睡醒的小猫,在冷清的,失去灯光的道路上迷糊地行走。
迷糊的长大的我啊,是一个有些反应缓慢,甚至是有点呆的男生,做事是那样的缓慢,每当自己完成一件事情时,总有些人,会说到:“好慢啊,是不是有些笨呢?”所以呢,喜欢拿“迷糊”甚至是“迟钝”来定义这个男生,事实也如此,每次他看着那些计划明确,井井有条,步履飞快的人,跑在我的前面,看着他们嘲讽的眼神,听着他们否定的言语,他都会想啊:自己长出翅膀,飞在空中,又如何,已经如此明了,却为何要如此不迷糊?我不明白,却也不希望去明了。
迷糊地长大,还是在走在与那些明白人相同的路上,只是看着的事物不同,他们啊,只看到这路的尽头,追逐希望的光芒,只是一味地披荆斩棘,却看不到,美丽的玫瑰,我慢慢走着,没有目的地,却不愿错过一丝丝美好,也许是一片叶子,也许是一片草地,也有可能,是一片装满红霞的天空,也许有时被别人撞倒,也许有时被人带走了什么,也不会去计较,也不愿去争抢,有时也许会被那些瘫倒在路边的人问道:“累吗?”“无聊吗?”回答是否认的,这些明白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张开眼睛,看看眼前美丽的风景。这样的你们,是明白的,却也是迷糊的。
看看身边的同学,感到自己甚是幸运,一个个刻苦的学习着,就连书上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拓展,都不愿多看一眼,只是想着划下重点句型连放学路上美丽的晚霞,也不愿去驻足观望,只是想着快点回家,一个不需关注的细节是什么样的?一个不需要欣赏的世界,是怎样的?一个失去“迷糊”二字的种族,会是怎样的?我不知道,我不愿看到,若是人们都能守护住心里那片孩童时的懵懂,睁眼时的那份迷糊,便也足矣。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留给世界世界只能是背影”一个同学曾经对我这样说道,有时想想也觉得有许些别扭,既然憧憬着地平线的美景,那为何不留下,寻遍天下的美景,这世界的美景,又有什么是不足以代替地平线的呢?既然有了一个正确的目标,既然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既然有享受的权利,既然抱怨着目标太过清晰,太过具体,那为何不放缓脚步?为何不放眼身边的美好?为何不愿享受?为何不迷糊一点呢?“迷糊”地长大,又何尝不可呢?
【篇三:悠然自得的小鱼儿】
生命是什么?也许你会说一些富有哲理的话语来形容诠释它。但是自从我家养了一条小鱼儿,我觉得生命就是这条小鱼儿悠然自得的样子。
一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一条离家不远的小河里捞鱼。我捞了很长时间,可是小鱼就好像在和我捉迷藏,一会游到这,一会游到那儿,害得我举着网子东跑西窜。这不,我刚看见这里还有一群鱼在游动,可是等我拿着鱼网走过去举着网子准备捞鱼时,它们就像会隐身术一样消失了。就在我快要放弃时,一条小鱼儿竟然被我捞进了网。它在鱼网里奋力挣扎着,不时来个“鱼儿打挺”好像在向我抗议:“你干嘛把我抓上来,我不喜欢跟着你。”我怕它跳到河里,连忙把它放到了小水桶里,高兴地提回了家。
一进家门,我就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我以前养鱼的鱼缸里。它游来游去,在鱼缸里横冲直撞,好像想要撞开鱼缸游出去似的。我本以为它活不了多长时间,没想到过了一会:它看了看四周,在缸底的石子间玩了起来,还时不时地吐泡泡呢!没过几天,这条小鱼儿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欢快地游来游去,津津有味地吃着鱼食。小鱼儿在我们家悠然自得的样子,成了我们家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当我和姐姐吵架时或者对妈妈的批评感到不满时,一看到小鱼那悠然自得的样子,我心中的不满和愤怒一下子没了。因为,这条小鱼离开了自己的父母,离开了自己生活的鱼群,它仍然学着适应环境,使自己活得悠然自得。小小的鱼儿都能适应环境,何况我们人呢?我还老是抱怨这不如意那不好,想到了小鱼那种经历,我就为自己感到羞愧。
在生活中,张海迪阿姨就是一位身残志坚的楷模。她虽然生了一场大病变成了高位瘫痪,但是她却依然自学了多国语言,成了我们中国的保尔。刘伟失去了双臂,克服各种困难用脚弹琴,成为了一位优秀的钢琴家。看来一个人身处逆境,只要你摆正心态,努力适应周围的一切,就会创造生命的悠然自得。美国35岁男子肯尼在六个月大时,几乎齐根截除了双腿,从此成了一个只有上半身的“半身人”。但是他并没有被命运吓倒,而是靠双手走路,而且台球和保龄球也打得很好,成了个坚强乐观,生活活跃的人,他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他们像悠然自得的鱼,能够很快适应环境,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一条悠然自得的小鱼,绽放了生命的色彩,我们每个人面对不如意的境遇,勇敢去面对,克服各种困难,也让自己活得有意义,活出生命的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