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相关作文
清还是趣作文650字01-22
现在科技是越来越发达了,网络通信也变得快捷而人们讲话也变得少了。但说话的艺术是不能变的,把事说清还是把事说趣?其实各有所长。”清“是指一件事完整的叙述,不搞些花边花哨的东西;”趣“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它活泼起来。一件事说清还是说趣是要分场合的。写清时要完完本本的叙述,在《桃花源记》中渔人进入桃花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以静为话题作文700字01-17
秋的满目枯黄难免让人感到哀伤颓废,树上的叶儿簌簌落下,形成一曲动听的轻音乐。但它带来的是令人遐想、催人深思的“静”日。自古以来,就有陶渊明隐居避世、独处桃花源的奇闻。那里远离尘世喧嚣,没有机器的轰鸣声,没有大街上嘀嘀的喇叭声,也没有街头巷尾扰人的叫卖声。在陶渊明看来,那里是一方没有世俗杂念的净土,亦为“静”土。陶渊明在那儿写出了许多亘古流传的诗篇,有《桃花源记》一文中“男有分,女有归”的惬意自得。...
坚守作文550字01-13
士子十年寒窗,总为的是爵禄名利,一朝登科及第,却是卖官鬻爵,克扣钱粮赋税。坚守心中一片淡泊的桃花源,才得遏制名利场中的蝇营狗苟,贪心不足。淡泊,是坚守心中一种清明的心境。王阳明,生于太守之家,自小尝尽了繁华旧梦,一朝远放苗疆,忍着虫兽之害,为政以德,以脚踏实地的德政感化了素来刁蛮的苗人。格物致知,读书不辍的品德也被他自京城带去蛮荒之地,日夜思考着“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教条。正因他冷眼看富贵,才落...
我心中的桃花源作文750字01-09
当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照向大地,当沉睡了一夜的世间万物在清晨苏醒,当休整了一年的桃花再次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时,我顺着一股清香来到了花的海洋,走进了花的世界,同时,也走进了人们心中的桃花源。虽然在去年的桃花节就欣赏过桃花的傲人身姿,但今年再次欣赏却毫无重复之感。或许是身份不同了的原因吧!虽然没受过专业的培训,但我们一行的小记者仍怀着满腔热情,走进了一个又一个人心中的桃花源。温暖的阳光,柔和的春风,再加上...
其实很简单作文600字01-07
面对风姿卓约的女子,同族们心驰神往;面对金碧辉煌的金银,同僚们争先恐后;面对富丽堂的房子,同僚们趋之若鹜。你却撑一叶扁舟,浪迹五湖。世人称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我最欣赏的诗便是他的《桃花源记》,从他的诗我读出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桃花源其实并无此地,却是陶渊明心上那片最美的地方。他厌倦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的制裁,干脆退隐江湖,做他的田园诗人。我始终认为陶渊明是名智者,他明白“狡兔死,...
精神的桃花源作文750字01-04
有些人活着,但他们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们还活着。日升之前,各色的交通工具拉着人们走,日落之后,沉重的脚步拖着人们归,一具具行尸走肉,我一边不清这是凡尘还是地狱。为生计而奔,为养家而疲,金钱是人们的信仰吗?何时,何时才能看到人们追求心灵的桃花源?我想的桃花源,固然要我付诸行动。钩心斗角,阿谀奉承,尔虞我诈,只为五斗米而令我陶潜折腰?纵然伴月荷锄归,即使草盛豆苗稀,但我悠然见南山,不求甚解,乐在...
孤独让我如此美丽作文900字01-03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傅雷家书》里这一句,于我犹如惊鸿一瞥。一个嶙峋而矍铄的背影在纸上顿显,字里行间仿佛有灵魂在不屈行走。透过文字重重,我得以看见一个真实而纯粹的傅雷。作为20世纪中国文人凛然气节与率直性格的化身,他终究学不会对不认可的一切轻易妥协,被打为右派后那段闭门不出的日子,只有心无旁骛投身译著能抚平他内心的孤寂与创伤;日复一日的寂寞小院里从没有过季节的流动与转向,无奈眼前文字看...
我的桃花源作文900字12-30
我的家乡是一个桃花源。她美丽。看那村庄四围,有一片片农家桃园。春天里桃花盛开,漫山遍野,灿烂辉煌,身处桃花深处,浓稠的香味,仿佛要凝滞人的脚步。她宁静。看那村庄已经很古老,古老得屋瓦上生起青青的苔藓,墙面灰白斑驳,巷子里的青石板,早让岁月打磨得油光锃亮,静静地躺着,仰望天空悠悠白云,向行人叙说经历的沧桑。生长在这美丽宁静的地方,我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温暖的感觉从心底发出,周布全身。带着这美好的感觉,...
千回百转才见真作文800字12-26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滚滚红尘中,万千生命在挣扎中寻求发展的契机。纵观世间,无一物是在和风细雨中登临顶峰,世间所有奇崛瑰丽,惊天动地,莫不是在急风骤雨的泥泞中摸爬滚打过来的。这世间绚烂绽放,沐浴着阳光的生命,必然经历了一段艰辛的黑暗。每一个生命的从诞生起,就已经经历了一场血战。在黑暗的土壤里,种子却无一刻不在与困难搏斗。历经与气温的骤冷,土壤的干裂,雨水的浸泡,昆虫的啃食,石头的坚硬抗争的胜利,...
陶渊明话题作文作文800字12-24
陶渊明笔下写出了桃花源的美景,看似像他不和世俗,不理解世俗,挂印退官。但真的,大家都这么想?认为他是对的,创造了世外桃源?表面上,他不和世俗,挂印退官,“种豆南山下”去了,但我们要去证明这个观点,就要用一点数学知识。有一种证明法叫“反证法”,即先说假如什么是对的,按照已知条件向下推,发现不对,结论与现在的已知条件不一致,就可以反过来,说之前的那个假设是错误的。那么现在让我们想想:假如说陶渊明真的就...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