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相关作文
童年的朋友作文650字02-14
“滴答滴答”伴随着这样的声音我度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他是我童年的好朋友——表盘上最不起眼的秒针。上帝在我们来到人世间的时候,给了我们三样东西,那就是:生命、时间和理想。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公平的。这三样东西中最宝贵的应该是时间吧!因为生命和理想都是由于时间的流逝而成长与萌发的。而秒针就是推动时间前进的动力。他平凡、卑微,在人生的每一页里,没有歌颂,没有赞美,即使被冷落在无人问津的角落,他依旧默...
民族魂作文700字02-11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很久之前的话语,至今依然在每一个学生的耳边回荡。哪怕已去世近百年,但历史也告诉了我们一件事:时光所遗忘的只有尘埃。那,是鲁迅先生,是我们中国现代的“民族魂”。初识鲁迅,是因一本《朝花夕拾·呐喊》。才五年级的我虽体会不出文字里浓浓的忧国忧民之感,可也仍一遍一遍地翻看着。虽依旧不解,但情节却是记了不少,“鲁迅”这个名字,也在心中留下了...
有一种责任叫永不言弃作文800字02-10
一个人,一匹骡子,二十多年,万里山路,寒暑易节,风雨无阻。这位在2005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以朴实感动13亿中国人心灵的邮差,他叫王顺友。这是一个人的长征,这是世界上最孤单寂寞的跋涉。支撑他的力量,叫责任。这是一份多么艰难的责任,可王顺友却二十年如一日地履行了他的责任。一个人肩上的责任有多重?有的人会说,责任很重,它像一块石头压在你的心上,你必须把它做到最好;也有的人说,责任很轻,遇到困难时放下...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作文800字02-08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初一(3)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各位可曾记得是谁在中华国土上横行霸道的侵略?是谁肆无忌惮地杀害了一名名英勇无畏的战士,另他们一个个倒入血泊之中?是谁将魔爪伸入中华民族的心脏时大肆的狞笑?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去翻开历史的那一页,去看看那永世不忘的国耻。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
中国是一条射线作文800字02-06
很久很久以前,我便在心中给国家下了一个定义:国家是一条线,有的国家是一条线段,有始和终两个端点,它留给人们的,只能是历史;有的国家则是一条射线,一端止于历史,一端则伸向遥远的未来。它留给人们的,有辉煌的历史,更有令人憧憬的未来!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它总是努力着,努力着,让自己没有第二个端点!让自己成为一条奔腾向前,永无终点的射线!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早在先秦时期,我华夏民族的老祖宗便说出了“穷则变...
感谢边疆卫士作文750字02-04
祖国边疆,往往是荒凉高原。但是,在边疆防卫线上,有值得我们感谢的边防战士,有了他们,祖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我就在珠峰脚下见到了这些战士中的一员。车在一路的摇晃中行驶,这是在去珠峰大本营的路上。这一路都是边角坚韧的岩石与沉积于地面的沙土伴随,这儿如此荒凉,几乎找不到点滴之绿,我不禁想:有谁能在这生活?过了绒布寺,越向珠峰靠近,就越感到石块的狰狞,岩石棱角似乎代言了孤独。刚才,司机的歌声还在人们的欢笑...
握住父亲的手作文650字02-02
我们的眼睛总是望向远方,去追寻,去探索,去寻找新的美景。可是,我们何曾低头看看,那位弯着腰,低着头的铺路人?我们何曾轻轻地弯下自己挺直的脊梁,放低高昂的头,伸出细嫩的手,轻轻握住他那布满细薄茧子的大手?我踮起脚,昂起头,努力地在这苍茫人间,寻找一丝温暖。我踏着地上平整而洁白的砖块,蓦地低头,却望见父亲那历经沧桑的背影。我似乎从未仔细看过父亲的脸。一周仅有两天的全家相聚时光,他仍有一半时间在外奔波,...
平凡的爱作文450字02-01
你还记得吗,是谁扫走了路上的灰尘?你还记得吗,是谁坚守职业,即使遭人歧视?你还记得吗?是谁平平凡凡,却冒着雨做着为人民的大好事?也许,应着上面那句话的,有很多很多种职业。而真正合乎的,应当是清洁工这类人吧。虽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是为了生计才做这种工作,但是谁又能否定他们身上没有对着社会的平凡的爱。当你不屑一顾的糟蹋他们的劳动成果,一个个小垃圾在他们面前重新出现,他们没有破口大骂,而是默默低下头,...
一抔热土一抔魂作文800字02-01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2020年的清明节如期而至,在这个特殊年份,我们一起为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牺牲烈士和全体民众祈福致敬。这个清明节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沉痛,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他们的付出和坚守,感动我们的配合与援助。鲁迅先生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抗疫一线中,有那样一个身影——带病上岗、用生命守护...
写挑山工的作文作文900字01-31
若无前人徐霞客发现黄山的奇山秀景,也不会有如今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若无这“黄山脊梁”——挑山工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一袋袋物资,也不会有黄山今日别样的美!走在黄山山道上,时常会听到阵阵吆喝声:“小心!让一让!”这时你就知道黄山的挑夫来了。一根竹扁,一条拐杖,他们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一山的供养。披蓝色短褂、坦胸露背,皮肤黝黑发亮,肌肉十分发达,一块毛巾搭在脖子上,这样的他们走在黄山崎岖的山道上,上上下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