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相关作文
清明日作文1000字11-01
寻乌所在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日子,莫过于是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四个节日过去四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一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清明,是寻乌当地居民寄托哀思的一日。在这一日里,除了伤感外,又能做些什么事呢?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要成群结队,熙熙攘攘地赶着去寺院烧香拜佛,只为求菩萨保佑,日后风调雨顺,全家人平安健康。任何人家一旦到这天,务必要穿黑衣或白衣裳,...
参观巴中川陕革命烈士陵园作文700字10-31
今天是星期六,一早就由妈妈带着我到巴中的川陕革命烈士陵园游览。在路上妈妈要我拿好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并要求我从小就要做到缅怀革命先烈,学习纪念革命精神,感受爱国主义革命情怀,让心灵得以洗礼,饮水思源,珍惜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来到川陕革命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铁血丹心雕塑广场。广场中间屹立着一座大型人物雕塑:他们有的摆着冲锋的姿势,表情十分严肃,好像敌人就要到来了一样;有的互相握手...
就这样奇怪的长大作文500字10-30
我从小就跟爷爷奶奶长大的。我把自己与同学比起来,同学跟父母亲,我跟爷爷奶奶亲。因为他们对我很好。我爱捡一些奇怪的东西,我婶婶说:“全家数你最脏,数你最爱捡‘破烂’了。”我会这样反驳:“那是宝贝,大有用处的宝贝”。这种怪癖不知道持续多久了。有一次,我在山洞里捡了些石头放在床底,被我奶奶当垃圾扫出去了。我回家后问我奶奶说:“奶奶!您把我的宝贝扔到哪里去了?”奶奶说:“垃圾槽。”我当时就跑步去找了,最后...
又是一年月圆时作文900字10-29
又是一年月圆时,中秋节,还跟往年一样,吃月饼……还有看我的爷爷。那年的中秋节,带来了团圆,带来了欢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东西,却带走了我的爷爷。我的爷爷他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买什么用什么都图便宜,记得有一次,我去爷爷家,奶奶故意拉着我的手,对我说:“你看你爷爷多小气,前几天,我上街买了一只鸡,回来之后,他瞪了我一眼,就二话不说,拎着鸡跑到街上又给退了。”我抿着嘴偷笑,仿佛看见了爷爷那拎着鸡倔强的身影...
清明作文300字10-28
又是一年清明节到了,每年清明节妈妈都会领着我去给太爷爷上坟,今年也不例外。今天天气很好,所以妈妈决定带着我去给太爷爷扫墓。早上吃过饭,我们便开车出发了,不一会,我们便来到汉山明珠陵园,虽然还是早上,但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了,人们手捧着鲜花,还拿着香和蜡,来到自己亲人的墓前,献上鲜花,点上香和蜡,有的跪在墓前磕几个头,有的还站在墓前伤心落泪。我们来到太爷爷的墓前,献上鲜花,妈妈还在墓碑前放了一些好吃的...
清明节作文作文800字10-23
清明节,天空飘起雨点。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大的小的在空中斜斜地密织着,朦胧了视野,也朦胧了人心。清明节也是个朦胧的时节吧?扫墓、踏青,落泪或欣喜,其实我们缅怀失去的,又追求新的是否矛盾呢?冒着雨,坐上车出发去扫墓。车窗也成了一片朦胧,透过它向外望去,一片绿的,一片红的,一片黄的,模糊的颜色上加了一层灰。看到形状却看不到轮廓,景物正如心情一样淡雅。随着一点点事物地逝去,目的地也越来越近。堵车了,是...
游莲花峰作文700字10-12
我们下了巴士,来到了莲花峰景区。研学老师带我们来到了第一个采风点“万人冢”。这是一座公墓,埋葬着一万多具抗日期间死难的海门同胞尸骨。最早映入眼帘的是墓地两边的一块块无名墓碑。望着这数不清的墓碑,一股寒意从我心里冒起。顺着小径,来到墓亭。亭两边数十幅石雕画让人触目惊心:满地的尸骨,满地的头颅。有的被腹灌煤油、轮番踩踏,还点火燃烧;也有被用铁丝穿过肩胛排成队赶到海里淹死……更有一个小孩子被鬼子砍成两半...
缅怀烈士作文650字10-04
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一行排列整齐的队伍统一的着装胸前鲜艳的红领巾,庄重严肃手捧鲜花,延阶梯一步步向上。在绵延缓上的阶梯两旁是苍翠挺拔的青松,像一个个百折不挠的战士,一路护卫我们前行。来到烈士陵园,站在纪念碑前,同学们和老师深情致词,使我无比的激动,我默默地告慰着心中的英雄。跟随老师的步伐,我们来到陵园墓地,我们一一进行瞻仰,我来到一个才18岁的无名烈士墓碑前,带着无比的崇敬给他...
描写步行街的作文作文300字09-28
星期六早上,妈妈带我来到步行街,映入眼帘的是武营广场,巨大的广阔,建造于前几年。钟鼓楼历史悠久,颜色纯黑,美丽异常,屋顶翘角,碧瓦飞檐,总在提醒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往前走,几口小井,是古代人民的生活保障。以前,人们喝水、洗漱、浇地全靠它。每天一大早,当家的汉子挑着水桶,排着长龙。这小井就是活雷锋,总是奉献自己,不求回报。树木高大,桂花香飘,梧桐高大,一年四季,叶生叶落,周而复始。走到街尾,放眼...
当老规矩遇上军大衣作文1200字09-28
儿时的青石板路已布上斑驳旧迹,鸡鸣声又响起,晨光熹微透,过青山遥遥洒落在山坡,现在陪着老古板再走上这条响着钟鸣声的路,我披着他那泛白的军大衣,送他到路的终点。老古板是个不幸的人。幼时被父母抛弃,在他八岁那年,内战的硝烟掘地而起,活着,成了那个时代的奢望。面对无时无刻的饥饿,他能依靠的只有山坡上零星的树根。以至于现在的他,连饭桌上几颗饭粒都要求不准浪费,曾经那段无法忘却的贫穷让他建立了一个规矩,感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