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宝相关作文
我与古诗文作文550字10-06
我喜欢古诗文,因为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各个朝代都有代表性的优秀诗人,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或喜,或悲,或高昂或低沉。从咿呀学语起,妈妈就给我读过很多古诗,那时,我只是懵懂的听着,并不知道妈妈讲的是什么意思。直到我上了幼儿园中班,三八妇女节班里举行古诗比赛,我也参加了,回到家里妈妈就教我背《游子吟》。诗中描写了一位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衣服缝得很密,很整齐,因为...
感受古诗的魅力作文800字09-22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种文字散发着万丈光芒。它就是古诗,是中国文明的象征。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步入诗歌的世界,低吟唐朝穿越岁月的诉说,高唱宋词震撼天地的挥洒。面对挫折与困难,我们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永不服输的勇气;我们要领悟“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一番扑鼻香”的乐趣。面对美景,我们要学会有...
我进步了作文300字08-31
文字是我国历史上的瑰宝。很多书法家的故事都很让我敬佩。比如王羲之的故事,他自幼热爱书法,十一岁时读了笔说,还把墨汁当食物吃了下去,他的勤奋是我们不能比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以前我的毛笔字还可以,可是有一次毛笔考级,我才二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怀疑这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老师去问了王秀凤老师,王秀凤老师说,你的字太小了,较大一点就能考高级,我那是十分伤心,从那时开始我就决定一定要练好毛笔字,...
传承,那优良家风作文400字08-30
清风拂过耳畔,风儿凉凉的,在耳边窃窃私语,吹着冷气,似丝丝缕缕的锦缎,飘扬在天空中,路上的行人,已寥寥无几,而我们,却怀着激动的心情欢乐漫步于小径上,“哈哈!”哦,我们东城小学504班墨韵小队去采访了临池阁陈老师和陈同学,“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良家风”活动进行中。我是主持人,一进门,就紧张地谁出我们的来由,尽管磕磕巴巴,但仍博得了同学对我赞扬的目光。接着,我们坐到座位上,与陈老师激动地交流起来,我...
我有一双慧眼作文800字08-26
在第五单元的《遨游汉字王国》学习中,同学们热情似火。很快便完成了学习,并且收获颇丰。于是,大家一致决定,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小组很荣幸获得搜集街头错别字的任务。双休日,我整装待发,开始上街寻找错别字。刚要走进下行的电梯,一个错别字便映入眼帘,嗬!“钟点工”变成了“钟奌工”!哎,真是可悲啊!我立刻拿出本子记录。我上了街,在人行道上东张西望。啊哈!我锁定目标,向一家小店进发。不难发现,招牌上的...
美丽的泥土的微笑作文550字08-02
或许在你的心中,泥土是其貌不扬而丑陋的,但你可曾知道泥土的微笑是多么的美丽!植物园中人们欣赏着美丽的花儿,纷纷赞美着红的似火的玫瑰,欣赏着黄的似金的菊花。画家们把一朵朵娇艳的花儿画下来,摄影家把一处处美丽的景色拍下来,连孩子们都忍不住跑过来亲吻着美丽的花儿。可是,没有泥土,花儿长得出来吗?活得下去吗?没有泥土,开得出如此美丽娇艳的花儿吗?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展现出来的美!兵马俑前人山人海,人们被这举...
诗词——文化的瑰宝作文750字07-3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房四宝、四大发明、戏曲汉服、松林竹菊无一不有,但我更青睐于唐诗宋词,她是文化的瑰宝,穿越历史的长河,来到梦寐的唐朝,我看到了李白在蜀道上攀登,在四处游荡的他吟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调朱颜”,寥寥几笔,蜀道的崎岖陡峭跃然纸上。一路漂泊,内心的辛酸苦痛难以释怀,借助山川瀑布,浅唱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辗转间,我又看到李白离家万里,感到他心中的孤独寂寞,“...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500字07-23
今天我兴致勃勃地收看了一个对我启发十分大的综艺节目,这个令人振奋的节目就是每一次开学都会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这次节目的主题就是回顾历史,介绍我们老祖宗们流传下来的瑰宝。里面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如甲骨文是如何造出来等。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请来了一位外国友人,他亲身讲述了自己花费好几十年时间研究汉字的故事。他讲述了自己一开始被奇妙的汉字所吸引,然后就开始孜孜不倦地学习汉字,接着义无反顾地投身研究每...
西湖的四季美作文350字07-03
如果黄河是粗旷的硬汉,长江是率直的男孩,那么西湖就是秀美的女子。西湖有着一种典雅的美,好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春天的西湖苏堤上桃红柳绿,蝴蝶翩翩起舞,连堤下的小鱼也在快乐地游弋。夏天的西湖波光粼粼,湖面上,荷花欣然怒放,摇着小灯笼般的花朵,正朝我们咧嘴笑呢。蜻蜓更是悠闲自在了,有的在荷叶舞台上舞蹈,有的在荷花里做着属于自己的美梦,还有的尾尖偶尔掠过湖面,在水面上漾出一圈圈的涟漪,马上又升空飞远了。...
论语伴我成长作文700字06-2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出自于中华文化之瑰宝——《论语》一书,《论语》记载着古代著名大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一路伴随着我,使我终身受益。捧起手中那本厚厚的《论语》,翻开它,使我不禁眼前一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使我明白了要常温习知识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懂得要实事求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己。”告诉我要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