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挑战自我话题写作】
《愚公移山》是家喻户晓的离言名篇。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位“年且九十’却决计移走太行、王屋二山的老者—愚公。他的英雄壮举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奋斗者,应该具有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
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是一种不满足现状、激流勇进的人生态度,它也是一个人不断获得成功的核心动力。
愚公年事已高,且儿孙满堂。按照传统观念,他应该在家卧养天年,坐享清福,可他就是“不识相”,竟想去移走家门口的两座大山,以求家人出人方便。一般人就是吃了豹子胆,也未必能产生如此念头。试想,即使技术发达的今天,要移走太行、王屋二山,也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更何况那时箕备锄头是最先进的工具,谈何容易呢?一位年老体衰的老人,能产生那样的想法,就已经够伟大了!更伟大的还在于他立即召开家庭会议,排解妻子疑虑,策划好了方案,第二天就亲自带领儿孙投人移山的战斗,“挖山不止”。
一位90岁的老人,风烛残年,不是尽享天伦之乐,而是要去移两座大山,这与其说是挑战自然,倒不如说是挑战自我。这不禁使我想起另一位伟大的老人,他叫格林,美国著名的宇航员。去年,77岁商龄的他实现了重返太空的梦想。我们知道,遨游太空无论如何也是一项艰苦卓绝和胃险的工作。一位刀岁的老人,要在太空旅行且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其难度是很难想像的。可是格林不但想了,而且做了,创造了奇迹。格林此举,难道不是对自己的挑战吗?事后他说:“我为自己能否做好工作而担心,而非我的安全。”这又是怎样的超越啊!这超越了生命本身。
是的,愚公在移山中实现了自我超越,格林在重游太空时超越了自我。面对老人的壮举,我们不会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概叹,只会觉得“烈士落年,壮心不已的伟大”。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在敬佩老人的同时,不是更应向他们学习吗?像愚公那一类的老者,创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树立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榜样。在此我呼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定要高举“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大旗向前奋进!
【篇二:变形记】
美好的星期天又来了!我早早地写完了作业,坐上软软地椅子开始看电视,天空渐渐昏暗雨点重重地撞击玻璃,但这并不影响我看《海贼王》突然一束闪电伴着雷声一闪,紧接着电脑屏幕上出现一个黑点,黑点逐渐扩大,内部似乎在旋转,过了一会儿我终于看清了——那是一个黑洞。
我转身想逃跑,但巨大的引力令我的脚一直在原地打转,最终还是被吸了进去,突然眼前一白,发现自己躺在草地上。坐起后我想洗脸清醒一下,到湖边一看,我吓的向后倒去,小心翼翼地再看一下,我变成海贼王中的索隆了,一头绿发,一支独眼加上三把刀。简直帅呆了。我兴奋地跳来跳去把腰间的刀都快摸去一层。
兴奋之余,该想想自己要干什么啦,打怪兽?不可能。当海贼?不现实。正当我为干什么而发愁时,一本书砸在了我的头上,我刚想起身骂人,书突然打开,一股莫名的眩晕感出现在脑中。
等我再醒来时,身旁锣鼓声大作,身体似乎被什么压着,睁开眼,退去重物——一个人。我的四肢被压得无力,我尽量帮手脚恢复正常,顺便环顾四周。瞬间我的心一跳——我正在战场上,一大群敌人包围着我,用刀指手画脚。很明显,我到了古代。
我开始有些慌乱,但转念一想,我可是索隆,怕他们什么,我掏出腰间的三把刀,用嘴咬住一把刀的刀把,用手拿住另外两把刀,丹田用力,把力量聚在刀刃上,刀刃瞬间一亮,寒气爆发出来,刀尖变绿,随之我低沉的喊了一声:“开始吧。”敌人冲了上来,我扎着马步,用力一转,狠狠的喊道:“三刀流·大千世界!”一下子无数条长长的,绿色的刃错综复杂的从刀尖迸出,敌人分分倒地。我看着刀,眼睛直冒光,我太帅了。
下了战场,我在周边闲逛,花儿在翩翩起舞,草儿在打闹,鸟儿在争相高歌,但一阵“乒乒乓乓”的杂音传入了我的耳朵,我眉一拧,嘴中挤出一声:“嗯?”如飞一般奔向声音的源头。原来这是愚公在移山,我掏出一把刀紧紧握住开始注入力量,刀刃开始变亮、着火,我的双手突然间如会了分身术,刀在空中飞舞,千万个绿刃瞄准大山,大山被切的四分五裂岩石被烧得通红,这时大雨倾盆而下,打在石上发出“丝丝”声。移山的大伙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马上拥了过来要签名,我可不想签到手软,拔腿就跑。快要被追上时一道闪电劈来,眼前一花又坐在了电脑前。
我坐在椅子上回想着刚刚的场景,全身冷汗,英雄也不好当啊,下次耍帅还要看好“逃生通道”。再一看四周,电脑屏幕依旧完好,天空也转晴了,但我的腰间多了三把刀,还有一本书静静的躺在桌上……
【篇三:我和父亲】
又是一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天。
我坐在书桌前,手抖得如同拖拉机的发动机似的,手发抖得一个字也写不下去。“呼”我把双手合成一个半球体,重重地呼了一口气,狂风在外面吹着窗户发出令人毛骨悚然,吓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两只手红红得都冻僵了。
爸爸已经在床上睡大觉,鼾声如雷。“呼——”我打了一个哆嗦,又接着顽强地做起了那堆的如小山一样的作业,如愚公一点一点地移山。风越来越大,越来越猛,寒风呼啸的声音时时在耳边萦绕,我心惊胆颤,希望快点做完作业早早的躲进被窝。
第二天上完作文课,回到家中走进房间,准备奋笔疾书,我早就为冰寒刺骨的空气做好了准备,可其怪的是房间充满了温暖。难道装空调啦!我心里想着,便四外张望也没看见有空调啊!匆匆跑去问爸爸,匆忙之时我竟然没有发现墙上多了两片白色有孔的板子。爸爸说“怎么样,还不错,暖和吧!那个是发热板。”我心中忧虑犹如一潭温泉似的泛起了一层层的涟漪,眼眶中不免有了积攒的泪水,温暖的空气冲洗了我的心灵,眼泪像决堤的洪水涌了出来。我一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一点小感激和小委屈,都会不禁涌出泪水。这一次我被深深地感动着,被父亲的关爱温暖的感动了,被那一丝丝父子的情深感动着。望着那正冒着暖气的发热板,一想到父亲给我买和装发热板的温馨,心中的涟漪便久久不能平静,许久泪已干,痕已净,可父亲对我的爱却依旧不断。
窗外的风减少了,那一刻,太阳在我心中袅袅升起。
【篇四:带着信念上路】
如果说人生是破旧的花架,那么信念就是让生命繁花似锦,光艳夺目的养料;如果说人生是漆黑的夜空,那么信念就是让生命变得繁星闪耀,熠熠发光的明星;如果说生命是评级的土地,那么信念就是让生命变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沃土。
人可以无数次遭受磨难,但不能没有信念;人可以千百次忍受委屈,但不能失去信念;人可以上千次经受考验,但不能抛弃信念。面对挫折,与其哀叹现实,不如坚守信念,与其坚守信念,不如实践信念,走向成功的彼岸……
因为有信念,飞蛾纵身扑火,让生命闪光。
在大多数人看来,“飞蛾扑火”简直是“自取灭亡”。是愚不可及的,是在以卵击石。但从另一角度说,飞蛾扑火实乃一大壮举。飞蛾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带着这么一股信念扑向了生命的尽头,他的精神是无与伦比的。也许飞蛾的纵身一扑,会失去生命,但却让他的生命变得悲壮,而不是沉郁和暗淡。其实,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他的长度而在于他的宽度,“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飞蛾正是属于前者。
因为有信念,愚公矢志移山,让世代生活美好。
愚公一族以“移山”为他们世世代代的宗旨。这途中困难重重,他坚持不懈并坚忍不拔的坚守信念,以“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来告诫自己,同时也堵住悠悠众口。应为愚公的信念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愚公移山”这个典故也就流传千古,可谓是享誉古今。
因为有信念,霍金勇对挫折,让生命辉煌。
在他风华正茂时,以为却不期而至他瘫痪了,这就注定了他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面对这噩运,他却拥有坚定的信念,活下去的信念,就是这股力量让他凌驾当今科学金字塔的顶峰,成为一颗最耀眼的北斗星。并告诉我们,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灵魂的残疾。
因为信念,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成霸业;因为信念,雏鹰忍受折翅之痛,承受摔跌之若,中翱翔蓝天。反之,如果没有信念,那么李时珍有怎会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有怎会有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如果没有信念,那么司马迁又怎会博览群书,名闻走访,伏闻写作,又怎么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诞生?
人生曲曲折折水重重叠叠山,不妨带着信念上路,成就靓丽人生。
【篇五:逐梦的人】
入学已经一年多了,但仿佛昨天我们才刚入学,在纸上写下一个个略带稚气的自我的未来理想。转眼间八年级了,不得不说时间过得真快呀!
去年我想成为一位米其林的厨师,虽说这是其间的阻挠,就像太行,王屋二山。而我则是为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而开始移山的愚公,而现在我已在不断地向这个目标靠近。
我要慢慢走,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础的削皮开始到现在已经可以自制生煎包了。这进度或许看起来很慢,但也许有一日没准能感动上苍,搬掉这两座大山。为此我必须继续研究与学习其中的门道,也许要三五年,但是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
我还希望成为一位电吉他手,我在我父亲姑姑对摇滚的痴迷下成长,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去年我考上了电吉他二级,而现在我考上了三级。
我是精卫,我要填平这一片海,我已经完成了1/3,但我要走的路还有很多很远。我要充分利用选修课的时间来练习,并钻研其中的学问,争取在初中毕业时考上五级。我要为此放弃课余时间的安逸来为了我这个目标前进。
初二了就是三年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期,去年的期末考我是全校第98名,虽然其中考落榜100名的行列,但我还要期末考的机会。我一定要考进前80名。为此在这一段复习时间里,我要在下课时间里去整理上节课的内容,预习作业。自我提高。
到了初三我要开始最后的冲刺,在上课时要把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扔到脑后。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且乐在其中,才能迈入我目标的高中,期末将至,我一定要比往常更努力才能取得最终目标。
一个一个梦飞出了天窗,一次一次想穿梭旧时光,插上竹蜻蜓,展开了翅膀,飞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一个一个问写在日记上,一点一点靠近诺贝尔奖,只要你想做就算没有达到理想,至少有回忆珍藏。
【篇六:有种智慧叫拒绝】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子怎么能从这狗洞子爬出来!”这是叶挺将军的《囚歌》,在敌人威逼利诱面前,他选择了拒绝,拒绝投降,拒绝屈服!这时选择拒绝,说一个“不”在字,不正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吗?但我们仍需要拒绝这种智慧。
《家》中有一个勇敢的青年叫觉慧,在到处弥漫着封建思想的家中,觉慧显得格格不入。但他选择了拒绝,拒绝向封建势力投降。因此,多年以来,觉慧的形象深入人心,赢得读者的喜爱。拒绝的勇气让觉慧更伟大,也让我们更勇敢。
可是,生活中许多人在诱惑面前,不会拒绝,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社会上有些官员腐败贪污,因为他们不会拒绝“糖衣炮弹”,更没有战胜诱惑的勇气。这样的人注定要失败,不会拒绝别人的诱惑,也就注定了被诱惑所吞没!
愚公年且九十,决心要移山。河曲笑而止之,愚公认为:“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不放弃。他拒绝听从智叟的意见,坚持自己的信念。愚公因为信念而拒绝了听从,最终因为他的信念感动了上天,天神把山移走了。如果愚公盲目的听从智叟的意见而选择听从的话,要移山就肯定不能做到了。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意见,而不能拒绝他人,别人叫你做什么,无论好事坏事,你都照样去做,这样就称不上是有思想的人了。正如司马迁写信婉转地拒绝了少卿“推贤进士”的请求,纵有千般无奈,司马迁也选择了拒绝,因为情况并不允许他答应!拒绝来源于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估计,它是一种智慧。
但是,我们并不能在所有的事情面前都选择拒绝。拒绝困难的人是懦弱,拒绝奉献的人是自私的;拒绝欣赏他人的是狭隘的……因此我们不能事事拒绝,拒绝需要有选择性的,正因为需要勇气,需要信念,需要选择,拒绝成了一种智慧,成为了人生的背包,我们背着它涉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