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难忘的“红色之旅”】
为了缅怀先烈,纪念前辈,学校特意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红色之旅”主题教育活动。
首先,我们乘车来到了第一站——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走进陵园,大家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这里最醒目的是纪念碑上毛主席的题词“为人民牺牲永垂不朽”,苍劲的大字显得庄重、肃穆,我们驻足瞻仰,充满了对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英雄的崇敬与缅怀。接着,我们手捧白花轻轻地来到白求恩烈士墓前,献上了我们手中的白花,此刻正是灵魂与灵魂互相碰撞的时刻,仿佛又我们仿佛置身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白求恩大夫在阵地上给伤员做手术……感受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万丈光芒。
随着缕缕淡雅的花香,伴着青翠欲滴的松柏,我们来到其它烈士墓前。望着那一座座坟墓,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们,都那么年轻!我和同学们默默地向烈士墓鞠躬,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一定要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们。
我们的第二站,是革命圣地————西柏坡。
近了,近了,眼前已出现了连绵起伏的山峦,这颗引领全国人民崛起的明珠就安卧在这些山与山之间。走进西柏坡,就会发现这里碧波荡漾、垂柳青青、百花怒放,景色美不胜收。
到了,到了,终于见到了盼望已久的领导人旧居。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简朴,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就是全部的家当。而墙上挂的,仅有地图。可当年就在这样极其简陋的环境下,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迈出了走向新中国的第一步。虽然党中央在这里时间不长,但却在这里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打开了祖国的大门,让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我们在党旗下以少先队员的名义宣誓,在学习中、生活中都要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乐观向上,勇于斗争的精神,这也是革命先辈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去时的车上,同学们非常兴奋,一路上又是唱歌又是讲笑话的。可是返回途中,车上没有人说话,大家表情凝重,都在思考。是啊,红色之旅结束了,可烈士为了民族解放,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雄气概,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在我们心中绽放着永久的光芒。
我发现,胸前的红领巾显得更加红艳了。
【篇二:红色之旅西柏坡】
西柏坡是这次出来旅游时才听爸爸说的一个地名,它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的一个小山村。老爸说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就是在这个地方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这是多么让人向往和憧憬呀!
8月6日,我和爸爸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这里有山有水、山青水秀,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爸爸首先把我带到了蜡像馆,当我看到西柏坡红色年代战争时期的武器、衣物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画像、一幕幕生动形象的场景都很逼真。我穿着当年装束,演绎战争年代西柏坡的一些生活片段,加上导游互动解说,真的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好像穿越历史的时空走进了40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参观完蜡像馆,我和爸爸来到了西柏坡革命遗址,它向我们展示了革命领导人的旧居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场。这些平顶房又矮又小,屋外墙都是用白灰涂的,屋里的地也有些坑坑洼洼。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毛主席和其他革命领导人运筹帷幄决胜三大战役、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西柏坡精神"、设计着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爸爸对我说:“西柏坡永远保存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次带你来西柏坡最大的目的,就是想让你在平常生活和学习中时时刻刻保持永不骄傲、永不自满、不懈努力的进取精神。”爸爸说的我听了似懂非懂。这次参观的时间不长,内容丰富、导游说的博大精深,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