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一本众人皆知的书。正是因为这其中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才引得很多人的喜爱。而书中最重要的也就是重点部分告诉我们遇到像妖魔鬼怪一样的困难,不能害怕退缩,要勇往直前,想尽办法克服,因为害怕解决不了困难!
这是一本名书,是四大名著之一。这书中的人物应有尽有。什么妖魔鬼怪,大罗神仙,普通百姓啊,可谓角色众多,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不同。妖魔鬼怪残暴冷血,自私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而神仙以慈悲为怀,一看就神采奕奕,面带笑容看起来就很亲切;而百姓朴实厚道真诚待人,但也有被逼无耻之徒。当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唐僧四人,是这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跋山涉水,为人类造福,可谓英雄啊!
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出什么呢?是精彩的剧情?刺激的涉险,还是其他呢?其实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有用的一些道理。像那师徒四人中的徒弟,告诉我们要对待他人有礼貌,正值勇敢孝顺,听从师兄或师父的话。而那些坏人则告诉我们不要做坏事,也不要害人,否则还是要受到惩罚的,当坏人的都不会有好下场,则百姓告诉我们,人要朴实厚道,做无愧于心的事,这样才会有福报。没想到以前只注重精彩的内容还会告诉我们这些道理。所以我们谣多读书,反复的读,一定可以看出另一番滋味。
真正的爱一本书,一定要仔细看还要多读多看,这样才能从中又知道另一些自己上次读书不知道的事,这样才能又另一种乐趣,才会更了解自己所爱的书的一些小秘密噢!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不同的心情去感受,不同的态度去面对,这样一本自己爱的书,似乎有很多本还会告诉你不同的道理。
读一本书,一定要用心去读,一定要读懂其中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要像唐僧师徒四人一样,不害怕,不退缩,勇往直前!
【篇二:不忘生命可贵的品质】
当你是一只猫时,你爱吃现在的摆在桌上的鱼肉,还是在泥土里与鼠一番追逐,满身泥污地吃一只老鼠?不少猫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同样作为一个人,在摆在眼前的利益与艰苦奋斗后得到的果实,你会如何选择?佛语道:“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的付出最终一定会得到福报;我们懒惰最终也定会得到惩罚。这不仅是对我们待业的回应,也是对我们良心的考验。
行善心直,舍弃懒惰的贪欲。如将勤奋比作医治灵魂的灵药,那么懒惰便如一剂穿肠毒药,腐蚀着我们的上进与追求。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是他早年的信条,将敌人杀的落花流水,俘获首级归来,这使得他成为一代中兴之君;宠幸伶人,让卑贱粗俗的小人当朝,使他逐渐失去了民生与天下百姓的信赖。“身死人手”,最终也只得无力回天……李倡的一生向我们赤裸裸地点明了懒惰可怕。
坚守本身,不为诱惑所困。所谓本真,便是我们在世间应遵循的原则。唐三藏法师曾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应不受外物所役,才能有所作用。
为权力熏心,秦桧杀死岳飞,留下千年骂名;为功名所困,徐有贞诬陷于谦,最后只得灰溜溜地收场。
历史上不乏这类人,有些臭我昭著,有些使人唾骂千年。这些人都是令人生厌的,只因他们受不住诱惑。
独享严静,任他人评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些文字仿佛在提醒我们——不要害怕成为那只只吃老鼠却“不知”吃鱼的猫。
动作巨星成龙在初涉影坛时,常常连龙套都没有资格演,只配演死尸。这些小角色他却干得比谁都起劲。想到别人对他外表,演技的嘲讽,他都不屑一顾,只是继续努力。最终,他成为了最卖座的动作明星,同时也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不属于自己的不强求,属于自己的尽全力得到。不要在乎他人的眼光,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我们就能创造自己的人生。
不忘生命中可贵的品质,让这一切成为我们前行的灯塔。
【篇三:公交车人上的“关爱”】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很多种。爱也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爱——家庭的爱,社会上的爱,班级的爱……而我,就跟你们讲讲发生在公交车上的关爱。
第一次让座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一次,我和爸爸出去玩,我们上了公交车时,我挤到车中间,一眼看到了一个位子,一屁股坐了下来,心里想:哈哈,还是我的速度快,抢到了一个靠车窗的位置,坐在这既看风景非常容易,座位也很干净,而且上下车非常方便。当车开出一站时,上来了一位看起来年纪很大的阿姨,充满皱纹的脸上,让人看起来很严肃,低低的鼻梁雅致、漂亮,可以看出来这位阿姨以前长得非常漂亮。可是阿姨的脸上写满了失望、伤心。仿佛此时世界在她眼中失去了颜色,树叶枯萎在枝头,一动不动。头顶灰色的天空,倒映在死寂的睡眼中,看到她那让人感到一种难以拭去的抑郁。我心里想:段老师说过关爱他人,就等于往自己的福报杯子里填正能量,对,把座位让给阿姨吧。可是那样我就得站着到家了,我正在犹豫不决时,突然,好像受到了段老师精神上的鼓励,“去吧,去帮助他人!”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阿姨,您坐吧。”
那位阿姨笑了起来,她的笑脸像阳关一般灿烂、温暖,周围的人也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好像在说:好样的!
下车后,空中的鸟儿在欢快地唱歌,仿佛在为我唱赞歌,路边的小草在微风中舞蹈,好像在为我祝贺。我的心情啊,像吃了蜜一样甜,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真谛。
【篇四:如何追求幸福】
幸福是快乐吗?幸福不单单是快乐,它似乎还包含着一种身心畅快的满足感。
幸福由什么带来呢?据相关研究表明,幸福完全跟金钱无关,它只跟内心的满足度有关。
幸福是性爱吗?我们大多数小时候没有性也很快乐啊,看来它也不是。
有句话怎么说的:“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同时也有人说:“快乐是生理的,幸福是心里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幸福归根结底是由心态决定的,不幸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诱惑产生了形式不同的心里疾病,这种解释对不对呢,还请大家参谋一下。
那这种心态究竟如何修炼呢?
我目前所知道的而言,佛对于心态的培养有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在静心方面。佛对于诸多不幸归结于欲,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身体触摸,最后归结到意识。都能看到贪嗔痴三毒,贪,贪恋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殊不知最美好的东西是魔鬼,它能放大人们的欲,这里的欲实质上是指一切邪欲,正当的、符合正确价值观取向的那是我们所追求的梦想,所追求的目标,而达到目标所贪恋的享受即为欲,使人堕入身色犬马而不自知;嗔,愤恨,有了欲望,人便有了极大地得失心,斤斤计较,不会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没有了胸怀,便处处与人争吵,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我在此需要向所有我伤害过的人忏悔;后面的痴是愚痴还是痴迷,我也不清楚,以后再给大家写完补全。
我不想去谈论什么唯物唯心,只想向大家说明佛真的对于修身有很大的帮助,不谈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儒家也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修身,过了三十也立不起来怎么办,不修身,齐不了家又如何,这不单单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家族的事,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常常背负着家族的期盼,父母的渴望,立业即获取一定的经济基础,立业以后成家,孝敬老人、赡养孩子,将使命传递下去。
不要说什么“富不出三代,穷不过五服”,将身修好了,以上的一切都能实现,每个人的命运以及父母祖辈留下的余荫可能是确定的,有数的,但是佛所探究的是今生所能够自己所积累的福报。儒家说尽了人一生的诉求,佛家探究了三世的因果,三世不就是三代吗,难道真的富不出三代吗,古代的富人有为富不仁的也有造福一方的,哪些人的传承能够留下来呢?还是真善美,对不对,邪恶的都因为吃喝嫖赌已经早早的生病去世,来不及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就走了,而造福一方的修桥铺路,省吃俭用,不说什么积累福报,就冲这个好名声大家也喜欢往他的跟前凑,喜欢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有什么好的机会,会留给那些作恶的人吗?
我也做了许多恶业,在这里向我迫害过的人说一声:非常抱歉,我以前行为恶劣,性格孤僻,脾气古怪,小时候爱造杀业,同时向我所迫害的众生忏悔。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