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在见证中成长】
人生就像万花筒,我们都在色彩斑斓中被见证着。就像四季的交替见证着万物的荣与枯,就像河流的荣枯见证着大地的起与伏。时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见证和感悟。见证使我们沉思,感悟人生的真谛。
我们共同见证着那万卷巨著,万余字的笔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他用及其平凡的言行为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我们见证了他一生为继承和发扬华夏文明而献身。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我们共同见证着那含垢忍辱,用顽强之志铸成《史记》的司马迁。他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他用坚定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精神的不屈,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
我们共同见证着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屈原用自己的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静静汨罗,诉说着他的忠诚,皇皇离骚,守护着他的忠贞,他用自己的血与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的心,与日月同辉。
见证着古人的忠贞,感悟着生命的伟大,我们静静的成长着……
【篇二:第一次“飞”】
自由飞的更高。因为心中仍旧有初心,因为心中仍有梦想,为了命运,为了人生。我们有种就会长大,又不能总像个孩子一般,那样总是幼稚,无忧无虑。心的追求遥不可及,而那唯有一丝的希望都将会是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第一次‘飞’第一次长大成人。而这幻想中的世界也中就会实现。那就要更好的面对这一切。相信明天的明天都将会是最好的!
成长
也许,这人生就本该如此,成长的脚步也正因为我们而出发,心的追求一直在动而我们只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成长中的困难磨难。都将会在我们身边。而这一切又同时要面对。想要拥有好的一切,那就做好现在,更好的去展望未来。相信这未来的明天会更加的精彩!成长随想,成长笔录。只希望能够飞得更高。未来之路,全靠自己。成长路上,愿自己乘风破浪会有时。
守护
或许,心中的守护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又想一想,谁又会真正的陪伴你一生呢?也许这样的人其实并没有。爸妈也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朋友也会有分离的那一天。生活都还需要靠自己,那就试着做好自己。做好现在。相信,总有一天,社会的所有残酷无情都将会所有经历。而我们也将会更好的去面对。为了心中的守护,为了心中的所有追求。不断创新,尝试着飞翔,明天的明天会更加的灿烂多姿!迎接美好的一汽天,希望能够做快乐的自己,足矣!
生活的残酷无情又总会面临,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生。也许这人生也同样是丰富多彩的。那就做到成长,做到长大。未来之路还很漫长,珍惜现在的一切。相信那拥有的梦想同样重要。做到费,因为外面的世界都是非常的美好。放眼欲穿,珍惜所拥有的。相信自己,接受挑战,冲破云霄,未来都将会属于你!
相信自己,接受挑战,冲破云霄世界都在你的眼中!
相信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未来之路,一路前行!
【篇三:光阴的故事】
时光慢,愿慢下来的时光被我记录在一本手册上,成为我的笔录,时时能翻看回顾它。有人说过去的时光是“停滞不动”的,但是在记录的笔下,过去一直珊珊可爱。
我时光的笔录中,曾翻到过那样一个小池塘。我家附近的公园曾经有个小池塘,炎炎夏日,小池塘里总会长满了荷叶,开满了荷花。池塘的中间有一个平台,上面有个嫦娥奔月的雕像。池塘中矗立着几个形似荷花的石墩,人们可以通过石墩到达雕像平台。石墩之间隔有间距,大人只要轻松一迈就可以过去了,但是当时的我还小,每次跳到另一个石墩时都要憋红了脸,铆足了劲儿才能一下跳过去。奶奶总是怕我一下子不小心就跳到池塘里了,不让我去,而我当时很调皮,应是要挑战一下自我,每跳过一个“大荷叶”我就十分开心,现在想来,要一不小心真与池水来个亲密接触,那该有多危险呢!
池塘附近玩累了,我会来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商场。迎面而来的是一条永远望不到头的步行街,一旁的小店吐露着袅袅的炊烟,仿佛在欢迎我们进入这滚滚的人潮。我和奶奶经常会来到这里的小吃店,一笼笼的包子拌着白色的烟雾,横空降世到我的眼前,再上一盘蒸饺,配几碟陈醋,一小袋店里自家现磨的豆浆。口水早已成了“庐山瀑布”。而我总是“眼睛大肚子小”,心不在焉地摸摸胀鼓鼓的肚子,眼睛却还瞟着隔壁桌香喷喷的羊肉串,恨不得想要在大饱口福一次,可是我的胃容量已经不允许我这么做了。
那是梦啊!是已经做过无数次的梦啊,以前那个让我欢乐蹦跳的石墩,那个让我流连忘返的美食街,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这现代社会治理的进步,当年快乐的一跳已经被视为危险,快乐的池塘已经被埋入地底;繁华的商业街已经门可罗雀,剩下了紧锁的店门和遍布的教育广告。
愿时光慢,愿岁月慢,愿在我记忆的童年中,开满艳丽的荷花;愿在我时光的笔录中,记录着这样一个美食街区……“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又是夏天,而今夏天依旧漫长,情思依旧漫长。
【篇四:滴滴浪花】
光阴似箭,转眼间的工夫,暑假已过去近半了,回想起来,暑假里所发生的事情犹如一张网页,记录着各种大小事情。
依稀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也正是暑假,感觉口渴的要命,就是附近的小卖部买一根冰棍吃,那是一个白发苍苍汗流满面的老爷爷,我不客气地说:“老爷爷,我在一根冰棍。”老爷爷伸手给了我,之后我就把钱给了他,幸运的是,他多找回了两块钱,我高兴地拿着钱跑回家,回到家里想了想:这么做对的吗?此时此刻我心里很纠结,如果我不还给他,我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脑里又回想起老爷爷那汗流满面地卖东西的场景,我实在不忍心这样做。之后,不再犹豫,赶紧把这两块钱送回给老爷爷,老爷爷并不责怪我,而是竖起拇指夸我是个诚实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自,买东西的人看到这样的我,都带着赞扬的目光纷纷朝向我,那时别提有多么开心了。
在回家路上太阳朝着我笑,花朵为我翩翩起舞…。我想起著名文学家宋濂,他勤奋学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刻苦学习,记得有一段“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记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超逾越”。就是宋濂这种诚实、守原则的人生态度,最后得以遍观群书,一举成才。这这件事,让我在假期里总结出了人生的真谛:为人要诚实。只有诚实,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只有这样,才会更快乐。
虽然这次暑假过得不像以往那样,可是,我觉得这是我过的最有意义、最快乐的,不一定每一件事情都要轰轰烈烈,不择手段去追求。只要自己诚实面对,那就是最好的,对我而言这种感觉就像雨后彩虹一样,真好!
虽然这件事只是我为人处世中的滴滴浪花,但我坚信,只要我长此以往,就能寻找到位更大的快乐,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篇五:那一次妈妈笑了】
我的妈妈是一名警察,她工作认真负责,十分敬业。领导十分器重她,常派许多任务让她完成。
记得有一次,当夕阳西下,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飘出了菜的香味,就连小鸟也回巢休息时,妈妈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妈妈有气无力地告诉我,她已经在看守所做了一天的笔录了。我一听妈妈这么说,不忍心看到她那么疲惫,心想:“妈妈每天这么累,还要照顾我,我一定要为她做点事来回报她。”说干就干,我先帮妈妈倒了一杯热水,请她坐下,为她敲一敲酸痛的脖子,我的力度掌握得刚刚好,不重也不轻,连妈妈也直夸我呢!我正在努力地敲着,就在这时,妈妈回过头来笑了笑,笑得那样甜,只见她那慈祥的目光一直不离开我,嘴角微微向上扬起,眼睛也眯成弯月牙。虽然这只是一个微笑,但我却可以看出妈妈有多么幸福。我从这含笑的目光里看出了妈妈对我的夸奖,夸奖我已经长大了,还夸奖我是那么孝顺,我更看出了妈妈对我那像海一般浓浓的爱。这时,妈妈轻轻地对我说:“宝贝,你按得真舒服,我感觉一天的疲劳都不见了。”
后来,我听见妈妈对爸爸说:“现在儿子长大了,懂得照顾和孝顺我们了,他真是我们温暖的‘小火炉’呀!”我听了,心里暖暖的。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妈妈的那一次笑,记得那慈祥的目光,记得她说的话,还记得她对我深深的爱。
【篇六:坚持的力量——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世界名著,它让我受益匪浅。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小生活贫困,在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后来又得了伤寒,体质越来越坏。最后,他几乎完全瘫痪了。但这一切生活的挫折并没有打倒保尔。他振作起来,一方面帮助别人,另一方面开始文学创作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从保尔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其实,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有着保尔·柯察金这样的精神,他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因卧床榻的艰苦条件下,忍着病痛,克服书写困难,借助于一块空的木板一字一句地摸写,后来手连笔都拿不动了,便自己口授,由亲友帮助笔录,终于完成了这部不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想,在生活中,只要我们也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任何事情就都能取得成功。记得有一次去学游泳。我学到一半,觉得游泳太难学了,便想打退堂鼓。这时,爸爸鼓励我说:“如果你不坚持,怎么可能学得好呢?你看看那些游泳冠军,哪一个不是靠着坚持才取得成绩的?”我一听,心想:是啊,遇到这点困难我就退缩了,我怎么能学会游泳呢?老师不是经常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吗?看着爸爸鼓励的眼神,我笑了笑,又恢复了自信,鼓足精神,坚持练习,即使练得腰酸腿麻,我也不休息,经过两个月的训练,我终于学会了游泳。
是啊,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不放弃,坚持不懈。
【篇七:几分甜蜜在心头】
进入初中,开学第一周,语文老师就布置了这么个作业:观看阅兵式并写观后感。噢,原来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老师布置下来,我心里就万分忐忑:遭了,要写作文,怎么办呢?我小学作文可一直都不太在行……算了,不管了,拼一把,开学第一周,得给老师留个好印象……
周五放假回家,我无时不刻不在思索观后感的作业。怎么写呢?写什么好呢?怎样写好呢?一连串问题在我脑海里喷涌,充斥着我的脑神经。我绞尽脑汁,却还是无济于事,默叹一声,“听天由命”吧。
周六清晨,我一改往日的“懒虫病”,早早地起了床,快步走向客厅,打开电视,拿来遥控器,调出中央一台。正在直播!习主席正与各国应邀代表在天安门前亲切致意,合影留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又拿来纸和笔,边看边记,以作为我的作文素材。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阅兵式也在不断接近尾声,回头看看我做的笔录,竟满满两大篇,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刹那间,几分喜悦涌上心头,我只觉内心几分甜蜜,暖暖的。
开始构思了,我先看了遍笔录,仔细分析,虽然过程记得很详细,但一些细节和背景知识都还不太清楚。哎,我竟连它都忘了,“无所不能”的网络!于是,我又快步走向书房,打开电脑,点开浏览器,搜索“阅兵式”——确定,不出三秒,相关内容全出来了。我粗略地看了下,选取了部分内容进行摘录。准备完素材,我便开始列提纲:以“阅兵式的流程”为全文主干,“阅兵式的先后顺序”为行文线索,行文中穿插自身感悟和思考。许久,提纲终于列完了,可以开始写观后感了。
下笔行文了,我冥思苦想,尽量把平日里积累的好词佳句用上,争取把每一个字写工整,把每一个流程后的感悟写充实,写全面。就这样,一篇观后感粗略“完工”。我又叫来爸爸,要他帮我看看,提些修改建议。他看了后,若有所思地说道:“文章语言不生动,行文不大流畅,有个别错字。最大的‘漏洞’就是,你的感悟虽然很丰富,但语句太粗糙,不能给人以启迪和共鸣。”爸爸的一番话,真是找准了“病根”,我二话不说,就又忙着改起来。一分钟,五分钟,半小时……时间悄然流逝,而我听见的,似乎只有笔下写字的沙沙声,耳边父亲教导的话。改了又改,一篇观后感终于大功告成。我想,这便是“文章不厌百回改”的真谛。
第二周,语文老师在课上讲观后感。她看了我的作文,激动的说:“这真是你写的吗?”我惊慌失措,低声答到“是的”,生怕说错了话,连大气都不敢出,仿佛空气都凝固了般。“写的真是好!行文流畅,观后感的流程中穿插自己的感悟,详实有力,字迹工整,没有错字。佩服你的作文水平和功底。”什么?我没听错吧?老师说完,我怔住了,心头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浮现的满是自己修改作文时父亲教导我的情景,须臾,激动的喜悦感、巨大的成就感,汇集成了几分甜蜜,在我的心头,不断地,翻涌、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