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菇相关作文

【篇一:包粽子】

端午节到了,我家买了两扎粽叶,一袋大肥肉,十个蛋黄,还有一些冬菇和糯米,准备包粽子。

端午早晨,我们早早地坐在餐桌前,把材料拿出来加工准备包粽子。

我戴上一次性手套,依我上次包粽子的方法,把粽叶折两下,把米粒一点点地放进粽叶,可是我还是不小心松了一下手,粽叶露出了一条缝隙,米全散了,我只好再重新包。但是之后我还是反反复复地尝试错误:米太多了、肉放多了、粽子包得太小了、肉放在上面了……经过一次一次的错误,我终于包出一个完美的粽子,而这时妈妈已经包好了十几个。我一直认真地包着,慢慢地我包的粽子也多了起来。

很快,我们已经用完了所有的材料,最后只差煮粽子了,我赶紧催促妈妈去煮,想快点吃上自己包的粽子。粽子煮了两个小时,终于煮好了,这两个小时对我来说感觉象过了两年。

我很快地把自己的“成果”吃完了。抱着自己撑得圆圆的肚子,开心极了。

【篇二: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今年四十岁。但看起来不过三十几岁。妈妈个子不高,身材苗条,头发乌黑发亮,一对清秀的眉毛下面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低鼻梁,妈妈在学习和生活上很关心我。妈妈特别喜欢跳舞。而且肯在这方面下工夫。

有一次妈妈劳累一天,晚上又碰到自己发烧到了三十八摄氏度。但妈妈第二天早晨仍然坚持跳舞,为了跳的更好,妈妈还专门为她报了一个舞蹈班。妈妈对我的学习很重视,每天晚上回家之后首先要我先把作业做完,并且还不出错,字迹也一定要工整。作业本上不准出现小污点。有一次妈妈晚上加班回到家里已经九点钟了,妈妈蹑手蹑脚的走进我的房间。拿出作业本,打开台灯,开始认真检查。我在床上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不禁热泪盈眶,妈妈这么晚回来连晚饭都没吃,就为我检查作业,妈妈太辛苦了。

妈妈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我从小体弱多病,经常胃疼,妈妈就不辞辛苦为我寻找治病的方法。近日来妈妈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喝粥养胃,便每天晚上泡好一盆豆子,等着第二天早晨熬粥喝。有好多次,我在睡梦中能隐约看到妈妈熟练的泡,洗豆子,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熬粥。望着妈妈那布满红血丝的双眼,我的眼睛湿润了。

妈妈的厨艺高超,做出来的饭,美味可口,让人垂延欲滴。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那美味的鸡肉被冬菇环环围绕。这道菜,经常是妈妈招待客人才会做,对于我这样的小馋猫自然是希望每天都有客人来我家。在我眼里,妈妈是个十全十美的人,我爱我的妈妈。

【篇三:以收获为话题的作文】

以人为鉴,可获为人之道。——题记

小时候,一家人都生活清贫,父亲在我7岁之时就谢世了。于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成了我们的生活常态。为了填饱肚子,我们不得不漫山遍野寻找“山的味道”。

从山中淘来的最多的要数冬菇了。冬菇黑黑的,像个肥头大耳,五大三粗的女巫,那笨拙的大伞像极了魔女的帽子,我和弟弟每次在餐桌上看到它都厌恶地叫它“黑鬼”。

一日,饥肠辘辘的我将头凑到桌前,我眼冒金星,东寻西找,但餐桌上唯有冬菇。我与弟弟一脸嫌弃,这时母亲走了过来,明知故问:“你们在看什么?”“黑鬼!”我与弟弟闷声答道。母亲神秘地一笑:“其实它是大地的耳朵!吃掉它的人都会变成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大神仙呢!”还有这事?我和弟弟一听,惊得眼珠子都掉了,不约而同地把筷子伸向冬菇。硕大肥厚,品质上好的冬菇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这一吃就上瘾了。而在这“黑鬼”的滋养下,我们一家人也免于变成“饿死鬼”。

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母亲用她非凡的想象力与超凡的智慧让我们免于饿死,甚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诗意的精彩,让我们收获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人生哲理。

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让我们收获更多的生活真谛!

【篇四:走,一起去探亲】

2018年1月28日,筹备三个多月的“慈航公益第十二届大型春节探亲日”正式启动。

早上八点,寒冷的天气,丝毫影响不了慈航家人们,大家依约而至,热情高涨。我们驾车来到龙华鹤溪村,一位低保、一级残疾、长期患病卧床的老奶奶家里。这是栋矮矮的水泥房,走进去一看,我惊呆了!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房顶还有两三个大窟窿,睡觉的地方又冷又脏,房间门都没有,冷风直吹房间,我们看完后都震惊了。

我们把带来的物资(米、冬菇、油、木耳、腊肉、蛋卷、曲奇饼、还有米粉等年货)一一搬进老奶奶家里,然后再给老奶奶500元慰问金。无助的老奶奶看到我们义工的到来,感动得泪流满面,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不停的说谢谢、谢谢……

慈善起步,幸福启航。惠州市慈航公益协会是由惠州市社会各届爱心人士自发自愿组织的,非营利性的民间慈善机构。欢迎大家以任何方式参与进来,一起去传递爱心,一路去撒播阳光,一同去传送温暖!

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能给有需要的老人送上温暖真好。古人尚且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接受现代文明熏陶的我们当然责无旁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妈妈的带动下,我也成了小小慈航人。

【篇五:妈妈给我的爱】

那是个饿殍遍野的时代,吃了上顿没下顿,是我们的生活常态,于是寻找山的“味道”,变成了我们不被饿死的唯一出路。而山的味道中,最常见的就是冬菇。

冬菇,是一种小而扁的菇类,戴着一个扁扁的大帽子,下面有着一个肥而大的柄,帽子上还到处都是裂痕。

那个时候,我十分讨厌冬菇,嫌它黑黑的像是一个鬼,每次在饭桌上遇见它,筷子总是不由自主地绕道而逃。弟弟受了我的影响,也开始讨厌冬菇了,但妈妈知道如果我们继续不吃冬菇就有被饿死的危险,因为我们家实在是连一粒米也没有了。

妈妈灵机一动,明亮的眸子闪闪发光,一个美丽的故事就从她的嘴里飞了出来。“看,这冬菇是大地的耳朵,吃了它可以耳听千里。”我和弟弟信以为真,一下子夹了两三片冬菇直往嘴里塞。哇,原来冬菇这么好吃呀。从此冬菇成了我的最爱,而我们也因为冬菇充饥而免于饿死。

这就是妈妈给我的爱,充满智慧的爱,溢满想象的爱,让我们快乐成长,健康成长!

【篇六:遇见另一个自己】

清风湿润,茶烟清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不见当年小巷商人的贩卖,老人谈笑打坐斗蛐蛐儿,有的只是一座比一座高的建筑大楼。

记得儿时是在外婆家长大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大概就是这个小镇最好的写照。走在铺满青石的小路上,浓浓的历史风味扑面而来,不知是谁,在这翘首盼郎归。因为小镇依山傍水,所以经常能听到渔农日暮的摇橹声。走进小巷,是几个幼童在玩耍。有的拿着弹弓瞄准远处,好像自己是个盖世英雄;有的在玩过家家,你当妈来我当娃;还有的在玩跳山羊,一次次的惊险却带来了一堂的欢笑。看着笑靥如花的他们,仿佛就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那时自己也是这样跟着邻家的大哥哥一起玩耍。小巷还是小巷,可当时争着吵着要当大英雄的小屁孩却不知道去哪了……

白墙,黑瓦,一个个如梦般的场景又一次浮现在我眼前,曾无数次感叹道:要是我一辈子都不长大该多好啊,起码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小时候特别调皮,记得有一次把隔壁老王家的那只名叫冬菇的猫塞进他家茅坑,幸亏他回来的早,不然还不知道冬菇要在那里面待多久。为了这个,老王还特意跑到我家来兴师问罪,看冬菇,它窝在老王的怀里一副要跟我同归于尽的表情,那时的我们是如此的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冬菇已经垂暮,膝旁趴着几只小猫,那应该是它的孩子吧,它对于我也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敌意,应该是忘记了吧。走过儿时的玩地,才发觉早已物是人非。小巷还在,石桥还在,摇橹声还在,可是当时那个不怕天不怕地的小女孩却没了踪影。哦,她长大了。

长大了的她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试卷,辅导书,大纲……她很早就搬离了那个让她魂牵梦萦的地方,现在的她有了自己的圈子,昔日故人也已不再联系,见着面了也没什么可聊的,只剩下寒暄。她知道,她回不去了。

多么希望自己还是那个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的小女孩啊,累了就伏在炕上睡觉,无聊了就继续和冬菇大战。它当时就那么小啊,就伏在我的脚步,你说,它怎么就长大的呢?都说时光不等人,现在一想确实是那么回事。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阳洛城东。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