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论网络暴力的危害】
网络对于现在社会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而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种来自网络的危害也接踵而至,网络暴力就是其中主要危害之一。
其实任何事情都不是凭空而起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发生在不好的前提下的。就现在的90后00后而言,大多都是一群唯恐天下不乱,正义感爆棚的白痴。谣言就这样以一传百、以百传千,愈演愈烈。他们正在手机,电脑以及人群后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毫不负责的谴责着那些他们完全不了解真相的事情。
或许有些话被被人说出口是那样的轻易,可是对于当事人而言却是毫不负责任的伤害,那些恶狠狠的话语就像是掩藏在繁华城市的灯红酒绿中的那最现实、最黑暗的爪牙。
我们在看到这些因为网络暴力而起的一桩桩悲剧,心中既有怜悯,又有害怕——在这个残酷的世界,我们是否也会在某一天,被推到全世界的背叛面?有
的时候面对这些舆论的风向或许你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若是随波逐流,会被旁观者称为:“喷子”,若是逆风而行,你只会被人当做是:“喷子中一朵清新的白莲花”。呵呵,很可笑吧?记得我听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最黑暗肮脏的地方,永远不是越来越差的环境,永远不是城市贫穷角落的沟槽,永远不是经久不用的房子的边角也永远不是,枝叶山顶上堆起的灰尘。最肮脏的……是人心。”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网络世界中都有可能扮演受害者或是加害者。
所以,为了不让这个世界再出悲剧,也为了我们自己良心能安,放下键盘,别人的事情少参与,事实上,只要我们不去参与,网络暴力什么的就根本就不存在的。
虽然难以置信,但的确就是这样,网络暴力的危害的大小,决定权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手上。
【篇二:《无人生还》读后感】
当初在选择这本书的时候,就是因为看中那首《十个小士兵》的杀人童谣。如果一个人能完美的按照童谣中的死法,艺术性的杀掉十个人,那他一定是一个天才杀手。而这种杀人方式并没有让我觉得变态,不仅是因为没有多余的血腥场面描写,没有一贯的阴森诡异的屋子,那最时髦的装修风格,灯火通明的干净屋子,崭新且光可鉴人的饰物,却更令人恐惧,仿佛一个巨大的陷阱,如此的笑里藏刀般才最可怕。
童谣,本象征着孩子的天真无邪,本该是美好的化身,但和杀人联系起来,反而使这种恐怖的活动,平添一丝孩子气,一丝仿佛带着杀手有趣的眼神注视的孩子气。同样显孩子气的还有那非要与童瑶死法一样的执着,却有着无法忽视的艺术气息。这样一个谁也解不开的杀人谜团,简直是一种恶趣味。
这几乎已经让我联想到杀人凶手小丑般狞恶的脸庞,阴鸷的笑容。但因为被害者其实也都杀过人,却在灰色地带未受法律制裁,杀人凶手是否蒙上一层正义感,也不变态了。如此说来,这是一个杀人凶手杀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十个杀人凶手的故事。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人反而是在自己生命尽头解决了十个对社会有害的危险人物,更是以他绝顶的天赋,留下了这样一个杀人的艺术品。
死亡派对,杀人童谣,看似无辜的受害者,变态邪恶的法官,正义感爆棚的杀手,这一切极端对立而又无比和谐的事物,揭示了人性的扭曲,道德中的阴暗。希望着永远,只是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