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体相关作文
书本的力量作文900字09-14
前不久,翻阅书籍时得知了这样一则新闻,由于书店里长时间看书而不买书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书店将人撵了出去,有些书店则选择设置了环境宜人的阅读区。透过这种不同的做法,我看到了两种人生境界:前者丝毫不尊重知识,也不尊重难得萌生的求知欲。在书中他们只看见了?黄金屋?。而后者则不同,他们看到了书本背后的力量,甚至是国家的希望。而究其原因,前者之过在我看来实是未完全看清知识经济时代,书本的力量。古人曾说:?宁为...
给灵魂留些空隙作文700字08-27
在经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被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所奴役、驱使,沦陷在物欲的陷阱中,迷失了自我。喧哗的城市,霓虹交错。灯红酒绿间,人们露出丑陋的面孔,疯狂地追求着财富、名声、地位、权利等身外之物,将精神家园荒芜。灵魂被欲望驱逐,脱离于肉体,无一丝空隙安身。空洞的肉体大步向前,将灵魂远远落下。越来越多的人渐渐习惯于在各种事务间忙碌,却烦恼于意外的闲暇;习惯于身处觥筹交错...
旅行的意义作文700字08-23
在没有旅行的人眼中,世界是精致的,但它是黑白的;在匆匆地到每个地方留下脚印的人眼中,世界有了五彩,但不知何时粗糙;无论某年某地的孩子呱呱坠地,他/她都可能是那个幸运的——世界既精致又五彩。既精致又五彩——这样的世界可不会仅封存在思想之中,但想要“发现”它却也不易。只有到过沙漠的人,才能读懂那一抹金黄;只有走进乡下的人,才看得到那一片大红风俗;只有入过深山的人,才能将各种绿转化到心中……旅行,也是一...
灵魂的温度作文800字08-06
基督教徒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部分构成的,死亡其实是灵魂离开了肉体升向天国。其实,基督教徒所说的灵魂就是一个人的思想与记忆,包括他的性情、心理、价值观与世界观。胡适在一次与友人的辩论中说:“没有了思想,什么是我?”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思想是人作为一个个体最本质也最珍贵的东西。然而,人性的冷暖反应了灵魂的温度,当下有些人却已失去了火热的人性,徒留一个冰冷的灵魂。放眼当代,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传播的...
其实我不在乎作文550字07-22
从小,爸爸妈妈没有要求我的成绩多少多少,可是我一直想考最高分。语文考试时,我在心里想着:这次一定要考好。试卷发下来时,我急切地想找到自己的试卷。在试卷堆里,我看见又大又红的93。5旁边是我的名字——用铅笔写的又淡又小的三个字“姚兮远”。这个成绩不理想,可是别人都说我是最高分,我惊讶万分。知道了自己是最高分,心中狂喜,脚下生风,耳边的赞扬声久久没有散去,可就在这赞扬声中长大的人,会堕落吗?我放慢脚步...
我本无靠无依作文800字07-04
若没有我的母亲,今日的我依旧虚无缥缈。我从来不晓得我来自何方,心属何处。若没有我的母亲……如今我正在四处游荡,你们都看不见我。我的身体还在这里。我有学业,有任务,有目标。我怎能离去,我有我的课桌,我的座位,我怎能离去。然而你们心中哪有我,哪有地方让我栖息。你们不爱我的,可我日夜在这里等着你们。而你们依旧心属他人。我的身体为你们的嘲笑泪流不止,形容枯槁了,你们看到了却不言不语。我的躯干为了你们四处奔...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作文900字06-30
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人的肉体归根到底都是大同小异,即灵魂的容器,相比于凡胎肉体的百来斤,那21克的重量显得更加沉重,似乎整个人生的旅程,仅是托着这21克走独木桥,如临深渊,然而灵魂之美胜却人间无数,只待金风玉露一相逢。人类与这世间别物终究是不同的,或许比不上花鸟鱼虫一生无忧无虑,亦或远不及计算机的精密,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举世无双。我想,我更愿意品尝过人生百态,而非做一个精致的利己...
以信仰为话题的作文作文650字06-19
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一切仿佛光影流连,一切仿佛刹那成永远。——海子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净土。藏人把高原上的海称之为“海子”,因为他们并未真正见到过海,而这些被称之为“海子”的海被认为是“大海的儿子”,海子是牦牛的物质家园,藏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从前会是一片真正的大海,不会想象到几千年前的海枯石烂,它们风华千年,如今虽经过了沧海桑田的变迁但仍正茂,这些海子让藏...
狼的解脱读后感作文900字06-13
灵魂的自由即使肉体无法获得自由,精神也要追求自由。——题记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母狼在睡觉时被人捕获,牧民们把它关在一个笼子里。一想到自己竟然被禁锢在这个几乎容不下他转身的铁笼之内,不仅再也无法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也见不到它心爱的孩子们,它的心里便觉得无限悲凉。它拒绝牧民给他拿来的食物,每天白天蜷缩在铁笼内啜泣,眼神中带着深深的仇恨与思念,它思念那窝里嗷嗷待哺的小狼。晚上它总是对着惨白的月...
痛苦后的美丽作文600字06-06
烛光弱了,烛泪落了。烛光灭了,烛泪干了。剩下的是烛泪的残迹。经历风波,从蜡烛刚刚点燃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流泪,是为燃烧的痛苦吗?但明明看到了闪闪发光的烛光没有被烛泪浇灭。是烛的坚强吗?但明明看到了当风吹过后烛光的摇晃,似灭似燃。它是为了什么?它是为了追求什么,用毁灭自己来换取人间的什么。我在沉思,想到蚌与蜡烛有同样痛苦的经历。虽然它们痛苦后换来的是美好的东西,但人们却只沉浸在痛苦后的欢乐中,却没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