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开在生命深处的花朵】
女娲因为寂寞,所以创造了人类;普罗米修斯因为同情,所以给予人类火星;上帝因为想看比赛,所以人类需要经历人生中的中考。
有一种花叫努力,中考需要奋斗,需要努力,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不变的古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豪迈的壮志凌云,与同学一起,努力。
有一种花叫坚持,不像县花一现,展现瞬间的魅力;不像流星一绘,燃烧分秒的光辉;不像彩虹一躬,划下那霎那的光辉。坚持就是胜利,因而,就有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有了龟兔赛跑的结局。
有一种花叫友情,在中考的竞争中,有团结;在中考的竞争中,有友爱;不一定要确确实实分个胜负,不一定要朝着中考第一奔去;原来,我们在奔跑的过程中,除了竞争,还有那么多纯洁的友谊。
有一种花,她开在你虞我诈的社会,开在需胜需败的现代,像莲的“出于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为利益,不为权利,在激烈的竞争也摧毁不了她高洁的的品质,你说,她是什么?
有时候,发现自己还很小孩,朝着自己的梦想奔跑,不停加速,到了眼前,才发现,那只是海市蜃楼,于是,开始后悔,后悔在不停奔跑中,错过了欣赏风景的机会,想要折身而返,却发现风景已逝,无法挽回。
中考很苦,如头悬梁,锥刺股,痛吗?确实很痛,既然无法选择是否中考,就去改变环境和条件,让生命活得精彩。
如果连条件也改变不了,就去改变心情,让最后的结局能被坦然接受!
【篇二: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家中的墙上裱装着一幅画,幼稚的笔触胡乱地覆盖,难以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只有我一人仍能依稀辨出——那是一幅全家福。
自幼便被家人众星捧月般地“侍奉”着的我,从未有过担心和忧虑。悲伤是什么,大概地被定义为实现不了的要求。我是独一无二的娇艳的花,他人是不值一提为我所用的叶,叶的谦卑是花骄傲的资本,我这么想着。理所当然。
但这时我被送去了学校,哭得稀哩哗啦。我才知道原来不远处是一片花园,在自己的小小的土地是唯一的花朵,到了花园,百花争艳,便被无情埋没,一切气愤与傲慢都是无理取闹,总有比你更美的花。
学校里我不是中心,而为旁听,静听他人优秀的默默无闻,在这布满了期待灌溉的鲜花。我一无是处,我无可奈何。
我愤怒,妄图重新成为倍受关注的中心,向家人哭诉倾吐,没有理解,只有安慰,他们无能为力。接受是最好的选择,我便那么做了。很多时候,被迫地做一件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渐渐地,我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既然百花丛中过,就成为最独特的那一朵,不比美,而是努力向上生长,变为最醒目的一朵。
我从来不是世界的中心,但我可以以自我为中心,"我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无需追捧与喝彩,不要热情与关心。我有意地涂了一幅全家福,我只是家中一员,学校中一员,社会中的一员。叶以花为中心,可这世上飘落无数片叶,调零无数朵花,无数以美丽自居的花只是县花一现,当一朵花成为一个人心中的唯一,它不会枯萎,它是心中世界的中心。
我不是世界的中心,我努力成为他人的唯一。
【篇三:历史名人馆】
人类文明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只有了解历史名人,才能进一步了解历史文化。
我们乘坐时光机,先来到了公元前195000年。那时,智人又称赫托人,被发现于今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他们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智人。
坐时光机到公元前551年的中国,你可以看到一个人,他正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一顶绿色的小帽子,留着黑色的胡子,他的名字叫孔子。他致力于为人类带来希望,奉行严格的道德戒律。
再到公元前940年的雅典,你可以看到这么一个人,他头发像帽子,穿着白衣服,他就是费迪亚斯。他是一个生活在雅典全盛时期的雕塑家和建筑家,我们只能间接地凭借旁人只言片语的描述来领略他早已失传的作品的魅力,要知道他塑造的宙斯像被奉为经典。
来到公元前259年的中国。在偌大的皇宫里,你可以看到一个身穿蓝色和黄色皇袍的人,他头上戴着一顶官帽,帽上还有有一个小球球,他就是秦始皇。他是中国秦朝的开国皇帝,统一了六国,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奠定了中国二千余年政府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接下来我们来到公元前356年的马其顿。你可以看到一位身穿橘红色兽皮,头发是金色的男人,他就是亚历山大大帝。热衷于南征北战的年轻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缔造了一个犹如县花一现般短暂的庞大帝国,但是在这之中各种文化在其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来到公元前4年,你可以看到犹太人之中有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人,他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耶稣。他是犹太人的先知,教派纷呈的基督教之开先河者。
来到公元1158年的蒙古,你可以看到一个君王,他身穿黑衣,头戴黑帽,还留着小胡子,他就是成吉思汗,是思威并施的蒙古统帅,是人类历史上面积最广阔的帝国的君主。
来到公元1452年,你可以看到一个身穿黑衣,留着长胡子,头戴黑帽子的人。他就是非常著名的莱昂纳多。达。芬奇。莱昂纳多。达。分奇是意大利艺术家、科学家,他创造了革命性的绘画方法,将人物身体轮廓模糊化,使之不再是一个脱离背景的孤立的物体,而是巧妙的与景物融为一体。
历史名人如数家珍,请期待下一次的游览!【公众号:明日之星文学社】
【篇四:江畔沉醉的傍晚】
穿过古城面西的城楼有一个战备码头,那里是嘉陵江最宽阔的一处。岸上卧着石雕的犀牛,面朝着江。犀牛何时卧于此已不得而知,只是后来人们又管此地叫“犀牛河坝”。早些时候,犀牛石是天然的,后来雨打日晒的久了,样子便很模糊了,于是人们又稍加雕刻,使其更逼真了些。
城楼就在学校外墙不远处,我爱趁放晚饭的时间去河坝坐坐。时间正好是大阳将落未落的时刻,目睹着夕阳沉落几乎成了我每日的必修课。大多时候天气都是晴朗的,夕阳也明灿灿。余晖落在江面上,泛起了点点的金亮。偶有游船划过,惊起的波浪似披上镶了细碎金子的绸面一样。江上常驻着一群野鸭,胆子很大不怕人。常扎堆在江心嬉戏,有游船过来也不避退,常常是船身快压进了才不紧不慢地划走。江的对面有好几座连绵的山,山不怎么高,因此夕阳且要好一会才能完全隐于山后。最妙的是山顶有一座亭,隐隐于松林间。平常并不怎么容易发现,只有夕阳挪到此处才能县花一现。我坐在江这边,隔着金带望向亭子,寂然间有种隐世归林的感觉在头心萦绕。我的身后是车水马龙,来往间都是熙熙攘攘,而此刻我的眼前只有波光鳞鳞的江,若隐若现的亭,将落未落的日。清风夹杂着江面的水汽,柔柔地朴在我的脸上,我忘记了那吵闹也忘记了身后的学校。
不知何时残阳已完全从我视野中消失,沉沉暮色兜头罩下来。皎洁的月冷冷悬在江心上,江面粼粼的金光已变成银色。山上的亭子周身装了霓虹灯,此时正绚丽地亮着,银的,绿的,蓝的交替变换着。比起白日的若隐若现,夜晚的亭子像位摘下神秘面纱的妙龄女郎,热情奔放地展现着自己。
亭子热闹着,山下却静然。只有一两豆灯火默默燃着,应是住户人家亮着灯。我处在着熙攘的闹市中隔着宽阔的江面遥遥地望着那处幽静,心中满是向往。不知那两豆灯火下是否也有人隔着这江看这来往间的热闹。
学校的预备铃模糊地传过来,我起身朝着学校走去。路过犀牛石雕,它仍然稳稳地卧在那里,仿佛开天辟地以来它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