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长山桥】
我家前面的长山村有一座三孔石拱桥。它是我们北仑唯一的也是最古老的石拱桥,始于明朝洪武年间,一直到康熙年间才正式修建为现在的模样,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了。
这座石拱桥原名永济桥,因为位于小港长山村的缘故,所以人们都亲切地称它为长山桥。长山桥全长45米,宽3、8米,每孔净宽7、2米。桥上的栏板由条石构筑,桥面铺着一块块方形老石板。
长山桥的旁边有一棵高大的开着紫花的桐树,非常引人注目。沿着桐树延伸的枝头望去,古朴的长山桥就像一道美丽的长虹横跨在小浃江的两岸。走到桥上向下眺望,只见千万缕阳光照射在粼粼的河面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就像无数鱼儿在那一刹间一齐翻来覆去。这与优哉游哉浮在河面上的鸭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听说,将来这一带会是一座绿岛,那长山桥定会使这里的园林景观增添一份历史风味!
【篇二:美丽的校园】
走进校园,鸟儿在枝头歌唱,树木摇着身子,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校园门口的石碑是书的模样,上面刻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告诉我们要坚持阅读。操场上,高高飘扬的红旗在风中飞舞,旁边的大树在保护它。栏板上挂着许多精美的图画,有的画上画着一些水果,一群小朋友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有的画着一座巨大的城堡,里面很热闹。
“叮叮,叮叮”,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马上有了琅琅的读书声。窗外静悄悄的,鸟儿不叫了,树枝不摇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听我们上课。窗外的玉兰树,陪伴我们学习、成长……
下课了,教室、走廊、操场,变得热闹起来,有的同学在玩游戏,有的在教室里看书,或者说说笑笑,还有的在操场上奔跑。鲜艳的橙色校服和红色跑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活跃的画面。
我们的校园真是美不胜收啊!
【篇三:公园的一角】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妈妈来到公园散步,踏着石头铺成的曲径悠闲地走着,两旁的绿树拔地而起,站得笔挺笔挺,小草吐出新的绿芽,开始新的生命。
路的两旁是一排栏杆,那栏杆下面是一湾河水,河水真清啊,清得可以清楚地看见河面上的倒影;河水真静啊,静得让你看不见一丝波纹;河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条翡翠的绸缎。小鱼触到水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我感觉到水面正在流动。
沿着栏杆向前走,迎面而来的是横跨在河上的石板桥,这桥装饰的很精致,不仅石柱上刻着朵朵祥云,连栏板上也雕刻着千奇百怪的图案:有双鱼嬉戏,有绿草如茵,有浪花朵朵……真是栩栩如生。
紧挨着桥,是几阶石阶,上面有座凉亭,红柱黑瓦,那红柱上面有几朵牡丹花,宛如一位位优雅的少女,正如:“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百态破朝霞。”亭子边上有一棵鲜花怒放的树,小花是白色的,却没有一片叶子,一阵微风拂过,月满树的花儿,立刻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引诱着许多蜜蜂飞来采蜜。
这样的美景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美景,真像是走进了一幅优美的画卷啊!
【篇四:可爱的小猪】
今年寒假,我们回到奶奶家,奶奶说家里的猪妈妈生了11个小猪宝宝。一听这话,我迫不及待地跑向猪圈,我要看看小猪长什么样?
啊!太可爱了!一只只小猪粉白粉白、圆圆滚滚的,像一个个小冬瓜。身后不足一根筷子长的、细细的尾巴调皮的甩来甩去,偶尔还会尾巴尖朝上圈成一个圈儿。可真惹人喜爱。
小猪们很贪吃。猪妈妈躺下以后,露出两排奶头。小猪们一哄而上,你挤我,我挤你,你踩在我背上,我拱在你身下,你一下把我挤开了,我一下把你拱走了,抢不到的就“哼哼”地叫着,直到每只小猪嘴里都衔着一个奶头才算安静下来。这时的它们是最乖的,我挨个儿地摸着它们油亮光滑的背,它们也只顾着埋头苦干,对我不理不睬。
别看小猪们吃奶的时候任我抚摸,但平时小猪们可是高度警惕的。我第一次进猪圈看小猪的时候,我才到门口,它们就你追我赶的往墙角跑,有的为了钻到最里面,还从其它小猪的背上、肚子下拼命住里钻,奶奶说这是因为他们害怕。习惯了我的进出以后,它们不再躲到墙脚,但是即使我蹑手蹑脚地走进猪圈,它们也会在我到门口的时候,就马上高高地竖起尖尖的耳朵,瞪着它们圆溜溜的、炯炯有神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门口,像我给它们下了“木头人”的指令,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难道它们时刻在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吗?它们这样机灵,人们怎么不用小猪站岗放哨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它们太贪玩儿了吧!
小猪们在吃饱喝足以后,就和伙伴们开心地嬉戏,它们除了奔跑追逐,还会玩滑滑梯、跨栏、顶牛。大家想知道它们是怎么玩儿的吗?让我来一个个告诉你们吧!第一,滑滑梯。猪妈妈睡觉的时候,宽厚的背部、腹部形成一个坡度,小猪一个个爬上去,滑下来,玩得开心极了,我似乎能听到他们开心的欢笑。第二,跨栏。奶奶家的猪圈是一室一厅的格局,中间用一块竖起的、高约三十厘米的木板隔开,这块木板成了它们的栏板,它们跳进跳出,谁也不甘示弱,当然也有小猪会在累了的时候跳不了那么高,肚了就搁在了栏板上,进出不得,这时我似乎又看到了它们因为出糗而涨红的脸。第三,顶牛。说是顶牛实际上更像斗鸡。只是它们不是用脚顶,而是用头顶。这是它们最爱玩的游戏,有事儿没事儿,两头小猪狭路相逢,就开始用头互相蹭起来,有时还会同时三只猪、四只猪一起玩。它们你蹭过来我蹭过去,还会假装张开嘴咬对方,但一次也没真正咬过,在几个回合以后,我这个裁判还没有分出胜负,它们就结束了战斗。狭小的猪圈成了小猪们的乐园,我每天都会在猪圈外看了又看,这群可爱的猪猪狭让我完全感觉不到猪圈的臭味了。
奶奶家的小猪们真的好可爱,我好喜欢他们。妈妈,我可以带一只小猪回家吗?
【篇五:美丽的姚江】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江南水乡——余姚。母亲河姚江穿城而过,就像给余姚系上了条美丽的腰带。姚江两岸风景优美,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姚江的水真绿啊!像是被岸边的柳树染过似的。成群结队的鱼儿快活地嬉戏玩耍。江面上,一艘仿古游船,缓缓驶过,从里面传出欢声笑语。
江上,有一个古老的石拱桥,叫通济桥。它建于宋朝,已经有几百多年的历史了。桥面两边有石栏,石栏上蹲着四只威风凛凛的小狮子。桥的栏板外有各种各样的藤蔓和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就像穿上了五彩缤纷的衣裳,使古老的桥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姚江两岸有许多柳树,婀娜多姿,仿佛低头在听小鱼说悄悄话。
姚江北岸,有一座风景美丽的公园,公园里种着各种的树木,有高大的樟树,有小扇子似的银杏树,有叶子像手掌的枫树……。
花儿就更多了,春天有火红的杜鹃花,夏天有大大的荷花,秋天有香香的菊花,冬天有不怕寒冷的腊梅。
姚江真美丽!
【篇六:玩得真高兴】
国庆长假中,我去了许多地方游玩,但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看灯会。
晚上,我和妹妹、舅舅、舅妈、叔叔一起去,在路上,我们开车,18分钟到20分钟就到了。在路上的时候,只见灯火通明,一进去,一眼就能看到一只只好看的大象灯,往前走还有一座桥,桥的栏板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各样的灯,看得我眼花缭乱,之后还可以看到,大红西瓜灯,还有孔明灯,大的小的,各式各样。
哇!那儿还有一座灯搭,简直就是迷你版的珠穆朗玛峰,旁边还有一个孔雀呢!那翅膀一会儿绿一会儿蓝,五彩缤纷,我摸了一下灯,而舅舅说:“别碰,会触电的”,我赶紧把手收回来。
走着走着,我们路过了美食汇走向了另一条路,我吃着棒冰,看到一个人在发传单,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能免费玩游乐场一个娱乐项目和观光车,我去了欢乐岛,玩了一个空中旋转和跳楼机,我走向了空中旋转,坐上了位置,空中旋转一开始往低处转,之后往高处转,哎呀,吓死我了,跳楼机呢?一开始,我有点害怕,看到比我小的妹妹都上去玩儿了,我也去了。然后一开始,慢慢到最上面,然后突然下来,到中间再弹上去,我的心好像要跳出来似的,继续到顶上,他说:“准备好了,要下去啦”,上下晃动着。玩好了,我心中有这样的感觉,跳楼机不愧是跳楼机啊!下来的时候真有一股跳楼的感觉呢!
我们该回去了,但我还依依不舍,真希望下次还能来看这样美丽的灯会呢!
【篇七:桥】
说起桥来,那真是太熟悉了,因为我们地处江南水乡,桥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老家有桥,叫青龙桥。是一座现代的公路桥,这座桥很宽,车道可以并行四辆车,两边可以行人,并排走三个人,不觉得挤。
桥的两端有护栏,护栏的上方有几头小狮子,有的张牙舞爪,好像在给另外几头狮子作表演;有的抱球玩耍,好像在炫自己的球技;还有的屈腿静坐,似乎在等待他的朋友前来……。各式各样的,没有一只狮子是重复的。据大人们讲,桥上放狮子是为镇住河妖、小鬼,保一方平安。
在狮子的下面栏板上有一些花:有牡丹,它象征富贵;有康乃馨,它象征着亲情。桥两端的栏板还各刻有一些苹果,估计也是保佑平安的像征吧。
去年的春天,我们回老家看望了那座桥。它是多么美啊!我踏着桥面的水泥路,扶着护栏,看见了川流不息的车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桥下面是清澈见底的河流,偶尔还有一些小鱼的影子。踩在钢筋混凝土的桥面上,和着微风,好不舒服。
书上说,古代造桥没有起重机,也没有汽车,就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铸成,即便是建成一座小桥,也是非常浩大的工程。而现在我们造桥,设计到完工只需要几个月,而且坚固、美观、大方。
科学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现在的桥也越来越先进,我们的家乡也越来越美。
【篇八:桌上足球比赛】
刚放暑假,我爸就给我买了一台桌上足球,算是在家里举行世界杯了。
一收到,我和爸爸就迫不及待地组装起来,偌大的足球场地,十分正规,四周装上了木头栏板,两支球队面对面,球门是相对的。仔细看,两队特色不一,黄队穿着黄色的衣服,蓝色的裤子,仪表堂堂;红队穿着红色的衣服,绿色的裤子,十分庄重。我们买的是四杆桌上足球,每队两杆,正好双手握住。杆子可左右移动,360度旋转,控制球员。
刚组装好,我就跟我爸干了一场。我们从容不迫地站在两边,手握杆子。爸爸把球放在正中间,好,开始!
我双眼紧盯小球,认真拨它,小球向前滚动,我控制住了球,找准机会,先来个射门,轻轻一脚,做个假动作,再猛然出击,但被爸爸的黄队守门员挡住了,我一下子士气大弱。接下来的几个球,爸爸开始发威,只见他看好时机凌空一脚,从后场直接进球。反复几次,形势竟成了3:0,局势对我不利。
我一手拿着球杆,一手托着下巴,突然,灵感大爆发。我心想:球杆不是能360度旋转吗?为何不来个“旋转进球”呢!
又开始一球,我马上抢过球来旋转踢球,爸爸越不过我的防守,只见他焦急万分,关键时刻,我不断旋转球杆,前后抽动球杆,球像旋转跳跃的精灵,顺利滚入球门,我大叫:“太棒了,yes!”
同样方法,又进行了几次旋转球技,局势瞬间转变,变为3:3,双方打成平手。我十分自豪自创的旋转球技,爸爸不动声色,也采用了这一妙招,开始拼命旋转球杆,结果一个不小心,就乌龙了。我双手抵着桌子笑着说:“旋转要慎用,切勿胡乱模仿。”
桌上足球我和爸爸玩得不亦乐乎,算是在家里办起了世界杯,这方寸之间的足球赛,我们自乐其中!
【篇九:美丽但不起眼的公园】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风景优美但毫不起眼的公园,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观赏风景。
最先进入我眼帘的是长廊。长廊全部是用千千万万根木头搭建而成的。长廊的柱子上有一道道细微的裂缝,全部都是因为分吹雨打造成的。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那里有一个游乐园。”同学们纷纷向那个游乐园跑去,同学们有的在爬高,有的拉着铁链像小猴子一样往前爬着,还有的欢乐的荡着秋千。啊,这儿太好玩了,我太喜欢了!
玩累了,同学们想休息一会儿,这时我们看见一个美丽的“湖心岛”。我们往“湖心岛”争先恐后地跑去。来到这湖的桥上,我们看见俩侧的栏板上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春天发出谈谈清香的兰花,有的刻着夏天欣欣向荣的荷花,有的刻着秋天旺盛的菊花,还有的刻着一只天鹅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美丽的影子。我发现桥的俩侧有四个像莲花灯一样的望柱,走下桥来到一个绿树环绕的“小岛”。我们又往南看着,看见一个湖,湖面上波光粼粼,还有一些密密麻麻的金鱼藻。我们又向北望,看见一排排柳树的“头发”垂了下来。不禁想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们又往南望看见一个桥洞,又想起一句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啊,这儿的风景也是十分美丽的!
啊,我爱这个风景优美但毫不起眼的公园!
【篇十:我的家乡风景】
我的家乡是河北沧州市献县。献县,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县城,因汉代河间献王刘德而得名。刘德谥号号“献”,为了纪念刘德所做的贡献,在明代时,我的家乡更名为献县。虽然我的家乡只是一个小县城,但是这里有很多漂亮的风景区。
首先,我想说的就是“世界上是长的不对称的石拱桥“单桥”。单,读“善”音。古桥原称善人桥,后来被人们叫做单桥。
单桥是在明朝时期以行善捐款集资的形式建成的,因此修建的时间很长,长达近二十年才彻底完工。六十四根石栏柱与六十二块石栏板上留有众多的文字,记载着建桥的过程、捐资行善之人的籍贯、姓名与捐资数目。
单桥的总长为77。5米,桥身长69米,宽9。6米。单桥为五孔石拱桥,为青石结构,桥身料石。大桥按地形水势设计,南高北低,南三孔稍宽略高,并在拱与拱之间增添4个小腹拱,以减轻石桥自重,提高泄水能力,使桥体显得美观别致。由此我不禁的感叹古人的勤劳与智慧,通过缜密的思维与逻辑,使单桥既有其实用性,又有其观赏性。
站在桥上,你可以观察到桥面两边的栏板石,其可谓是一本石刻艺术文化的史书。有的栏板则皆刻文字,记录着有关建造这座古桥的史实;有的栏板中间则镌刻着文字两边是图案,有的中间是石刻图案而两边刻有文字。图案蕴含着传说与故事,雕刻精美而生动。
单桥雕刻极具有民间艺术风格,上面雕刻着火狮、云龙、飞凤的神仙故事,还雕刻有栩栩如生的狮子、猴、神兽等动物石雕。全桥上下有270处雕刻,这座古石桥堪称是石刻艺术与历史文化的“博物馆”。站在单桥上,望着那桥面石上深深的车辙,我不禁感叹岁月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历史的车轮是一直滚滚向前的,曾几何时,这里也是车水马龙。古单桥静静地横跨在古滹沱河的故河道上,那深深的车辙,也似乎再向人们诉说着古桥上曾经的车马繁忙与岁月的沧桑。
接着我想介绍的就是马本斋纪念馆,马本斋纪念馆建于2001年,2005年被列入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现马本斋纪念馆主要分为南北两院,南院是马本斋母子烈土陵园,北院是纪念馆主体部分。
马本斋纪念馆的大门,迎面宽阔的广场中央,是民族英雄马本斋骑马驰骋的铜像,铜像后面有巨大的屏风。英雄奋进,战马嘶鸣,万里烽烟,杀伐日寇的情景再现眼前。马本斋纪念馆由展馆、塑像、开旗台、矮墙、大门等组成,纪念馆主体部分采用了伊斯兰风格,纪念馆入口设高大的穹窿,墙面上采用典型的伊斯兰窗及入口穹窿两侧的火焰券柱廊等,进入馆中,拾级而上,使人产生一步步走向高尚之感。具有穆斯林建筑风格的纪念馆展厅坐落在馆区最北部。展厅内展览内容分为9个部分,介绍英雄及英雄母亲的事迹,展示了马本斋烈士光辉的戎马一生。
我的家还乡有许多的风景,如汉墓群、子牙它海、龙港公园。
我爱我的家乡风景,更爱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