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湘乡奇特的丧葬风俗】
我来到湘乡几年了,虽然我并不了解这里有多少风俗,但湘乡奇特的丧葬风俗却让我刻骨铭心。
我家住在涟水河畔,刚来湘乡时,隔三差五就见到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个好大的阵式队伍从家门走过,我以为是什么游行表演队伍,结果邻居阿姨却告诉我,那是有人去世了,这是湘乡的风俗,哪家有人去逝了,都要大办丧事三至六天,当我怀揣不解之时,没想到我们一家却经历了这场奇特的丧葬风俗。
我最敬爱的奶奶是在湘乡去世的,还记得奶奶去世的时侯,干爸跟我们说:“我们湘乡的丧葬风俗跟你们北方不一样,你们看怎么办合适?”爸爸、妈妈毫不犹豫地对干爸说:“那就入乡随俗吧!请你帮我们把这事操办了吧。”
干爸一家是我们来湘乡最亲的一家人了,干爸他们不怕任何忌讳,把奶奶接到村里的家中,在那儿办了丧事,还为奶奶准备了一块墓地,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感谢他们,就这样干爸为奶奶操办了一场我们从未见过的丧事。
首先干爸把“地仙”和做法事的都请到家里来,奶奶静静的躺在棺材里,我们都披麻戴孝地向奶奶叩拜,然后一连就是三天,还在院子里搭起一个小舞台,吹吹打打,唱唱跳跳,村里很多人在看热闹,可奶奶的去世,给我很大的打击,我一直沉浸在悲痛当中,我对此非常不解,干爸对我说:“湘乡人在这块乐土上一代代生息繁衍,这些风俗习惯也在秉承着老祖宗传下来的套路。家家都这样做,就想让逝者风风光光地步入天堂,也是我们对逝者最好的怀念方式。”虽然我不太习惯这种做法。但还是跟着走完这套非常繁索的流程,每次听师傅读“祭文”时,我们就要三拜九叩,听“祭文”的时候,必须跪成匍匐状,以示孝心,虽然我一句听不懂,可听师傅带着哭腔读“祭文”,我还是会泪流满面,十分想念奶奶,还有“拜桥”来超度亡魂,我们就跟着一跪一拜,跑来跑去,院子里用纸扎满了花花绿绿的房子、小人………奶奶还能听到、看到、收到这些吗?没人能回答我。我最最敬爱的奶奶永远离开了我,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其实,湘乡人对待丧葬是相当重视的,而这一风俗也不是我一段、两段能描述完的,因为我经历了这一风俗,也看到周边很多这样办丧事的,因此我很不理解,这里的丧葬风俗还真的很奇特,记得北方如有亲人逝世,只是送到殡仪馆,开个追悼会,火化就完事了,非常简单,也许一方有一方的风俗吧!不管怎样,逝者为大。
我们只好入乡随俗了,尊重当地这奇特的风俗吧!
【篇二:站点】
往来的列车上,载着满厢的乘客,有人从车上下来,也有人从站台上车。
人生的站点太多,穷其一生,也难将所有风光揽进眼中,但有的站点会让你铭记于心。
仍记得我尚且年幼时,母亲与她的一个发小有着似海深的交情,那时两家的孩子还小,便让我们互相认了对方的父母为干爸、干妈。那时的我因为父亲长时间不在身边,对这种事情多有抵触,总是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亲生父母的背叛,所以我见到干爸从来不叫“阿爸”。这时候阿爸总会拿着好吃的零食逗我,每次我都不上当,就不叫他,气得他总会拿胡须扎我,我却仍然乐此不疲。就这样,时间随水东逝……
阿爸与阿妈他们一家搬走了,搬去了遥远的南方。直到他们要走那天,我才知道他们搬家这个消息,因怕我伤心,没有提前告诉我。我也如同往常一样,仍不叫他阿爸。他们走了之后,我就只能看着空荡荡的院子与屋子,往昔的欢声笑语似乎仍在耳边回荡。每当我想他们时,就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看着一列列车厢在我面前倒退,驶向了远方,我感觉我的调皮与任性似乎也被带到了远方。
前两年,阿爸他们在南方的生活稳定下来了,邀请我们一家人前去旅游,我们便趁着暑假,远行到了阿爸阿妈的家中。阿爸阿妈还有小丫头仍同当年一样,我看见了他们,心中难免激动,但毕竟长大了,不好意思过分热情,只是普普通通说了句“阿爸阿妈好”。但阿爸却愣住了——这是我第一次叫他阿爸。那天,他带我吃了许多美食,游览了许多地方,晚上还带我在去海边散步、烧烤,那一天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很幸福,美好的回忆充斥在我的脑海中。直到回到了家,还总是念念不忘那段美好的日子。
遗憾的是,有些美好的事物会逝去,但我没想到会发生在我阿爸身上,让人猝不及防。两个月前,传来了噩耗,阿爸走了,因病去世了。听着阿妈哭诉着曾经的美好,我就像个木偶一样瘫坐在椅子上,麻木了,脑子里回想起他抓狂的样子,他得意的样子,他听到我叫他阿爸时狂喜的样子。一瞬间,我脑子里乱了,泪水不由得模糊了视线。那美好的回忆成为了无法回到的过去。夕阳西下,红霞中似乎出现了一个车站,车站里站着满满的乘客,等待着驶往下一站的车,似乎阿爸就在其中,笑着对我挥挥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车厢中,远去了……
我的忧愁与稚气似乎也被阿爸带走了……
【篇三:我家的团圆年】
过年了!过年了!新年终于在我一天天数过的日子里露了面。
过节过年是要团圆的,我们家里也一样。多年未见的亲人陆续回到家这个港湾。如无数或喜或忧的远航渔船从外面的风雨大浪中走出。
我家的团圆年和以前不一样了!又有不少人加入。
先是我家和一家李姓的人结成了兄弟,也是说我们家的“团圆”是十分庞大的了!还有我堂哥和他真命天女也要结婚了,这不又来了一个“家”。
对今年,我是充满了希望的,所有人都是的,全家人团圆并团结起来为了未来而努力,现在我就让你看看我的一个“大家庭”:先是我姑姑,她和我家十分亲密,我和她儿子、她和我妈妈、我爸和姑父都是好朋友。
和我家结为兄弟的是李姓一家,他们的儿子名叫李锐,已经认我爸为干爸,我和他成为了好兄弟,据说李叔和我爸是一起工作的人,两人交往十分密切,早就亲如兄弟。
当然,过年家家不忘记看春晚,今年的春晚是以新人为主流,不少老歌手、魔术师不上台了,以年轻新人为主,我看出人们的新变化。过了一年,离我们当主人的时候就少了一年,我们如果还不努力,到这一代就没有实力了,世界是我们少年的,所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是未来,我们是希望。
过了一年又长大了一岁,“万家灯火依旧,而点灯入早以变转。”到了我们点灯之日就要以我们的梦改变一切。
冬去春来,一年之计在于春,是该努力的时候啦!
【篇四:我与小猫】
就在前几天,有几位不速之客来到了我家,还打算定居在这里。当然,我很乐意,因为我觉得它们的到来会让生活不再枯乏无味,这些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不速之客其实就是几只猫咪啦!
猫妈妈生了六只小猫,可不幸两只夭折了。因为我怕我家大大——一只成年的猫太孤独,所以就从小母猫的怀里抓了一只小猫来陪大大。可不料,就一个晚上,我家多了四只猫咪。原来是小母猫怕它那宝贝在我家有危险就来了个大搬家。
虽然没看见过神秘的猫爸爸,但我能猜想它是一只花猫,因为小母猫一身白“棉花糖”,而小猫却是满身花斑。我还给两只小猫取了个名字。一只小猫的右眼有一条很长的“眼线”,显得眼睛像圆葡萄一样很大,所以我一直叫它小葡萄。另一只叫巧克力,这是由于它花中带黑。
小猫因为水土不服,见到我这个陌生人就一下子把背高高拱起。我知道这是一个警告,不要靠近,不然就发动攻击的动作。可我对这个警告视而不见,还用手轻轻地拍了小猫的头,它一下子就发出“咕噜……咕噜……”的叫声。我又摸了一下小猫的背,结果小猫头也不回拼命地往小母猫那里跑,途中跑太快还撞上了柱子。
我暗地里偷笑:“这小猫真是只‘纸老虎’呀,太胆小了,当初大大来我家时,那真是吃了一百个豹子胆啊。动不动就抓我,还买一送一,咬我。”
说它们胆子小也不对。有一次我把它们放到一个两米多高的地方,本以为它们会在那待上一会儿,刚想走就听到“嘭”的一声响,小猫跳下来了。这两只小猫可真厉害,那么高都敢跳,回过神的我赶紧跑了过去,检查它们有没有骨折受伤。接着,我又开玩笑地对小母猫说:“你两个孩子都捡了一条命,还剩八条命了,要小心啊!”
过了几天,我发现小猫对这个地方已经不再陌生了,对我也不再避而远之,甚至还在我脚边睡起觉来。而且还把大大当成了它的干爸,小葡萄还经常窝在大大身边睡觉。
才来这几天呀,就发生这么多趣事,以后的日子可有得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