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对学生文明的认识】
文明,是我们学生的基本礼数,我们要做的一件事都要是文明的。
首先,我们学生不能将不道德的话,不能说伤别人自尊以及消极的话。网上现在流传网络语,而那些网络语我们是不能学的,大家想想,如果有位同学说了一句被其他的同学给听到了,可能那位听到的同学就会模仿着说出来,又传到了另外一个同学,导致一个个同学说网络语,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其次,还要注意我们身边的小事。有些同学乱扔宣传单,目的是看一下,不过,三分钟热度,一下就扔了,大家想:如果看一下就扔了,不仅会让清洁阿姨带来极大工作量,还浪费那么多纸张,我国的树木很少,如果这样浪费岂不是太可惜了,如果大家都不想浪费,大家不要接!捡起一片纸屑是纯洁自己的灵魂;擦一片污渍是净化自己的精神。
还有,对学生和老师要问好。遇到一些同学不管是同一班的还是同一年级,包过不认识的同学都要问好,老师也一样,不能回避,有些同学为了不想叫老师而绕过去,并没有向老师和同学问好,这样就没有做到文明礼貌。
我们学生就是要文明,我们学生就是要讲礼貌,所以,文明是不能轻视,文明不能被忽略的,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让文明洋溢在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吧!
【篇二:拼凑起你碎片化的生活】
记得我在视频网站看过一个叫“宇宙大新闻”的脱口秀,某环节有一个提问留言,大致是讲,平时我们刷朋友圈刷微博刷qq空间,增加知识面可是会浪费大量时间。而“九筒”是这样回答的:做这些并不会增加你的知识面,无非是多些谈资罢了,这些只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无比碎片化。
碎片化,原本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碎片。回忆一下,自己是否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我在微博上看到某网友晒了一张蜘蛛的淘宝购买评价,说家里蟑螂一下少了许多。于是我开始处于并始终处于一种喜悦中“噢!还有这样除蟑螂的方法”,但是我并不知道那蜘蛛是什么品种,并不知道它结不结网,并不知道它白天和晚上的习性,并不知道它是如何捕食的。不刨根问底,不寻藤问根,单单知道了一个与我而言无用处可派上、无营养可吸收的所谓“知识”,倘若在若干天后不被提及,它就被压在了记忆的深底,很快无声无息地消逝,仿佛不复存在。我没有意识到这些,继续心安理得地刷第二条微博,迎接下一条碎片化知识。
就是这样,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有“获得知识”的虚假的饱腹感,这也就是我们难以控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甚至喊起“再不学习就去剁手”的网络语的缘故。不知何时起,充其量能当垫饥的零食,却成了每日不可或缺的主食。想想你一天里打开手机屏幕的次数,一天里消费在手机上的时间,它们将你原本该充盈的生活分割得支离破碎。
比起盲人摸象似的接触知识,为何不多花些时间挑一个自己正真感兴趣的东西深入研究呢?再摸摸!去摸象腿!去摸象鼻子!去摸象牙!等你摸全整个庞然大物时,你才会感受到真正美丽的风景啊!
朋友,希望我话已至此你已经明白了。公众号里的鸡汤也好,博主的人生经验也罢。真正适合你汲取知识的,指引你人生的,将你所需的知识面体系化地归纳起来的,永远,是你最不屑于阅读的书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
【篇三:虚拟与现实】
网,联结人心的网;网,隔绝你我的网;网,交织纵横的网;网,密不透风的网。
二十一世纪的快生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每分每秒都变得离不开互联网。
从前车马慢递的书信如今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即刻送达,从前日夜研读推算出的公式定律,如今一点屏幕亦能轻松搜寻,甚至是从前踏破铁鞋寻访的名山大川,如今只需按下快门,就能上传到记忆中,永不褪色,并与三五好友谈论时笑着提及,共享快乐。
互联网既能融合天下人,又能彻底地将两个人阻绝,有句网络语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从曾经的千里相会到现在的咫尺天涯,人心变得僵硬冰冷。
或许因为人们对于现实中的存在状态感到迷茫而想把内心的焦虑统统塞进虚拟世界中,所以生活中处处是戴着厚面具的人,他们面无表情,只是低头——虚拟网络的丰富多彩,为现实中的冷漠更添几多苍白。何异于画地为牢?
曾经以为网络的在线聊天能联络感情,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却不曾想过丰富的表情图片背后,人们的面部表情已僵化,打字正打得热火朝天的两个人,见了面却是全然不知如何开口,只是张嘴,又说不出一句话,只剩沉默的空气渐渐冻结。
互联网真的能联结人心,温暖感情吗?
这张网,是看不透的,光鲜亮丽的背后,隐隐泛动危险的红光。千百年前,鸦片席卷中国,国人陷入昏沉,千百年后,互联网的青面獠牙开始显现,慢慢吞噬着深陷其中的一个个灵魂。
当一颗心无法控制地坠入泥沼,它将麻木不仁,它将无法挣脱。且看沉迷网络而不思进取的人们,且看街上低头不语呆滞刷屏的过路人,且看不断活跃在各大社交网上的面孔,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陌生无比。除了网络,他们再无其它栖居方式,除了客套,人与人之间再无交集联络。
一旦被网络控制,这个世界将无异于机器的世界,索然失味。
“枪械本无罪,有罪过的是那些开枪的人。”互联网亦如是。愿保有初心,在万般复杂的蛛网牵扯中亭亭而立,不染浊嚣。
【篇四:目标决定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朱利页斯·欧文说过:“目标决定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无疑这是正确的。材料中的砌墙工人就能说明。之所以前两者永生为工人,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只有一个目标:赚钱。因此,只有那个认为自己在建最富特色房子的人,在心中已有了目标。
前段时间流行一句网络语:我先定个小目标……的确,目标能给人动力,使人一步步走向成功。虽然是小目标,有人却说:小目标不小。
他就是特朗斯特罗姆,以136首诗成为15年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起初,诺贝尔奖对他来说太大了,这大目标很难实现。他写了一首长诗《画廊》就花了十年时间,当他听到以为中国友人要用一个月写一篇长篇小说时,他认为这太遥远了。在中国三年可以写一首诗,这是他的目标。“不是我在找诗,而是诗在找我”他虽然写的慢,但写的近乎完美。
人生有很多大目标,一些人懂得吧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轻装上阵,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新东方创始人俞洪敏讲过一个故事:他的父亲是一个木匠,每次帮人建完房子,都会把不要的废砖烂瓦捡回家中,俞洪敏很是不解,本身就不大的房子又变得这么拥挤不堪。直到有一天,他开始在院子一角测来量去,又刨砖又添瓦的,一间四四方方、干干净净的小房子拔地而起,把俞家到处乱跑的小猪小羊赶进去,再把院子打扫干净,俞家就有了一个令邻居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一块砖没有用,一堆砖也没有用,只有心中有目标,他们才会成为一座房子。
这世界上,凡有成就之人都会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老舍先生同样如此。
老舍写《正红旗下》,规定每天只写一千字,但经四年后,老舍成就了一篇史诗小说。
人生有很多大目标,但背着大目标上路太累了不如分到每年每月每天,甚至是每一分钟,立足眼下,目标就有了意义。
目标,重在稳扎稳打。就像一方精妙织锦,用放大镜看,每一针都平淡无奇,但织就后却华彩夺目,让人叹为观止。做到这点,你便是一个成功的人。
【篇五:酸菜鱼的诱惑】
初食酸菜鱼后有两个遗憾,一没有喝成汤,二没有吃够鱼,所以,一直念念不忘,总是闷闷不乐。
妈妈仿佛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就问我:“你是不是也喜欢吃酸菜鱼了呀?”
我停顿了一下,说:“不爱吃。”
“今天晚上你想不想再去吃一次酸菜鱼呀?”老妈继续试探性地问我。
“好哇!”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妈妈笑着说:“是谁说不爱吃酸菜鱼的呀?”
“是谁呀?是谁呀?是谁呀?我母鸡耶(注:由白话“毋知”化来的网络语“不知道”)!”
“……”
到了这家“鱼你在一起”酸菜鱼店里,因为我想试试上次那个味道的汤,所以这次我又点了金汤酸菜鱼,而且点了两海碗。理由是为了不让妈妈只能捞碎鱼渣渣吃,为了让我可以一次吃个够,哈哈,我真是个小机灵鬼!
和上次一样,不到五分钟,两海碗酸菜鱼就直接飘过我身边,飘到了餐桌上。啊!还是那浓浓的香辣味呀,香得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鱼到我碗里。呀!这鱼怎么那么滑呀?上次的鱼虽然也很滑,但是也没这次那么滑呀,小样儿!你再滑头,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夹、我夹、我再夹、哇,妈呀!这鱼走位太牛叉了,夹不住哇,蓝瘦香菇!绝望之际,突然想起,我们有勺子啊,我为啥子一定要夹呦,我怕不是被那酸菜鱼的香味香傻了吧?赶紧用勺子打捞一块鱼放到嘴巴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吃到啦,我就说你肯定逃不出我的手掌心,还要做无谓的挣扎。
刚吃几口时,我妈突然叫起来:“你吃的那碗是你的还是我的?”(在这之前,她一直在玩手机)我看了一下,完了,这个配菜有木耳,吃错啦。唉,赶紧吃回我的那碗,再跟妈妈道个歉:“哎呀哎呀,不好意思,看错了哈。”不过我吃一海碗还觉得不够,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偷夹妈妈碗里的鱼。
把鱼肉吃完后,我就准备开始尝一尝酸菜鱼里的汤,仔细一看,好恐怖啊!上面浮着一层厚厚的花椒籽,不行,不能被它表面所吓退,一鼓作气把汤喝完……
哎嘛,你别说,还真挺好喝。说它辣,它还真不辣,说它不辣吧,又说不过去。大概就是,酸酸的,还有一点点辣、一点点麻的味道。吃饭的时候,用汤捞饭特别赞。
到了最后,两海碗酸菜鱼,干干净净。
【篇六:小学:网络,一道可口的菜肴】
小学六年级作文:网络,一道可口的菜肴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作文:网络,一道可口的菜肴,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网络上,比起那些“大虾”,我连菜鸟都算不上,打字时甚至还用“二指禅”,但我还是庆幸自己早早地发现了这个宝藏。
想当初,还没见过它之前,“网”这个东西被大家传得神乎其神。只知道网络像毒一样,一吸就上瘾,有些学生为了去网吧而逃学、犯罪等。因此,“网”也被人蒙上了一层黑色的面纱。我曾经不敢想像它的面孔有多么令人恐惧,直到五年级时,班里掀起了一股上网热,不知是谁将上网的方法传播了出去,随之网络的面纱也被慢慢揭开。第一次上网,是怀着好奇又畏惧的心情,点开了一个网页,上面是小儿科的游戏,不过我还是为网络的奇妙而感到赞叹不已。
这一次的邂逅,使我们慢慢熟悉起来,随即我掌握了上网的更多方法,并知道了网络的各种功能,随后,我有了自己的qq和qq空间,qq电子信箱,qq秀,当然,还有qq宠物。每逢星期日,我都要用“国际通用”的网络语去与好友唠一番客,并在空间里写日志,听音乐。真是不亦乐乎啊!
网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时尚了,在网上我进入淘宝网,去看最新的物品,并发誓一定要省吃俭用,直到攒够钱买到。呵呵!这不是也培养了我节约的习惯吗?在网上,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看书,再也不用为找不到对自己胃口的'书而伤脑筋了,在网上,看电影也不用买票,学习知识不会枯燥,总之,它有足够的杀伤力将你雷倒。
网络真是无处不在,看吧!各个电视台,各大品牌的用品,甚至连我们的教科书都有一个自己的网址,就算是我,也有一个自己的qq空间,虽然很小,但我会多学习,争取能拥有一个自己的博客!
网络对我来说是一匹难以驾驶的烈马,虽然我不能完全掌握它,只会横冲直撞,但是我明白自己该走什么路,所以我绝不会走错路的。
网络更直接地说是一道可口的菜肴,有限的大小,无限的美味!
【篇七:共享生活,你我共筑】
还记得那古老的石器时代吗?人们屈居在破旧的山洞里,遭遇风雨的洗礼与野兽的追赶,贫穷、饥饿、疾病的折磨,无不侵袭着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处共享时代的我们,是幸运的。
路边一辆辆自行车,那一抹抹鲜艳的黄色,不正是共享时代炙手可热的“小黄车”吗?共享单车,只需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或直接输入对应车牌号,即可获得解锁密码,解锁骑行,随取随用,随时随地。
便捷、简单是共享时代的代名词,更是受人欢迎之处。
可是共享时代真的如愿以偿地改良了人们的生活吗?损毁小黄车的事件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刮去共享单车的二维码,摘去共享单车标识的案例大概是屡见不鲜吧!可是会有人追究这“屡见不鲜”的缘由吗?或许有人,有人以键盘为弓,鼠标为箭,大肆指责这一不道德行为,脱离网络的这层防护衣后,却判若两人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在此,不得不用一句网络语称赞一下这位“良民”:“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再度深思,记得亿万年前的地球,这位美丽善良的母亲安然的生活着。不知什么时候,人类出现了,他们生存着,发展着,从古猿进化,再进化,成为文明的人,但是究竟是文明的“人”,还是“文明”的人?究竟是人发展了社会,改造了地球,还是地球包容着人,给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家园。
人心,可大、可小;可善、可恶;可黑、可白。善良的人们发明了共享资源,便捷人们,心恶的人们一边享受着资源,一边毁坏它们。共享时代的这一起起案件,是给人类的警示,风气败坏的种族终将灭亡。人类定要自我反思,自己是否亲手毁坏了这个和谐的家园,砍伐树木、杀害生灵、过度采矿,是否可以收手了?
回到话题,人们是想看着地球乌烟瘴气,还是想共住在其乐融融的“地球村”上。共享时代,带来便捷,是人类智慧的见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靠着人类的智慧与勇气,我们成为了世界的统治者,但是一定不能做那“昏君”,最终自食恶果。幸好,靠着人类的善良与醒悟,地球正在慢慢痊愈,我相信,社会一定会发展得更好,中华民族定会完成复兴!
共享时代,你我共筑。别迟疑了,遵从内心,嘻!为中华民族之崛起,只要人人不忘初心,保留一份纯真,将世界打造得更好吧!共享时代,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奋斗吧,为这美丽的大好河山,为这美丽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