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籍伴我成长】
小时候,爸爸经常会送给我一些小纸人卡片,比如三国演义之类的。每当我看完,就拉着爸爸,问道:“爸爸,爸爸,我都看完了,怎么还不给我书,难道没书了?”因为小时候的我什么也不懂,所以把卡片叫做书。
渐渐的,我上幼儿园了,不再满足只看画片了。妈妈便给我买了一些连环画。《七色花》令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后来,妈妈又给我了一些连环画:《刘胡兰小传》、《卓拉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但是,光着点书我还不满意,一直拉着妈妈叫她给我买书。
在我上小学时,妈妈给我买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小飞侠彼得·潘》、《小海蒂》好多好多。我一看,立刻兴奋地大叫:“哇,书,好多好多的书哇!”我翻翻这本,又看看这本,每一本都爱不释手。
上了小学一年级,我才明白那些书对我多么重要,看图写话不用说了,连老师让我办图书会都没问题。因为书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妈妈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喜欢看书,他们便常常给我买书。
小学二年级,爱敏阿姨给我买了一套阳光姐姐的书,我一看便爱不释手,看完立刻向妈妈要钱买书:“妈,妈,给我手机,我要买书。”我妈一听,立刻把手机给我了。我一下子就买了两套阳光姐姐的书,还有一本《小王子》,妈妈用手机给我付了钱,这样我又多了好几本书。
三年级了,我开始看一些大部头著作,比如巴金先生的《家》。在一次写作文的时候,我便发现,读书对写作很重要,一次写作文大赛,我得了一个二等奖。也就是看大部头的时候。
四年级了,我便开始看侦探小说,我才发现侦探小说的情节险象迭生,特别吸引人,它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感到兴奋。
书是我生活中再也离不开的朋友,正如一位名人所说:读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在谈话。
【篇二:我与书的故事】
记得那一天,天蓝蓝的,飘着几朵白云。妈妈使唤我帮忙买盐,在回来的路上,我在一家书店里看到了一本书,它叫《血泪仇》,它的封面没有图画,相比其他的书籍,底色颜色暗淡,黑白的背景下,那三个血红的大字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的眼睛滑瞄了下面的标价上,我的神啊!六十六块!我的眼睛差点没崩出来!这钱够我吃一顿肯德基了!当我正想得出神的时候,忽然想起自己的任务,赶紧一溜烟跑了回去。今天的晚餐,你应该知道了,一顿“石头鸡蛋”。
回去之后,我一直在想着《血泪仇》,终于有一次,我鼓起勇气,在人多的时候,我侧身挤了进去,还好没被人注意到,拿起《血泪仇》,提心吊胆地看了起来,由于害怕被发现,我根本一个字也看不下,看了半天,连半页也没看过去,最后,我实在受不了这人多眼杂的地方了,赶紧放下书走了出去。但是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初二,当我第二次来的时候,在老板眼神的暗示下,我只得放下书,悻悻地走了。
我回去仔细想了一下,这本书挺长,内容也挺感人,买回去看就不用提心掉胆了。刚开始我想跟妈妈要钱买,后来我又转念一想:老妈的钱是自己挣得,而书是我自己看的,干嘛要拿老妈的钱呢。后来,我又想拿存钱罐里的钱,可又想:这钱还不是我老妈挣得。最后,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去打工。当我告诉妈妈后,妈妈竟然同意了,还带我去人力市场。后来,有一位老板问明了我们的来历后,笑着对我说:“小姑娘你小小年纪就有前途啊,好,你就当我的饭店实习服务生吧。”太好了,找到工作了!
在初步了解工作后,我换上了工作服,成为服务员了。许多客人看到我都很惊讶,都问我:“你这么小年纪就出来打工?”“对!”我报以微笑和点头。
经过一周的实习,终于领到了八十元的工资。我激动地跑向书店,用手捧起这本沉甸甸的书,它是多么来之不易,我高兴地抱着这本书往家走去,因为我的心情是多么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