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神奇的实验】
当我听到“掌中火”这个词时,我的心中不禁有了一番疑问:手上怎么能起火呢?手上起火会不会烧着呢?今天,老师就给我们表演“掌中火”。
教室的桌子上摆放了洗洁精,清水,打火机、丁烷气体瓶、毛巾,量杯、水槽这实验用具,接着从教室外走进一位年纪轻轻、穿着白色大褂的老师,好似一位科学家。
“开始了!”几个同学兴奋地喊道。老师先把手放在量杯里,认真地洗了洗,把丁烷气体瓶放在水槽里用力的按了三下,突然水中冒起了许多泡泡。最令人惊讶的表演开始了,他用手捧起泡泡,然后用打火机在手上一点,哇!熊熊大火“轰”的一下出现,老师手上那团火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老师的镇定自若地将手摆了一摆,手上的火瞬间不见啦,奇怪的是老师的手居然完好无损。虽然老师的手好好的,但我心中仍然有一丝害怕。老师笑着对我们说:“你们谁敢上来尝试一下呀?”
许多同学都高高举起来手,但也有胆小的同学不敢举手。老师首先点王梓绮,只见她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挽起袖子,按着老师的步骤,认真地操作。素有“王大姐”之称的王梓绮果然像个大姐大,手中冒起了熊熊大火,但她还是笑眯眯的,镇静得跟没事儿一样,可把我们吓坏了。
“掌中火”并不是一个小魔术,而是一个科学实验。是因为丁烷气体瓶中的丁烷可以燃烧,气泡可以保护自己的手不会被烧伤。科学的奥秘是多么神奇呀。
【篇二:可怕的实验】
今天,我们在快乐作文的课堂上做了一个可怕的实验,叫“掌中火”。
上课了,只见一位身穿大白褂的老师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瓶洗洁精和一块抹布,难道老师要洗碗?我想。接着他又拿出一个水槽、量杯和一个神奇的东西,说:“这个神奇的东西是丁烷气瓶,里面有丁烷气体。”说完,他就拿出了打火机,我们更惊讶了!接着,他把手放在量杯里泡了一会儿,又把洗洁精挤了一点放入水槽,然后将丁烷气瓶也放入水槽使劲压了几下,水槽里“咕噜咕噜”冒出个很多泡泡。他用手从水槽里弄了很多泡泡,准备用打火机点火的时候,我被吓坏了!就在这时,老师用打火机点燃了手,一团火飞了起来,老师又把手摇了摇,火灭了。然后就摊开手走下讲台让同学们检查他的手,没想到手完好无损。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这就是“掌中火”,一个好看又好玩、又有点可怕的实验。
【篇三:有趣的科学课堂】
我知道“掌中明珠”,也知道“掌中宝”,还知道古代的大美女在皇帝手掌上的“掌中舞”,我却不知道神奇却又非常有趣的“掌中火”。
从教室外面走进来了一瘦瘦高高的科学家,戴着黑框眼镜,白色的大褂子随着脚步左右晃荡着。他拿出一大瓶洗洁精,装了清水的水槽和量杯,还有一个神奇的红色瓶子。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纷纷搬着椅子坐到老师面前,好奇地东瞅瞅,西看看,非常认真地观察实验用品。不过这一危险的举动,立马被孙老师严厉地制止了,并告诫我们:“那里危险,不要靠近!”危险?我听到后更好奇了,到底要做什么实验呢?怎么会很危险呢?我不解地想着,一时还真有点害怕。
科学家已经开始实验了。他先往水槽里快速地挤了一点儿洗洁精,然后用手搅拌均匀,接着他洗了洗手,动作麻利地往水槽里用力挤压那个神奇的小红瓶。水里就响起了“咕噜噜”的声音,泡泡越来越多了,他用手捧起泡泡,再拿打火机往手上烧,手上突然燃起一股大火。金黄的火苗飞舞着,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大家往后直躲,发出“啊”的惊叹声。只见科学家非常镇静地抖了一抖手,火便灭掉了,而且手上没有伤!
同学们都纷纷举手要上前去体验。老师点了一位同学走上讲台,他貌似很勇敢地伸出手,学着老师的样子,老师一点火,同学就“原形毕露”了,很害怕地在那儿使劲抖手,他紧闭双眼,一副已经被烧到的样子。其实火早就灭了,只能羞红着脸,在同学的哄堂大笑中低着头走了回去。
可是那个小红瓶子究竟是什么呢?原来是丁烷气体。丁烷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在洗洁精的帮助下,可以在泡泡里面烧,所以并不会烧到手。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完成了这节难忘的实验课——“掌中火”。